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黄陵中学高二(普通班)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这里的“客观实在”是(   )   </p><p> ①世界上万事万物的总和 ②具体的物质形态③世界万物的共同属性④物质的唯一特性</p><p>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②④</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题目中,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这里的“客观实在”是世界万物的共同属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故③④入选。①选项错误,不是事物的累加。②选项错误,排除。选B。</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style="width:100%; border:0.75pt solid #000000; border-collapse:collapse"><tr style="height:15.75pt"><td colspan="2" style="width:58.2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 </p></td><td style="width:155.7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客观实在</p></td><td style="width:184.2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客观存在</p></td></tr><tr style="height:15.75pt"><td rowspan="3" style="width:16.2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区</p><p>别</p></td><td style="width:31.95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内涵</p></td><td style="width:155.7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客观实在强调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它相对于人的意识而言,是第一性的东西</p></td><td style="width:184.2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客观存在是实实在在的事物或现象,它相对于主观臆造的东西而言,具有真实性</p></td></tr><tr style="height:15.75pt"><td style="width:31.95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外延</p></td><td style="width:155.7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客观实在的外延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即客观物质世界</p></td><td style="width:184.2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客观存在的外延不仅包括物质现象,而且包括意识现象;不仅指向客观世界,而且指向主观世界</p></td></tr><tr style="height:15.75pt"><td style="width:31.95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地位</p></td><td style="width:155.7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客观实在性是万事万物具有的共同的唯一特性,是意识以外的万事万物具有的最抽象最概括的特点,是绝对的、不变的、永恒的</p></td><td style="width:184.2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客观存在性,是具体存在的事物或现象部分具有的特点,是多变的、易逝的</p></td></tr><tr style="height:15.75pt"><td colspan="2" style="width:58.2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联系</p></td><td colspan="2" style="width:350.7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客观实在是一种客观存在。客观存在不仅包括具有客观实在性的物质现象,还包括不具有客观实在性的精神和意识现象</p></td></tr></table><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传统的电影放映是播放电影拷贝胶片上的画面。银幕上人物几秒钟的静止实际上是由放映机播放的数十张胶片上相同的画面形成的。该现象包含的哲理是</p><p>A. 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p><p>B. 机械运动是最基本的运动形式</p><p>C. 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p><p>D. 静止是物质具体形态的存在方式</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题目中,银幕上人物几秒钟的静止实际上是由放映机播放的数十张胶片上相同的画面形成的。该现象说明了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故A选项入选。B选项表述本身错误。C选项错误,其表述与题意无关。D选项错误,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目前人们已经知道,太阳大约在50亿年前形成,地球的诞生距今也有46亿年之久。由此可见,宇宙间根本不存在上帝和诸神居住的天国,所有天地都是按照自身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可见(    )</p><p>A. 生物产生和进化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果</p><p>B. 人类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果</p><p>C. 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p><p>D. 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果</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题目中,目前人们已经知道,太阳大约在50亿年前形成,地球的诞生距今也有46亿年之久。由此可见,宇宙间根本不存在上帝和诸神居住的天国,所有天地都是按照自身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可见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故C选项入选。其他选项表述均与题意不符。</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现代人类学提出了一个新观点,认为人是由海洋而来的,并找到了若干证据,证据之一是初生婴儿一离开母体就会游泳。这个观点如果成立,则(    )</p><p>A. 证明达尔文的进化论是错误的</p><p>B. 从另一个角度证实了人类社会起源于自然界</p><p>C. “人类是从古猿进化而来”的观点将被彻底否认</p><p>D. 人类社会的全部历史将会改写</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题目中,现代人类学提出了一个新观点,认为人是由海洋而来的,并找到了若干证据,证据之一是初生婴儿一离开母体就会游泳。这个观点如果成立,则从另一个角度证实了人类社会起源于自然界;故B选项入选。A、C选项表述错误,且与题意无关。D选项错误,排除。