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5-12 00:58:22

四川省眉山中学高二12月月考试卷政治试卷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萨德”风波后,从2017年3月15日起至6月底100多天的时间里,韩国旅游局指定的专门负责招揽中国团体游客的161家旅行社在中国市场一笔生意都没有做成。与以往的抵制行为相比,“拒绝水法行为,理性爱国”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强凋“理性”爱国,是因为</p><p>①维护国家安全是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p><p>②宪法和法律是公民根本的行为准则</p><p>③公众的国家意识和公民意识不断增强</p><p>④公民有义务同损害国家利益的行为作斗争</p><p>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公民的政治参与的知识。①选项表述错误,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是我国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④选项表述与题意无关,排除。题目中,我们强调“理性”爱国,是因为宪法和法律是公民根本的行为准则,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公众的国家意识和公民意识不断增强。故②③选项入选。故本题答案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为适应经济新常态,国家制定了《文化产业促进法》,把行之有效的文化经济政策法定化,健全促进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统一的制度规范。这表明</p><p>①一定的经济政治决定一定的文化</p><p>③我国增强促进文化发展的自觉性</p><p>③依法治国要求人们提高文化素质</p><p>④我国依法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p><p>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试题分析:材料中我国通过《文化产业促进法》,把行之有效的文化经济政策法定化,促进文化的发展,这说明一定的经济政治决定一定的文化,我国增强促进文化发展的自觉性,故①②符合题意,可以入选;③不符合题意,材料没与涉及依法治国要求人们提高文化素质,排除;④说法错误,发展文化事业有利于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而材料强调的是文化产业,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漫画《哥俩好》表明</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7/09/10/54992e60/SYS201807091002155590983459_ST/SYS201807091002155590983459_ST.001.png" width="218" height="24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xa0;</p><p>①落后文化仍有生存空间,净化文化市场任重道远  </p><p>②发展文化产业就应该大力提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p><p>③官员文化素质普遍低下,对于落后文化喜闻乐见</p><p>④必须大力发展先进文化,奏响文化建设主旋律</p><p>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漫画中体现的是落后的传统文化对官员的影响,这说明落后文化仍有生存空间,净化文化市场任重道远,因此我们应该抵御落后文化,大力发展先进文化,奏响文化建设主旋律,故①④符合题意,可以入选;②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文化产业,排除;③说法错误,从漫画中不能得出官员文化素质普遍低下,对于落后文化喜闻乐见,排除。故本题答案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12月16日到18日,以“互联互通、共享共治,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为主题的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浙江乌镇举行。下图是世界互联网大会的logo,取材于中文“互”字,中心8个圆圈叠加形成的星格,则体现了水乡乌镇窗格的特点。这一设计体现了</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7/09/10/54992e60/SYS201807091002156701133537_ST/SYS201807091002156701133537_ST.001.png" width="83" height="8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各美其美,和而不同    B. 面向世界,博采众长</p><p>C. 薪火相传,一脉相承    D. 一方水土,一方文化</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材料中世界互联网大会的logo只是体现了中华文化的特点,并没有体现不同文化间的“各美其美,和而不同”,A项不选;这一设计没有体现出“面向世界,博采众长”,B项不选;“薪火相传,一脉相承”在材料中没有体现,C项不选;世界互联网大会的logo体现了水乡乌镇窗格的特点,这一设计体现了“一方水土,一方文化”,D项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互联网时代新成长起来的“微公益”,强调人人从微不足道的公益事情着手,用自己的善举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将人们的爱心汇集起来,形成一股强大的社会力量。“微公益”</p><p>①丰富了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形式         ②反映了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p><p>③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         ④利于提了公民的科学文化素养</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微公益”将人们的爱心汇集起来,形成一股强大的社会力量,这丰富了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形式,①正确;“微公益”并没有反映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②不选;“微公益”用自己的善举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这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③正确;“微公益”有利于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修养,而不是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素养,④不选,故本题答案应为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5年8月13日,“2015美丽中国行·走进自然的峨眉”中央媒体大型采风活动在峨眉市启动。开展采风活动是因为</p><p>①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p><p>②文艺工作者应向人民群众虚心学习</p><p>③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p><p>④文艺工作者历来是文化创新的主体</p><p>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分析:材料中“2015美丽中国行•走进自然的峨眉”是一种实践活动,我们重视采风活动是因为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要深入群众当中去,要向人民群众虚心学习,故①②符合题意,可以入选;③不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社会实践,而非文化创新对社会实践的推动作用,排除;④说法错误,文化创新的主体是人民群众,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英国管理学家霍金森说:“倘若哲学家不能成为管理者,那么管理者就应成为哲学家。这一观点强调</p><p>A. 哲学可以为管理提供巧妙方法    B. 管理科学随哲学的发展而发展</p><p>C. 哲学对管理实践的指导作用    D. 