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肇庆市实验中学高二下学期第9周政治晚练(文科)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古人认为,羊是膳食的美味,所以羊大为“美”;美与善同义,故金文的“善”字从羊从二言,表示众口夸赞的意思,因此羊言为“善”;羊的性情温和驯顺,因此“善”又有善良、慈善之义。由此可见</p><p>A. 文字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p><p>B. 汉字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p><p>C. 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p><p>D. 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材料表明文化来自于生活,从“美”与“善”演变过程中的文化寓意中,可见汉字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B项符合题意;材料反映的是汉字形成的过程,A项与题意不符;材料不体现文化的世界性,C项与题意不符;材料强调汉字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不体现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问题,D项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3年10月19日,备受关注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总决赛在荧屏揭晓,15位顶尖高手在激烈的比拼中不仅展示了汉字的无穷魅力,而且书写了传统文化的文明传递,让人受益良多。上述材料说明</p><p>①汉字是人类文化的基本载体 </p><p>②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p><p>③汉字展示了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 </p><p>④书写汉字是传承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渠道</p><p>A. ①② B. ②④ C. ②③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节目属于大众传媒,备受关注说明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故题肢②正确;同时“不仅展示了汉字的无穷魅力,而且书写了传统文化的文明传递”说明汉子是中华文化传承的载体,故题肢④正确;题肢①错误,因为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而非汉字;题肢③不符合题意,故答案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一篇题为“最牛最奇特汉字”的文章在网上引发关注,“丨gun”、“鱻xian”、“骉biao”等汉字位列其中。下列关于汉字的说法正确的是</p><p>①汉字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p><p>②汉字是中华文明绵延不绝的重要标志</p><p>③汉字是我国现阶段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p><p>④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分析: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①说法错误;大众传媒是我国现阶段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③说法错误;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是中华文明绵延不绝的重要标志。②④正确且适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国文化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人们在实际生活中可以深切感受到,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在加强,文化产品市场在繁荣,文化消费支出比例在提高,群众文化生活丰富多彩,中外文化交流日益活跃。这说明</p><p>A. 中华文化一直走在世界前列</p><p>B. 只有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p><p>C. 中国传统文化受到严峻的挑战</p><p>D. 坚持改革开放是创造中华文化辉煌的根本原因</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中华文化一直走在世界前列说法夸大,A项不选;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在党的领导下,我国文化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这说明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B项正确;材料并没有说明中国传统文化受到严峻的挑战,C项不选;坚持改革开放并不是创造中华辉煌的根本原因,D项不选,故本题答案应为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题文)下列对于中华文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p><p>①汉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p><p>②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p><p>③对待传统文化,应做到求同存异,兼收并蓄</p><p>④应使中华文化的发展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既保持民族性,又体现时代性</p><p>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文字的发明,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今天为中华各族人民所通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①是错误的;对待传统文化,应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③是错误的;②④是正确的,本题是逆向型选择题,故本题答案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国画,又称“中国画”。国画强调“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融化物我,创制意境”,要求“意存笔先,画尽意在”,达到以形写神,形神兼备,气韵生动。上述材料说明( )</p><p>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p><p>②中华文化博大精深</p><p>③中华文化异彩纷呈、内涵丰富</p><p>④中华文化博采众长</p><p>A. ②④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④</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题干强调了国画丰富而绚丽的内涵、鲜明而独特的风格,说明中华文化独树一帜,独领风骚,博大精深,②③正确。①④在材料中没有体现。</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福建泉州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海外贸易十分活跃,世界各大宗教也随之传入泉州。宋元时期伊斯兰教、景教、道教、佛教、天主教、印度教和摩尼教在泉州并行流传,造就了今日独具魅力的泉州宗教景观。