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肇庆市实验中学高二下学期第6周政治晚练(文科)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7年10月24日,美国、加拿大、法国等18个国家的40位艺术家来到中国著名的“宣纸之乡”宣城市,在这里集中创作展示100余幅版画臻品。这次活动中,不少国外艺术家将现代西方的油画技艺与东方古老的宣纸融合,显示了更为华丽的色彩表现力。由此可见</p><p>①世界文化是由民族文化构成的</p><p>②不同民族文化能实现融会贯通</p><p>③文化交流增强了民族文化的多元性特征</p><p>④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p><p>A. ①③ B. ①② C. ③④ D. ②④</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本题考查文化的民族性和世界性。这次活动中,不少国外艺术家将现代西方的油画技艺与东方古老的宣纸融合,显示了更为华丽的色彩表现力,这表明不同民族文化能实现融会贯通,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②④正确且符合题意;①③与题意不符,应排除;故本题答案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人类命运共同体涵盖方方面面。假如你是一位中国志愿者,在中外文化交流的活动中,我们应当</p><p>①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p><p>②做各国文化的弘扬者.建设者 </p><p>③尊重各国文化之间的差异 </p><p>④做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p><p>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本题考查文化在交流中传播。假如你是一位中国志愿者,在中外文化交流的活动中,我们应当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尊重各国文化之间的差异,做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①③④正确且符合题意;应做中华文化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②说法错误;故本题答案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随着现代技术的飞速发展,感情的交流、信息的传播越来越多地通过网络或发送短信来实现,年轻一代对“拇指文化”更是情有独钟。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p><p>A. 文化传播总是要通过一定的媒介才能实现 B. 文化传播具有历史性</p><p>C. 网络等现代媒体已经取代传统媒体 D. 现代媒体的出现丰富了文化传播的手段</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题目中,随着现代技术的飞速发展,感情的交流、信息的传播越来越多地通过网络或发送短信来实现,年轻一代对“拇指文化”更是情有独钟,这说明了文化传播总是要通过一定的媒介才能实现,文化传播具有历史性,现代媒体的出现丰富了文化传播的手段;故A、B、D选项是对题目的正确的理解。C选项表述错误,网络传媒的出现不意味着传统媒体的取消。故入选。</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在一定社会群体中约定俗成,世代相代的风尚,礼节和习惯,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的影响的是(        )</p><p>A. 传统建筑 B. 传统习俗 C. 传统文艺 D. 传统思想</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传统习俗是指在一定社会群体中约定俗成,世代相代的风尚,礼节和习惯。传统习俗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产生持久的影响,故本题答案为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受“农耕文化”和“国家伦理”观念的影响你,中国人渴望“居者有其屋”,不愿租房,往往不惜几代人的力量购房,在助长高房价的同时,个人也背上了沉重的经济负担,甚至成为“房奴”。这说明</p><p>①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p><p>②传统文化不能顺应时代变迁,应该摒弃</p><p>③传统文化决定着人们的价值取向</p><p>④人们的传统观念应该因时而变</p><p>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受“农耕文化”和“家国伦理”观念影响中国人不愿租房体现了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同时在助长高房价的同时,个人也背.上沉重的经济负担体现了我们的传统观念要因时而变,选C。②错误, 否认了传统文化的作用;③错误, 夸大了传统文化的作用。</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最近,“汉字英雄”和“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两档节目异常火爆。其火爆的背后是人们对汉字危机的普遍忧虑。除了对“提笔忘字”的感慨,人们更担心的是,汉字所承载的文化和美感在互联网时代逐渐被遗忘。当“汉字英雄”评委将某个字的构成、来历娓娓道来时,许多人才意识到,一笔一划都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情感。上述活动( )</p><p>①旨在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p><p>②有效地抵制了网络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冲击</p><p>③提升了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p><p>④有利于推动民族文化发展,维护文化的多样性</p><p>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人们对汉字危机的普遍忧虑使人们逐渐意识到弘扬传统文化的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开展“汉字英雄”和“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活动,对于弘扬中华汉字文化以及推动民族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由此可见,①④两项符合题意;②③题意不符,应排除。因此,本题答案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由人民日报社组织编写的《习近平用典》一书,对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中引用的古典名句追根溯源,又对其现实意义进行解读,从文化角度阐述和传播了总书记治国理政的思想。这表明</p><p>①文化创新决定社会实践的发展②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p><p>③传统思想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被称为凝固的艺术</p><p>④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p><p>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③</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本题考查文化与政治的关系、传统文化的特点。