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长泰县第一中学高二年上学期期中考文科政治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关于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三者之间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p><p>A. 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p><p>B. 科学的世界观决定科学的方法论,二者构成哲学</p><p>C. 要有世界观和方法论就必须学习哲学</p><p>D.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A不合题意,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但没有说明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三者之间关系,故排除;B说法错误,哲学有科学和不科学之分,故排除;C说法错误,世界观人人都有,是自发形成的,不需要专门的学习,故排除;D符合题意,世界观与方法论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二者不可分割.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故入选。故本题答案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观点中,体现哲学两大基本派别的对立的是( )</p><p>①天下无独燃之火,世间安得有无体独知之精 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 </p><p>②人病则忧惧,忧惧则见鬼出 精神生于道,形本生于精 </p><p>③人是机械,动物是机械 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p><p>④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p><p>A. ①② B. ③④</p><p>C. ②③ D. ①④</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天下无独燃之火,世间安得有无体独知之精”“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体现的都是唯物主义思想,没有体现哲学基本派别的对立,①不选;“人病则忧惧,忧惧则见鬼出”体现的是唯物主义思想,“精神生于道,形本生于精”体现的是唯心主义思想,二者体现了哲学基本派别的对立,②正确;“人是机械,动物是机械”体现了机械唯物主义思想,“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体现了唯心主义思想,二者体现了哲学基本派别的对立,③正确;“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体现了唯物主义思想,“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体现了唯物主义思想,二者没有体现哲学基本派别的对立,④不选,故本题答案应为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中国古代的“五行学说”把世界的本原归纳为“五行”,认为宇宙万 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的运动变化而生成的。这种观点体现了</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7/21/10/eb25a341/SYS201807211004136401587634_ST/SYS201807211004136401587634_ST.001.png" width="231" height="23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坚持了唯物主义的基本方向,但缺乏科学依据</p><p>B. 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等局限性</p><p>C. 正确地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p><p>D. 是游离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外的独立的哲学派别</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认为宇宙万物有金木水火土构成,这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但其对物质的组成的概述明显缺少科学依据,故A选项符合题意,应选;B属于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排除;C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排除;D说法错误,一个哲学派别要么唯物要么唯心,不可能有其他情况,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每年的8月8日、9月9日、10月10日,都是新人们步入婚姻殿堂争相选择的“黄道吉日”。从本质上看,这种做法属于</p><p>A.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B. 辩证唯物主义 C. 唯心主义 D.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认为数字等事物决定吉凶祸福,把每年的8月8日、9月9日、10月10日当做结婚的“黄道吉日”这是客观唯心主义的表现,C项正确;这种做法没有承认物质决定意识,不是唯物主义的表现,故A、B、D项均不选,本题答案应为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一切外部的事物都不过是人们的一些主观感觉和印象。”下列观点与之相对立的是</p><p>①物是观念的集合 ②气者,理之依也</p><p>③天地为万物之本 ④存在就是被感知</p><p>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一切外部的事物都不过是人们的一些主观感觉和印象”这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观点,与之相对立的应是唯物主义观点。“物是观念的集合”是主观唯心主义观点,①不选;“气者,理之依也”“天地为万物之本”是唯物主义观点,与材料中的观点相对立,②③正确;“存在就是被感知”是主观唯心主义观点,④不选,故本题答案应为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中国共产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产生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p><p>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初步回答了如何建设、巩固、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p><p>②邓小平理论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p><p>③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p><p>④科学发展观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提升到更新的水平</p><p>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邓小平理论创造性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①②是错误的;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科学发展观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提升到更新的水平,③④是正确的,故本题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落成仪式于2016年9月25日在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县举行。该望远镜主要用于实现巡视宇宙中的中性氢、观测脉冲星等科学目标和空间飞行器测量与通讯等应用目标。这说明</p><p>A. 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p><p>B. 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就可以认识规律</p><p>C. 人类可以穷尽对世界的认识</p><p>D. 客观存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也具有客观的物质性。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它是在劳动中伴随着人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因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材料说明,世界是物质的,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故选项A符合题意,应选;B、C说法明显错误,排除;D说法错误,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一般来说,静止的情形有</p><p>①事物绝对不运动、不变化的状态 </p><p>②事物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和一定时期内,根本性质没变</p><p>③物体的位置变化 </p><p>④物体相对于某一参照系来说没有发生某种运动</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静止是指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范围内处于暂时稳定和平衡状态的哲学范畴。