这反映了泉州文化( )</p><p>①带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 ②由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 </p><p>③具有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 ④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p><p>A. ①② B. ②④ C. ③④ D. ①③</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材料中福建泉州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因而形成了独具魅力的泉州宗教景观,这反映了泉州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①正确;泉州文化包容了不同的宗教文化,这并不代表泉州文化由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②不选;泉州文化包容了不同的宗教文化,这反映了泉州文化具有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③正确;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泉州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说法夸大,④不选,故本题答案应为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羌族是中国西部的一个古老少数民族,传说5000年前炎帝部落与黄帝部落大战,战败后炎帝率其大部与黄帝部落融合,形成华夏族(汉族);少部分西迁南迁,与当地土著融合,形成藏族、羌族等。羌族至今仍保留本民族的语言、服饰、建筑、原始宗教等。每年农历十月初一为“羌年”。羌族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是 </p><p>①羌族文化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p><p>②羌族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自己的民族特性 </p><p>③羌族文化的形成与其独特的历史、地理环境等因素有关 </p><p>④羌族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既有不同点,也有相同点</p><p>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④</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本题注意设问的要求是“羌族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①②正确说明了羌族文化与中华文化之间的关系,符合设问要求;③④没有体现羌族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不符合设问的要求,排除③④。所以答案选择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乡愁是一碗水,乡愁是一杯酒,乡愁是一朵云,乡愁是一生情”。2015年初播出的纪录片《记住乡愁》讲述了100个村落故事。每集讲述一个传统村落的生活故事和文化传承,片中浓浓的乡愁、细腻的故乡情感、厚重的文化沉淀,引发海内外众多观众共鸣。这种共鸣</p><p>A. 是对中华文化认同感与归属感的反映</p><p>B. 是推动中华文化发展的动力</p><p>C. 显示了中华文化具有极大的包容性</p><p>D. 彰显了中华文化强大生命力</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试题分析:纪录片《记住乡愁》中讲述的每一个传统村落的生活故事和文化传承,都引发了海内外众多观众的共鸣,这种共鸣是对中华文化认同感与归属感的反映,A说法符合题意。B、C、D均与题意不符。故本题答案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白露:草录白,鹡鸰鸣,玄鸟去,临安山核桃开杆”。杭州一食品企业新创“二十四风物”品牌,主推与节气对应的浙江特产。同时,宣传“尊重时令,顺时而食”的传统理念,传递“回归自然,天人合一”的古老智慧,深受消费者欢迎。这表明</p><p>①中华饮食文化蕴含着浓郁的人文情怀</p><p>②商业创新提升了中华饮食文化的魅力</p><p>③饮食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集中展示</p><p>④中华传统文化是商业创新的源泉动力</p><p>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分析: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④错误;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③错误;杭州一食品企业新创“二十四风物”品牌,宣传“尊重时令,顺时而食”的传统理念,传递“回归自然,天人合一”的古老智慧表明中华饮食文化蕴含着浓郁的人文情怀,商业创新提升了中华饮食文化的魅力。答案为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题文)2015年2月下旬,安徽省以“关爱留守儿童播洒爱心阳光”为主题的千场爱国主义教育影片展映系列公益活动正式启动。省内6条农村数字电影院线、1310个农村数字电影专业放映 队,将对全省15608个行政村进行无盲点全覆盖放映,全年累计放映场次达18.65万。其《文化生活》的依据是</p><p>①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特点</p><p>②中华文化具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基本特征</p><p>③民族精神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 </p><p>④弘扬民族精神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p><p>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安徽省通过以“关爱留守儿童播洒爱心阳光”为主题的爱国主义教育影片展映活动,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爱国主义教育,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看到了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特点,民族精神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故①③符合题意;②体现的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发展中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故④错误;所以答案选择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伟大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极大地唤起了民族觉醒和团结,弘扬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现时代,我们要弘扬民族精神的理由是</p><p>A. 民族精神是是文化发展的动力</p><p>B. 民族精神对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起决定作用</p><p>C. 先进文化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p><p>D. 必须继承和发扬优秀文化传统</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选项A说法错误,因为社会实践是文化发展的动力,故排除;选项B说法错误,因为一定的文化是由一定的经济政治决定,民族精神属于文化的范畴,故排除;选项D不是理由,是弘扬民族精神的措施。故本题答案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中华民族精神传承了中华传统文化血脉,已经成为凝聚人心的纽带。