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肇庆市实验中学高二下学期第4周政治晚练(文科)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英国著名艺术理论家罗金斯说:人的思想是可塑的。一个人如果每天观赏一幅好画,阅读某部佳作中的一页,聆听一支妙曲,就会变成一个有文化修养的人。这说明 (     )</p><p>①文化对人的影响一般是无形的、潜移默化的 ②文化促进人的发展 </p><p>③欣赏高质量的艺术作品是修身养性的最佳途径 ④文化对人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p><p>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本题考查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文化的影响。一个人如果每天观赏一幅好画,阅读某部佳作中的一页,聆听一支妙曲,就会变成一个有文化修养的人,表明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文化对人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先进文化才能促进人的发展,②错误。答案为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墨子·所染》中说:“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人者变,其色亦变,五入必,而已则为五色矣。故染不可不慎也。”下列句子与此包含的《文化生活》道理相同的是( )</p><p>①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②居要好邻,行要好伴</p><p>③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④近朱者赤,近墨者黑</p><p>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本题考查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人者变,其色亦变”体现了文化对人的影响是往往发生在不自觉之间,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强调了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③不符合题意。①与题意不符。②④体现了文化对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故答案为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甲乙二人约定在地铁站见面。出发前,甲致电乙:“如果你到了我还没到,你就等着吧。如果我到了你还没到,你就等着吧!”同样的“你就等着吧”让我们会心一笑,而对初学中文的外国人而言,这样的表达则令他们一头雾水,最后只能去问中国人句号与感叹号的区别。这说明( )</p><p>①知识素养影响人们认识的深度 ②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方式 </p><p>③文化影响人们的认识活动 ④思维方式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p><p>A. ①② B. ②④ C. ③④ D. ①③</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本题考查文化对人影响的表现。不同的文化环境、不同的知识素养、不同的价值观念、都会影响人们认识事物的角度以及认识的深度和广度,影响人们在实践中目标的确定和行为的选择。同样的“你就等着吧”让我们会心一笑,而对初学中文的外国人而言,这样的表达则令他们一头雾水,最后只能去问中国人句号与感叹号的区别,表明知识素养影响人们的认识的深度,文化影响人们的认识活动。答案为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家风又称门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或作风,它可以是祖上传下来的一本书,一幅字,也可以是长辈们的一句话。它是一种无言的教育、无字的典籍、无声的力量。材料体现了家风</p><p>①作为一种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②作为传统文化促进社会和个人发展</p><p>③对个人的影响潜移默化且深远持久 ④能促进个人发展进而推动社会发展</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②选项错误,传统文化也有优秀与糟粕之分,只有优秀的传统文化才促进社会和个人发展。④选项错误,“推动社会发展”的表述过于夸大家风的作用。题目中,家风又称门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或作风,它可以是祖上传下来的一本书,一幅字,也可以是长辈们的一句话。它是一种无言的教育、无字的典籍、无声的力量,这说明了家风作为一种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对个人的影响潜移默化且深远持久;故①③入选。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有什么样的家风,往往就有什么样的做人做事态度和为人处世伦理,甚至影响人的一生。中央电视台推出《新春走基层·家风是什么》系列报道,引发公众对传统家庭教育的关注与热议。这表明 ( )</p><p>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 </p><p>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是强制的.被动的</p><p>③要全面继承传统道德准则和处世伦理  </p><p>④家庭教育是传达社会规范.培养良好风尚的重要途径</p><p>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中央电视台推出《新春走基层•家风是什么》系列报道,引发公众对传统家庭教育的关注与热议。这表明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家庭教育是传达社会规范、培养良好风尚的重要途径,①④项符合题意;文化对人的影响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②项说法错误;对于传统道德准则和处世伦理,要批判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③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6年10月17日,神舟十一号飞船发射升空,与天宫二号成功进行了交会对接。载人航天精神再次激励中华儿女奋发向上,为祖国的建设和发展再做贡献。这说明 ( )</p><p>A. 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p><p>B. 优秀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p><p>C. 传统文化源远流长</p><p>D. 传统文化对人的发展有积极作用</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载人航天精神再次激励中华儿女奋发向上,为祖国的建设和发展再做贡献。这说明优秀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使人深受震撼、力量倍增。B项符合题意;材料不体现传统文化的特点,A项与题意不符;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不等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C项说法不当;传统文化中有精华也有糟粕,糟粕会对人产生消极影响,D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你优雅,城市便不粗俗;你精神明亮,城市便不灰暗阴沉。当文明传递在城市的每一个神经末梢,流进每个居民的血液之中,我们才敢说,这是一座有品位、宜居的城市。这表明 ( )</p><p>A. 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会相互促进 B. 