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肇庆市实验中学高二上学期文科班第四周晚练政治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7年4月份,我国三级以上地震发生了27次,震中部分房屋受损。对此,人们不可回避地思考一系列带有哲学性质的问题:为什么会发生地震?人们能否准确预报地震?如何把地震的损失降至最低?这表明( )</p><p>A. 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p><p>B. 哲学思想产生于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p><p>C. 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p><p>D. 实践活动是为了适应哲学发展的需要</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人们不可回避地思考一系列带有哲学性质的问题:为什么会发生地震?人们能否准确预报地震?如何把地震的损失降至最低?这表明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B适合题意;A、C是哲学的作用和任务,不适合题意;实践是认识的动力,哲学发展是为了适应实践的需要,D是错误的。</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不知从何时开始,“今天你低碳了吗”已不知不觉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句问语,人们在经过一系列思考后理性地选择了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使落实科学发展观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这主要体现了( )</p><p>A. 人们改造世界的水平取决于主观认识</p><p>B. 思维方法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起决定作用</p><p>C. 真正的哲学能够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p><p>D. 没有哲学就没有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材料强调真正的哲学智慧能够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故C选项符合题意;A说法错误人们改造世界的水平取决于是否尊重客观规律以及尊重客观规律的程度,而不是主观认识,排除;B说法错误,意识不具有决定作用,排除;D说法明显错误,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哲学总揽一切,综括一般,仰观宇宙之无穷,俯察万类之运动,“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这说明( )</p><p>A. 哲学的研究对象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p><p>B. 哲学把整个世界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p><p>C. 哲学是一门包罗万象、囊括万物的综合性科学</p><p>D. 哲学从一般规律中概括和总结出各种特殊的规律</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哲学总揽一切,综括一切,仰观宇宙之穷,俯究万类之运动,观古今于须舆,抚四海于一瞬”强调的是哲学的研究范围是整个世界,研究的任务是整个世界最一般的规律,故B选项符合题意;A说法错误,哲学的研究对象是整个世界,排除;C中的“综合性科学”说法错误,排除;D说法错误,哲学从各种特殊规律中概括和总结出一般规律,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评审会议指出,哲学社会科学战线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坚持改革创新,不断开创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新局面,繁荣哲学社会科学。上述要求的依据是( )</p><p>A. 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p><p>B. 哲学是影响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p><p>C. 哲学决定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p><p>D. 哲学能够为人们的实践活动提供具体方案</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此题考查哲学的作用。本题出题意图在于考查学生对于课本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把握,难度适中,得分关键在于抓住题干。题干中,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评审会议指出,哲学社会科学战线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坚持改革创新,不断开创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新局面,繁荣哲学社会科学,这是因为哲学是影响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故B正确;A表述正确但与题干不构成因果关系,排除;C“决定”表述错误,排除;哲学为人们实践活动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但是不能提供具体方案,D表述错误,排除。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以前,人们遇到大旱,多采取在龙王庙前祈祷、烧香等方法求雨。现在人们遇到大旱,则多采用人工降雨等方法。从哲学上看这说明</p><p>A. 社会在进步,科技在发展</p><p>B. 改造自然,需要人的智慧</p><p>C. 世界观不同,方法论各异</p><p>D. 哲学对实践有积极作用</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此题考查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本题出题意图在于考查学生对于课本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把握,难度适中,得分关键在于抓住题干。以前,人们一遇大旱,就采取在龙王庙前烧香、祈祷等方法,求雨抗旱。现在人们再遇大旱,则采用人工降雨等方法抗旱,说明世界观决定方法论,C符合题意;AB不是从哲学上来说的,AB不符合题意;哲学有正确和错误之分,只有正确的哲学对实践才有积极作用,D错误。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心理学上有一种“自我实现的预言”的说法:当你为未来作出一个预言,因为你相信事情会向预料的情况发展,所以你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最后的结果会如同你自己的预言一样,呈现在你眼前。这种观点体现了</p><p>A.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p><p>B. 方法论决定世界观</p><p>C.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p><p>D. 预言最终都能实现</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本题属于体现类试题,需要对题中材料进行详细解读,针对每一部分信息提炼对应教材的相关理论。本题考查的是世界观与方法论。采取了加强的措施,更加强这个预言的实现这种观点体现了世界观决定方法论,A符合题意,B是错误的;C说法正确但材料没有体现,排除;D说法过于绝对,排除。</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近年来,各地竞相建造地区或世界“第一高楼”。有人认为,“第一高楼”是城市的地标建筑,可以改善城市形象,助力地方经济发展。也有人认为,脱离本地实际热衷于盖“第一高楼”,暴露了追求“政绩工程”的思维陋习,是地方经济的隐患。从哲学角度看,材料说明( )</p><p>A. 哲学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p><p>B. 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p><p>C.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并指导人们的行动</p><p>D. 