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5-12 01:01:11

人教版政治选修5专题二第五框民事权利的行使与界限同步训练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公安局的王局长,为了自己家的安全,利用职务之便在别墅的墙上私设电网。他的这一行为违反了民事活动中的________原则。( &#xa0;&#xa0;&#xa0;)<br />A.诚实信用<br />B.自愿、平等<br />C.尊重社会公德<br />D.不得滥用权利</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人们在行使权利时,不能超过正当的界限,否则,就属于滥用权利。“公安局局长”“利用职务之便”“私设电网” 这些关键词语,很明显说明其违反了不得滥用权利的原则。</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自愿原则的核心是( &#xa0;&#xa0;&#xa0;)<br />A.合同自由原则<br />B.社会公德原则<br />C.协商一致原则<br />D.不得违背法律法规原则</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自愿原则的核心是合同自由原则。</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啤酒厂因使用啤酒瓶不当,造成消费者在饮用时被炸伤,消费者所在地的某报社对此事进行了跟踪报道并提出批评,使该啤酒厂的销售额大幅减少。该报社的行为(  )<br />A.是侵权行为,侵犯了啤酒厂的名誉权<br />B.是侵权行为,侵犯了啤酒厂的财产权<br />C.不是侵权行为,该报社实事求是,而不是侮辱、诽谤,没有侵犯啤酒厂的名誉权<br />D.不是侵权行为,报刊为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可以侵犯啤酒厂的名誉权</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新闻单位正确行使新闻监督权,内容报道基本属实的,没有侮辱性内容的,不应当认定其侵害名誉权。因此本题中的报社没有侵犯啤酒厂的财产权,也没有侵犯其名誉权。</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市民王某有一栋可以眺望海景的别墅,当他得知另有一栋大楼将要建设,从此别墅不能再眺望海景时,就将别墅卖给想得到一套可以眺望海景房屋的宋某,王某的行为违背了《民法》的_____原则。(&#xa0;&#xa0; )<br />A.自愿原则<br />B.平等原则<br />C.等价有偿原则<br />D.诚实信用原则</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宋某想购买一套能够眺望海景的房屋,王某明知自己的别墅将不能再眺望海景,却故意卖给宋某,这违背了诚实信用原则。</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甲村和乙村相邻,一条小河流经甲乙两村,一年天旱,上游的甲村便在小河上筑起水坝,将水截住,乙村对此不满,两村发生纠纷。关于此事说法正确的是(&#xa0;&#xa0; )<br />A.甲村位于河道的上游,有权截水自用乙村不能干涉<br />B.甲村将水截住违反了民法通则关于正确处理相邻关系的原则<br />C.甲村用水须经乙村许可<br />D.乙村用水须经甲村许可</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民法通则规定,不动产的相邻各方,应当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精神,正确处理截水、排水、通行、通风、采光等方面的相邻关系。因此本题选B,A、C、D说法都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行为构成侵犯知识产权的是(&#xa0;&#xa0; )<br />A.小王把李某的一首诗配上音乐背景供自己和朋友欣赏<br />B.王老师把李某的诗作为范文在课堂讲授<br />C.某出版社把李某的诗汇编到一本现代诗集中<br />D.张某把李某的诗稍作修改署上自己的姓名发表在当地一家报纸上</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A、B两项是对作品的合理使用,C是对作品的法定许可使用,而D侵犯了李某的著作权,是侵权行为。</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小明从网上找到一首流行音乐,下载到自己的手机上,对此认识正确的是(&#xa0;&#xa0; )<br />A.这属于合理使用,不构成侵权<br />B.如果支付费用则不构成侵权<br />C.这是法定许可使用,应支付费用并经权利人许可<br />D.这是法定许可使用,不必支付费用也不必经权利人许可</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小明的行为属合理使用,不必经权利人许可,也不必支付报酬,因此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甲某家中失火,情急之下甲将乙家晒在外面的被子泡湿,披在身上抢救家中物品。后来,乙以该被子是其结婚纪念物为由向甲索赔1万元。乙的行为(&#xa0;&#xa0; )<br />A.是合法的,财产权被侵犯理应索赔<br />B.是符合社会公德和国家政策的<br />C.是不合法的,不能因维护财产权而滥用权利<br />D.是不合法的,甲因紧急避险占用他人财产不承担赔偿责任</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乙的索赔行为本身是为了维护自己的财产权,但索赔1万元,显然超过了被子的价值,是属于滥用权利的行为。甲的行为虽属紧急避险,但也必须承担相应的赔偿,所以答案为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记者在报纸上发表文章,夸大其词地宣称:有关研究表明,某品牌矿泉水的矿化、磁化、灭菌装置有害人的身体健康,提醒消费者要“慎用”、“当心”。