个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的发展</p><p>C. 文化根本决定个人与社会的发展 D. 个人的文明进步促进社会的发展</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本题属于体现类试题,需要对题中材料进行详细解读,针对每一部分信息提炼对应教材的相关理论。你优雅,城市便不粗俗;你精神明亮,城市便不灰暗阴沉。这说明个人的文明进步促进社会的发展,D适合题意,排除A、B两项;文化影响个人与社会的发展,C是错误的。</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当前一些领导机关、领导班子和一些领导干部中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主要在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出了问题。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是要解决好“总开关”的问题。由此可见 ( )</p><p>①人们在实践中创造文化并享用文化 </p><p>②文化的影响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 </p><p>③文化影响人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思维方式 </p><p>④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个人文化素养的核心</p><p>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是要解决好“总开关”的问题。由此可见,文化影响人的思维方式、认识活动、实践活动,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个人文化素养的核心,③④正确且符合题意;①项人们在实践中创造文化并享用文化的观点正确但材料未体现;文化影响不仅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而且也会影响个人,②项不全面;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以法律的形式加强对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传统文艺、传统民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我国之所以要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问题,是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 )</p><p>①是维系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p><p>②是我国民族身份和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p><p>③彰显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p><p>④印证了人类文明的演进和趋同的历史趋势</p><p>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题目中,我国之所以要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问题,是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民族身份和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彰显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故②③入选。①选项错误,夸大了文化遗产的作用。④选项表述错误,排除。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每年5月份的第2个星期天是母亲节。在母亲节这天,泰国人送母亲茉莉花,大多数国家通常是送康乃馨,以此来表达对母亲的爱。而中国人在母亲节这一天,会送给母亲鲜花、蛋糕、亲手烹制的饭菜等礼物。这说明:( )</p><p>①不同文化之间没有共同性</p><p>②文化无国界,民族节日所具有的特色正逐渐消失</p><p>③文化影响人的交往方式和交往行为</p><p>④文化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p><p>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题目中,不同的国家在母亲节这天对母亲的表达是不一样的,有的国家是送母亲茉莉花或者康乃馨,而中国人在母亲节这一天,会送给母亲鲜花、蛋糕、亲手烹制的饭菜等礼物。这说明文化影响人的交往方式和交往行为,文化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故③④入选。①②选项表述错误,排除。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中国巨大的发展潜力形成了全球“汉语热”现象,而遍布世界五大洲的孔子学院,更是让中国的语言文化在全世界焕发出生机。这说明:( )</p><p>①文化交流能够增强文化影响力 ②文化对经济有积极的反作用</p><p>③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④教育是文化传播的唯一途径</p><p>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③</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题目中,中国巨大的发展潜力形成了全球“汉语热”现象,而遍布世界五大洲的孔子学院,更是让中国的语言文化在全世界焕发出生机。这说明文化交流能够增强文化影响力,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故①③入选。②选项在题目中没有体现。④选项表述错误,排除。选D。</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style="width:100%; border:0.75pt solid #000000; border-collapse:collapse"><tr style="height:15.75pt"><td style="width:29.7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 </p></td><td style="width:184.2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民族文化</p></td><td style="width:184.2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世界文化</p></td></tr><tr style="height:15.75pt"><td style="width:29.7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表现</p></td><td style="width:184.2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p></td><td style="width:184.2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不同民族文化存在共性和普遍的规律</p></td></tr><tr style="height:15.75pt"><td style="width:29.7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原因</p></td><td style="width:184.2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各民族间存在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p></td><td style="width:184.2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和普遍规律</p></td></tr><tr style="height:15.75pt"><td style="width:29.7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结论</p></td><td colspan="2" style="width:379.2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文化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文化的世界性与民族性之间的关系,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并在一定条件下能够相互转化</p></td></tr></table><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钱钟书先生在《谈中国诗》中提及,“中国诗里有所谓‘西洋的’品质,西洋诗里也有所谓‘中国的’成分。