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5-12 00:58:49

广西贵港市港南中学高二文科班-年度第一学期第十三周政治测试卷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2017年11月12日,伊拉克与伊朗边境地区发生的7.2级地震,已在伊朗震区造成474人死亡,另有9388人受伤。可见人类在处理与自然的关系上要更加谨慎,由此引发了人们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哲学思考。这说明(    )</p><p>A. 哲学源于人们对灾难的思考    B. 哲学是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p><p>C. 真正的哲学就是生活本身    D. 哲学源于生活,源于对实践的追问和思考</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地震引发人员伤亡说明人类在处理与自然的关系上要更加谨慎,由此引发了人们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哲学思考。这说明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D适合题意,A是错误的;B、C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哈佛大学的校训是:“以柏拉图为友,以亚里士多德为友,更以真理为友”。短短的一句话里面却包含两个哲学家的名字。这些著名的大学都把哲学点亮的精神火炬高高举起,是因为(      )</p><p>①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 </p><p>②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对待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  </p><p>③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对待进与退、得与失、名与利,为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    ④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它决定着社会的变革和发展</p><p>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本题考查哲学的作用。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哲学的任务,就是寻找光明,在人类光明生活的路途上点亮前行的明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可以使我们正确地对待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可以使我们正确地对待进与退、得与失、名与利,为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①②③适合题意;任何反映自己时代的客观要求的历史趋势的哲学,都可以成为这一时代社会变革的先导,推动时代的步伐,指导社会的变革,但不起决定作用,④是错误的;故本题答案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播种一种观念就收获一种行为,播种一种行为就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就收获一种命运。要改变命运,就要先改变行为;要改变行为,先要改变思想。解放思想。这是因为</p><p>A. 方法论决定世界观,世界观影响方法论</p><p>B. 世界观和方法论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p><p>C. 世界观和方法论都有各自的相对独立性</p><p>D.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影响行动的结果</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运用课本基础知识,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方法论是指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方法论反映、体现世界观。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材料中体现了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D适合题意,其他选项均是错误的,排除。</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对世界观、方法论、哲学三者之间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      )</p><p>①哲学既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又是关于方法论的学说</p><p>②要有世界观和方法论就必须学习哲学</p><p>③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p><p>④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科学的方法论的统一</p><p>A. ①④    B. ①③④    C. ①③    D. ①②③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一般来说,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①是正确的,适合题意;世界观人人都有,不必都要学习哲学,排除②;③说法正确但没有揭示三者之间的关系,排除;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科学的方法论的统一,④正确,故本题答案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p><p>①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辩证关系问题 ②对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③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意识能不能正确认识物质的问题展开的 ④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的问题展开的</p><p>A. ③④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③</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在而不是辩证关系问题,①项说法错误;②项说法正确;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分歧是世界的本原是物质还是意识问题展开的,③项说法错误;④项说法正确;正确选项为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世界的本质是独立存在的“绝对精神”,“绝对精神”的自我辩证发展到一定阶段外化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下列选项中,与此观点相一致的是(  )</p><p>①万一山河大地都陷了,毕竟理却只在这里  ②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 </p><p>③现实世界是理念世界的影子             ④所以立天地者,水也。成天地者,气也</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题目中,世界的本质是独立存在的“绝对精神”,该观点认为独立于意识之外的“绝对精神”是世界的本源,属于客观唯心主义,故①③选项蕴含的哲理与题意相符。②选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④选项属于唯物主义。选B。</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style="width:100%; border:0.75pt solid #000000; border-collapse:collapse"><tr style="height:15.75pt"><td style="width:46.2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xa0;</p></td><td style="width:173.7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主观唯心主义</p></td><td style="width:159.4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客观唯心主义</p></td></tr><tr style="height:15.75pt"><td style="width:46.2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含义</p></td><td style="width:173.7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当成本原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p></td><td style="width:159.4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p></td></tr><tr style="height:228pt"><td style="width:46.2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代表人</p><p>物及其</p><p>观点</p></td><td style="width:173.7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①孟子:“万物皆备于我”</p><p>②陆九渊:“吾心便是宇宙,宇宙即是吾心”</p><p>③王阳明:“心者,天地万物之主也”,“心即是天”,“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p><p>④贝克莱:“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p><p>⑤笛卡尔:“我思故我在”</p><p>⑥康德:“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p><p>⑦普罗泰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p></td><td style="width:159.4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①朱熹:“理在事先”,“理生万物”,“未有此气,已有此理”,“未有这事,先有这理”</p><p>②柏拉图认为现实世界是由“理念世界”创造的,理念是世界的本原</p><p>③黑格尔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独立存在的“绝对精神”,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绝对精神”的外化</p><p>④上帝创造世界</p></td></tr><tr style="height:15.75pt"><td style="width:46.2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联系</p></td><td colspan="2" style="width:343.9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二者在根本观点上是一致的,都认为意识是世界的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p></td></tr></table><p>&#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牛顿是古典力学的奠基人,在自发唯物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创立了万有引力理论。