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5-12 00:59:07

广东省廉江市实验学校高中政治必修四同步测试:8.1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幸福指数是用来衡量人们对自身生存的发展状况的感受和体验的,即人们的幸福感。除了幸福指数,我国还将推出人的全面发展指数、地区创新指数以及社会和谐指数等新的统计内容,以适应我国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人的全面发展以及民生方面的要求。这蕴含的哲理是(  )</p><p>①要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p><p>②自然界是发展的 </p><p>③要把一切从实际出发作为工作的出发点 </p><p>④想问题、办事情要立足整体,统筹兼顾</p><p>A. ①②③</p><p>B. ①③④</p><p>C. ①②④</p><p>D. ②③④</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②选项表述与题意无关。题目中,除了幸福指数,我国还将推出人的全面发展指数、地区创新指数以及社会和谐指数等新的统计内容,以适应我国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人的全面发展以及民生方面的要求,这体现了要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要把一切从实际出发作为工作的出发点,想问题、办事情要立足整体,统筹兼顾;故①③④入选。选B。</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style="width:100%; border:0.75pt solid #000000; border-collapse:collapse"><tr style="height:15.75pt"><td colspan="2" style="width:58.2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xa0;</p></td><td style="width:160.9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整体</p></td><td style="width:178.9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部分</p></td></tr><tr style="height:15.75pt"><td rowspan="3" style="width:16.2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区</p><p>别</p></td><td style="width:31.95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内涵</p></td><td style="width:160.95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整体是事物的全局和发展的全过程,从数量上看它是“一”</p></td><td style="width:178.9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部分是事物的局部和发展的各个阶段,从数量上看它是“多”</p></td></tr><tr style="height:15.75pt"><td style="width:31.95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地位和功能</p></td><td style="width:160.95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整体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p></td><td style="width:178.9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处于被支配的地位,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p></td></tr><tr style="height:15.75pt"><td style="width:31.95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方法论要求</p></td><td style="width:160.95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p></td><td style="width:178.9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p></td></tr><tr style="height:15.75pt"><td colspan="2" style="width:58.2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联系</p></td><td colspan="2" style="width:350.7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①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离开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整体,部分就不成其为部分。②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部分。③整体和部分的地位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是指原来作为整体的事物,相对于更高层次的系统来说,它又成了部分;原来作为部分的东西,相对于更低层次的系统来说,它又成为整体</p></td></tr></table><p>&#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进入新世纪以来,新的社会阶层逐渐形成,目前中国社会阶层结构由十大社会阶层组成,相比以前的“两阶级一阶层”,社会阶层结构已经由简单化到多元化。多元化的社会阶层已经由封闭转向开放,比较明显的是中产阶层的规模比例不断扩大。这表明(  )</p><p>A. 人的认识是不断深化的</p><p>B. 人类社会是变化发展的</p><p>C. 整体和部分相互联系、不可分割</p><p>D. 人类社会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题目中,进入新世纪以来,新的社会阶层逐渐形成,目前中国社会阶层结构由十大社会阶层组成,相比以前的“两阶级一阶层”,社会阶层结构已经由简单化到多元化。多元化的社会阶层已经由封闭转向开放,比较明显的是中产阶层的规模比例不断扩大。这表明人类社会是变化发展的;故B选项入选。其他选项表述均与题意不符。</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山西省对五台山和恒山两座名山的高度重新进行了精确测量,确定这两座名山的新高度分别为3061.1米和2016.1米。新高度显示,五台山“长高”了3.1米,而恒山“变矮”了0.7米。从哲学上看,之所以要对这两座名山重新进行测量,是因为(  )</p><p>A. 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可知的</p><p>B. 物质与意识是密不可分的</p><p>C. 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p><p>D. 客观事物是变化发展的</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题目中,新高度显示,五台山“长高”了3.1米,而恒山“变矮”了0.7米。从哲学上看,之所以要对这两座名山重新进行测量,是因为客观事物是变化发展的;故D选项入选。A、C、D选项与题意不符。</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从哲学上看,下面漫画中《失地农民的困惑》给政府什么启示(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6/20/22/26e1a4ad/SYS201806202210001254841815_ST/SYS201806202210001254841815_ST.001.png" width="113" height="8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p><p>B. 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p><p>C. 要知道有些发展的实质是后退和下降的</p><p>D. 要保持现状不变</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漫画中,该失去土地农民非常困惑,他在想自己失去土地后,后代人不知靠什么生活,故这启示政府必须要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故B选项入选。A选项与漫画主旨不符。C选项错误,发展的实质是前进和上升。D选项与漫画主旨不符。</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这句话表明了(  )</p><p>①自然界的发展是客观的 ②人类社会是不断发展的过程 ③意识对社会的发展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④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是客观的</p><p>A. ①②    B. ②③</p><p>C. ①④    D. ②④</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题目中,“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这句话意思是指凡是有情之物都会衰老枯谢。别看苍天日出月没,光景常新,终古不变。假若它有情的话,也照样会衰老,这句话表明了人类社会是不断发展的过程,其发展规律是客观的;故②④入选。①选项表述的是自然界的发展,与题意不符。③选项表述在题目中没有体现。