对同一确定对象,可以存在不同的正确认识</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A项表述错误;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但不一定是正确的,B项表述错误;由于世界观不同,人们采用不同的做法不同,这说明世界观决定方法论,并指导人们的行动,C项表述正确且符合材料主旨;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同,每个人的知识结构、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不同,对于统一确定对象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但是,其中只能有一种正确的认识,即真理只有一个,D项表述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纽约市立大学的校长马修戈德斯坦在大学本科时读的是数学与统计学。但他对《纽约时报》记者说;“如果我重读本科的话,我会选择哲学专业;因为哲学是一切学科的核心。”对“哲学是一切学科的核心”理解正确的是</p><p>A. 哲学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知识的总和</p><p>B. 哲学是一切学科存在和发展的源泉</p><p>C. 哲学是对各种具体知识进行概括、总结和反思的学问</p><p>D. 哲学能够取代具体科学知识</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哲学是一切学科的核心”反映了哲学与具体学科的关系。具体科学知识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和奥秘,哲学则对其进行新的概括和升华,从中抽象出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和指导,故C正确;ABD表述错误,排除。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推动哲学家们前进的,决不像某些人所想象的那样,只是纯粹的思想力量。恰恰相反,真正推动他们前进的,主要是自然科学和工业的强大而且日益迅速的进步。”这段话阐明了( )</p><p>①自然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 ②哲学的发展是纯自然的过程</p><p>③科学思想是事物发展的源泉 ④哲学随各门具体科学的发展而发展</p><p>A. ①④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恩格斯这段话主要阐明了哲学随各门具体科学的发展而发展,自然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①④项符合题意;哲学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不是纯自然的过程,②项说法错误;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③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自有人类以来,思想领域内的斗争就一刻也没有停止过,而哲学上的斗争是最高形式的斗争。这里说的哲学上的斗争,最根本的是( )</p><p>A. 物质和意识的斗争</p><p>B. 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斗争</p><p>C.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p><p>D. 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斗争</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理解。此题注重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运用和理解,解答此题首先要注意审清题意,其次把握好设问,最后采用排除法,把不符合题意的选项排除掉。哲学史上存在“两个对子”,即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两大基本派别,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总是从属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因此这里说的哲学上的斗争,最根本的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C正确;AB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毛泽东曾指出,存在第一性,思维第二性,这是思维与存在同一性的唯物主义前提,只有肯定这一条,我们才能与唯心主义划清界限。这主要说明( )</p><p>A.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p><p>B.对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p><p>C.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不同的世界观与方法论</p><p>D.思维与存在的性质是不同的</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毛泽东的观点主要说明了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问题。认为存在决定思维就是唯物主义,认为思维决定存在就是唯心主义。对思维与存在何为第一性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因此正确答案为B。A项是划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标准,不选。C、D均没有体现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也不选。</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成语正确反映思维和存在关系的是()</p><p>A. 掩耳盗铃 B. 望梅止渴 C. 画饼充饥 D.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正确反映思维和存在的关系应是存在决定思维,掩耳盗铃和望梅止渴及画饼充饥都没有正确反映思维和存在的关系,认为思维决定存在,故排除A、B、C。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认为存在决定思维。故D选项表述与题意相符。</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科学家现在可以准确预测台风的登陆地点、经过路线,把灾害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从哲学的基本问题看,这主要体现了( )</p><p>A. 思维与存在的辩证关系问题</p><p>B. 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p><p>C.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p><p>D. 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本题属于体现类的试题,需要对题中材料进行详细解读,针对每一部分信息提炼对应教材的相关理论。思维与存在的辩证关系表现为存在决定思维,思维对存在具有能动作用,A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强调科学家可以准确预测台风的地点、路线,把灾害的影响降低最低程度,并没有涉及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B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涉及思维与存在的关系,而不是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的关系问题,C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科学家准确预测台风地点和路线,说明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D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题文)从哲学角度看,下列选项与“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一俗语的寓意属于同一阵营的是</p><p>①未有这事,先有这理</p><p>②吾心即宇宙,宇宙即吾心</p><p>③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p><p>④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p><p>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意思是说:即使是聪明能干的妇女,没米也做不出饭来,比喻做事缺少必要条件,是一种唯物主义的观点。