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廉江市实验学校高中政治必修四同步测试:4.2认识运动,把握规律
题型:选择题※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司马光的这句诗不仅道尽千古兴亡,也形象地说明了( )</p><p>A. 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p><p>B. 生产方式是社会运动的主体</p><p>C. 城市是社会运动的主体</p><p>D. 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A说法错误;物质是运动的载体,运动是物质的运动,所有运动都离不开物质。洛阳城的兴衰反映社会历史的变迁,这说明物质是运动的载体,D说法正确;BC说法错误,物质是社会运动的载体,物质不是具体的物质形态。</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改革是动力,停不得;发展是目的,慢不得;稳定是前提,“冒”不得。今天,改革发展稳定彼此交融的态势日益明显,相互作用的趋向更加突出,必须在三者之间找到平衡点,确保全面改革顺利进发。材料体现的哲理是( )</p><p>①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决定着社会的性质和面貌 </p><p>②相对静止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p><p>③事物的发展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p><p>④发挥主观能动性应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p><p>A. ①③ B. ②③</p><p>C. ②④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生产活动是社会发展的基础,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性质和面貌,故①错误;相对静止的事物是不存在的说法错误,静止时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故②错误;改革是动力,停不得;发展是目的,慢不得体现运动时绝对的,稳定是前提,“冒”不得体现静止时相对的,故③符合题意;稳定是前提,“冒”不得以及在三者之间找到平衡点,确保全面改革顺利进发体现发挥主观能动性应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故④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为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对漫画《科盲》分析错误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11/17/10/68a594ca/SYS201811171003233695808499_ST/SYS201811171003233695808499_ST.001.png" width="128" height="11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①否认世界是物质的 ②离开静止谈运动 ③否认运动的永恒性</p><p>④否认规律的客观性</p><p>A. ①② B. ②③</p><p>C. ③④ D. ①④</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本题属于逆向选择题,注意选不正确的。因缺少科普知识而认为世界末日到来,说明没有把握物质运动变化的规律,没有看到运动的绝对性,故③④正确但不符合题目要求;漫画主旨并没有否认世界的物质性,也不是离开静止谈运动,故①②错误但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为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一些家长挤压孩子的休息时间,不管孩子是否感兴趣,“超前”、“超负荷”地让孩子上各种培训班,使孩子学习压力过大,甚至产生厌学情绪,结果事与愿违。这表明</p><p>A.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在客观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p><p>B. 课堂学习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渠道,课外补习不利于学生成长</p><p>C. 学习是一种自主性的认识活动,外来的干预不利于学习的进步</p><p>D.规律是客观的,一旦违背客观规律,必然要受到规律的惩罚</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A项中“人在客观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的表述是错误的,故不能入选;B、C两项表述不科学且不属于哲学道理,故不能入选;本题材料中家长们的做法违背了孩子的成长规律,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故D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因此,答案是D项。</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4年5月5日,美国和中国研究人员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报告说,他们开发出一种基于半导体芯片测序仪的无创产前诊断方法,可以根据孕妇血样检测出胎儿是否患唐氏综合征等与染色体异常有关的先天缺陷。这说明( )</p><p>A. 客观规律是可以认识和改造的</p><p>B. 改造客观世界要以创造客观规律为前提</p><p>C. 人们能够认识利用规律,造福人类</p><p>D. 人们通过实践可以超越和主宰客观世界</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规律是客观的,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但不能改造规律,故A错误;改造客观世界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故B错误;他们开发出一种基于半导体芯片测序仪的无创产前诊断方法,可以根据孕妇血样检测出胎儿是否患唐氏综合征等与染色体异常有关的先天缺陷表明人们能够认识利用规律,造福人类,故C符合题意;人们通过实践可以超越和主宰客观世界说法错误,人们的实践活动必须尊重客观规律,故D错误。故本题答案为C。</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12分)2013年11月13日,人民网载文指出,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开启了新一轮改革大幕,绘就了“五位一体”改革的壮丽图景。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一项重要政治责任,应当把握好“变”与“不变”的关系。十八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是深化改革。深化改革就是要啃硬骨头,这就需要“变”。“不变”就是坚守原则。正如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重要经验,必须长期坚持。</p><p>结合材料,运用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原理,说明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什么应当把握好“变”与“不变”的关系。</p><p> </p></div></div>
<div><p>【答案】(1)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绝对的,一切事物都处在运动变化中。 当前,国内外环境都在发生极为广泛而深刻的变化,我国发展面临一系列突出矛盾和挑战,前进道路上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关键在于深化改革。十八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是深化改革。深化改革就是要啃硬骨头,这就需要“变”。</p><p>(2)辩证唯物主义在承认绝对运动的同时也承认相对静止。事物的性质在一定时间内保持不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基本原则、基本纲领和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的重要经验,必须长期坚持。这样才能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始终确保改革正确方向不变。</p><p>(3)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变”的是思路、风格、方法,“不变”的是原则。落实三中全会精神应当把握好“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每点3分)</p><p>【解析】试题分析:运动和静止的关系我们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理解: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绝对的,一切事物都处在运动变化中,静止是相对的,暂时的,有条件的;事物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变”指的是深化改革的具体做法应该与时俱进,体现的是运动的观点;“不变”指的是坚守原则,体现的是静止的观点。改革开放要把握好“变”与“不变”的关系。</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材料一:有群众举报称,一些不法分子在钦州市三娘湾至大风江口一带海域,进行花蛤螺非法养殖,并用大功率电鱼器械肆意捕鱼,导致所在海域海洋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对白海豚栖息地造成潜在的生存隐患。这种做法,是得小利而给环境造成难以估量的危害的举动。</p><p>材料二:2013年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建设生态山东、美丽山东。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文化强省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严格落实工程减排、结构减排和管理减排措施,确保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持续削减。积极构建“治、用、保”流域治污体系,高度重视大气污染治理,实时发布全省主要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监测信息,实施分阶段逐步加严的大气污染物排放地方标准,建立应对雾霾天气长效机制。</p><p>结合上述材料,阐述应该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规律的关系。</p></div></div>
<div><p>【答案】①规律是客观的,人们必须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否则就会受到客观规律的惩罚。由于人们严重污染环境,已对人类的生存构成了重大威胁,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障碍。这正是人们违背规律而受到的惩罚。</p><p>②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严格落实工程减排、结构减排和管理减排措施,确保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持续削减;积极构建‘治、用、保’流域治污体系,高度重视大气污染治理”,都是人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的典型事例。只有人们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才能使人们少受其害,直到变害为利,为人类造福。</p><p>③我们必须正确处理人与规律的关系: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充分正确地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促进可持续发展。</p><p>【解析】本题要求阐述应该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规律的关系。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理解并把握人与规律的关系涵盖哪些知识点,然后与材料一一对应作答。一些不法分子在钦州市三娘湾至大风江口一带海域,进行花蛤螺非法养殖,并用大功率电鱼器械肆意捕鱼,导致所在海域海洋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对白海豚栖息地造成潜在的生存隐患。这种做法,是得小利而给环境造成难以估量的危害的举动可考虑规律是客观的,人们必须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否则就会受到客观规律的惩罚;建设生态山东、美丽山东。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文化强省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处理人与规律的关系总体上要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充分正确地发挥主观能动性。</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