在我们这儿是零碎的,薄弱的,到你们那儿发展得明朗圆满。反过来也是一样。”材料表明钱钟书先生主张( )</p><p>①世界各国应在文化上相互借鉴,共同繁荣 </p><p>②世界上林林总总的文化,都值得我们弘扬 </p><p>③文化是民族的,要坚守民族文化鲜明特色 </p><p>④尊重各民族的文化成果,尊重文化多样性</p><p>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材料表明钱钟书先生主张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因此要尊重各民族的文化成果,尊重文化多样性,世界各国应在文化上相互借鉴,共同繁荣。①④项符合题意;文化有先进和落后,优秀和腐朽之分,不是什么性质的文化都 值得弘扬,②项说法错误;文化是民族的,要坚守民族文化鲜明特色。文化又是世界的,要尊重文化多样性。③项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一年一度的《中华之光》是央视推出的一个大型文化人物评选活动,旨在表彰为传播中华文化作出重大贡献的人士。该活动向外界传达的信息是</p><p>①不同民族文化存在共性和普遍规律 </p><p>②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p><p>③激励我们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 </p><p>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与国际影响力</p><p>A. ①④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②</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不同民族文化存在共性和普遍性、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均不是该活动向外传达的信息,①②不选;该活动表彰为传播中华文化作出重大贡献的人士,这是激励我们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也表明我国在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与国际影响力,③④正确,故本题答案选择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6年1月,习近平主席首访选择中东四国时提出:倡导文明交流借鉴,开展增进友好行动。中阿之间将实施增进友好“百千万”工程,包括落实“丝路书香”设想,开展100部中阿典籍互译,落实1万名中阿艺术家互访等。这些举措</p><p>A.是中阿双方由对抗走向合作的标志 </p><p>B.使中阿双方人民更加认同对方文化 </p><p>C.促使中华文化与阿拉伯文明逐渐趋同 </p><p>D.利于中华文化的传播和世界文化的发展</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中阿之间将实施增进友好“百千万”工程,中华文化的向外传播和世界文化的发展,D符合题意;原材料没有讲到中阿对抗,排除A;文化交流有利于促进中阿文化的沟通和交流,B错误;C中的“中阿文明逐渐趋同”说法错误。</p></div>
题型: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和俄罗斯联邦文化部、阿穆尔州政府共同主办的第四届中俄文化大集,于2013年8月7日至11日在黑龙江省黑河市举办。此次活动的主题是“文化贸易、文化交流、友好合作、繁荣发展”。</p><p>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对话是相互理解与认同的前提,文化的交流不但沟通中俄两国人民的心灵与情感,增进理解和信任,还对推动两国关系健康稳定发展起到重要作用。</p><p>(1)我们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态度和原则是什么?</p><p>(2)从文化生活的角度分析为什么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p></div></div>
<div><p>【答案】(1)①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②承认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文化,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p><p>(2)各民族间的经济、政治、历史、地理等因素的不同,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世界各民族社会实践的共性和普遍规律,决定了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不同民族、不同肤色、不同历史文化背景的人们共同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世界文化。所以,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p><p>【解析】</p><p>此题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和俄罗斯联邦文化部、阿穆尔州政府共同主办的第四届中俄文化大集作为背景材料,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考查文化多样性的相关知识。</p><p>(1)此题考查文化多样性的相关知识,要求回答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态度和原则是什么,属于比较简单的基础知识类考查题,考生作答时结合所学知识作答即可。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我们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态度和原则分别为: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承认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文化,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p><p>(2)此题考查文化多样性的相关知识,要求从文化生活的角度分析为什么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从知识范围看,属于有明确知识范围限定的主观试题;从设问的指向性看,属于原因类的主观试题。此题难度较低,考生作答时要结合所学知识作答即可。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各民族间的经济、政治、历史、地理等因素的不同,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世界各民族社会实践的共性和普遍规律,决定了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不同民族、不同肤色、不同历史文化背景的人们共同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世界文化。所以,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考生围绕这些自行组织语言作答即可。</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