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5-12 00:50:22

高二政治必修四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 练习题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有人学习了《愚公移山》的故事后,认为愚公真“愚”,为什么移山不用炸药炸,用挖土机挖,用汽车运呢?这种观点主要错在否认了(   )</p><p>A. 实践的客观性    B.实践的历史性    C.实践的主观性    D. 实践的能动性</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材料中这种观点主要错在否认了实践的历史性,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上,实践活动的内容、形式、规模和水平是各不相同的,愚公时代不具备炸药、推土机、汽车等这些工具,B项符合题意;ACD项均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面漫画告诉我们</p><p>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1/02/19/f481e8ac/SYS201801021918200789481613_ST/SYS201801021918200789481613_ST.001.png" width="126" height="12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①直接经验比间接经验更能准确把握事物的本质                             </p><p>②人生价值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p><p>③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条件</p><p>④实践是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客观物质性活动</p><p>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撸起袖子加油干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强调在实践中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相结合。③④项符合题意;①项错误;②项与题意无关;正确选项为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随着神经网络、深度学习等新技术的应用,人工智能AlphaGo(阿尔法围棋)已经学会自主学习,实力有了实质性飞跃。2016年3月15日,AlphaGo战胜韩国棋手李世石,最终将人机大战总比分定格在1:4.李世石说:“看到AlphaGo的招法,我会想,以前对棋的理解是否是对的呢?”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p><p>①人输机赢证明人工智能在利用规律方面更具有优势</p><p>②新技术应用使AlphaGo具备了超越人类的主观能动性</p><p>③AlphaGo实力发展表明人类的实践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p><p>④人类的认识应适应实践的需要而不断发展。</p><p>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①错误,主观能动性包括利用规律,是人类特有的,认为人工智能在利用规律方面更具有优势的表述错误,故排除;②错误,主观能动性包括利用规律,是人类特有的,AlphaGo没有主观能动性,故排除;③正确,从材料信息看,人类制造和应用人工智能的水平在提高,表明人类的实践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故入选;④正确,李世石的话表明棋手对围棋的认识应不断发展,故入选;故本题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长尾鸟天性胆小,见到树蛇后会躲在远处的树洞里。它警告飞向树蛇的其他鸟,甚至有时还有追上去阻止的冲动,可往往是刚钻出洞来,就又缩了回去。而多多鸟发现树蛇后,会整天在这棵树的上空盘旋,一旦有哪只鸟想在此栖息,它就会冲上去撵走那只鸟。故事启示我们:一个善举可能比十个善念还要宝贵,因为(   )</p><p>A.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B.实践能改变现实</p><p>C.追求真理是认识的目的    D.观念可以变为现实</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一个善举可能比十个善念还要宝贵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它可以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实践可以改变现实,所以本题选B。A和题意无关;C错误,认识的目的是实践,不是追求真理;D错误,观念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变为现实。</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下列属于实践活动的是(  )</p><p>①建设智慧城市    ②蚌埠市重返省第一方阵</p><p>③学习群众路线    ④国家考试招生制度改革。</p><p>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①符合题意,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建设”智慧城市属于实践活动;②符合题意,蚌埠市“重返”省第一方阵属于实践活动;</p><p>③不合题意,“学习”群众路线属于纯主观思维性活动;④符合题意,国家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属于实践活动;故本题正确选项为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6年9月25日,有着超级“天眼”之称的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 FAST)在贵州平塘落成启用。它突破了射电望远镜的百米极限,将用来观测脉冲星,探索宇宙起源和演化、星系与银河系的演化等,甚至可以搜索星际通讯信号,开展对地外文明的探索。这表明(  )</p><p>①探索太空的实践具有能动性和客观物质性</p><p>②人类通过改造自然规律来探索太空的奥秘</p><p>③科技进步延伸了人类感官探索太空的界限</p><p>④人类的好奇心是推进太空探索的根本动力。