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5-12 00:51:09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4(浙江专版):框题跟踪检测(十九)价值与价值观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5年9月底,第十届中国国际园林博览会将在武汉开幕。园博会工程建设中,参展城市通过信息平台进行物资交换,把废料转换成资源,节约了成本。比如,一个展园基坑开挖产生的杂填土,对另一个展园来说却是堆山造景的资源。材料说明(  )</p><p>①观念创新实现了杂填土等废料价值的增值</p><p>②观念创新为事物价值转换提供了根本途径</p><p>③事物的价值取决于其自身的属性和人的需要</p><p>④事物价值的转换依赖于事物属性的多样性</p><p>A. ①②    B. ①③</p><p>C. ②④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材料中“一个展园墓坑产生的杂填土,对另一个展园来说却是堆山造景的资源”“ 把废料转化成资源,节约了成本”,说明了事物的价值取决于其自身的属性和人的需要,事物价值的转换依赖于事物属性的多样性,我们要把握事物属性的多样性,选D;①错误,实践实现了杂填土等废料价值的增值;②错误,立足实践是事物价值转化的根本途径。</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学校学生自发组成的“爱心社”提出:“不要问别人为自己做些什么,而要问自己能为别人做些什么;不要问国家能为我们做些什么,而要问我们能为国家做些什么。”上述材料表明(  )</p><p>A. 人生价值的实现必须有一定的客观条件</p><p>B. 人生价值的实现不需要考虑社会和他人</p><p>C. 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p><p>D. 人生价值的实现以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为前提</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本题考查人生的真正价值。上述材料表明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C正确且符合题意;要在个人和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B错误;人生价值的实现以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为前提,D错误;A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应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民族英雄林则徐的这句诗体现的人生价值有(  )</p><p>①人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p><p>②有价值的人生不应考虑个人利益</p><p>③对社会的贡献大小决定了人生价值的高低</p><p>④个人对社会的贡献以社会对个人的尊重为基础</p><p>A. ①②    B. ①④</p><p>C. ①③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分析:作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这一诗句的内涵,“岂因祸福避趋之”体现了人生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对社会的贡献大小决定了人生价值的高低,①③符合题意,应选;②“不应考虑个人利益”的说法错误,应正确处理好个人利益与国家的关系,而不是不应考虑个人利益;④表述明显错误,排除;答案C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春节是否继续燃放烟花爆竹,已成为人们“纠结”的问题。有人认为,燃放烟花爆竹会造成意外事故和空气污染;也有人认为,没有鞭炮声,年味会变淡了。出现这些不同认识是因为</p><p>①不同的认识主体对同一客观对象的认识是客观的</p><p>②不同主体对同一事物总是作出不同的价值判断和选择</p><p>③认识主体的立场不同导致对同一客观对象的认识不同</p><p>④价值观对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活动具有制约和导向作用</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①不符合题意,不同的认识主体对同一客观对象的认识是不同的。②不符合题意,不同主体对同一事物不一定总是作出不同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③符合题意,材料中“有人认为,燃放烟花爆竹会造成意外事故和空气污染;也有人认为,没有鞭炮声,年味会变淡了”可体现。④符合题意,材料中“有人认为,燃放烟花爆竹会造成意外事故和空气污染;也有人认为,没有鞭炮声,年味会变淡了”可体现。因此保留③④,选择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微博作为一种全新的信息发布方式,在重大事件、防灾救灾、公民权益、社会救助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一些虚假信息和广告也通过微博迅速传播,直接危及社会稳定。这体现了</p><p>A.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p><p>B.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p><p>C.不同的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有不同的导向作用</p><p>D.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在重大事件、防灾救灾、公民权益、社会救助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说明人们在正确的价值观的指引下办事情取得成功。一些虚假信息和广告也通过微博迅速传播,直接危及社会稳定说明错误的价值观对社会造成危害。ABD项不符合题意故排除。故本题选C项。</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漫画《好大的手笔!》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1/02/20/0c373e85/SYS201801022029237513647392_ST/SYS201801022029237513647392_ST.001.png" width="159" height="12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①任何真理都是有条件的 ②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p><p>③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④价值观对认识和改造世界具有导向作用</p><p>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作答漫画题的关键是读懂漫画的内涵,漫画中最左边的人说:这字太臭了;中间的人说:这墨太臭了;写字的人说:字好不怕墨臭;大字是经济,水管上字是污水,漫画主要体现了发展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关系。真理的条件性指的是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应的条件和范围,因此①不符合题意;漫画中三人不同的反映,体现了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价值观对认识和改造世界具有导向作用②④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③不符合题意;答案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2015年1月8日清晨,哈尔滨市气温接近零下30摄氏度,“1·2”灭火英烈集体追悼会在天河园殡仪馆举行。万余名社会各界群众自发走上街头,送别5名“90后”消防战士杨小伟、侯宝森、傅仁超、张晓凯、赵子龙最后一程。这一事件表明(&#xa0;&#xa0;)</p><p>①价值观是人们对事物价值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p><p>②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与贡献</p><p>③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p><p>④人生要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p><p>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分析:题肢①是价值观的含义,与题意无关,故排除。万余名社会各界群众自发走上街头,送别5名“90后”消防战士体现了人生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人生价值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体,故题肢②③正确。题肢④与题意无关,故排除。故答案选C。</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材料 大学生就业问题是当前就业的重中之重。除客观原因外,某些大学生在就业观念上,“宁要城市一张床,不要农村一间房”,甚至认为,“下基层到农村,原来的理想破灭了,人生价值无法实现”。农村是广阔天地,大有作为。陕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137名在校大学生受聘担任陕西杨凌区三乡一镇71个村和4个社区的村委会主任助理。受聘的大学生“村官”每周利用一天时间到所在村的村委会和社区协助村委会主任工作,参与工作决策,利用所学知识为农民进行农业科技培训,义务支教、扶贫帮困,深受村民的欢迎。</p><p>结合材料,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有关知识评价某些大学生的就业观念。</p></div></div>
<div><p>【答案】(1)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材料中某些大学生的就业观,影响了就业,增加了社会的就业压力,是不正确的。正确的价值观符合规律、符合人民利益,对社会发展和人生道路具有正确的导向作用,大学生在就业问题上应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p><p>(2)人生价值重在对社会的贡献和责任。大学生只有积极就业、自主创业,为社会作贡献,才能实现人生价值。</p><p>(3)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要实现人生价值,必须积极投身社会实践,走与群众实践相结合的道路。</p><p>【解析】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有关知识评价某些大学生的就业观念,本题的知识范围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有关知识,问题指向是评价某些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属于评价类主观题,某些大学生在就业问题上的观念是一种存在偏差的价值观,既不利于个人需要的满足,也不利于社会的发展,不利于个人价值的实现;这种价值观只注重自我愿望和需要的达成,忽视了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这种价值观对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缺少足够的尊重。具体解答本题考生可结合材料从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人生价值重在对社会的贡献和责任、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等角度来分析说明。</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4(浙江专版):框题跟踪检测(十九)价值与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