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蚌埠禹会区北京师范大学蚌埠附属学校高二政治必修四政治阶段精练(三)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之际,有记者问一位红军老战士:“是什么力量在支撑着你们在那么艰难的条件下也不倒下?”她毫不犹豫地回答:“是理想!革命理想高于天。”“革命理想高于天”给我们的启示是</p><p>①意识对人体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p><p>②理想信念是我们取得一切胜利的最重要法宝</p><p>③意识决定物质</p><p>④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p><p>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革命理想高于天”强调了理想信念的重要作用,给我们的启示是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意识对人体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高昂的精神使人奋进,①④符合题意。理想信念是我们取得一切胜利的重要因素,但不能称其为“最重要法宝”,②表述错误。物质决定意识,③表述错误。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6年8月21日,中国女排时隔12年再次夺得奥运会金牌。央视《新闻联播》呼吁:我们要弘扬女排精神,可以被打败,却始终无法被打倒,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中华民族需要这样的精神。这体现了</p><p>A. 意识活动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p><p>B. 意识能够推动客观事物的发展</p><p>C. 意识活动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控作用</p><p>D. 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材料没有体现意识活动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A项不选;正确的意识才能推动客观事物的发展,B项不选;“女排精神”帮助中国女排取得胜利这表明意识活动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控作用,C项正确;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D项错误,故本题答案选择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人间随处有诗意,千年至美莫如诗。”诗词之美,美在意境,贵在意境。诗词的意境,是指诗词的意(情意、思想内容)和象(景象、画面)的结合,“景无情不发,情无景不生”。诗词的意境是( )</p><p>A. 人脑加工改造的产物,其本质是人脑的机能</p><p>B. 诗人通过生动具体的艺术形象能动地反映客观存在</p><p>C. 诗人通过直接再现自然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寓情于景</p><p>D. 艺术家自身主体意识的产物,是实现艺术创作意图的物质载体</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诗词的意境属于意识范畴,是诗人通过生动具体的艺术形象能动地反映客观存在,B符合题意;意识的本质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A错误;诗人的创作源于客观存在,同时创造中包含了诗人的主观想象,C中的“直接再现”错误;D中的“物质载体”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马铃薯只要不油炸,完全是一种健康食品,淀粉含量低,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以及钾、镁等微量元素,不但是一种碱性食品,有利于维持人体内的酸碱平衡,而且进食后很容易产生“饱腹感”,有减肥廋身的功效。这一结论表明</p><p>①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p><p>②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p><p>③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p><p>④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试题分析:材料描述了人们正确认识到了马铃薯的营养价值和减肥功效,说明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人们可以正确认识世界,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①②正确;材料描述的是人们对马铃薯的认识,而没有体现人们改造世界,③不符合题意;材料并没有体现规律的客观性,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7年6月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要坚决反对“不作为、不会为、乱作为”。从哲学上看,这是因为</p><p>①“乱作为”违背了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p><p>②“不作为”没有做到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p><p>③“不会为”否认了意识的直接现实性</p><p>④“不作为、不会为、乱作为”否认事物是运动的</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③选项错误,直接现实性是实践的特点。④选项表述错误,“不作为、不会为、乱作为”没有否认事物是运动的。“乱作为”违背了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不作为”没有做到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故①②入选。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6年8月30日,习近平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七次会议上强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施工高峰期,要按照既定的时间表、路线图,坚定不移把全面深化改革推向前进,材料表明</p><p>①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p><p>②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p><p>③思维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p><p>④科学决策树水化改革的重要条件</p><p>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③④</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材料强调意识的作用,而①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则是意识的本质,故排除题肢;题肢③说法错误,只有正确的意识才能促进事物发展,故排除。题肢②④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科学家通过实验证明,植物和人样都喜欢音乐。音乐是有声波的,声波可以促进植物的细胞分裂,使植物生长得更快。“给植物放音乐,植物就会生长得比较好”进一步佐证了</p><p>①一切事物都具有反应特性</p><p>②植物和人对环境的反应有共性规律</p><p>③不同的物质有不同的反应特性</p><p>④自然界和人的思维都是主观的</p><p>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植物听音乐能促进植物生长,这说明一切物质都有反应特性,故①入选。