</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子在川上日“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句话蕴含的道理是( )</p><p>A. 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p><p>B. 世界万物是永恒发展的</p><p>C. 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p><p>D. 运动是离不开物质的</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变化之中,运动是绝对的、永恒的和无条件的。整个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说明运动是无条件、绝对的,故A选项符合题意;B、D不符合题意,排除;C说法错误,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坛经》记载,时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一。慧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慧能的这一观点( )</p><p>A. 离开了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观点 B. 离开了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p><p>C. 离开了意识谈物质的不可知论观点 D. 离开物质谈意识的精神万能论观点</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根据题目的表述,慧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慧能的这一观点否认了物质的存在,是离开了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故B入选。其他选项表述错误,本题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毛泽东同志指出:“世界就是这样一个辩证法,又动又不动,静是动没有,静是不动也没有。”这告诉我们 ( )</p><p>A. 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绝对运动</p><p>B. 世界上的事物具有相对静止性</p><p>C. 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p><p>D. 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的</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分析: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中,没有不运动的物质,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但就物质的具体存在形式而言,它又有静止的状态,有某种稳定的形式。静止是有条件的、相对的。静止不是绝对的不运动,不是完全的静止,而是物质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范围内处于暂时稳定和平衡状态。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C适合题意。A、B是片面的;D说法正确材料没有体现;故本题答案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把落叶看成美妙的音符,就没有了悲秋之感。”下图体现的哲学道理是</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1/02/19/621aaed4/SYS201801021928049775212352_ST/SYS201801021928049775212352_ST.001.png" width="156" height="11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意识具有目的计划性</p><p>B. 意识具有直接现实性</p><p>C. 意识具有主观能动性</p><p>D. 意识具有科学预见性</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分析:该题考查意识的特点,B观点错误,意识不具有直接现实性,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D观点错误,意识并不都是能科学预见的,题干说“把落叶看成美妙的音符,就没有了悲秋之感”,说明意识具有主观能动性,故C观点符合题意,A观点没有体现,故答案应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2017年入汛以来,我国先后出现了14次大范围强降雨,广西.广东.福建.江西等地遭受严重洪涝灾害。我国人民,特别是水灾严重的南方广大干部和群众积极应对洪水灾害,确保了防汛抗洪抢险救灾工作顺利开展。这表明(    )</p><p>A. 规律具有客观性.普遍性 B. 认识了自然规律就能造福于人类</p><p>C. 人们可以把握规律.改造规律 D. 规律是可以被人们认识和利用的</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A选项表述与题意不符,题目中没有表述规律的特点。B选项表述过于绝对。C选项错误,规律是客观的,不能改造规律。题目中,我国人民,特别是水灾严重的南方广大干部和群众积极应对洪水灾害,确保了防汛抗洪抢险救灾工作顺利开展。这表明规律是可以被人们认识和利用的;故D选项入选。</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有研究表明,“江南style”之所以受到很多人的喜欢并风靡世界,原因之一是与一种叫做耳朵虫的大脑神经运动有关。耳朵虫是一种认知瘙痒,“江南style”中那种不断重复的旋律会激发人脑某个部位的非常规反应,使人不断注意这些音乐。这表明( )</p><p>A.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B. 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p><p>C. 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D. 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作用</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哲学基本原理的理解运用能力。材料中讲“江南style”中那种不断重复的旋律会激发人脑某个部位的非常规反应,使人不断注意这些音乐,说明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故A选项表述符合题意,B、C、D三项的表述与题意不符。故排除,本题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荀子曰:“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君子有常体矣。”下列诗句中与此寓意相近的是</p><p>A.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唐·杜甫)</p><p>B.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南北朝·王籍)</p><p>C.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唐·贾岛)</p><p>D. 草木本无意,荣枯自有时(唐·孟浩然)</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材料中荀子名言的意思是上天有经久不变的规律,大地有经久不变的法则,表明了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A项中的观点体现了拼搏进取的人生观;B项中的观点体现了对立统一规律, C项中的观点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意识的能动作用原理;D项中的观点体现了规律的客观性。由此可见,答案是D项。</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一位小提琴家在音乐会上演奏,突然G弦断了,但是他并没有停下来,随即创作了一首从头到尾可以不用G弦的曲子,演奏非常成功。