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湛江市大成中学高中政治必修四同步练习第十一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我国在事隔37年后的又一次城市工作会议上,就能否解决“城市病”、农民工市民化、开放性社区的建设等问题进行探讨和部署。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p><p>①把城市大发展作为价值判断的出发点 </p><p>②站在人民的立场上确立相应的价值观</p><p>③把握社会存在与思维认知的一致性 </p><p>④重视社会物质财富创造的主体力量</p><p>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①选项说法错误,价值判断、价值选择的出发点是要站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④选项说法与题意无关,排除。要解决“城市病”、农民工市民化、开放性社区的建设等问题进行探讨和部署就必须站在人民的立场上确立相应的价值观,故②正确。同时要求我们的认识必须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实际,做到思维认知与社会存在的统一,故③正确入选。本题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随着《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意见》的印发,“三权分置”成为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村改革又一重大制度创新,为农民增收提供了制度保障。实施“三权分置”的哲学依据是( )</p><p>①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p><p>②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p><p>③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p><p>④实践基础上的制度创新是社会变革的先导</p><p>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①选项表述错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④选项错误,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变革的先导。题目中实施“三权分置”其哲学依据在于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故②③入选。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中国自古就有“民者,国之根也,诚宜重其食,爱其命”的说法,在改革开放的今天,“爱民”就要“让人民群众拥有更多获得感”。这是因为</p><p>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p><p>②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主体</p><p>③人民群众是社会存在的基础</p><p>④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p><p>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本题考查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在改革开放的今天,“爱民”就要“让人民群众拥有更多获得感”,这是因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历史发展的主体,①②正确且符合题意;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③说法错误;④说法错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④说法错误;故本题答案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我国人口老龄化形势严峻,子女赡养负担加重。为适应人口发展政策新形势,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党中央对计划生育政策进行了重大的调整完善,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这主要体现了( )</p><p>A.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B. 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p><p>C. 上层建筑要适合经济基础的状况 D. 改革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经济基础是指生产关系的总和。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的总和。经济基础决定社会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决定社会的各种思想观点和社会意识形态,即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它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当它不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这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体现了上层建筑要适合经济基础的状况的规律,C适合题意,排除A、B;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D是错误的。</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第一部《慈善法》于2016年3月16日获得通过。该法的实施 将极大地释放社会财富南善的力量,提升社会治理水平。从唯物史观看,该法出台的哲学依据是</p><p>①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p><p>②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客观要求</p><p>③坚持一切从实际 出发、实事求是 </p><p>④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必然要求</p><p>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慈善法》的实施将极大地释放社会财富向善的力量,提升社会治理水平,这说明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故①符合题意;法律属于上层建筑,说明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必然要求,④符合题意;与生产关系无关,②不合题意;④是辩证唯物论角度,不是唯物史观角度。</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题文)洪荒之力、吃瓜群众、工匠精神、小目标、供给侧等入选“2016年十大流行语”。一个词,记录的是一个时代,十大流行语,正是过去的2016年的一个时代缩影。这印证了:</p><p>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p><p>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p><p>③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上升的       </p><p>④社会意识能正确反映社会存在</p><p>A. ③④ B. ①④ C. ②③ D. ①②</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题目中,十大流行语,正是过去的2016年的一个时代缩影表明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故①入选。这些流行词汇是对2016年这个时代的一种反映,表明了社会意识能正确反映社会存在。故④入选。②③选项表述与题意无关。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最合理的对应联结是( )</p><p>①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实践是认识的基础</p><p>②(a+b)2=a2+2ab+b2——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p><p>③《义勇军进行曲》使人精神振奋——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p><p>④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p><p>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义勇军进行曲》是一种社会意识,使人精神振奋,说明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不同步,同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即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体现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故③④符合题意;①说法错误,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体现的是规律的客观性与普遍性,与实践无关,不能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排除;②说法错误,(a+b)2=a2+2ab+b2强调的联系的多样性,没有涉及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要避免如图漫画中所反映的社会问题,相关部门必须(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12/20/11181ce3/SYS201904122011588649863798_ST/SYS201904122011588649863798_ST.001.png" width="177" height="15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①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开展工作</p><p>②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p><p>③明确社会发展是在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中实现的</p><p>④坚持人民意愿为出发点,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漫画中公交站牌指示不清,给人民群众带来了不便,要避免该问题,相关部门必须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故①② 符合题意;选项③与漫画主旨不符,故排除;④错误,不能以人民意愿为出发点。故本题答案为A。</p></div>
题型: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7年2月5日,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发布,意见指出:经过多年不懈努力,我国农业农村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已进入新的历史阶段,但我国农产品供求结构失衡、要素配置不合理等问题仍突出,我们必须直面困难和挑战,坚定不移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培养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新农民。坚持问题导向,调整工作重心,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开创农业现代化建设新局面。</p><p>运用“寻觅社会的真谛”的知识,谈谈你对材料的理解。</p></div></div>
<div><p>【答案】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为适应当前我国农业农村形势的变化,我们要坚定不移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将有助于我国农业农村的强劲发展。②改革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或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农村经济结构、产业结构调整能更好地适应我国当前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推动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③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我们要坚持群众观点,走群众路线。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培养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新农民,为农业农村发展提供新动能。</p><p>【解析】</p><p>本题要求运用“寻觅社会的真谛”的知识,谈谈你对材料的理解。</p><p>根据农业农村形势的变化,坚定不移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体现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业供给侧改革的根本目的,推动农村经济结构、产业结构调整能更好地适应我国当前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推动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体现了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发展规律。改革需要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培养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新农民,为农业农村发展提供新动能。体现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我们要坚持群众观点,走群众路线。</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住房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今年以来,楼市的持续高热以及房价涨幅连创新高,为了抑制商品房价格的过快上涨,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9月30日,北京出台包括进一步完善差别化住房贷款政策、打击捂盘惜售、价格欺诈在内的一系列楼市新政。随后,上海、广东、深圳、武汉等十多个城市相继出台楼市新政。2016年12月16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定位,综合运用金融、土地、财税、投资、立法等手段,加快研究建立符合国情、适应市场规律的基础性制度和长效机制,既抑制房地产泡沫,又防止出现大起大落。要在宏观上管住货币、微观信贷政策要支持合理自住购房,严格限制信贷流向投资投机性购房。</p><p>结合材料和所学历史唯物主义知识,分析当前对房地产进行调控的理由。</p><p> </p></div></div>
<div><p>【答案】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当前对房地产的调控符合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有利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②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上层建筑与先进经济基础适应时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当前对房地产的调控是尊重社会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③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我们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当前对房地产的调控有利于维护人民群众居住权利,是坚持人民群众利益为最高价值标准的必然要求,体现了“以人为本”、为人民谋福祉的价值追求。(用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要符合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也可)</p><p>【解析】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和所学历史唯物主义知识,分析当前对房地产进行调控的理由,本题的知识范围是历史唯物主义知识,问题指向是分析当前对房地产进行调控的理由,属于原因、意义类主观题,具体解答本题考生可结合材料从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标准等角度来分析说明。</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