“音乐是有声波的,声波可以促进植物的细胞分裂,使植物生长得更快”可以看出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故①②说法正确入选。③④选项表述错误,排除。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沃森是IBM公司开发的人工智能系统,作为电脑医生,沃森每秒可以处理500GB的数据、诊断准确率高且不用休息。但行医远远不是处理数据这么简单,病人和家属的情绪抚慰、实践中细微差别的把握,无论那一点都离不开人类的医生,这说明</p><p>①人工智能是人脑的延伸,某些功能上是可以替代人类的</p><p>②意识是人脑特有的功能,人工智能始终不具有独立意识</p><p>③人工智能虽然也有意识,但却不如人类的情感丰富细腻</p><p>④人工智能是人类思维的产物,又可以超越人类思维</p><p>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电脑不仅能代替人脑的某些功能,而且在速度和准确性上大大超过人脑,真正成了人脑的延伸和增强,故题肢①②正确;题肢③④说法错误,人工智能是人开发的,没有思维,也不可能超越人类,故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下列能反映意识形成前经历的三个发展阶段的是( )</p><p>①含羞草受到人们触动时,叶柄下垂小叶合闭 </p><p>②海参遭遇天敌时会“献出”自己的内脏,供其食而自逃 </p><p>③岩石在太阳辐射、大气、水和生物作用下破碎 </p><p>④科研发现某些星系中造星运动趋于停止的原因</p><p>A. ①—②—④ B. ③—①—② C. ③—②—④ D. ③—①—④</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意识的产生经历了一切物质都具有的反应特性——生物的反应形式——动物心理——意识的产生这样一个发展过程。即经历了从无机物到有机物,从植物到动物这样一个发展过程。针对这种情况,本题的正确排序应是③—①—②,B项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看起来,图1是5个凸起的按钮、1个凹陷的按钮;图2是1个凸起的按钮、5个凹陷的按钮。其实这是同一张图片,图1旋转180º就得到了图2。原来在漫长的进化岁月里,大脑被深深地刻下了“光源来自上方”(想一想太阳)这样一个强大的假设。这表明</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1/30/10/a297f10c/SYS201901301006067344500332_ST/SYS201901301006067344500332_ST.001.png" width="304" height="8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①物质是世界的本原 </p><p>②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p><p>③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p><p>④意识活动具有高度自觉的选择性</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解读信息、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材料中“在漫长的进化岁月里,大脑被深深地刻下了“光源来自上方”(想一想太阳)这样一个强大的假设,表明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是世界的本源,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物质决定意识,①②适合题意;题肢③④本身说法正确但与题意无关;故本题答案选A。</p><p>考点:意识的本质</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诗中所描绘的这种景色在江南的山林间随处可见,但经诗人一提炼,“霜叶红于二月花”却成了千古名句。这说明:</p><p>A. 名句源于人们对客观现象的加工制作</p><p>B. 人的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p><p>C. 名句都是人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复制</p><p>D. 名句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加工改造的结果</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本首古诗中“霜叶红于二月花”的描写是人的意识的能动作用的结果,即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加工改造的结果。故D选项表述正确入选。A、C选项表述错误,排除。B选项表述与题意无关,排除。故本题答案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新常态是近年重要的经济术语,在不同领域有不同的含义。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是基于中国国情提出的发展新思路。这体现的哲理是 ( ) </p><p>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②物质与意识相互依赖、相互决定</p><p>③人们可以根据需要创造规律,造福自身④人们的认识受到主客观条件的制约</p><p>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是基于国情提出的发展新思路”,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认识具有反复性,认识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①④符合题意;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②错误;规律是客观的,人不能创造规律,③错误。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河南郏县一高等五校2016—2017学年高二上期中联考)时间都去哪儿了?我们通常感到时间在不断流逝,然而有的科学家认为,和空间一样,时间是不会流逝的。其实,不管人们有何感觉,意识的内容都是( )</p><p>A. 主观意志的产物 B. 客观精神的产物 C. 人脑机能决定的 D. 客观存在的反映</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是客观存在通过生活和实践的环节进入人脑,并在人脑中加工改造的结果。故不管人们有何感觉,意识的内容都是客观存在的反映;故D选项入选。全体选项表述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到目前为止,人们已经知道有三十多个婴儿是各种兽类哺育成长的,其中狼孩最多,他们虽然为人所生,但是由于他们生活在动物群体中,长期脱离社会实践,不可能参加任何社会活动,所以并没有形成人的意识。这表明</p><p>A.人脑并不是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 B.意识并不是客观存在的反映</p><p>C.只有正常的大脑才能产生意识 D.意识是人类社会的产物</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人脑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人脑结构的复杂性和组织的严密性,决定了它具有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故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或物质基础,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但是有了人脑不一定会产生意识,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都是客观存在通过生活和实践的环节进入人脑、并在人脑中加工改造的结果。离开了客观存在,意识既不能产生,也不能发展,故D适合题意。A、B、C是错误的,排除。</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图中既可以看成正在对视的两个人,也可以看成一个酒杯。