下列古语涵义与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基本内涵对应恰当的是</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style="width:100%; border:0.75pt solid #000000; border-collapse:collapse"><tr><td style="width:30.4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top"><p>A<br /> </p></td><td style="width:280.2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3.38pt 5.4pt; vertical-align:top"><p>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孔子)<br /> </p></td><td style="width:52.2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3.38pt 5.4pt; vertical-align:top"><p>自强不息<br /> </p></td></tr><tr><td style="width:30.4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75pt 5.03pt 3.38pt; vertical-align:top"><p>B<br /> </p></td><td style="width:280.2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75pt 5.03pt 3.38pt 5.4pt; vertical-align:top"><p>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br /> </p></td><td style="width:52.2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75pt 5.03pt 3.38pt 5.4pt; vertical-align:top"><p>爱好和平<br /> </p></td></tr><tr><td style="width:30.4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75pt 5.03pt 3.38pt; vertical-align:top"><p>C<br /> </p></td><td style="width:280.2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75pt 5.03pt 3.38pt 5.4pt; vertical-align:top"><p>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老子)<br /> </p></td><td style="width:52.2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75pt 5.03pt 3.38pt 5.4pt; vertical-align:top"><p>勤劳勇敢<br /> </p></td></tr><tr><td style="width:30.4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padding:3.75pt 5.03pt 3.38pt; vertical-align:top"><p>D<br /> </p></td><td style="width:280.2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padding:3.75pt 5.03pt 3.38pt 5.4pt; vertical-align:top"><p>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管子)<br /> </p></td><td style="width:52.2pt; padding:3.75pt 5.03pt 3.38pt 5.4pt; vertical-align:top"><p>团结统一<br /> </p></td></tr></table><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选项B的意思是“不得志时就洁身自好修养个人品德,得志时就使天下都能这样”,这与爱好和平的民族精神没有关系,故排除。选项C强调的是个人品德的修养,就是怀一颗仁爱之心,无论自己身处何境,都对这个世界充满爱心,爱身边的每一个人,给予他们关怀,而不求回报的奉献精神。与勤劳勇敢不对应,故排除。选项D体现的是民本思想,与团结统一没有关系。故本题答案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端午节所蕴含的爱国情怀永远感动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天道酬勤”,强调了勤劳是一切事业成功的保证;“夸父追日”“大禹治水”“愚公移山”“精卫填海”反映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可见</p><p>A. 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优秀文化传统之中</p><p>B. 传统习俗对人们的生活产生持久的影响</p><p>C.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p><p>D. 勤劳勇敢、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之魂</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此题考查中华民族精神的相关知识。此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问题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题干内容主旨。材料反映的是中华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中华民族精神,A项符合题意;BC两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排除;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之魂,D项表述错误,排除。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名言不能体现中华民族精神核心的是( )</p><p>A.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B.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p><p>C.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D.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本题是一道反向选择题,要求选出不能体现中华民族精神核心的选项。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意思是把国家、民族的利益摆在首位,为祖国的前途、命运担忧分愁,这反映了爱国主义的观点,A项不符合设问要求;“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反映的是作者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并没有体现爱国主义这个核心,故B项正确;“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表现了诗人为国家安宁愿慷慨赴死的民族气节,体现了爱国主义这个核心,C项不符设问要求;“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表达了诗人至死念念不忘“北定中原”、统一祖国的深挚强烈的爱国激情,体现了爱国主义,D项不符合设问要求,故本题答案应为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名言与“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体现的民族精神一致的有( )</p><p>①自古男儿当自强 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p><p>③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④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p><p>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意思是面对一切艰难险阻,总能执着地追求自己的理想,即使在郁郁不得志的逆境当中也不消沉放弃,这体现了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精神内涵。