人教版政治选修5专题二第一框认真对待权利和义务同步训练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我国民法调整的是公民之间、法人之间以及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这里的公民、法人应该是( )<br />A.特殊主体<br />B.一般主体<br />C.平等主体<br />D.财产主体</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我国民法调整的是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关系,故答案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可以成为我国民事法律关系主体的有( ) ①来中国旅游的外国人 ②某个体工商户 ③某中外合资企业 ④某大学财务科 ⑤康师傅方便面<br />A.①②③<br />B.③④⑤<br />C.②③④<br />D.①③⑤</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①②③属于我国民事法律关系主体。④不能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故不能成为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⑤属于客体。</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民事权利的实现,除了必须具备法律依据之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 )<br />A.民事行为能力<br />B.民事主体的内容<br />C.民事客体的对象<br />D.人们的实际行动</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加强民事立法,为公民维护权利提供了法律依据,但公民要真正实现自身权利,关键还是要增强依法维护权利的意识,自觉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因此,答案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民事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有( ) ①主体          ②法律事实          ③内容           ④客体<br />A.①②③<br />B.①②④<br />C.②③④<br />D.①③④</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民事法律关系包括主体、客体和内容三个要素,因此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民事法律关系是( )<br />①民事主体间发生的社会关系<br />②由民法调整和保护的社会关系<br />③须同时具备主体、客体和内容的关系<br />④当事人均有权利与义务的关系<br />A.①②<br />B.②④<br />C.②③<br />D.③④</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民事法律关系是在地位平等的民事主体之间发生的,①说法片面;民事法律关系包括主体、客体和内容三个要素,以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为内容,由民法调整和规范,②③正确;民事法律关系是以民事主体的权利义务为内容的社会关系,但并不是当事人均有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就是民事法律关系,④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可以成为民事法律关系主体的有( )<br />①自然人<br />②法人<br />③个体工商户、农村承包经营户、合伙组织<br />④国家<br />A.①<br />B.①②<br />C.①③<br />D.①②③④</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本题考查民事法律关系主体的内容。民事主体既可以是公民(自然人),也可以是依法成立的法人或其他组织,国家在某些情况下也可以以民事主体身份参与,因此①②③④都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如果法律没有特别规定,普通的诉讼时效期间是( )<br />A.1年<br />B.2年<br />C.5年<br />D.20年</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我国民法通则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2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乐安某老人因与儿媳闹矛盾,咨询律师,要求儿媳付给自己“带孙费”。律师指出帮忙抚养孙子女、外孙子女,这是家庭关系,亲情问题,不应上升到法律高度,一般不能看作民事法律关系。下列属于民事法律关系的是( )<br />①甲堆木柴于乙门口致乙通行困难,乙要求甲清除木柴<br />②甲答应与乙结婚,后反悔,乙要求甲履行承诺<br />③甲养的鱼因渔场出现缺口顺水游入乙的水塘,甲请求乙予以返还<br />④甲不在家,邻居乙为其接待来客<br />A.①②<br />B.③④<br />C.①③<br />D.②④</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民事法律关系,是由民事法律规范所调整的社会关系,也就是由民事法律规范所确认和保护的社会关系。②④属于道德层面,仅仅是口头承诺结婚和善意接待来客,不属于法律调整的范围,也不属于民事法律关系,①③符合题意,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社会关系中属于民法调整的是( ) ①甲买彩票中奖后与税务机关发生的税收关系<br />②甲向乙借100元而形成的债务关系<br />③甲男与乙女的婚姻关系<br />④甲赠给其18岁侄女乙一台电脑<br />A.①②③<br />B.①②④<br />C.①③④<br />D.