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5-12 00:51:08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4(浙江专版):框题跟踪检测(十五)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互联网技术不断革新使世界进入信息新时代。然而,一些人在网络虚拟世界里肆意“扔垃圾”“泼脏水”,凭空捏造、传播虚假有害信息,让人们感到互联网不可信、不靠谱。据此回答题。</p><p>【1】帖文、博文……看似“个人”感受的表达,由于是在公共信息平台上发布的,因而带有公开、公众的性质。这说明(  )</p><p>A. 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具有联系</p><p>B. 整体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p><p>C. 矛盾的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p><p>D. 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p><p>【2】一个小小的鼠标,带着网民走进信息的海洋,开阔了网民的视野,但也为编造网络谣言提供了便利。对待互联网,我们应该(  )</p><p>A. 分清矛盾的主次方面</p><p>B. 看到任何事物都有优点与缺点</p><p>C. 正确把握主次矛盾</p><p>D. 处理好整体与部分的关系</p></div></div>
<div><p>【答案】</p><p>【1】D</p><p>【2】A</p><p>【解析】本题以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生活与哲学》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矛盾的对立统一、矛盾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等知识点的把握程度。试题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p><p>【1】联系是有条件的,不是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具有联系,A项错误;整体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在材料中没有体现,B项不选;矛盾普遍性寓于矛盾特殊性之中,C项错误;帖文、博文等虽是“个人”感受的表达,但在公共平台上却具有了公众性质,体现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D项正确。</p><p>【2】题目在强调网络优越性的同时,也指出了网络的局限性,这体现了看问题要分清主流与支流,分清矛盾的主次方面,A项正确;任何事物都有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但这两个方面并不一定是优点与缺点,B项不选;材料体现了看问题要分清主流与支流,并没有体现要正确把握主次矛盾,C项不选;材料不是体现要处理好整体与部分的关系,D项不选,故本题答案应为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十八届四中全会后,中共反腐力度不减。事实上,据不完全统计,自中共十八大以来,已有66名省部级及以上高官被调查。 “打虎”不松懈的同时,中共反腐继续注重强力“拍蝇”。在反腐上,有人认为打了老虎,就能起到震慑作用,苍蝇自然就少了。这种观点:</p><p>①看到了抓矛盾主要方面的重要性                </p><p>②看到了抓主要矛盾的重要性</p><p>③忽视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p><p>④忽视了两点是有重点的两点</p><p>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②③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题中观点认为打了老虎,就能起到震慑作用,苍蝇自然就少了看到了抓主要矛盾的重要性,同时忽视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故入选。①④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观点抓主要矛盾,而不是抓矛盾主要方面,题中观点强调重点,而忽视了两点,而不是忽视了两点是有重点的两点,故排除。</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为清除对市场主体的不合理束缚和羁绊,国务院要求:对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准入类职业资格认证一律取消;对有法律法规依据,但与国家安全、公共安全、公民人身财产安全关系不密切的资格认证,按程序提请修订法律法规后予以取消。这一要求(  )</p><p>①实现了真理的客观性与条件性的统一 ②体现了经济基础要适合上层建筑状况 </p><p>③符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 ④既发挥了主观能动性又尊重了客观规律性</p><p>A. ①②    B. ①④</p><p>C. ②③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这一要求体现了真理的客观性和条件性,但不是实现了真理的客观性与条件性的统一,①不选;上层建筑要适合经济基础,②说法错误;题干中的做法要求我们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既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又要尊重规律,③④正确,故本题答案选择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做好2016年的经济工作,要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要把握稳中求进的总基调,稳定经济增长要更加注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要求主要体现的哲理是(  )</p><p>①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 ②要着力解决主要矛盾,抓关键 </p><p>③要重视量的积累,促进质变 ④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看主流</p><p>A. ①②    B. ①③</p><p>C. ②④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做好2016年的工作,要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这体现了要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②正确;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体现了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①正确;材料没有体现要重视量的积累,也没有体现要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③④不选,故本题答案应为A。</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p><p>材料 长期以来,我们党积极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同时,法治建设还存在许多不适应、不符合的问题,为此,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必须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p><p>根据材料,运用对立统一的观点分析我们党推动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过程。</p></div></div>
<div><p>【答案】(1)把握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地看问题。我们党既看到我国法治建设的成就,又看到存在的问题,全面把握了我国的法治建设。</p><p>(2)把握矛盾的特殊性,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十八届四中全会针对法治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系列相应措施,对具体问题进行了具体分析。</p><p>(3)把握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统一,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我们党既看到我国法治建设的主要成就,又看到存在的问题,既坚持了两点,又抓住了主流。</p><p>【解析】本题以我党的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生活与哲学》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矛盾的对立统一原理、矛盾的特殊性原理、矛盾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等知识点的把握程度。试题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p><p>回答本题,考生可从我们要把握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坚持用全面地看问题。我们党既看到我国法治建设的成就,又看到存在的问题,全面把握了我国的法治建设;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十八届四中全会针对法治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系列相应措施,对具体问题进行了具体分析;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是辩证统一的。我们党既看到我国法治建设的主要成就,又看到存在的问题,既坚持了两点,又抓住了主流等角度进行回答。</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4(浙江专版):框题跟踪检测(十五)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