“自古男儿当自强”体现了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内涵,①正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指的是勤勤恳恳,竭尽全力,并没有体现自强不息的观点,②不选;“四海之内,皆兄弟也”体现了团结的观点,并没有体现自强不息的观点,③不选;“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着力表现了竹子那顽强而又执着的品质,体现了自强不息的观点,④正确,故本题答案应为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有一首公益广告是这样唱的:“人小志气大,辛苦我不怕。日常学雷锋,平凡也伟大。叔叔把我夸,奶奶笑哈哈。大家做好事,处处传佳话。”今天来自各行各业的党员干部、普通职工,他们在一个共同的精神感召下忙碌着,帮助他人,提升自己。可见,雷锋精神</p><p>①历久弥新,是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p><p>②顺应时代,展现了平凡道德实践的经济价值</p><p>③凝聚力量,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p><p>④植根群众,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p><p>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雷锋精神是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深深根植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中,①适合题意;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有利于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④适合题意;雷锋精神展现了平凡道德实践的社会价值,②是错误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③是错误的;故本题答案选B。</p></div>
题型: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在央视播出后,引起广泛热议。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p><p>首期节目中,主持人随机选取了现场观众组成“成人体验团”进行测试。当“尥蹶子”、“貔貅”、“攥拳头”、“桀纣”、“瓮中捉鳖”等词语出现时,“成人体验团”听写时错误频频。据不完全统计,即使“间歇”、“熨帖”、“黏稠”等较简单的词,“成人体验团”听写的正确率都不足50%。其中“熨帖”一词,只有l0%的正确率,而“癞蛤蟆”则难倒了70%的成年人。测试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了当下中国人汉字书写方面的软肋。</p><p>上述现象引发了对“汉字危机”、“文化危机”的担忧。语文出版社社长王旭明在自己的微博发起了一次运动,呼吁取消小学英语课,增加国学教育。另外,电脑时代提笔忘字现象增多,很多人都说这个节目是为了拯救汉字书写文化。</p><p>结合材料,说明开设《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节目的文化生活依据。</p></div></div>
<div><p>【答案】①汉字作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该节目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继承我国古老的汉字文化。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文化活动,文化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该节目正是为公众了解传统文化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③大众传媒能够最大限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具有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该节目能够获得广泛关注,正是由于借助了大众传媒这一载体。④继承是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我们要通过这一节目更好地继承汉字、不断地发展汉字。</p><p>【解析】</p><p>试题《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在央视播出,通过大众传媒传播中华文化,发挥了大众传媒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通过书写汉字,传承中华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人们;通过书写汉字,增加国学教育,使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学生可以从以上几个方面具体分析开设这一节目的依据。</p></div>
题型: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6年10月以来,全国各地中小学校开展了“向国旗敬礼,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活动。这些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以庆祝新中国成立67周年为契机,采用网上网下相结合的形式。在网上,同学们登录中国文明网、央视网、苏州市网上家长学校等网站,参加网上签名寄语,表达热爱祖国、祝福祖国,用中国梦引领人生航向的美好心声;在网下,同学们利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公祭仪式、红色旅游等各类资源,向祖国表达深深的敬意。 通过这些活动增强了广大青少年对国家和民族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荣誉感,让国家观念、爱国意识在青少年心中牢牢扎根。</p><p>问题:国家为什么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作为青年学生,应如何弘扬爱国主义精神?</p></div></div>
<div><p>【答案】为什么: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它贯穿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p><p>如何:①自觉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②自觉维护国家的荣誉和利益,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与危害祖国、分裂祖国的行为作斗争。③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做一个德才兼备的人,为建设祖国作出贡献。</p><p>【解析】</p><p>本题以全国各地中小学校开展“向国旗敬礼,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活动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文化生活》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爱国主义、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等知识点的把握程度。试题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探究和论证事物的能力。</p><p>国家为什么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考生可从爱国主义贯穿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等角度进行说明。如何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考生可从青年学生要自觉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要自觉维护国家的荣誉和利益,与危害祖国、分裂祖国的行为作斗争;要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等角度进行说明。</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