</p><p>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①符合题意,“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将用来观测脉冲星,探索宇宙起源和演化、星系与银河系的演化等,甚至可以搜索星际通讯信号,开展对地外文明的探索”,且探索的主体、对象和手段都是客观的,说明探索太空的实践具有能动性和客观物质性;②表述错误,规律是客观的,不能被改造;③符合题意,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突破了射电望远镜的百米极限,更便于人们开展对地外文明的探索,说明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科技进步延伸了人类感官探索太空的界限;④表述错误,社会实践是推进太空探索的根本动力;故本题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黑格尔认为,实践就是按照主观的内在本性去“规定”和“改造”客观世界。这一观点否认了实践的</p><p>A. 社会历史性    B. 客观物质性    C. 能动性    D. 选择性和创造性</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实践的主体、实践的对象和实践的手段都具有客观性,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因此“实践就是按照主观的内在本性去‘规定’和‘改造’客观世界”违背了实践的客观物质性,B项正确;材料中黑格尔的观点与实践的社会历史性、能动性没有关联,A、C不选;选择性和创造性是意识活动的特征,D项不选,故本题答案选择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披上一件隐身斗篷,在视野中瞬间遁形,这是人类长期以来的梦想。日前,一只猫和一条金鱼比人类提前“享用”这种隐身衣。浙江大学国际电磁科学院陈红胜教授课题组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张柏乐教授等研究团队合作,使用玻璃制造出丁可见光波段的生物隐形器件。这说明(    )</p><p>A. 人可以创造自然界原本没有的物质    B. 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p><p>C. 人的主动创造性是改造世界的基础    D. 真理的基本属性是客观性</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试题分析:B项,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它可以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材料中,“科学家制造出了可见光波段的生物隐形器件”是将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证明了上述观点,故B项正确;A项,人可以创造自然界原本没有的东西,属于对自然物的具体形态的改变,但不能创造物质,故A项错误;C项,人的主动创造性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但不是改造世界的基础,故C项错误;D项,说法正确,但材料主要体现的是实践的直接现实性,并不是真理的客观性,故D项错误。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回首千年万户飞天,聚焦今日神舟载人翱翔太空,展望未来建立中国空间站。这体现了实践具有(  )</p><p>A. 直接现实性    B. 客观物质性    C. 能动性    D. 社会历史性</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A不合题意,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它可以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材料没有体现;B不合题意,材料内容不体现实践客观物质性;C不合题意,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是指实践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改选客观世界的活动,材料内容不体现;D符合题意,材料中的千年、今日、展望未来体现了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故本题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活动不属于实践活动的是</p><p>A. 学生学习文化知识    B. 教师讲课</p><p>C. 农民种田    D.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试题分析:实践是指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活动,A选项学生学习文化知识属于认识世界的活动而不是改造世界,因此,A选项说法符合题意。B、C、D选项都属于实践活动,由此可见,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选项。</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实践是(  )</p><p>A. 主观的活动,也是客观的活动</p><p>B. 主观活动与客观活动</p><p>C. 客观的活动</p><p>D. 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A表述错误,实践是客观物质性活动;B表述错误,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性,因此不是主观活动;C表述错误,实践是客观物质性活动,是在意识指导下的能动性活动,该说法不全面;D符合题意,实践是人们在主观认识指导下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即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马克思说,人是历史的剧作者,又是历史的剧中人。下列对这一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p><p>①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社会历史是由人的实践活动构成的</p><p>②社会历史的发展状况决定于人们实践的目的</p><p>③人与社会的矛盾决定并改变社会的性质和面貌</p><p>④人创造历史的活动受客观社会条件的制约。</p><p>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①④符合题意,“人是历史的剧作者,又是历史的剧中人”体现了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社会历史是由人的实践活动构成的,也说明实践具有历史性,人创造历史的活动受客观社会条件的制约;②表述错误,“决定于”人们实践的目的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③表述错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决定并改变社会的性质和面貌;故本题选B。</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高二政治必修四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 练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