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5-12 01:00:02

青海省西宁市第四高级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该文件广泛听取了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意见和建议。今年两会上,代表和委员拿到的“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就是在该文件的指导下制定的。这说明( )<br />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br />②我国实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br />③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代表人民行使决定权<br />④人民政协是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履行参政议政的国家职能<br />A.①②<br />B.①④<br />C.②③<br />D.③④</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了十三五规划,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①正确且适合题意;<br />该文件广泛听取了备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意见和建议,表明我国实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②正确且适合题意;决定权是人大的职权,人大代表没有决定权,③说法错误;<br />参政议政是人民政协的职能,人民政协不属于国家机关,不能履行国家职能,④说法错误;<br />所以答案是:A。<br />&#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6年6月29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协定》签署仪式在北京举行。亚投行57个意向创始成员国财长或授权代表出席了签署仪式,按现有各创始成员的认缴股本计算,中国投票权占总投票权的26.06%。亚投行的“朋友圈”覆盖了五大洲。美国的欧洲盟友也纷纷加入,在主要经济体中只有美国和日本还榜上无名。亚投行迅速扩容之势表明( )<br />①国际关系的实质是一种利益关系<br />②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已初步形成<br />③世界多极化趋势正在发生逆转<br />④世界格局和国际秩序发生着深刻的变化<br />A.①②<br />B.①④<br />C.②③<br />D.③④</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本题考查获取解读信息、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br />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共同的利益是合作的基础。亚投行迅速扩容之势表明国际关系的实质是一种利益关系,世界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①④适合题意,③是错误的;<br />②不符合现实,排除;<br />所以答案是:B。<br />&#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5年5月22日,中纪委宣布,南宁市委书记余远辉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组织调查。十八大以来,已有7个省会城市的8名党委“一把手”在任上落马。这表明,在我国任何公民( )<br />A.违法犯罪行为都会受到制裁<br />B.都承担相同的政治性义务<br />C.合法权利都受到法律保护<br />D.都平等地参与制定和适用法律</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十八大以来,已有7个省会城市的8名党委“一把手”在任上落马。这表明,在我国任何公民违法犯罪行为都会受到制裁。A正确且适合题意;<br />BC不适合题意,应排除;<br />只有人大代表才能参与制定法律,公民不能平等地参与制定法律,D说法错误;<br />所以答案是:A。<br />&#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李克强总理指出:我们是人民的政府,所有工作都要充分体现人民意愿,全面接受人民监督。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这是因为( )<br />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br />②政府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br />③我国政府承担着重要职能<br />④我国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br />A.①②<br />B.①③<br />C.③④<br />D.②③</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③④选项表述不是题目的原因,故排除。<br />题目中,我们是人民的政府,所有工作都要充分体现人民意愿,全面接受人民监督。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这是因为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政府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故①②入选。<br />所以答案是:A。</p><p>&#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食品安全备受关注的时下,人们对餐桌上的蔬菜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关心。有机西红柿每500克10元,有机苦瓜每500克15元,价格是普通菜的3至5倍。有些消费者认为,有机菜价格贵一些,但吃得健康比什么都划算。上述看法你认为是( )<br />①人们的消费行为受消费心理的影响<br />②质优一定价优<br />③是一种攀比消费,我们要理性对待<br />④贯彻了保护环境,绿色消费的原则<br />A.①②<br />B.③④<br />C.①④<br />D.②③</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人们的消费行为受消费心理的影响,在健康消费心理影响下,有些消费者选择价格较高的有机蔬菜,①正确且适合题意;<br />有机蔬菜属于绿色、健康蔬菜,消费者购买有机蔬菜,贯彻了保护环境,绿色消费的原则,④正确且适合题意;<br />质优不一定价优,也有质优价廉的商品,②说法错误;<br />购买有机蔬菜,对有些人来讲,不能说是攀比,③说法错误;<br />所以答案是:C。<br />&#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近年来我国假日旅游火爆的根本原因是( )<br />A.假期时间延长,人们闲暇时间增加<br />B.我国经济发展,居民可支配性收入增加<br />C.居民消费观念转变,更重视享受性消费<br />D.旅游消费带动力强,能促进相关行业发展</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消费水平受很多因素的影响,A选项是原因之一,而不是根本原因,排除。<br />旅游火爆是消费水平提高的表现,影响消费的因素里面根本原因是经济发展,经济发展了,收入水平提高,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消费水平提高,B选项观点符合题意;<br />居民消费观念转变是原因之一,不是根本原因,C不适合题意;<br />D不是本题的原因,排除;<br />所以答案是:B。<br />&#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小长假到来,很多人走出家门,感知不同的风土人情,领略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品尝各地的美食。这( )<br />①反映出我国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br />②说明居民注重发展资料消费<br />③享受资料消费是现阶段居民的基础消费<br />④会带动我国相关产业的发展<br />A.①②<br />B.②③<br />C.①④<br />D.③④</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本题考查消费的知识点。很多人能够走出家门,在小长假时外出旅游,其根本原因是收入增加,消费水平提高了,①符合题意。<br />人们对旅游消费的增加,会带动旅游相关产业的发展,体现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④符合题意。<br />旅游消费不属于发展资料消费,而是享受资料消费,享受资料消费目前还没有成为居民的基础消费,②③说法错误。<br />所以答案是:C。<br />&#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当代物理学家关于暗物质、反物质的实验结果,要求人们对“物质”这个最基本的哲学概念予以新阐释;哲学不能再固守自身独特的价值而置具体事实于不顾,而应该追求它在其他学科或科目中所具有的工具性价值。