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今天,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已经吹响,行进在改革的新征程上,唯有保持勇毅、务实笃行,上下同心、攻坚克难,才能实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通过改革为经济发展增添新动力”,创造更美好的中国。这些观点蕴含的哲学道理有(  )</p><p>①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②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③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 ④真理具有客观性</p><p>A. ①②    B. ①③</p><p>C. ②③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③④选项的表述与题意不符。题目中,在改革的新征程上,唯有保持勇毅、务实笃行,上下同心、攻坚克难,才能实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通过改革为经济发展增添新动力”,创造更美好的中国,这体现了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故①②入选。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目前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天山山脉积雪面积逐渐减少,积雪时间也相对缩短,生态系统遭到破坏,致使野生雪莲大量减少甚至濒临灭绝。这说明(  )</p><p>①任何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 ②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客观的 ③事物之间的联系构成了事物的运动变化</p><p>④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p><p>A. ①②③    B. ②③④</p><p>C. ①②④    D. ①③④</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④选项在题目中没有体现。题目中,目前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天山山脉积雪面积逐渐减少,积雪时间也相对缩短,生态系统遭到破坏,致使野生雪莲大量减少甚至濒临灭绝。这说明任何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客观的,事物之间的联系构成了事物的运动变化;故①②③选项入选。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英国媒体报道,据说有科学家预测,到2050年,人类可能远离死亡,获得永生。根据辩证唯物主义原理可以判断,该“预测”(  )</p><p>A. 可信,因为科学的发展可以创造任何人间奇迹</p><p>B. 可信,因为人们的实践能力和认识能力是无限发展的</p><p>C. 可信,因为科学家能够把握联系、对人类未来作出科学预测</p><p>D. 不可信,因为任何一个具体事物都有一个产生、发展、灭亡的过程</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题目中,英国媒体报道,据说有科学家预测,到2050年,人类可能远离死亡,获得永生。根据辩证唯物主义原理可以判断,该“预测”不可信,因为任何一个具体事物都有一个产生、发展、灭亡的过程;故D选项入选。A、B选项判断均错误。C选项错误,该预测不符合客观规律,排除。</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读下面漫画《笔记本的变化》。漫画表明(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6/20/22/26e1a4ad/SYS201806202210008640355978_ST/SYS201806202210008640355978_ST.001.png" width="187" height="18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发展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p><p>B. 发展是新事物对旧事物的根本否定</p><p>C. 后来出现的事物就是新事物</p><p>D. 新事物代替旧事物不是一帆风顺的</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通过漫画中笔记本的变化来看,由以前的普通的纸质的笔记本到多功能的笔记本电脑,说明了事物的发展是前进的和上升的;故A选项入选。B选项表述错误,发展是新事物对旧事物的辩证的否定。C选项表述错误,不能以事物出现的时间的先后顺序作为判断新旧事物的标准。D选项表述与漫画主旨不符。</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从哲学上讲,这首诗包含的哲学观点是(  )</p><p>①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②要按客观规律办事 ③物质决定意识 ④事物处于一个前后相继的历史联系中</p><p>A. ①②    B. ①③</p><p>C. ②④    D. ①④</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 本题考查哲学知识。小时候,现在体现了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故选D。</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光明日报》文章指出: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历来把理论创新看做永葆自己生机活力的根本,而理论创新是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实现的。改革开放30年来,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在世纪之交,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全国人民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它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和党的伟大工程的进一步发展。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推进党的理论创新,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中国共产党几代中央领导集体的理论创新,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科学纲领和理论指南。历史经验表明,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国情相结合,是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一条基本规律。</p><p>请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角度,说明中国共产党不断坚持与时俱进,进行理论创新的原因。</p></div></div>
<div><p>【答案】①物质与意识存在辩证关系,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具有能动作用。要求我们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主观符合客观。理论只有与不断变化发展的客观实际相符合,才能真正发挥其巨大的指导作用。②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变化发展中,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绝对静止的形而上学观点,破除思想僵化,进行创造性思维,使理论随着时代、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不断创新。③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我们的思想认识也应不断前进,必须勇于和善于根据实践的要求不断创新。④事物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它不仅要求我们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更要求我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p><p>【解析】本题以我党理论创新是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实现的为背景材料,考查考生对哲学生活的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p><p>本题要求考生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角度,说明中国共产党不断坚持与时俱进,进行理论创新的原因。本题答题的知识范围明确,即辩证唯物主义的相关知识。本题属于原因类主观解析试题,此类材料题通常考查考生对某一事物或事件存在、发生、发展常见的必然性、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此类试题从解答方式上看也可分为两类:一类是问题引申类,材料只展示一定的问题情境,以此情景为依托,引导学生对设问进行发散思维。另一类是隐含类,设问所指向的原因,就隐藏在材料的具体表述中。故本题考生着重可以从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与方法论要求、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以及事物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的角度结合材料展开即可。</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广东省廉江市实验学校高中政治必修四同步测试:8.1世界是永恒发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