管理科学对哲学的基础作用</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哲学只能为管理提供一般的方法,不能提供具体的巧妙的方法,A项不选;哲学随着管理科学等具体科学的发展而发展,B项错误;“倘若哲学家不能成为管理者,那么管理者就应成为哲学家”这说明了哲学对管理实践的指导作用,C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哲学对管理的作用,不是强调管理科学对哲学的作用,D项不选,故本题答案应为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哲学史上存在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个对子”。下列选项中与上述“两个对子”相对应的是</p><p>①指鹿为马       乐极生悲           ②盲人摸象    削足适履 </p><p>③气者,理之依也  理生万物           ④沧海桑田    断章取义</p><p>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③</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指鹿为马”体现了唯心主义观点,“乐极生悲”体现了矛盾双方相互转化的辩证法观点,①没有体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不选;“盲人摸象”体现了用片面观点看问题的形而上学观点,“削足适履”违背了物质决定意识的观点,②没有体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不选;“气者,理之依也”体现了唯物主义观点,“理生万物”体现了唯心主义观点,这体现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③应选;“沧海桑田”体现了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辩证法观点,“断章取义”体现了用片面观点看问题的形而上学观点,这体现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④应选,故本题答案应为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5年是宏观经济政策连续第五年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虽然政策名称不变,但在经济新常态下,实际内容将会有所变化,如财政政策要在如何更积极有效上发力,同时也要关注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和重大改革进展。这一变化反映的哲学道理是</p><p>①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p><p>②同一事物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矛盾</p><p>③客观与主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p><p>④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p><p>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本题时四选三式的组合题,只需要排除错误选项即可选出正确答案。题肢③说法错误,因为物质决定意识,因此应该是主观与客观达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故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从哲学角度看,下列对漫画解读正确的是</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7/09/10/54992e60/SYS201807091002163738324858_ST/SYS201807091002163738324858_ST.001.png" width="219" height="11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①失败者的借口体现主观唯心主义倾向</p><p>②成功者的谦词体现客观唯心主义倾向</p><p>③良好的机遇是获得成功的决定性因素</p><p>④善于抓住机遇是成功不可缺少的条件</p><p>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本题是漫画类试题,要坚持“漫画要看全、褒贬弄明先、题旨是什么、联系课本选”的原则。本题漫画中失败者认为命运决定成败,把命运当成失败的借口,属于典型的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②项适合题意,排除①项;本题漫画中的“运”指的是机遇、运气,成功者之所以能够成功,是因为他通过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抓住了转瞬即逝的机遇,④项符合题意;良好的机遇是获得成功的外部条件,并不能起决定性的作用,③项表述错误;故本题答案是D项。</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是一则被列入教科书的工业设计案例,设计者在对西方家庭厨房设备进行充分考察后,通过工业设计把这两种功能合成在一台设备中,原理未改进,成本未增加,出口价格立马上涨。这则案例启示我们(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7/09/10/54992e60/SYS201807091002165299776343_ST/SYS201807091002165299776343_ST.001.png" width="303" height="9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xa0;</p><p>A.立足现实,解放思想,不断适应变化</p><p>B.舍弃传统,批判创新,变革思维方式</p><p>C.抓住时机,促成质变,赢得竞争优势</p><p>D.要学会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材料中工业设计实现利润倍增的秘诀在于注重联系、系统优化,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D正确,应选。材料与立足现实无关,A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中“舍弃传统”的说法错误,排除。材料与“抓住时机、促成质变”无关,C不符合题意,排除。</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xa0;</p><p>材料一&#xa0;&#xa0;都江堰修建之前,岷江水经常泛滥成灾,为了祈求“水神”的保护,两岸人民常常沿江“祀水”。李冰上任后,利用当地西北高、东南低的地理条件,修建了都江堰水利工程,使成都平原“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谓之天府”。&#xa0;</p><p>材料二&#xa0;&#xa0;每年清明节,为庆祝都江堰水利工程岁修竣工,同时也为了纪念李冰,“祀水”演变为放水活动。公元978年,北宋政府正式将清明节这一天定为放水节。清明放水节再现了成都平原农耕文化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和民俗文化,通过独具浓郁的地方特色和地域文化表现形式,体现了中华民族崇尚先贤、崇德报恩的优秀品质。2006年清明放水节这一民俗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3年清明节,7万海内外游客汇聚“古堰春色,水润天府”为主题的都江堰清明放水节。&#xa0;</p><p>结合上述材料,请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保护清明放水节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因。</p></div></div>
<div><p>【答案】①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清明放水节表达了中华民族崇尚先贤、崇德报恩的情怀,具有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xa0;②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都江堰放水节通过浓郁的地方特色和地域文化展现文化多样性,对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有重要的作用。&#xa0;③经济决定文化,优秀文化促进经济发展。成都平原农耕文化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成就了放水节,举办放水节活动对推动、提高都江堰旅游文化品位,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p><p>【解析】本题以都江堰水利工程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文化生活》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庆祝民族节日、文化遗产、文化与经济的关系等知识点的把握程度。试题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探究和论证事物的能力。