这一要求说明( )<br />①哲学应该承担起自然科学基础或前提的作用<br />②自然科学的进步要求哲学不断向前发展<br />③自然科学与哲学是密切联系的<br />④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br />A.①②<br />B.③④<br />C.①④<br />D.②③</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①选项表述错误,夸大了哲学的作用。<br />④选项表述与题意不符。<br />题目中哲学不能再固守自身独特的价值而置具体事实于不顾,而应该追求它在其他学科或科目中所具有的工具性价值。这一要求说明自然科学的进步要求哲学不断向前发展,自然科学与哲学是密切联系的。故②③入选。<br />所以答案是:D。<br />&#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暗物质研究是21世纪物理学的前沿研究课题,但近年来,在寻找暗物质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互相矛盾的实验结果。2014年,中国暗物质实验合作组发布了自己的研究成果,非常明确地排除了美国某实验室的暗物质区域,并且排除了意大利和美国两家权威暗物质实验组的大部分区域。在科学研究中,能够排除他人的研究方向意味着( )<br />A.自己的研究经受住了实践的检验,是关于研究对象的最终科学认识<br />B.被排除的研究方向不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在世界观上是错误的<br />C.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前进了一步,开辟了此领域新的研究方向<br />D.他人此前的研究在方向上是错误的,没有任务科学价值</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A选项中“是关于研究对象的最终科学认识”的表述否认了认识的上升性。<br />B错误,被排除的研究方向也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br />D选项中“没有任何科学价值”的表述错误。<br />题目中,在科学研究中,能够排除他人的研究方向意味着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前进了一步,开辟了此领域新的研究方向。故C入选。<br />所以答案是:C<br />&#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深化改革开放、推进体制创新是解决经济社会发展诸多矛盾的必由之路,也是贯彻落实四个全面部署的必然要求。四个全面部署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这是因为( )<br />A.世界观对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有着积极的指导作用<br />B.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正确原则<br />C.四个全面部署是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的集中表现<br />D.科学发展观是解决我国一切实际问题的根本方法</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A选项观点错误,世界观有正确与错误之分,正确的世界观对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有着积极的指导作用,故排除。<br />B选项观点错误,方法论有正确与错误之分,只有正确的方法论才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正确原则,故排除。<br />C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四个全面部署是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的集中表现,故入选。<br />D选项观点错误,科学发展观并不是解决我国一切实际问题的根本方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故排除。<br />所以答案是:C<br />&#xa0;</p></div>

    题型:探究题
    ※难度:困难
    <div><div><p>【题目】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我们要准确把握战略机遇期内涵的深刻变化,根据我国客观实际研究制定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十三五规划必将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起到战略指导作用。会议要求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托底的基本思路,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加快深化改革开放,着力推动结构调整,妥善防范化解风险,不断改善民生工作,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会议强调,我国发展必须保持一定速度,同时,发展必须是遵循经济规律的科学发展,必须是遵循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是遵循社会规律的包容性发展。<br />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是我国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根本立足点,当前,扩大内需对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保持经济平稳可持续增长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当前我国经济企稳回升的基础尚不牢固,外需疲软、内需不振等影响市场稳定的不利因素依然较多,扩大消费任务艰巨。因此,要不断优化消费环境,进一步扩大消费需求,增强消费的拉动作用。<br />(1)简要分析中央政治局对做好经济工作提出的要求体现了辩证唯物论的什么道理?<br />(2)结合材料,运用生产与消费的知识,分析说明我国进一步扩大消费需求的经济学依据。</p></div></div>
<div><p>【答案】<br />(1)①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体现了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②针对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实施兼顾当前和长远的政策措施这体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③发展要保持一定速度同时要遵循经济规律、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体现了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br />(2)生产决定消费.扩大消费者需求从根本上讲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增加经济总量.收入是消费的基础.要增加居民收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物价是影响消费的重要因素.扩大消费者需求必须加强宏观调控稳定物价。消费心理是影响消费的重要因素.消费者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br />【解析】本题以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我国研究制定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为背景材料,考查考生对哲学生活与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1)本题要求考生简要分析中央政治局对做好经济工作提出的要求体现了辩证唯物论的什么道理。本题答题的方向明确,即唯物论的相关知识。通过对材料的审读,考生可以从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以及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等角度依次进行分析作答即可。(2)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运用生产与消费的知识,分析说明我国进一步扩大消费需求的经济学依据。本题答题的知识范围明确,即生产与消费的知识。本题属于说明类主观解析试题。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可以遵循四个步骤:可以遵循以下四个步骤:第一步“定”,即确定所要运用的观点、原理。第二步“分”,即对观点、原理进行分解。第三步“筛”,即筛选材料中的有效信息。第四步“联”,即把保留的观点、原理与相应材料进行有机结合。故本题中考生着重可以从生产决定消费、影响消费的因素以及消费心里等叫进行展开即可。<br />&#xa0;</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青海省西宁市第四高级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