该记者的上述做法(&#xa0;&#xa0; )<br />A.正确,公民有言论自由的权利<br />B.错误,夸大了消费者的知情权<br />C.正确,行使了消费者的批评监督权<br />D.错误,报道失实,侵害了该矿泉水生产企业的名誉权</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新闻单位正确行使的新闻监督权,内容报道基本属实的,没有侮辱性内容的,不应当认定其侵害名誉权。但夸大其词、报道内容失实的,则构成侵权,因此本题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社会主体之间之所以可能形成各种利益冲突,主要是因为 (  )。<br />A.社会是由不同成员组成的<br />B.社会成员之间没有共同利益<br />C.社会成员有各自的利益<br />D.社会生活中只有私人利益关系</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社会是由不同成员组成的,各成员之间既有共同利益,也有各自的利益,这样,社会主体之间就可能形成各种利益冲突,答案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每天,我们都要发生民事法律行为。例如,小林在小卖部买了一瓶饮料,这就是民事法律行为。小林口渴,花钱买了饮料,这体现了民事活动的________原则 (  )。<br />A.自愿<br />B.公平<br />C.等价有偿<br />D.诚实信用</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公平、等价有偿、诚实信用的原则。材料中,小林花钱买饮料,体现了自愿的原则。答案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书法家仲某为某饭店写了一条幅。该饭店未经仲某许可,将题词印制在自己的产品包装上,为此,仲某起诉到法院。依著作权法,仲某向被告提出的下列主张成立的有&#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 (  )。<br />A.侵犯其题词的所有权<br />B.侵犯其题词的发表权<br />C.侵犯其题词的复制权<br />D.侵犯其题词的展览权</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本题中仲某为饭店题写条幅后,该条幅的原件所有权和展览权即归该饭店享有,故A、D项错误。仲某书写该条幅后,该条幅已经公之于众,故不存在侵犯发表权的问题,故B项错误。某饭店将该条幅印制在自己的产品包装上,侵犯了仲某的复制权,故C项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村民甲认为乙的房子盖得比自己的高,压住了自己的风水,影响自己房子的采光,与乙发生争执,并将乙打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br />①甲侵犯了乙的人身权 ②甲、乙应以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则处理纠纷 <br />③甲的认识错误,个人的房子想怎么盖就怎么盖 ④甲、乙之间因相邻关系发生争执<br />A.①②③<br />B.②③④<br />C.①③④<br />D.①②④</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本题可用排除法,③明显错误,应排除。故本题选D项。</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民事活动应当遵循的法律基本原则有 (  )。<br />①诚实信用 ②自愿、公平、等价有偿 ③合法遵守国家政策、尊重社会公德 ④不得滥用权利<br />A.①②③<br />B.①②④<br />C.②③④<br />D.①②③④</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①②③④都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王阿姨在某家电超市买了一件吹风机,使用3个月后,吹风机坏了。王阿姨到超市要求退货。超市服务员说,因吹风机超过“1个月包退”的退换货规定,所以没有给王阿姨退货。王阿姨因此十分气愤,便复印一些小传单贴在超市附近的墙上,宣传这家超市出售的都是假冒伪劣商品,所售一切商品不包质量、服务态度恶劣等内容。下列对王阿姨的做法评述正确的是&#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 (  )。<br />A.错误。王阿姨的行为是在打击报复这家超市,损害了超市的名誉权<br />B.错误。王阿姨的行为违反诚实信用的原则<br />C.错误。王阿姨的行为违反了尊重社会公德的原则<br />D.正确。王阿姨有权对商品生产者、经营者进行评论、批评</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王阿姨的行为已经构成了故意打击报复超市的行为,且所宣传内容失真,所以侵害了超市的名誉权。</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情形属于作品的合理使用范围的是&#xa0;&#xa0; (  )。 ①出于个人学习之目的使用他人作品 ②为评论在自己的作品中适当引用他人的作品 ③汇编摄影作品 ④编写的教科书<br />A.①②<br />B.①③<br />C.②③<br />D.③④</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③④两种情形属于作品的法定许可使用,故应排除。</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消费者王某购买了某型号电脑,经使用出现质量问题,但经营者拒绝修理或退货。王某在某电视台公开发表评论,如实陈述自己购买使用该种电脑的情况,经营者认为王某损害其名誉权诉至法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xa0;&#xa0; ( &#xa0;&#xa0;&#xa0;)。<br />A.