</p><p>回答本题,考生可从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清明放水节具有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都江堰放水节展现了文化多样性,对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有重要的作用;经济决定文化,优秀文化促进经济发展。举办放水节活动对推动、提高都江堰旅游文化品位,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等角度进行回答。</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p><p>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加快文化改革发展,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社会诚信建设,增强国家意识、法治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倡导科学精神,弘扬中华传统美德。</p><p>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知识并结合材料,分析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p></div></div>
<div><p>【答案】①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方向。②增强全民族的文化创造活力,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③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④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培育“四有”公民,发展教科文事业。</p><p>【解析】本题以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文化生活》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个知识点的把握程度。试题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探究和论证事物的能力。</p><p>回答本题,考生可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需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方向;需要增强全民族的文化创造活力,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需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培育“四有”公民,发展教科文事业等方面进行论述。</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p><p>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p><p>结合材料,说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如何贯彻系统优化智慧的。</p></div></div>
<div><p>【答案】①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围绕建设法治体系、法治国家的总自标展开。②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统筹考虑法律规范、实施、监督、保障等体系的综合配套。③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的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一体建设。④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p><p>【解析】本题以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生活与哲学》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系统优化方法这个知识点的把握程度。试题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探究和论证事物的能力。</p><p>回答本题,考生可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统筹考虑法律规范、实施、监督、保障等体系的综合配套;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要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要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的共同推进;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追求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需要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围绕建设法治体系、法治国家的总自标展开等角度进行回答。</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追求的不断提高,绿色消费、低碳消费已成消费时尚。从化妆品到食品,从建材到家具等的生产,都逐步引入了“无毒害”“零污染”的绿色理念,甚至一向以色彩绚丽作为卖点的装饰涂料都加入其中。比如某涂料品牌推出的“零甲醛”系列墙面漆,采用了“无添加净化高科技”,在产品配方和生产过程中没有人为添加甲醛、苯及其他有害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从而达到保护环境、扩大市场占有率、满足消费者需求的效果。</p><p>结合材料,运用“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知识,谈谈满足消费者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对于企业发展的意义。</p><p>&#xa0;</p></div></div>
<div><p>【答案】①物质决定意识,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企业是只有从消费者“绿色消费”的实际需要出发,才能够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p><p>②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企业满足消费者对生活品质的追求,有利于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加快发展。</p><p>③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按规律办事。企业从消费者的需求出发,尊重市场规律,有利于挖掘市场潜力。</p><p>④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追求真理永无止境,满足消费者对生活品质的追求,有利于企业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p><p>【解析】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运用“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知识,谈谈满足消费者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对于企业发展的意义。本题限定的答题的知识范围明确,即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知识。本部分内容包含唯物论、认识论两个部分内容,在分析满足消费者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对于企业发展的意义时需要结合材料从材料中找出其要点都反映了哪些哲学原理。用唯物论中的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可以分析出企业是只有从消费者“绿色消费”的实际需要出发,才能够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用意识的作用原理分析要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用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分析出企业要遵循市场发展的规律;用认识的特点相关知识来分析企业要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的问题。</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四川省眉山中学高二12月月考试卷政治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