这说明</p><p>①成功总是以挫折和困难为基础 </p><p>②遇到困难要勇于面对,发挥主观能动性</p><p>③客观条件无法影响到人的成功 </p><p>④知识和能力储备是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p><p>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材料的表述:小提琴家在演奏过程中遇到困难,但最后还是成功了;遇到困难到最后成功说明了他遇到困难,能发挥主观能动性,想办法解决困难,故②正确;他的G弦断了,但是他可以不用G弦最后能够成功演出,说明了他有一定的知识储备,扎实的功底,④符合题意;①选项错误,成功的过程中不可避免挫折与困难,但是不是成功的基础;③选项错误,人的成功需要主观条件与客观条件,缺一不可。本题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人们常说:三分戏剧.七分生活。艺术来源于生活生产,并为现实服务。这说明 ( )</p><p>①意识活动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 ②创造性思维来源于人的主观想象</p><p>③戏剧是对人们性格和品质的真实反映 ④戏剧是源于客观存在的艺术想象</p><p>A. ①④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题目中,人们常说:三分戏剧.七分生活。艺术来源于生活生产,并为现实服务。这说明意识活动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戏剧是源于客观存在的艺术想象;故①④入选。②选项错误,创造性思维来源于人的实践活动。C选项中“真实反映”的表述错误。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画皮画鬼难画骨”的哲学寓意是( )</p><p>A. 鬼也是客观存在的</p><p>B. 鬼纯粹是人的心灵的产物</p><p>C. 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主观映像</p><p>D. 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A选项错误,“鬼”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歪曲反映,不是客观存在。B选项表述错误,排除。C选项表述不是其哲学寓意。题目中,“画皮画鬼难画骨”其哲学寓意是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可能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故D选项入选。</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不同宗教的诞生地域不同,向人们描绘的天堂模式也各异。如伊斯兰教的天堂原型是沙漠绿洲,而中国道教的天堂则是封建时代皇宫的翻版。这说明( )</p><p>A.宗教观念并非主观自生,其内容来自现实世界</p><p>B.宗教是对客观世界的如实反映</p><p>C.宗教观念是人们善良愿望的反映</p><p>D.人间的绿洲和皇宫是天堂在尘世的影子</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分析:宗教是有神论,认为神决定世界,是客观唯心主义,宗教是对客观世界的错误的歪曲的反映,宗教观念不是人脑自生的,其内容来自于现实世界,A正确,B“如实反映”说法错误;C错误,宗教是意识,人们的愿望也是意识;D天堂是根据现实描绘出来的,选项的意思是现实是天堂的反映,说法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漫画“孙悟空”“猪八戒”的致富之策</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9/16/10/069bd970/SYS201809161004234752283084_ST/SYS201809161004234752283084_ST.001.jpeg" width="244" height="15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①违背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 ②说明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p><p>③抓住了事物的特点 ④是主观主义的表现</p><p>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该题是漫画题,与透过漫画的字面意思准确把握漫画的深层含义。“猴官”和“猪官”是从自己的喜好出发制定政策,完全以个人意志作为工作的出发点,是主观主义的表现;“家家、户户”笼统的制定决策,违背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①④对漫画的评价正确;②③与漫画的主旨不符。该题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作为新时期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推动各项工作的有力武器,是因为( )</p><p>A. 意识是物质的反映</p><p>B. 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p><p>C. 意识不仅能够反映事物的外表现象,而且能够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p><p>D. 正确的意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有促进作用</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题目中,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作为新时期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推动各项工作的有力武器,是因为正确的意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有促进作用;故D选项入选。A、B、C选项不是其原因。</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实践和科学材料为基础,科学地回答了世界的本质问题,在自然观上它明确地指出:自然界是客观的。据此回答</p><p>【1】【1】人类有意识地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是(   )</p><p>A. 人对自然物属性的认识程度 B. 人的本身能力的大小</p><p>C. 承认自然界的可知性 D. 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p><p>【2】【2】之所以说自然界是客观的,是因为(  )</p><p>A. 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不受人类活动的影响</p><p>B. 人类产生前后,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都不依赖于人的意识</p><p>C. 人类能有意识地利用.改造自然物</p><p>D. 人类与自然界能和谐相处</p></div></div>