相对静止有两种情形:其一,事物在绝对运动状态之中,相对于某种特定的参照系而言,没有发生位置的移动;其二,事物处于量变状态的时候,保持着质的稳定性,②④适合题意。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①是错误的;③不符合题目要求,排除;故本题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下列能反映意识形成前经历的三个发展阶段的是( )</p><p>①含羞草受到人们触动时,叶柄下垂小叶合闭 </p><p>②海参遭遇天敌时会“献出”自己的内脏,供其食而自逃 </p><p>③岩石在太阳辐射、大气、水和生物作用下破碎 </p><p>④科研发现某些星系中造星运动趋于停止的原因</p><p>A. ①—②—④ B. ③—①—② C. ③—②—④ D. ③—①—④</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意识的产生经历了一切物质都具有的反应特性——生物的反应形式——动物心理——意识的产生这样一个发展过程。即经历了从无机物到有机物,从植物到动物这样一个发展过程。针对这种情况,本题的正确排序应是③—①—②,B项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大卫·索利斯、邓肯·霍尔丹和迈克尔·科斯特利茨因在物质拓扑相变和拓扑相的重大理论发现而获得2016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今年的获奖研究成果开启了一个未知世界的领域,获奖者利用高等数学方法研究物质的不寻常阶段或状态,如超导体、超流体和薄磁膜。得益于他们开创性的研究,科学家们现在可以探索物质的新相变,未来有望应用于材料科学和电子领域。这说明( )</p><p>①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p><p>②思维对存在具有促进作用</p><p>③人的认识是无限发展的 </p><p>④思维能够直接创造存在</p><p>A. ①③ B. ①④</p><p>C. ②③ D. ②④</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2016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研究成果开启了一个未知世界的领域,获奖者利用高等数学方法研究物质的不寻常阶段或状态,如超导体、超流体和薄磁膜。这说明思维能正确的认识存在,即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同时说明人的认识是无限发展的,①③适合题意;思维有正确与错误之分,正确的意识对存在具有促进作用,②是错误的;人们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即通过实践把意识中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创造出没有人的参与永远也不可能出现的东西,④是错误的;故本题答案选A。</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材料:2016年11月26日,中国文化产业峰会在成都召开。本次峰会共享创意设计以“创意成都,美好生活”为主题,以“新经济:文创城市与创新驱动”为主要学术议题,旨在搭建国内外文创领域“官产学”的对话平台,探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国家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一带一路”的战略背景下,如何优化文化创新的路径与方略,以文化力量推动产业融合、提升城市竞争力。这是一场商业和文化融合的盛宴。本次峰会聚焦政府政策沟通、产业投资优化和繁荣中华文化三大重要方向。使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增强文化软实力,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发展文化产业是面对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的严峻形势提出的,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能推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文化产业发展,要更好地把握文化发展规律,不断创新。</p><p>请结合材料,分析说明我国推进文化产业发展所体现的唯物论道理。</p><p> </p></div></div>
<div><p>【答案】①物质决定意识,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推进文化产业发展是面对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的严峻形势提出的。②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促进作用。推进文化产业发展,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能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③规律是客观的,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我们要按客观规律办事,更好地把握文化发展规律,认识到文化与经济的关系,明确文化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独特优势。④尊重客观规律离不开发挥主观能动性,要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不断创新,推进文化产业发展。</p><p>【解析】本题以发展我国文化产业为背景考查唯物论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分析说明我国推进文化产业发展所体现的辩证唯物论道理,知识指向明确,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和从材料中获取关键信息的能力。回答本题首先要注意唯物论的所包括的哲学道理,其次要结合材料加以分析。发展文化产业是面对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的严峻形势提出的,说明我们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发展文化产业能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体现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发展文化产业要把握文化发展规律体现了规律是客观的,我们要做到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p><p>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通知,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这是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当京畿地区资源、环境矛盾尖锐,产业结构调整如箭在弦上,当中国历史文化腹心的华北,亟待一次具有战略意义的跨越式突围—雄安便横空出世。历史将证明,建设雄安新区,是棋高一着而满盘皆活。向雄安新区集中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创新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新模式,这既是在探索我国首都治理的新路径,也是带动北方腹地发展的重大国家战略,更将是体制机制创新的试验田,也将成为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重要引擎。</p><p>结合材料,运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知识,说明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是智慧的抉择。</p><p> </p></div></div>
<div><p>【答案】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通过设立河北雄安新区,可以探索我国首都治理的新路径,创新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新模式;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设立河北雄安新区,是解决京畿地区发展矛盾和推动华北发展的需要;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通过设立河北雄安新区,可以检验体制机制创新的正确性;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正确的认识推动实践发展。设立河北雄安新区,是国家的重大战略,将引领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p><p>【解析】本题以雄安新区的设立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生活与哲学》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这个知识点的把握程度。试题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p><p>回答本题,考生可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设立雄安新区可以探索我国首都治理的新路径,创新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新模式;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设立河北雄安新区,是解决京畿地区发展矛盾和推动华北发展的需要;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通过设立河北雄安新区,可以检验体制机制创新的正确性;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对设立雄安新区的正确认识会推动实践发展等角度说明设立河北雄安新区是智慧的抉择。</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