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5-12 00:48:10

高二政治必修四第七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练习题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地推广机械施肥、种肥同播、水肥一体等技术,提高化肥利用效率;推进秸杆养分还田、蓄禽粪便资源化利用,种植绿肥.用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促进了农业绿色发展。材料蕴含的哲学道理是</p><p>①人为联系的本质在于改变事物的固有属性</p><p>②建立人为事物的联系能引导事物朝有利的方向转化</p><p>③发挥主观能动性能丰富和发展农业生产规律</p><p>④推动事物发展要善于分析事物联系的条件</p><p>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材料体现了在尊重自然规律和农作物生长规律的基础上,善于分析事物联系的条件,通过建立人为事物的联系,引导事物朝着有利于我们的方向转化,②④项符合题意;人为事物的联系也是客观的,要根据事物固有的属性调整其状态和结构,而不能改变事物固有的属性,①项说法错误;规律是客观的,不能丰富和发展,③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科学家使用“牵引光束”移动物体,看似“隔空取物”,其实它的原理是一束高密度的引力流,产生的高强度的引力场,将目标物体吸引过来,或是运用空心激光束击中目标,再利用空气温差使目标物体移动。对科学家“牵引光束”移动物体认识正确的是(    )</p><p>①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p><p>②证明了事物联系是有条件的</p><p>③自在事物的联系具有客观性     </p><p>④人为事物的联系不独立于意识之外</p><p>A. ①②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牵引光束”移动物体证明了事物联系是有条件的,而联系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②③项符合题意;①项与题意不符;人为事物的联系也是客观的,④项错误;正确选项为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一颗核桃能干什么?”核桃仁可做核桃乳、核桃粉、食用油,核桃青皮可提炼染发剂、除虫剂,核桃壳也能开发工艺炭雕及工艺品……这是云南楚雄摩尔农庄生物开发有限公司给出的答案。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这一做法给我们的启示有</p><p>①自然物的客观属性是我们利用自然物的前提</p><p>②人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p><p>③创新推动事物的发展,我们要树立创新意识</p><p>④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从而改造客观世界</p><p>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云南楚雄摩尔农庄生物开发有限公司根据核桃可加工成多种产品,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这一做法启示我们人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我们要树立创新意识,②③正确且适合题意;①④说法正确但是从唯物论角度与题干的知识范围不符,应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循环经济是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p><p>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的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这说明</p><p>①利用事物之间联系的基础是发挥主观能动性</p><p>②观念创新为事物价值转换提供了根本途径</p><p>③人们能够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p><p>④事物联系的多样性为人们趋利避害提供了可能</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利用事物之间联系的基础是事物本身的客观属性,①错误;观念创新并不能为事物价值转换提供根本途径,事物价值转换的根本途径是实践活动,②不选;“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的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这说明人们能够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③正确;利用事物联系的多样性,人们可以把依赖资源消耗的经济转变为依靠资源循环发展的经济,这说明事物联系的多样性为人们趋利避害提供了可能,④正确,故本题答案选择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面漫画《姜太公钓鱼新编》启示我们</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1/02/18/f97d5877/SYS201801021857500605935880_ST/SYS201801021857500605935880_ST.001.png" width="288" height="25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①可以根据我们的需要建立新的联系,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p><p>②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我们应从事物固有联系中把握事物</p><p>③我国的能源消耗量大,必须大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p><p>④我国面临严峻的资源、环境形势,必须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漫画《姜太公钓鱼新编》反映了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的江河湖海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污染,水不再清澈,我国面临严峻的资源、环境形势,启示我们必须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②④正确且符合题意;联系是客观的,不能根据我们的需要建立新的联系,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与漫画寓意不符,应排除①;我国的能源消耗量大与漫画寓意不符,应排除③;故本题答案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在人的细胞中,一般的代谢活动和环境因素(如此紫外线)都能造成DNA损伤,导致每个细胞每天多达50万处的分子损害,这些损害跟DNA分子造成结构上的破坏,由此可大大地改变细胞阅读信息和基因编码的方式。因此,DNA修复必须经常运行,从而使基因组免受损伤和突变。材料进一步佐证了</p><p>①人能够创造规律、利用规律为人类服务</p><p>②意识具有能动性,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p><p>③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引起事物的运动变化</p><p>④事物的联系具有客观性</p><p>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DNA修复必须经常运行,从而使基因组免受损伤和突变”,表明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引起事物的运动变化,事物的联系具有客观性,故选项③④符合题意,应选;选项①说法错误,规律具有客观性,不能被创造,排除;选项②说法错误,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的思想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思想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荷式开车门法源于荷兰,即用离车门最远的那只手开车门,也就是左驾右手开,右驾左手开,这样做,驾驶员上半身会自然随之转动,可避免视觉盲区,减少事故。这启示我们</p><p>①事故减少取决于主观动性发挥程度②要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条件</p><p>③要关注变化发展的实际,敢于破除旧观念④人们获得的正确认识仅在某一时期是真理</p><p>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联系的多样性、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的知识。事故的减少取决于我们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①表述错误;荷式开车门法要求我们要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条件,要关注变化发展的实际,敢于破除旧观念;选项④表述明显错误,故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5年11月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台湾方面领导人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开创了两岸领导人直接对 话沟通的先河,将两岸交流互动提升到新高度,将开辟两岸关系发展新前景。这对维护台海和平稳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意义。由此可以看出(  )</p><p>①正确把握事物之间的联系能推动两岸关系发展</p><p>②关键部分在一定条件下对整体起决定作用</p><p>③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在主客观条件相互作用下形成的</p><p>④自在事物的联系离不开人类的实践活动。</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本题考查联系的客观性。联系构成发展,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台湾方面领导人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将开辟两岸关系发展新前景,表明正确把握事物之间的联系能推动两岸关系发展,①正确且符合题意;两岸领导人直接对话沟通,对维护台海和平稳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意义,表明关键部分在一定条件下对整体起决定作用,②正确且符合题意;③不合题意,与材料内容无关;④表述错误,自在事物的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联系,与人的实践活动无关;故本题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1卷中说,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没有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不解决方法问题,任务也只是瞎说一顿。这一观点旨在强调</p><p>①只有充分发挥要素的功能才能实现最优目标</p><p>②善于制造矛盾,积极寻找正确方法解决矛盾</p><p>③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p><p>④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比问题本身更为重要</p><p>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的知识。过河是一项系统工程,而桥(船)就是关键的要素,应充分发挥其功能属性,才能解决问题,①符合题意;“制造矛盾”说法不妥,排除②;材料未体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排除③;材料强调了方法的重要性,④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6年8月16日,中国成功发射世界首颗“量子卫星”。量子通信的安全性基于量子物理基本原理,单光子的不可分割性和量子态的不可复制性保证了信息的不可破解和不可窃听,确保身份认证、传输加密以及数字签名等无条件安全,可从根本上解决信息安全问题。这说明了</p><p>①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推动了认识的发展</p><p>②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规律的前提  </p><p>③联系的多样性,要求人们全面分析事物存在的条件   </p><p>④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因而可以认识事物本质</p><p>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本题考查坚持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的统一、联系的多样性。中国成功发射世界首颗“量子卫星”,表明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规律的前提,②正确且符合题意;量子通信的安全性基于量子物理基本原理,单光子的不可分割性和量子态的不可复制性,这体现了联系的多样性,要求人们全面分析事物存在的条件,③正确且符合题意;①正确但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因而可以认识事物本质,④错误;故本题选B。 </p></div>