<div><p>【答案】</p><p>【1】【1】D</p><p>【2】【2】B</p><p>【解析】本题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地回答了世界的本质问题为背景材料,考查考生对哲学生活的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p><p>【1】【1】题目中,人类有意识地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是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故D选项入选。其他选项表述均与题意不符。</p><p>【2】【2】题目中,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地回答了世界的本质问题,在自然观上它明确地指出:自然界是客观的,之所以说自然界是客观的,是因为人类产生前后,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都不依赖于人的意识;故B选项入选。A选项表述错误,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也受人类活动的影响。C、D选项不是题目的原因。</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选项中,包含有世界的本质问题合理思想的有(   ) </p><p>①天地合气,万物自生   ②世界是由“元气构成的 </p><p>③宇之表无极,宙之端无穷  ④生命是“造物主”的力量的表现</p><p>A. ① B. ①②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现有物质后有意识。故①②③选项均属于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对世界的本质的认识是正确的。④选项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认为先有意识,后有物质,故是错误的。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恩格斯说:“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下列能够充分说明这一论述的是(    ) </p><p>①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②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物质的 </p><p>③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④意识的内容和形式都是客观的</p><p>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④选项表述错误,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物质的以及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均说明了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故①②③入选。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下列说法与这首诗的哲学寓意一致的是( )</p><p>A.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B.种瓜得瓜,种豆得豆</p><p>C.金无足赤,人无全人 D.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该题考查的是: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乡音未改鬓毛衰”乡音无改,强调相对静止,满鬓白发,说明人是在运动变化的,所以D项正确;A说是是现象和本质的关系;B说的是偶然联系和必然联系;C强调的任何事物都不是完美无缺的,要我们坚持全面的看问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网络上有这样一则幽默:有一天,人脑和电脑比谁的能耐大。电脑说:“现在是我的世界,各行各业都要用我,人类没我不行!”这时,一个人走过来就把电脑关了。这表明( )</p><p>A. 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B. 电脑只能够模拟人脑</p><p>C. 意识是大脑的机能 D. 电脑与人脑的功能趋于一致</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题目中,该则幽默中,电脑说:“现在是我的世界,各行各业都要用我,人类没我不行!”这时,一个人走过来就把电脑关了。这表明电脑是没有人所特有的意识,意识是大脑的机能;故C选项入选。A选项与题意不符。B、D选项表述错误,排除。</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对“物质”概念的理解,正确的是( )</p><p>A. 世界上存在的一切事物体和现象</p><p>B. 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p><p>C. 一切具体物质形态的总和</p><p>D. 除了人脑以外的客观存在</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物质”并不是指世界上存在的一切事物和现象,A项不选;“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B项正确;“物质”并不指一切具体物质形态的总和,C项不选;“物质”是客观实在,不是客观存在,D项不选,故本题答案应为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中外哲学史上曾产生过“天地之变,阴阳之化”.“未有此气,已有此理”与“一切皆流,一切皆变”等哲学观点,它们按照顺序对应的排列是:</p><p>①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②主观唯心主义 ③客观唯心主义 ④相对主义和诡辩论</p><p>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题目中,“天地之变,阴阳之化”该观点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未有此气,已有此理”,该观点将“理”作为世界的本源,故属于客观唯心主义;“一切皆流,一切皆变”属于相对主义和诡辩论,故它们按照顺序对应的排列是①→③→④;C选项入选。其他选项顺序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这句古训至今仍有深刻的现实意义。这句话的现实意义是勉励我们</p><p>①以先进人物为榜样,做一个道德上至善的人</p><p>②严于律己,不断完善道德修养</p><p>③在变化的时代背景下坚守永恒的道德准则</p><p>④道德理想的实现不仅在知善恶,更在为与不为的行动</p><p>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这句古训勉励我们加强自身的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是一个无止境的过程。我们要不断提高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要脚踏实地、不尚空谈、重在行动,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②④适合题意;道德至善说法错误,排除①;道德准则具有时代性,要与时俱进,③是错误的;故本题答案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文化多样性”.“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内在联系是  </p><p>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文化多样性统一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  </p><p>②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利于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p><p>③尊重文化多样性不能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p><p>④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关键在于尊重文化多样性</p><p>A. ① B. ①②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④选项表述错误。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关键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文化多样性统一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利于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尊重文化多样性不能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故①②③选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文化多样性”以及“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内在联系的正确的表述。选C。</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材料一:近年来,名人故里争夺战愈演愈烈,河北省临城县和正定县之间就围绕三国名将赵云故里展开激烈的交锋,而新《三国》的炒作与热播更是助推了两地的交恶。两地都自诩“赵云故里”,却都没有“名人故里”最具核心价值的文化设施——名人故居。两地均耗巨资启动“赵云故居”等项目。正定县还高调举办“赵云故里”公祭大典。</p><p>材料二:浙江绍兴,建城2500多年。一叶鸟篷,漂过二千五百年的沧桑;百转河渠,流动大禹治水的英名;几代文豪,传扬着古越文化的精致肌理;黄酒社戏,演绎着寻常巷陌的风俗百态。而伴随着越王城保护整合工程的完工,“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的越王精神将历久弥新地融入绍兴的历史文脉中。历史留给绍兴丰厚的文化遗产,文化遗产保护也给绍兴创造了丰富多样的旅游资源,成就了“江南风情看绍兴.江南古城看绍兴.江南文化看绍兴”的旅游品牌。绍兴,因历史文化显示出深厚的底蕴,也借历史文化催生勃勃的生机。</p><p>运用所学的唯物论知识,评析两则材料中各地对待历史文化遗产的做法。</p></div></div>