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但不能决定社会实践的发展,①说法错误;建筑,被称为凝固的艺术,传统建筑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③说法错误;②④正确且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央视公益广告《有爱就有责任》很简短,却内涵深厚。作品从中国文化的角度挖掘外词Family的内涵:Family=Father and mother I love you!将外词字母幻化成人物角色,演绎了一个孩子在家庭中成长的故事。这启示我们文化创新 ( )</p><p>①要注重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借鉴融合 </p><p>②要立足于传统文化这一根基</p><p>③要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时代精神 </p><p>④要反对文化渗透,捍卫文化主权</p><p>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①③</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①②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题中事例启示我们文化创新,要注重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借鉴融合,同时要立足于传统文化的这一根基,故入选。③④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事例强调立足传统文化,而不是强调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时代精神,强调不同文化间交流借鉴,而不是反对文化渗透,捍卫文化主权,故排除。</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拜年是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在春节时相传下来的习俗。但现阶段人们拜年已经不再采用磕头施礼的方式,而代之以更加文明的握手、拥抱等形式,一些人则采用手机短信等更加便捷的拜年方式。这给我们的启示是</p><p>A. 传统礼仪道德应该得到继承、发展</p><p>B. 对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p><p>C. 没有文化交流,就不可能有民族文化的发展</p><p>D. 文化的流行和传播是借助科技而发展的过程</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本题考查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拜年是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在春节时相传下来的习俗。但现阶段人们拜年方式的变化,这启示我们对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B正确且符合题意;传统礼仪道德有精华也有糟粕,对其应批判继承,A说法错误;C D不符合题意,应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6年的清明节,鲜花、植树、朗诵、网上祭奠等文明祭奠形式开始取代放鞭炮、烧纸钱等旧习俗,文明祭扫、鲜花祭扫成为很多人寄托哀思的方式。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p><p>A. 文化的发展必须否定传统 B. 文化继承要有所淘汰、有所发扬,从而促进文化发展</p><p>C. 继承是文化发展的前提 D. 传统文化随着社会的变迁被现代文明取代</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清明祭扫用鲜花、植树、朗诵、网上祭奠等文明祭奠形式开始取代放鞭炮、烧纸钱等旧习俗,形式创新,说明了文化继承要有所淘汰、有所发扬,从而促进文化发展,故B符合题意;A错误,传统文化有精华和糟粕,对传统文化不能全盘否定也不能全盘肯定,要批判的继承;C正确,但题干并未涉及继承与发展的关系,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答案为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文化在继承中得以发展,影响文化发展的根本因素是( )</p><p>A.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p><p>B. 重大发现和发明的发展</p><p>C. 思想运动</p><p>D. 教育的发展和进步</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本题考查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决定着社会制度的变化,也决定着文化发展方向,是影响文化发展的根本因素,A正确且符合题意;其它选项都不是文化发展的根本因素,均应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7年6月26日,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中国标准动车组“复兴号”,正式首发。在动车组254项重要标准中,中国标准占84%,标志着中国铁路成套技术装备已经走在世界前列。我国大力推进科技创新的文化意义在于</p><p>①使科技成为推动文化发展的决定因素</p><p>②为文化发展提供强大的物质技术手段</p><p>③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p><p>④使科技成为一个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p><p>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本题考查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大力推进科技创新,为文化发展提供强大的物质技术手段,也有利于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②③正确且符合题意;科技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而不是决定因素,①说法错误;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④说法错误;故本题答案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近年来,我国不断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考试招生制度是国家基本教育制度,是人才培养的枢纽环节,关系到国家发展大计。招生制度改革的进一步完善,有助于促进教育公平。下列对教育认识正确的是</p><p>①教育是一种更为直接的文化传播方式</p><p>②教育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途径</p><p>③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功能</p><p>④教育是年轻学生实现人生价值的最好途径</p><p>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①③</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本题考查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特定功能、文化传播的途径。