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4(浙江专版):框题跟踪检测(十九)社会历史的主体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应该放在其所处时代和社会的历史条件下去分析,不能把历史顺境中的成功简单归功于个人,也不能把历史逆境中的挫折简单归咎于个人。不能用今天的时代条件、发展水平、认识水平去衡量和要求前人,不能苛求前人干出只有后人才能干出的业绩来。这表明</p><p>①实践是具有社会历史性的活动 ②顺境中成功必然导致逆境中挫折</p><p>③事物之间都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 ④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p><p>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根据材料“不能用今天的时代条件、发展水平、认识水平去衡量和要求前人,不能苛求前人干出只有后人才能干出的业绩来”可以判断题肢①正确;题肢②说法错误,因为顺境中成功和逆境中的挫折没有必然关系,故排除;题肢③说法错误,违背了联系的条件性,故排除;之所以“不能把历史顺境中的成功简单归功于个人,也不能把历史逆境中的挫折简单归咎于个人”是因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故题肢④正确。故本题答案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一位科学家说:“我们今天生活的世界,与其说是自然世界,还不如说是人造或人为的世界。在我们的周围,几乎每样东西都刻有人的技能的痕迹。”这主要是因为( )</p><p>A.任何人都在为改造客观世界而努力</p><p>B.人具有主观能动性,能有意识、有目的地改造世界</p><p>C.人民群众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p><p>D.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是有条件的,要受客观规律的制约</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本题是原因类试题,考查的是“人为什么能改造世界”。A项表述过于绝对,不适合题意;C、D两项虽观点表述正确,但答非所问,不适合题意;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能能动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B项正确回答了其原因。</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我党的卓越领导人万里,为了农民走上吃得饱、穿得暖的“阳关道”,甘愿冒着犯政治错误的风险,倾听农民的心声,遇事和农民商量,支持农民首创的“包产到户”做法,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从万里身上,可以看到他</p><p>①坚持实践这一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观点</p><p>②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 </p><p>③承认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p><p>④坚持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p><p>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④ D. ②③</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实践的观点属于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而非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故①错误;万里“倾听农民的心声,遇事和农民商量”,支持农民首创的“包产到户”做法,解放了农村生产力,说明万里看到了人民群众的地位和作用,坚持了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坚持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做到了一切依靠群众,故②④符合题意;材料揭示的是密切联系群众,而非改革问题,故排除④。答案选择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漫画蕴涵的哲理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8/29/10/2039bff8/SYS201808291006499143831381_ST/SYS201808291006499143831381_ST.001.jpeg" width="115" height="11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在砥砺自我中不断进取是成功的关键</p><p>B. 成功者要充分重视人民群众的作用</p><p>C. 只有站在高处才能看清未来的方向</p><p>D. 人生价值的实现离不开劳动和奉献</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漫画中,“不要认为你站在山峰上是增加了山的高度,而是山增加了你的高度”这说明了作为成功者要充分认识个人和社会的关系,故B入选。A选项表述错误,且与漫画无关。C、D选项与漫画主旨不符。</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实践证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广大人民群众自己的事业,只有依靠广大人民群众才能实现。党员干部必须心装人民疾苦,坚持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这体现了( )</p><p>①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 <br />②个人的作用是微不足道的</p><p>③认识来源于实践<br />④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p><p>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本题考查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材料体现了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认识来源于实践,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①③④正确且符合题意;②说法错误,错在没有正确认识个人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故本题答案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习近平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坚持人民利益至上,始终把安全生产放在首要位置,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上述讲话的哲学依据是( )</p><p>①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中起决定作用,要把握重点 <br />②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br />③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p><p>④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促进作用</p><p>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本题考查主要矛盾、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等知识。把安全生产放在首要位置,体现了①;坚持人民利益至上,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体现了③;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②说法错误;价值观有正误之分,正确的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有指导作用,④说法错误;故本题答案选B。</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人民群众在监督生产过程的环境污染控制、参与生活垃圾分类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早在本世纪初,广东省人大代表开始就环境生态问题对政府职能部门进行依法监督,这被称为“广东现象”。广东省政府提出建设“绿色广东”的口号,人民群众环保意识大为增强,积极参与绿色广东、生态广东的建设,全省建成污水处理厂88座,日处理能力达到669万吨,居全国第一,同年广东单位GDP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双双达标。</p><p>结合材料,从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角度谈谈你对建设生态文明的看法。</p></div></div>
<div><p>【答案】(1)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全民动员对于建设生态文明具有重要意义。</p><p>(2)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这表现为人民群众参与环境和生态保护,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p><p>(3)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这表现为人民群众环保意识大为加强,人民群众和人大代表依法对排污企业和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进行监督,促进了政府重视生态环境。</p><p>(4)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广东积极实践科学发展观,全民动员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必将为绿色广东建设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p><p>【解析】试题分析:本题实质是属于限定性体现类主观题,考查人民群众历史作用和对材料有效信息的解读。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首先要明确人民群众历史作用包含的内容,同时组织答案要结合人民群众历史作用的具体内容。进而确定知识要点。注意知识点和材料的有机结合。</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