王某不应该公开批评经营者<br />B.王某的言行构成侵权<br />C.王某的言行不应认定为侵权<br />D.电视台和王某构成共同侵权</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依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消费者对生产者、经营者、销售者的产品或质量进行批评、评论,不应认定为侵权,故应选C项。</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人们在行使民事权利时,超过正当的界限就属于&#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 &#xa0;(  )。<br />A.违反国家的法律<br />B.滥用权利<br />C.违背社会公德<br />D.侵犯他人权利</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由课本知识可知,B符合题意。</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为确保社会成员的合法权益,公民应该怎样合理合法从事民事活动?</p></div></div>
<div><p>【答案】(1)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公平、等价有偿、诚实信用原则。(2)民事活动必须遵守法律,法律没有规定的,应当遵守国家政策。(3)民事活动应当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4)民事活动不得滥用权利,把握好行使权利的度。<br /><br />【解析】此题考查公民合理合法从事民事活动,较简单,注意对教材基础知识的理解与运用。</p></div>

    题型:探究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电视总公司未经本人许可,擅自出版发行含有两位著名演员在历届春节联欢晚会上表演的8个小品在内的VCD光盘。<br />(1)该电视总公司的行为侵害了两位著名演员哪些民事权利?<br />(2)为确保社会成员的合法权益,公民和法人应该怎样合理合法从事民事活动?</p></div></div>
<div><p>【答案】<br />(1)</p><p>该电视总公司的行为既不是合理使用,也不是法定许可使用,侵害了两位著名演员的知识产权、著作权。</p><p>&#xa0;</p><p><br />(2)</p><p>①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公平、等价有偿、诚实信用的原则。②民事活动必须遵守法律,法律没有规定的,应当遵守国家政策。③民事活动应当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④民事活动不得滥用权利,把握好行使权利的度。</p><p>&#xa0;</p><p>&#xa0;</p><p><br />【解析】本题考查侵害知识产权的行为以及如何合理合法行使民事权利。第(1)问,电视总公司未经著作人许可,擅自发行含两演员小品的光盘,侵害了其知识产权,即著作权;第(2)问比较简单,但要全面分析,切忌只回答原则,遵守法律、社会公德以及不滥用权利也是必须要做到的。</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赵某不慎将某商场提货单丢失,按照商场挂失的要求,赵某交纳了挂失费200元。但同时,商场要求与赵某签订这样一份协议:“提货单报失期间,万一货物被他人冒领,提货处仅向报失人提供冒领者的情况,而由报失人自行向冒领者追回货物。提货处不承担任何责任。” 根据所学法律知识,你认为赵某应该在该协议上签字吗?为什么?</p></div></div>
<div><p>【答案】不应该签字。因为民法通则规定,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公平、等价有偿、诚实信用的原则。所以民事主体在从事民事活动时,既享有民事权利,也应该履行民事义务,坚持平等、公平、等价有偿的原则。本案中商场有权利收取赵某的挂失费,但也应同时承担货物不被冒领的义务。要求赵某签订该协议,违反了公平、等价有偿的原则,因此赵某不应该签字<br /><br />【解析】本题考查民事活动的基本原则。本案中商场收取了赵某的挂失费,就有责任保证货物不被冒领者提走,要求赵某签订该协议,显然是逃避责任,违背了民事活动的基本原则。</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家住二楼的李大姐出于安全考虑,把自家阳台的窗户全部安装了护栏,而且为养花方便,护栏距离窗户大约20厘米。她的这一行为却引起了住在三楼的孙大爷的不满,因为他担心小偷会顺着护栏侵入他家,甚至都不敢开窗通气了。在与李大姐交涉无果的情况下,孙大爷一纸诉状将李大姐告上法庭。法院经审理判决李大姐拆除或重新安装护栏。 请运用所学知识,谈谈法院作出以上判决的法律依据。</p></div></div>
<div><p>【答案】(1)公民在从事民事活动时,必须遵循公平的基本原则,尊重社会公德。李大姐在自家阳台安装护栏,却给邻居带来了安全隐患,这违背了公平原则,也不符合社会公德的要求。<br />民法通则和物权法规定,不动产权利人行使权利时,不能损害相邻不动产权利人的利益,应当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精神正确处理相邻关系。给相邻方造成妨碍或者损失的,应当停止侵害,排除妨碍,赔偿损失。李大姐在处理相邻关系时,没有贯彻这一精神,因此被法院判决拆除或重新安装护栏。<br /><br />【解析】本题以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纠纷为背景,考查民事活动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正确处理“相邻关系”等知识。</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人教版政治选修5专题二第五框民事权利的行使与界限同步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