晚年的牛顿开始致力于神学的研究。当他遇到难以解释的天体运动时,提出了“神的第一推动力”理论。牛顿的科学研究历程说明(  )</p><p>①科学研究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②科学研究离不开正确世界观的指导 ③世界观和方法论决定着科学研究的成败 ④唯心主义思想会把科学研究引向歧途</p><p>A. ①②    B. ①④</p><p>C. ②③    D. ②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题目中,牛顿在自发唯物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创立了万有引力理论,当遇到难以解释的天体运动时,提出了“神的第一推动力”理论。牛顿的科学研究历程说明科学研究离不开正确世界观的指导,唯心主义思想会把科学研究引向歧途;故②④入选。①选项强调科学对哲学的作用,与题意不符。③选项表述错误,排除。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恩格斯说:“任何哲学只不过是在思想上反映出来的时代内容。”这一名言表明</p><p>①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p><p>②哲学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p><p>③哲学的内容是客观的  </p><p>④哲学的内容是虚幻的,但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p><p>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本题考查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任何哲学只不过是在思想上反映出来的时代内容。”这一名言表明哲学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哲学的内容是客观的,②③正确且符合题意;哲学有正确和错误之分,只有真正的哲学才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①说法错误;哲学的内容是客观的而不是虚幻的,④说法错误;故本题答案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之所以说科学发展观是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是因为它(  )</p><p>①决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   ②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 </p><p>③是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④总结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p><p>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题目中,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之所以说科学发展观是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是因为它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总结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故②④入选。①选项错误,不能起决定作用。③选项不是题目的原因。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因为有了我的存在,才有了花的颜色,世界才会变的丰富多彩。伴随我的离去,世界将会越发暗淡。”下列观点与这一观点相同的是:</p><p>A. 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    B. 若在理上看,则虽未有物,而已有物之理</p><p>C. 人是机器,思想是人脑的特性    D. 天地合万物生,阴阳接变化起</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本题考查主观唯心主义。题中观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属于主观唯心主义,A正确且符合题意;B属于客观唯心主义,C属于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D属于古代朴素唯心主义,都不符合题意,均应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知廉明耻,是做人最基本的道德规范。“盖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这句古语蕴含的哲理是</p><p>A. 从实际出发    B. 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p><p>C. 先知后行重在知    D. 精神世界的多样性</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世界观是指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方法论是指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方法论反映、体现世界观。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盖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这句古语蕴含的哲理是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B适合题意;A、D材料没有体现,排除;实践是认识的基础,C是错误的。</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在认识上的深化和升华,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发展等观点的丰富和发展。科学发展观是贯穿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的指导思想。</p><p>结合上述材料,简要说明科学发展观是怎样体现哲学与时代关系的?</p><p>&#xa0;</p></div></div>
<div><p>【答案】(1)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在认识上的深化和升华,正确反映了当今时代的任务和要求,把握了时代的脉搏,正确地总结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p><p>(2)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科学发展观是贯穿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的指导思想。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才能促进社会变革,推动时代前进。</p><p>【解析】本题以科学发展观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生活与哲学》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哲学与时代的关系、哲学对社会变革的作用等知识点的把握程度。试题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探究和论证事物的能力。</p><p>回答本题,考生可从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科学发展观正确反映了当今时代的任务和要求,把握了时代的脉搏,正确地总结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才能促进社会变革,推动时代前进的角度进行说明。</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近些年来,在一些新闻报告中,还存在着“吹”的成分,有的问题还比较突出。所谓“吹”,就是在新闻宣传中随意夸大所宣传的事实,甚至无中生有编造“新闻”。剔除新闻宣传中“吹”的成分,已成为改进和加强我国新闻宣传工作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p><p>新闻必须真实,是由它的本质属性所决定的。坚持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就是在新闻宣传领域内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作为新闻报道反映对象的事实,属于物质、存在的范畴,而新闻属于认识、思维、精神的范畴。新闻的本原是客观事实,新闻是客观事实的反映,没有客观事实就没有新闻,新闻报道只能如实地反映客观存在。因此,反对新闻报道中的“吹”,就是反对新闻领域内的主观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p><p>(1)新闻报道中的“实”与“吹”,说到底要解决的共同问题是什么?</p><p>(2)怎样做到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反对新闻报道的“吹”?</p><p>&#xa0;</p></div></div>
<div><p>【答案】(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它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新闻报道属于人类认识世界的活动,是真实报道还是凭空捏造,说到底是要解决一个共同的问题,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因此,哲学的基本问题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p><p>(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是对物质和意识谁是世界的本原问题的不同回答。我们坚持唯物主义,坚持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反对唯心主义。在新闻报道中就只能如实反映客观存在,反对“吹”就是反对新闻领域内的主观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p><p>【解析】(1)该题没有具体知识要求,但结合材料和问题要求,可以判断出新闻报道中的“实”与“吹”,说到底要解决的共同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实”就是尊重事实,如实反映客观存在;“吹”就是脱离实际,凭想象捏造事实,无中生有。因此,哲学的基本问题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p><p>(2)该题要求回答怎样做到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反对新闻报道的“吹”?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在新闻报道中就只能如实反映客观存在,反对“吹”就是反对新闻领域内的主观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广西贵港市港南中学高二文科班-年度第一学期第十三周政治测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