<div><p>【答案】(1)物质决定意识,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河北两地在都没有“名人故里”最具核心价值的文化设施——名人故居的情况下,为了各自利益都自诩“赵云故里”,展开故里之争并耗巨资启动“赵云故居”项目,有悖于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绍兴对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和利用,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p><p> (2)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河北两地和绍兴都看到了历史文化遗产对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其做法都有合理性。但文化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性,文化需要长期的历史积淀。河北两地“速造”文化资源,其实质在于经济利益,违背了文化发展的基本规律和文化传承的方向。绍兴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既延续了城市的历史文脉,也借历史文化催生勃勃生机,是对文化和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和利用,体现了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规律客观性的统一。</p><p>【解析】本题以河北省临城县和正定县之间就围绕三国名将赵云故里展开激烈的交锋为背景。考查学生对唯物论知识的理解。可以从物质决定意识、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两方面结合材料加以分析。</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令世人震惊的巨大成功。其成功的基本经验在于中国遵循了经济增长的“四色定理”——和平稳定.开放结构.人力资本.结构增长。“四色定理”既是经济增长的充分必要条件,也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基本经验。遵循“四色定理”,经济就发展,社会就进步。</p><p>结合材料,运用意识的能动性分析坚持经济增长“四色定理”的必要性。</p></div></div>
<div><p>【答案】(1)意识的能动作用首先表现在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四色定理”是对我国60多年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概括和总结,是对经济发展本质和规律的正确反映。</p><p>(2) 意识的能动作用还表现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正确的思想和理论指导人们的实践,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四色定理”是指导中国经济发展的强有力的科学的理论,遵循“四色定理”可以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健康发展。</p><p>【解析】本题以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令世人震惊的巨大成功为背景材料,考查考生对哲学生活的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p><p>本题第一问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运用意识的能动性分析坚持经济增长“四色定理”的必要性。本题答题的知识范围明确,即意识的能动性的相关知识。主要从意识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即可。首先,从)意识的能动作用首先表现在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的角度说明“四色定理”是对我国60多年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概括和总结,是对经济发展本质和规律的正确反映;其次,从意识的能动作用还表现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的角度,说明“四色定理”是指导中国经济发展的强有力的科学的理论,遵循“四色定理”可以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健康发展即可。</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墙壁上,一只蚂蚁在艰难地往上爬。爬到一半,突然滚落下来,这是它第六失败的记录。然而,过了一会儿,它又开始一步一步地往上爬了……</p><p>甲感叹地说:“可敬的小蚂蚁,这样地执着,百折不回。我现在遭遇到一点挫折,能气馁.能退缩吗?”</p><p>乙却禁不住说:“可悲的小蚂蚁只要稍稍改变一下方位,就能很容易地爬上去,你就是不肯看一看.想一想。我现在做的那件事,一再失利,我也该学得聪明一点,不能再像小蚂蚁那样蛮干一气。”</p><p>丙觉得甲.乙两人的见解迥异,分不清哪一个是对的,于是问智者。智者回答说:“他们都对,你应该分别考虑他们的处境。”</p><p>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哲学知识请你探究:</p><p>问题:你从甲.乙和智者三人的见解中分别受到什么哲学启示?</p></div></div>
<div><p>【答案】(1)甲的启示: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我们在遭遇挫折时,应坚定信念,战胜困难。</p><p>(2)乙的启示:办事情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按客观规律办事,不能主观蛮干。</p><p>(3)甲.乙 的共同启示: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奋斗精神和科学态度结合起来。</p><p>(4)智者的启示:要学会辨证全面地看问题,防止形而上学性。</p><p>【解析】本题以甲乙两人探讨蚂蚁爬墙不断失败的情形为背景材料,考查考生对哲学生活的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p><p>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从甲、乙和智者三人的见解中分别受到什么哲学启示。本题属于启示类主观解析试题。解答本题要求考生对材料中甲乙以及智者的表述要进行充分解读,从中提取出关键性的信息,然后结合材料进行分析作答即可。通过对甲的观点解读,从哲学上来看,启示我们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我们在遭遇挫折时,应坚定信念,战胜困难,故可以从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的角度进行分析;乙启示我们办事情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按客观规律办事,不能主观蛮干;智者的观点启示我们要学会辨证全面地看问题,防止形而上学性。</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