    题型: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p><p>人类最伟大的思想,尽在书中。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一个没有阅读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阅读事关全民素质和文化强国的问题。调查显示,中国人年均读书量为4.5册,日本为40册,以色列为64册,目前很多国家都已对阅读进行立法,如美国《卓越阅读法》,韩国《读书振兴法》等。十八大报告首次将全民阅读战略写入党的报告,据报道,我国全民阅读立法也已列入2013年国家立法工作计划。“阅读立法”在受到社会各界关注的同时也产生了不同看法。赞成者认为将阅读提升到国家宏观战略的层面,适应了当前国际国内形势的需要,有利于提升我国国民阅读水平。反对者则称阅读水平提升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希望通过立法使其“毕其功于一役”并不现实,且真正实施起来困难重重。</p><p>结合材料,请你站在赞成者立场上,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的相关知识阐明理由。</p></div></div>
<div><p>【答案】赞成者:①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阅读立法”有利于提升我国国民阅读水平,实现文化强国的目标。②在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中,整体统率部分,将阅读提升到国家宏观战略的层面是立足全局的表现,有利于实现最优目标。</p><p>【解析】</p><p>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站在赞成者的立场上,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的相关知识阐明理由,知识范围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问题指向是站在赞成者的立场上阐明理由。具体本题时,可结合材料从联系的普遍性、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等角度来分析说明“阅读立法”的重要性。</p></div>

    题型: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需要中国。中国越是发展,给世界带来的机遇和作出的贡献就越大。中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一系列措施,有利于保持中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有利于缓解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推动恢复世界经济增长,也为其他国家发展提供了更多机遇,为世界提供了更多商机。</p><p>请运用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原理,对上述材料进行分析和说明。</p></div></div>
<div><p>【答案】(1)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要求树立全局意识。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经济的平稳发展,有利于中国的平稳发展</p><p>(2)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影响整体的功能,要求搞好局部。世界的发展离不开中国。中国的经济复苏,有利于世界经济更早走出金融危机的阴影</p><p>【解析】</p><p>本题请考生运用整体与部分辩证关系原理,对上述材料进行分析和说明,本题的知识范围是整体与部分辩证关系原理,问题指向是对上述材料进行分析和说明,属于分析说明类主观题,具体解答本题考生可结合材料从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要求树立全局意识和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影响整体的功能,要求搞好局部等方面来分析说明。</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高二政治必修四第七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练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