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4(浙江专版):每课滚动检测(十)寻觅社会的真谛
题型:判断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p></div></div>
<div><p>【答案】正确</p><p>【解析】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因此,题中观点正确。</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我国社会的基本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p></div></div>
<div><p>【答案】错误</p><p>【解析】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p><p>因此,题中观点错误。</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适合上层建筑的经济基础推动生产力发展。( )</p></div></div>
<div><p>【答案】错误</p><p>【解析】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时才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因此,题中观点错误。</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决定社会历史的性质。( )</p></div></div>
<div><p>【答案】错误</p><p>【解析】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但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历史的性质和面貌。因此,题中观点错误。</p></div>
题型:辨析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社会发展是在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和不断解决中实现的。</p><p> </p></div></div>
<div><p>【答案】T</p><p>【解析】</p><p>试题分析: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社会发展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在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中实现的,故说法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中国经济新常态下,小微企业发展也面临新的挑战。为此,国务院出台《关于扶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意见》,重点从税收、支出和金融三方面政策协调发力,通过打出政策“组合拳”布局小微企业长远发展。从哲学角度看,这体现了( )</p><p>①实践活动的开展离不开人的创新意识</p><p>②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p><p>③分清矛盾的主次方面把握事物的性质</p><p>④着力解决主要矛盾推动事物向前发展</p><p>A. ①③ B. ①④</p><p>C. ②③ D. ②④</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扶持小微企业发展,重点从税收、支出和金融三方面政策协调发力,体现了要解决主要矛盾;中国经济新常态下,小微企业发展面临新的挑战,出台新的扶持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体现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②④说法正确,①③与题意不符。该题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习近平在江苏考察时提出,要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的战略思想,必将开辟中国道路新境界,书写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篇章。从唯物史观角度看,这说明( )</p><p>A. 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推动社会发展</p><p>B.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p><p>C. 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正确的指导作用</p><p>D. 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四个全面”的战略思想,必将开辟中国道路新境界,书写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篇章。从唯物史观角度看,这说明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推动社会发展。A项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社会意识的反作用,B项与题意不符;“四个全面”是战略思想,不是科学理论,C项说法不准确;材料强调社会意识的反作用,D项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7·浙江9月名校协作体模拟)要实施“中国制造2025”,必须要坚持和完善科技要素参与分配的制度。其依据在于( )</p><p>A.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对抗性的</p><p>B. 上层建筑要适合经济基础的状况</p><p>C. 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消除社会基本矛盾</p><p>D. 生产关系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状况</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本题考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分配制度属于生产关系,不是上层建筑, D正确且符合题意;B在材料中未体现,应排除;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非对抗性的,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使经济基础适应上层建筑,A、C错误;故本题答案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英雄人物的意志可以改变历史发展的发向。这种观点( )</p><p>A. 说明英雄人物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历史</p><p>B. 是夸大个人作用的唯心史观</p><p>C. 否定了人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p><p>D. 是对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正确反映</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本题考查历史唯心主义。本题题干中的观点夸大了个人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是夸大个人作用的唯心史观B正确且符合题意;A说法错误;C不符合题意,应排除;这种观点是对社会存在和发展的错误反映,D说法错误;故本题答案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漫画《只流泪,不干事》给我们的启示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2/09/10/e9daf5db/SYS201902091004098823599942_ST/SYS201902091004098823599942_ST.001.png" width="125" height="8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①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p><p>②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p><p>③具体问题具体分析</p><p>④坚持对立统一观点</p><p>A. ①② B. ②③</p><p>C. ②④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本题考查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和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漫画《只流泪,不干事》中的地方官员看到农民工的苦难生活,只流泪,不干事,说明没有从农民工的实际出发,官员没有真正给他们解决难题,也体现出他们没有把人民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①②正确且符合题意;③④与漫画寓意不符,应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指出,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是涉及亿万农业转移人口的一项重大举措。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深刻把握城镇化进程的客观规律,切实落实户籍制度改革的各项政策措施。我国推进户籍制度改革( )</p><p>①体现了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p><p>②要遵循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p><p>③有助于建立适应生产力状况的生产关系 </p><p>④是通过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方式解决社会基本矛盾</p><p>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户籍制度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其改革了遵循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②适合题意;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④适合题意,③是错误的;①材料没有体现;故本题答案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党和国家加快民生建设,是因为( )</p><p>①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p><p>②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既是一种客观活动,又是一种主观活动</p><p>③党和政府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p><p>④人民群众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p><p>A. ①② B. ③④</p><p>C. ②③ D. ①③</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本题考查人民群众是是历史的创造者。