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耀华实验学校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实验班)政治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观点属于近代机械唯物主义的是( )</p><p>A. 世界的本原是火</p><p>B. 自然界由数目无穷、性质不同的异质元素构成;</p><p>C.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p><p>D. 世界是绝对精神的外在表现</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世界的本原是火”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A项不选;“自然界由数目无穷、性质不同的异质元素构成”是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观点,B项正确;“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强调了规律的客观性,不是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观点,C项不选;“世界是绝对精神的外在表现”是客观唯心主义观点,不是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观点,D项不选,故本题答案选择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塞尔日.罗什和大卫. J .维因兰德。他们分别独立发明并拓展了在保持单个粒子量子力学特性的前提下,测量和操纵它们的方法,开辟了量子物理学的新时代,为制造新型超髙速基于量子物理的计竟机迈出了第一步。这表明 </p><p>A. 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p><p>B.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p><p>C.人类能够创造自在事物之间的联系</p><p>D.人们的认识结果是由认识的主体决定的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分析:人的思维能正确的反映存在,即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塞尔日.罗什和大卫. J .维因兰德分别独立发明并拓展了在保持单个粒子量子力学特性的前提下,开辟了量子物理学的新时代”,说明了人的意识具有能动性,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选A。B错误,意识都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但有正误之分;C错误,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D夸大了认识主体的作用,排除。</p><p>考点:本题考查哲学的基本问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孔子认为:“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孟子认为:“万物皆备于我。”两种观点的共同点在于( )</p><p>A. 都否认物质决定意识,都属于主观唯心主义</p><p>B. 前者是客观唯心主义,后者是主观唯心主义</p><p>C. 前者属于唯物主义的观点,后者属于唯心主义的观点</p><p>D. 都承认意识是世界的本原</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死生有命,富贵有天”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观点,“万物皆备于我”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观点,A项错误;B项本身正确,但所述不是两种观点的共同点,与设问不符,不选;前者应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观点,不是唯物主义观点,C项错误;两者都属于唯心主义观点,都承认意识是世界的本原,D项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哲学的基本问题和哲学的两大阵营分别是</p><p>A.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p><p>B. 思维和存在何为本原的问题;辩证法和形而上学</p><p>C. 思维和存在的辩证关系问题;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p><p>D. 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可知论和不可知论</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哲学的基本问题和哲学的两大派别, 准确再现课本基础知识的能力。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包括两方面内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哲学的两大阵营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具有从属性质,总是依附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A正确,BCD错误。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恩格斯说:“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对此理解正确的是</p><p>A. 哲学从不断发展的具体科学知识中概括出最一般的结论</p><p>B. 哲学是关于自然界、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p><p>C. 具体科学的研宄活动都是在某种世界观的指导下进行的</p><p>D. 哲学为具体科学研宄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恩格斯的话强调科学理论对于实践的指导意义,具体科学的研究活动都是在某种世界观的指导下进行的。C项符合题意;题意强调哲学有指导作用,AB项均与题意不符;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D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4年10月8日,全球多地现月全食景观测点,许多天文机构及专家现在都能精确的预报,与古时人们不能认识其现象与本质形成鲜明的对比。从哲学的基本问题看,这体现了( )</p><p>A.社会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特征 B.思维与存在何者为世界的本原</p><p>C.事物是相对静止还是绝对运动 D.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天文机构和专家能精准的预报,说明了现代人们能够正确认识月全食,并能预测月全食的最佳观测点,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故答案为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因为有了我的存在,才有了花的颜色,世界才会变的丰富多彩。伴随我的离去,世界将会越发暗淡。”下列观点与这一观点相同的是:</p><p>A. 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 B. 若在理上看,则虽未有物,而已有物之理</p><p>C. 人是机器,思想是人脑的特性 D. 天地合万物生,阴阳接变化起</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本题考查主观唯心主义。题中观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属于主观唯心主义,A正确且符合题意;B属于客观唯心主义,C属于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D属于古代朴素唯心主义,都不符合题意,均应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知廉明耻,是做人最基本的道德规范。“盖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这句古语蕴含的哲理是</p><p>A. 从实际出发 B. 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p><p>C. 先知后行重在知 D. 精神世界的多样性</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世界观是指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方法论是指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方法论反映、体现世界观。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盖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这句古语蕴含的哲理是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B适合题意;A、D材料没有体现,排除;实践是认识的基础,C是错误的。