②③④</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民法调整的是民事法律关系,是在地位平等的民事主体之间发生的,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①不属于民事法律关系,不属于民法调整的范围,排除含①的选项,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属于维护民事权利的有( )<br />①于某丈夫隐瞒彩票中巨奖欺骗其离婚,于某起诉到法院<br />②音乐创作人张怀季指责新版《西游记》侵权<br />③赵某因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执行职务中侵犯自己合法权益要求赔偿<br />④李某起诉解除婚姻关系<br />A.①②<br />B.②④<br />C.①③<br />D.③④</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我国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与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①②属于维护民事权利;③是由国家赔偿法调整的,④是由婚姻法调整的。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2年12月4日,我国现行宪法公布施行三十周年。各地开展活动宣传宪法,提出树立宪法意识和维护宪法权威。树立宪法意识和维护宪法权威是因为( ) ①宪法确认公民的一切权利             ②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br />③宪法是最高的行为准则            ④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br />A.①②③<br />B.②③④<br />C.①③④<br />D.①②④</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树立宪法意识和维护宪法权威由宪法的地位与作用决定,②③④正确,宪法确认公民的基本权利,①错误,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党的十八大关于“依法治国”的论述和要求,重点集中在两个字上,即“全”和“快”。“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是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其中“有法必依”是中心环节,要求法律制定出来后,必须遵守执行( )<br />①立法机关要依法立法 ②行政机关要依法行政<br />③司法机关要公正司法 ④广大公民要依法办事<br />A.①②③<br />B.①③④<br />C.②③④<br />D.①②④</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题干突出有法必依,①立法机关立法与题干要求不符,排除,</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莫言获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下列情形一定侵犯了莫言著作权的一项是( )<br />A.小王在网上下载其作品阅读<br />B.老师复印《蛙》精彩片段在班上朗读<br />C.某书商未支付稿酬印刷其作品获利<br />D.某出版社与莫言签约最新小说的版权</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对下载其作品阅读是否构成侵权要具体分析该网站上传其作品的合法性;老师复印《蛙》精彩片段在班上朗读是为了教学需要,不构成侵权;出版社与莫言签约,不构成侵权;未支付稿酬印刷其作品获利侵犯了莫言的著作权。</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李某有一帮搞摄影的好朋友。2012年12月底,一个朋友以她为模特拍组照片,双方约定,这些照片的著作权归摄影师朋友,肖像权归李某。之后,李某就发现朋友的评测报告被某赢利性网站全文使用,以自己为模特拍摄的40张照片也被放在了网页上。协调未果,李某将该网站告上了法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br />①该网站在其赢利性网页上使用了李某的照片,侵犯了李某的肖像权<br />②该网站应赔偿李某<br />③该网站应刊登道歉声明<br />④无所谓,李某可以借机在网上宣传自己<br />A.①②③<br />B.①②④<br />C.①③④<br />D.②③④</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该网站在其赢利性网页上使用了李某的照片,侵犯了李某的肖像权,李某将该网站告上了法庭是依法维护自己的人身权,④说法错误,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画家将其创作的一幅油画以3万元的价格卖给一出版社,该出版社取得( )<br />A.油画的所有权和著作权<br />B.油画的著作财产权<br />C.油画的著作人身权<br />D.油画的所有权和展览权</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著作权人享有作品的转让权,作品转让后,作品原件所有权转移,作品的展览权由原件所有人享有,但作品的著作权、财产权和人身权并不转移。故本题选D。</p></div>
题型:探究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张某今年21岁,在某公司上班,每月有2 800元的收入。为了上班方便,张某在某小区里租了一间房。7月份,张某欲花2万元从李某处买一台二手汽车,此事遭到了其父母的强烈反对,但张某还是买了下来。同年10月,张某因车祸死亡。随后,其父找到李某,认为他们之间的买卖无效,要求李某返还钱款,开走汽车。<br />(1)张某向李某买汽车的行为是否有效?为什么?<br />(2)分析本案中买卖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p></div></div>