党和国家加快民生建设,客观原因是因为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主观原因是因为坚持了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①③正确且符合题意;②观点错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④错误;故本题答案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漫画《关注民生》反映了两会代表</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2/09/10/e9daf5db/SYS201902091004101705455656_ST/SYS201902091004101705455656_ST.001.jpeg" width="198" height="145" alt="学科网(www.zxxk.com)--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卷、教案、课件、论文、素材及各类教学资源下载,还有大量而丰富的教学相关资讯!"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page; -aw-rel-vpos:page;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①坚信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领导力量 ②直接创造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p><p>③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④坚持了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p><p>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两会代表从人民群众的需求出发提出议案,这是两会代表关注民生,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切实从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做出的正确的价值选择。③④说法正确;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主力军,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①说法错误;②强调的是人民群众的作用,与题意不符。该题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漫画《统一武器》(作者:张吉亮)讽刺了 (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2/09/10/e9daf5db/SYS201902091004105568537112_ST/SYS201902091004105568537112_ST.001.png" width="195" height="14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①形式主义,工作只重形式不管内容</p><p>②平均主义,追求无差别的利益分配<br />③本位主义,只顾本单位不顾大局和整体</p><p>④官僚主义,作决策漠视群众的意愿和要求</p><p>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分析:①④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题中漫画讽刺一味注重形式上的统一,而没有认识到内容的重要性,即犯了形式主义,工作只重形式不管内容,没有坚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同时也没有尊重团队其他人的意见,即政府在决策时没有坚持民主决策,犯了官僚主义,做决策漠视人民的意愿和要求,故入选。②③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漫画揭示的主题是政府的工作作风和政府的民主决策,没有强调利益分配,也没有涉及单位与大局和整体的关系,故排除。</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安徽省政府提出要适应新发展趋势,用群众能听懂看懂的方式做好服务,公开和及时回应群众关切。这要求各级地方政府( )</p><p>A. 发挥主观能动性,建立新的规律,创新为民服务方式</p><p>B. 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p><p>C. 以群众的意见为政府决策的唯一来源</p><p>D. 在决策时坚持客观与主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试题分析:用群众能“听懂”、“看懂”的方式做好服务,就是体现了政府维护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故答案为B。</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材料 2014年8月,广东省新一轮国企改革方案《关于全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意见》正式颁布。分析指出,《意见》确立了国企改革的顶层设计,强调“引进非国有资本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还原国有企业作为真正市场经济主体的固有本色。此轮国企改革以发展混合所有制为重要抓手,将有利于提高国有资本放大功能,实现保值增值,提高国企竞争力,激发市场主体活力。</p><p>运用“社会的发展规律”的知识,说明广东深化国企改革的哲学依据。</p></div></div>
<div><p>【答案】(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广东经济发展的现状要求深化国企改革并制定改革方案,该方案有利于提高国企的竞争力,推动经济发展。</p><p>(2)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广东深化国企改革,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应广东经济社会的状况,促进生产力的发展。</p><p>(3)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因此必须深化国企改革,完善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p><p>【解析】本题要求考生运用“社会的发展规律”的知识,说明广东深化国企改革的哲学依据,本题的知识范围是“社会的发展规律”的知识,问题指向是说明广东深化国企改革的哲学依据,属于依据类主观题,具体解答本题考生可结合材料从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改革的性质和作用等角度来分析说明。</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某校高二(1)班学生以“建设美丽中国”为主题,进行研究性学习,下面是同学们经过多方走访采访到的信息,请你参与探究。</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2/09/10/e9daf5db/SYS201902091004110242521387_ST/SYS201902091004110242521387_ST.001.png" width="281" height="22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请根据上面采访到的内容,探究下列问题:</p><p>(1)请描述你心目中的“美丽中国”。</p><p>(2)请结合材料分析人大代表的话中蕴含的哲学道理。</p></div></div>
<div><p>【答案】(1)国家经济不断发展,国际地位和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社会民主政治不断健全,全社会的思想道德水平不断提高,环境优美,民族团结,社会和谐,文化繁荣,人民安居乐业。</p><p>(2)①世界是不断变化发展的,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建设“美丽中国”是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②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要求我们树立群众观点。建设“美丽中国”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p><p>【解析】本题以“建设美丽中国”为背景材料,分别从经济生活、生活与哲学的角度设题考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展的观点和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本题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分析问题的能力,本题难度一般。</p><p>(1)本题请考生描述其心目中的“美丽中国”,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考生解答本题要注意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环境五个角度去阐述,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得分。</p><p>(2) )本题请考生结合材料分析人大代表的话中蕴含的哲学道理,本题属于体现类主观题,具体解答本题考生可结合材料中人大代表的话从发展的观点和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两方面进行分析说明即可。</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