这表明(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12/16/10/5b39824b/SYS201812161002237522166091_ST/SYS201812161002237522166091_ST.001.png" width="105" height="10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运动是客观事物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p><p>B. 人们的认识结果是由认识的主题决定的</p><p>C. 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而有选择的</p><p>D. 人们的认识活动可以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本题考查意识活动的特点。下图既可以看成正在对视的两个人,也可以看成一个酒杯,这表明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C正确且符合题意;A D说法正确但与题意不符,应排除;B说法错误;故本题答案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09年是达尔文200周年诞辰,他发表于1859年的《物种起源》至今深刻影响着人们对生命起源和进化历程的认识。尽管人们对其进化假说一直存有争议,但他的基本观点还是闪烁着真理的光芒,不断被科学的发展所证实,例如 ( )</p><p>①生物是自然长期发展的产物,不是神的意志的产物 </p><p>②生物进化的自然选择说揭示了生物进化的根本内因 </p><p>③人类的起源是生物进化的结果,否定了上帝造人说 </p><p>④劳动在从古猿向人的转化过程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p><p>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试题分析:本题可用排除法来做。②的说法错误,自然选择说应该是生物进化的外部原因,不是根本内因;④的说法正确但不是达尔文《物种起源》的观点;①③的说法符合达尔文《物种起源》的观点;故本题答案选A项。</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下列能正确反映意识产生的历史演进顺序的选项是</p><p>①滴水穿石 </p><p>②根系沃土 </p><p>③敬德保民 </p><p>④犬吠非主</p><p>A. ①→②→④→③ B. ②→①→④→③ C. ③→①→④→② D. ①→④→②→③</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一切物质都具有的反应特性是人类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生物的反应形式(刺激感应、感觉和心理)是人类意识产生的前提。劳动和社会交往促进了意识的物质器官——人脑的生成,促进了意识的表达手段——语言的产生,提供和丰富了意识的内容。故意识产生的历史演进顺序是滴水穿石、根系沃土、犬吠非主、敬德保民,正确的传导顺序是①→②→④→③,本题答案选A。</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指出,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立足于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党的领导,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p><p>根据材料,分析说明党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中蕴含的唯物论道理?</p></div></div>
<div><p>【答案】①物质决定意识,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立足于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p><p>②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推动全面深化改革。</p><p>③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认识、把握、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全面深化改革要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p><p>【解析】试题分析:</p><p>本题要求学生:“根据材料,分析说明党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中蕴含的唯物论道理。”经过分析材料:“必须立足于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材料:“坚持党的领导,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体现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材料:“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体现了:“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p></div>
题型:探究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p><p>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上,中国女排时隔12年夺得奥运会冠军,再次登顶。为了更好地提高作战水平、为国争光,在备战期间,女排团队制定了严密、详实、科学的生活和训练计划;重点研究了巴西、美国等女排强队的技战术特点;深入研究女排运动的规律。在长期的女排运动中,中国女排形成了无私奉献、团结协作、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女排精神,在这种精神的鼓舞下,不仅使中国女排不断创造辉煌,而且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磅礴力量。</p><p>分析材料是如何体现意识的作用的?</p><p> </p></div></div>
<div><p>【答案】①为了提高作战水平、为国争光体现了意识活动的目的性,重点研究强劲对手的特点体现了意识活动的自觉选择性,深入研究女排运动规律体现了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这些都体现了意识在人能动地认识世界中的作用。(4分)</p><p>②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的意识能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在女排精神的感召和鼓舞下,我们一定能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体现了这一点。(4分)</p><p>③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有重要的调控作用。高昂的精神能催人向上,使人奋进。女排精神是一种高昂的精神,对我国女排运动员和教练员有强大的激励作用,从而能不断取得辉煌的成绩体现了这一点。(4分)</p><p>【解析】本题要求考生分析材料是如何体现意识的作用的。考生解答本题需要考生根据材料的表述然后结合相关知识进行分析。材料中中国女排为了为了提高作战水平、为国争光,她们不但制定了了严密、详实、科学的生活和训练计划,而且还对其他国家的女排强队的技战术特点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体现了意识活动的目的性。“在长期的女排运动中,中国女排形成了无私奉献、团结协作、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女排精神”体现了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有重要的调控作用。在女排精神的感召和鼓舞下,我们一定能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体现了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