<div><p>【答案】<br />(1)此行为完全有效。因为购车行为发生时张某已满16周岁,已经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法律行为,无需征得其父母同意。张某车祸死亡是在购车行为成立之后,这不影响他在此前所做出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p><p><br />(2)本案中买卖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分别为:①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张某和李某。②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双方买卖的标的物——汽车。③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张某父亲和李某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p><p><br />【解析】解答本题要注意判断上述买卖行为是否有效,要看张某是不是有民事行为能力,这是民事主体行为是否合法有效的一个必要条件,然后分析构成要素。</p><p> </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3年4月,某镇一户农民私自建房被镇政府责令限期拆除,该农民不服,于是将镇政府告上法庭。法院判决认为,农民未经批准非法占用土地兴建住宅,必须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限期拆除,镇政府的“限拆令”超越了其法定职权。 评析国家机关和农民的行为。</p></div></div>
<div><p>【答案】(1)人民法院的行为坚持了依法治国的原则。(2)镇政府的行为没有坚持依法行政。(3)农民状告镇政府,表明人民群众法律意识的增强和我国民主程度的提高。但私自建房违背了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因而其私自建房的行为是错误的<br /><br />【解析】在生活中,社会不同主体有各自的权利和利益,人们之间可能产生冲突,就需要人们运用法律协调和解决。本题要求评析国家机关和农民的行为,因此解答时要调动依法治国和民事权利与民事义务的知识,把材料中的事实与法律条文结合起来。</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小学生童童(8岁)用压岁钱到某商店购买了价值400元一台的游戏机。童童父亲知道后便到商店要求退货,但售货员不同意,经与商店领导交涉仍不能退货,童童父亲便将商店告上了法院。商店辩称这是一起公平买卖、童叟无欺的民事法律行为,法律应予以保护;而童童父亲则认为这不是一起民事法律行为。 请问法院会如何处理?为什么?</p></div></div>
<div><p>【答案】法院会支持童童父亲的诉讼要求。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条件是:①行为人必须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②意思表示必须真实。③行为的内容和形式必须合法。童童只有8岁,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他的民事活动(例如买东西)应由其法定代理人(他的父母)代理。由于缺乏这一有效条件,买卖游戏机这一行为属于无效民事行为。因此,法院会支持童童父亲的诉讼要求。<br /><br />【解析】①是对法的产生的认识,不符合题意,题干要求从法的本质角度进行分析,排除;②③④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法的本质,故选D项。</p></div>
题型:探究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br />材料一 原告孙先生诉称,其于2013年4月19日在被告处购买了2套女士西服套装,价款共计人民币5 480元。该商品标识面料成分为100%棉。孙先生委托相关检验所对该商品进行检验,结果表明面料成分是棉及氨纶。原告认为,被告存在欺诈行为,故起诉至法院要求:被告退货、返还商品价款5 480元,并赔偿5 480元;支付鉴定费100元及诉讼费用。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销售的商品衣物成分与标识不符,商品虽然存在瑕疵,但并不存在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等欺诈行为,于是判决被告为原告退货,返还原告货款5 480元,而对原告其他主张不予支持。<br />材料二 作为一家装饰企业,合肥景龙公司的经营者一直将重合同看成自己企业的信誉,将守信用当成成就商机的条件。他们除使用行业规范的合同文本外,还在文本中明确双方的权益范围,并在诚信的原则、品牌的设计、质量的监督、工程的安排等各方面均有职责分明的条款。景龙公司以严谨的合同条款来检验自己的施工质量,在广大消费者中赢得美誉。业主魏先生在其填写的工程质量验收单中对景龙的施工这样评价:“景龙第六工程处施工认真负责,客户放心,质量优等,设计一流。”景龙公司树立起自己的品牌,到目前为止,已连续多年获得“重合同、守信誉”单位光荣称号。<br />(1)材料一中被告的违约属于哪种类型?说明其含义。<br />(2)请根据生活经验和法律知识,列举生活中几种属于合同法调整范围的情形。<br />(3)对比两则材料,你能获得什么启示?</p></div></div>
<div><p>【答案】<br />(1)</p><p>材料一中被告的违约属于实际违约中的不完全履行。不完全履行是指只履行部分合同约定,或者履行义务不完全符合合同约定或法律规定。</p><p> </p><p><br />(2)</p><p>如:①乘坐公交车;②购物;③房屋装修;④安装使用电话、有线电视;⑤去银行贷款;⑥房屋出租等。</p><p> </p><p><br />(3)</p><p>①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合同,合同体现了权利和义务关系。②合同依法订立即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必须严格履行合同,否则会给其他当事人造成损失,侵害他人的合法权益,从而产生纠纷,自己不但要依法承担法律责任,也会影响自己的信誉和形象,给自身造成不良影响,也会给社会秩序造成损害,不利于社会和谐稳定。③依法履行合同约定的义务,重合同,守信用,有利于维护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提高自身的信誉和形象,更好地实现自身利益,也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④我们在生活中应该树立合同意识,增强信守合同的意识。</p><p> </p><p> </p><p><br />【解析】第(1)问,阅读材料获取信息判断属于实际违约中的不完全履行;第(2)问,根据生活经验和法律知识列举生活中的合同;第(3)问,要由材料内容,从“严格履行合同”“履行合同约定的义务,重合同,守信用”和“树立合同意识”等方面分析启示。</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