①不符合题意,“未有这事,先有这理”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排除;②不符合题意,“吾心即宇宙,宇宙即吾心”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排除;③④是一种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故本题答案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我国北宋哲学家张载提出了以“气”为核心的宇宙结构说。他认为世界是由两部分构成的,一部分是看得见的万物,一部分是看不见的,而两部分都是由“气”组成的。这种观点</p><p>A. 坚持了唯物主义的基本方向,但缺乏科学依据</p><p>B. 否定了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但蕴含辩证法的思想</p><p>C. 正确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p><p>D. 是游离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外的独立的哲学派别</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题目中,北宋哲学家张载提出了以“气”为核心的宇宙结构说他认为世界是由两部分构成的,一部分是看得见的万物,一部分是看不见的,而两部分都是由“气”组成的。这种观点将气作为世界的本源,只是一种猜想,坚持了唯物主义的基本方向,但缺乏科学依据。故A选项入选。B选项错误,排除。C选项错误,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D选项表述错误,没有游离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外的独立的哲学派别。</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心中有佛,所见皆佛”的观点都属于 ( )</p><p>A. 形而上学思想 B. 唯物主义思想</p><p>C. 主观唯心主义思想 D. 客观唯心主义思想</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此题考查主观唯心主义。题目难度适中,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对于此类型题目,学生需要对教材的知识点有正确的识记,特别是对知识点内的细节有正确的把握,把握细节有利于快速解题。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当成本原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题干中,“心中有佛,所见皆佛” 观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老子提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是( )</p><p>A.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B.主观唯心主义观点</p><p>C.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D.客观唯心主义观点</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客观唯心主义的主要特征是把某种脱离物质脱离任何个人的精神(理、理念、宇宙精神、绝对观念、绝对精神等)变为独立的客观存在、并把它作为世界的本原和万物的创造者。它认为世界的本原不是人的主观精神而是由超空间的客观存在的精神决定的,世界上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这种精神实体的派生物或表现。客观唯心主义所谓的客观精神不过是上帝的别名。老子的观点是客观唯心主义观点,D适合题意;A、B、C观点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天上的一切星宿,地上的一切陈设,总之,构成大宇宙的一切物体,在心灵以外没有任何存在。”下列选项中与这一观点体现的哲学思想相一致的是( )</p><p>A.万一山河大地都陷了,毕竟理在这里</p><p>B.阴阳二气充满太虚,此外更无他物</p><p>C.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p><p>D.天下为器而已矣,道者器之道也</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当成第一性的东西,认为客观世界以及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在心灵之外没有任何存在”,说明人的心灵是世界的本原,这是主观唯心主义观点。A“理”是世界的本原,是客观唯心主义观点;B“阴阳二气”是世界的本原,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C“吾心”是世界的本原,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与题干属于一个哲学派别;D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认为,“绝对观念”是宇宙之源、万物之本,世界的运动变化乃是“绝对观念”自我发展的结果。这一观点属于</p><p>①形而上学 ②主观唯心主义 ③辩证法 ④客观唯心主义</p><p>A. ①② B. ①④ C. ③④ D. ②③</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当成第一性的东西,认为客观世界以及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把客观精神(如上帝、鬼神、理念、绝对精神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绝对观念”是宇宙之源、万物之本,这属于客观唯心主义,④适合题意,排除②;辩证法主张用联系、发展、矛盾的观点看问题,形而上学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世界的运动变化乃是“绝对观念”自我发展的结果,这坚持了辩证法思想,③适合题意,排除①;故本题答案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乔布斯对于世界的意义,不仅在于他创造了那个魔器般的“苹果”,更在于他对“智慧之学”的情有独钟。乔布斯说过,“我愿用我的全部科技来换取与苏格拉底(古希腊哲学家)一个下午的相处。”他鼓励人们把苏格拉底的原则运用到生活、工作、学习以及人际关系上,去追求更多的真、善、美。乔布斯的成就和他对哲学的态度给我们的启示是( )</p><p>①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人生 </p><p>②真正的哲学是对问题的高明认识和解决问题的巧妙方法 </p><p>③真正的哲学可以为我们的生活和实践提供有益的指导 </p><p>④真正的哲学可以启迪我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中不断创新</p><p>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题目中,乔布斯鼓励人们把苏格拉底的原则运用到生活、工作、学习以及人际关系上,去追求更多的真、善、美。乔布斯的成就和他对哲学的态度给我们的启示是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人生,可以为我们的生活和实践提供有益的指导,可以启迪我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中不断创新。故①③④入选。②选项错误,哲学不提供具体的解决问题的方法。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题文)实现中国梦,迫切需要哲学社会科学发挥道路指引和理论创新作用。从哲学与时代的关系上看,它体现了</p><p>A.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p><p>B. 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p><p>C. 哲学是对时代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的正确总结</p><p>D. 哲学对社会变革起促进作用</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试题A说法错误,哲学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排除;C说法错误,真正的哲学对时代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的正确总结,排除;D说法错误,真正的哲学对社会变革起促进作用,排除;故B选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故本题答案选B。</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