教育是文化传播的又一重要途径,各国之间互派留学生和访问学者,则是一种更为直接的文化传播方式,①正确且符合题意;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功能,③正确且符合题意;教育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途径而不是根本途径,②说法错误;④说法错误,错在“最好”;故本题答案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党的十九大要求,加强现实题材创作,不断推出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这是因为</p><p>①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p><p>②现代文化优于传统文化</p><p>③先进文化促进社会实践发展 </p><p>④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加强现实题材创作,不断推出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这是因为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人类在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实践中,创造出自己特有的文化。文化源于社会实践,又引导、制约着社会实践的发展。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①③适合题意;任何时期的文化都有先进健康与落后腐朽之分,②是错误的;④说法正确但不是本题的原因,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媒体和文艺工作者,理论研究工作者,深入各个领域采风和调查研究,主要看到在文化创新中的(        )</p><p>A. 社会实践的作用 B. 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p><p>C. 传统文化的作用 D. 传统思想的作用</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深入各个领域采风和调查研究强调社会实践的作用,故本题答案为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为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文化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暨2015年元旦春节期间“文化下乡”活动在北京启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依据是( )</p><p>①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②繁荣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p><p>③文艺工作者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④发展先进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p><p>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深入生活”强调的是社会实践,因为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故①符合题意;“扎根人民”强调的是人民群众文化创造主体的作用,因此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故③符合题意;②④错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是社会实践,不是繁荣文化和发展先进文化,故排除。故本题答案为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被誉为“百戏之祖,百戏之师”的昆曲,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近年来却无奈发展逐渐式微。漫画家林政德把昆曲元素融入动漫,通过动漫形式,让更多人了解昆曲文化。其创作的3D昆曲动画片《粉墨宝贝》,老少皆宜,赢得广大观众的喜爱。这给我们的启示是</p><p>①文化对人们的精神生活产生积极影响</p><p>②文化创新要广泛地引进和吸收外国文化</p><p>③文化创新的主体要有文化自觉和担当</p><p>④文化创新要着眼于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p><p>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本题考查文化创新的主体。人民群众从来就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作为文化创造者,应该自觉投身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当中。“其创作的3D昆曲动画片《粉墨宝贝》,老少皆宜,赢得广大观众的喜爱”体现了文化创新要着眼于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文化创新的主体要有文化自觉和担当,选D;①不选,因为只有优秀的文化才对人们的精神生活产生积极影响;②不选, 因为我们要吸收的是优秀的外来文化。</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我国百年漫画史中,若论漫画艺术的影响力,恐怕没有哪一个时代能与抗战时期漫画的波澜壮阔、尖锐愤慨相比。</p><p>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广大爱国漫画家以笔为枪,投入到这场“殊死的漫画大战”中。漫画随着炮火发展到全国,日本侵略者及其走狗成为漫画家们的绝好创作资源,他们饱蘸着辛酸、血泪和愤怒描画那些作品,铸就了抗战漫画这一段悲壮而又辉煌的历史。他们不顾自身安危,采用壁画、布上漫画、招贴等形式使漫画走近众,推动了抗战救亡运动的发展。</p><p>抗战漫画作品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充满民族自信,将抗战必胜和侵略者必败的信念表现得非常充分,抗战让漫画从内容到形式都发生了改变,空洞的题材被抛弃,对外国技巧的模仿被改变,漫画家在战火中更加明白了漫画艺术的使命,从而成长为民族而战的文化战士。</p><p>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创新的有关知识,分析抗战实践与抗战漫画的关系。</p><p> </p></div></div>
<div><p>【答案】①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抗战漫画诞生于抗战的烽火,漫画家在抗战实践中创造出了特有的漫画形式。(3分)</p><p>②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抗战实践让漫画从内容到形式都发生了改变,推动了抗战漫画的发展。(3分)</p><p>③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或: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抗战漫画对抗战救亡运动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2分)</p><p>【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进行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属于分析说明类非选择题。本题限定的知识点为:文化创新。设问指向分析抗战实践与抗战漫画的关系。学生只要清楚一点,即抗战实践属于社会实践,而抗战漫画属于文化创新。转换思路,即可用“文化创新和社会实践的关系”这一知识点来回答问题。</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