</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中(左算命先生:你命中缺桥。右官员:那国道改道,修座桥吧)官员的观点与下列选项的哲学思想一致的是</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11/10/b8fd7cd0/SYS201904111008489886896844_ST/SYS201904111008489886896844_ST.001.png" width="222" height="14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天不变,道亦不变 ②存在就是被感知</p><p>③现实世界是理念世界的影子 ④生死由命,富贵在天</p><p>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漫画型选择题利用生动形象的漫画对某些思想、行为进行辛辣而又不失幽默的讽刺或赞扬,从而给人以启迪和教育。本题是漫画类试题,要坚持“漫画要看全、褒贬弄明先、题旨是什么、联系课本选”的原则。漫画中,该官员听算命先生的“指点”说他命里缺“楼”,于是该官员让国道改道,在那个地方修一座楼,该观点的思想属于客观唯心主义,③④选项体现的哲理与漫画一致;①选项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排除;②选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排除;故本题答案选D。</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p><p>材料一: 费尔巴哈认为:“神是否创造世界,即神对世界的关系如何,这个问题其实就是关于精神对感性、一般或抽象对实在、类对个体的关系如何的问题……这个问题是属于人类认识和哲学上最重要的又最困难的问题之一,整个哲学史其实只在这个问题周围绕圈子。”赫胥黎曾说:“在我知道可能为真的事物中,我的个性是我最有把握的.但我一试着思考这到底是什么,就陷入语言的微妙之处中.我经常是在自我和非我、本体和现象等的废话上折腾了那么久,还没觉察到:试图思考这些问题的过程已经出乎了人类智力所能及的深度……”</p><p>材料二:围绕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我们党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进行艰辛理论探索,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p><p> (1) 材料一蕴含了哲学的基本问题,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p><p> (2) 对哲学基本问题两个方面的不同回答又会得出什么结论?</p><p>(3)结合材料二,从哲学与时代关系的角度,回答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原因。</p></div></div>
<div><p>【答案】(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简单地说,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p><p>(2) ①对第一方面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凡认为存在决定思维的,就是唯物主义:凡认为思维决定存在的,就是唯心主义。②对第二方面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凡认为人类能够认识世界或彻底认识世界的观点,就是可知论;凡否认认识世界可能性或者否认彻底认识世界可能性的观点,就是不可知论。</p><p>(3)① 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新时代精神上的精华,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沦,它为中国发展提供行动指南。</p><p>②真正的哲学正确的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把握了时代的脉搏,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它反映了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任务和要求,总结和概括了新时代中国和国际社会实践经验。</p><p>③真正的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它可以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真正的哲学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将成为解放人们思想去创造美好生活行动指南。</p><p>【解析】本题以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背景设置相关情境,从《生活与哲学》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与时代的关系等知识点的把握,着重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p><p>(1)本题设问指向材料一蕴含了哲学的基本问题,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教材基础知识的熟记。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简单地说,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p><p>(2)本题设问指向对哲学基本问题两个方面的不同回答又会得出什么结论。对第一方面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凡认为存在决定思维的,就是唯物主义:凡认为思维决定存在的,就是唯心主义。对第二方面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凡认为人类能够认识世界或彻底认识世界的观点,就是可知论;凡否认认识世界可能性或者否认彻底认识世界可能性的观点,就是不可知论。</p><p>(3)本题考查哲学与时代的关系,设问指向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原因。哲学属于思想文化的范畴,文化是对政治、经济的反映,一定形态的政治、经济决定一定形态的文化,一定形态的文化反作用于一定形态的政治、经济。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精神生活的构成部分,是一定政治、经济在精神上的反映。任何反映自己时代的客观要求的历史趋势的哲学,都可以成为这一时代社会变革的先导,推动时代的步伐,指导社会的变革。然后调动运用真正哲学的作用,结合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分析意义。</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材料一 黑格尔认为,整个世界是“绝对观念”的“外化”和产物。</p><p>材料二 北宋张载认为,太虚不能无气,气不能不聚而为万物。</p><p>(1)材料中两位哲学家的说法分别属于什么哲学派别? </p><p>(2)从哲学角度看,材料一、二中两种不同观点有何局限性? </p><p> </p></div></div>
<div><p>【答案】</p><p>(1)①黑格尔的说法属于客观唯心主义。(2分)②张载的说法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2分)</p><p>(2)①客观唯心主义颠倒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2分)把客观精神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2分)②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没有科学依据,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如水、火、气、土等,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了。(3分)</p><p>【解析】</p><p>试题分析:</p><p>(1)此题以黑格尔和张载的观点为背景,考查对世界本原问题知识的理解。考查唯心主义的具体形态和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考查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设问要求判断两位哲学家的说法分别属于什么哲学派别,结合材料可以看出黑格尔的观点认为“绝对观念”是世界的本原,是客观唯心主义。张载认为“气”是世界的本原,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p><p>(2)此题考查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观点的认识,考查调动知识分析阐释问题的能力。设问要求材料一、二中两种不同观点有何局限性,实际上是要求回答如何正确的看待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各种具体形态。黑格尔颠倒了物质与意识的关系,认为意识是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意识决定物质,因而是错误的。张载把物质的具体形态等同于物质,是不科学的。</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