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渭南市尚德中学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政治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从哲学基本派别来看,下列说法与此相一致的是( )</p><p>①世界是自我创造的非我 ②气者,理之依也</p><p>③万物皆备于我 ④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p><p>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本题考查主观唯心主义。“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认为心是世界的本原,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世界是自我创造的非我”意思是说世界是自我创造的,即我创造了世界,是世界的本原,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万物皆备于我”意思是说我是万物的本原,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①③正确且符合题意;②④属于唯物主义观点,与题意不符,应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从古到今,各种哲学流派繁多,但无论哪种哲学,都是 ( )</p><p>①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②时代精神的精华</p><p>③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④具体科学的基础</p><p>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该题考查哲学,②观点错误,只有真正的哲学才是时代精神的精华,④观点错误,混淆了具体科学和哲学的关系,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故①③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故答案应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各选项中,体现围绕哲学基本问题而产生的哲学基本派别对立的是</p><p>①“心病终须心药治,解铃还须系铃人”与“天不变,道亦不变”</p><p>②“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与“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p><p>③“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与“理在事先,理生万物”</p><p>④“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与“黄金无足色,白璧有微瑕”</p><p>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此题考查哲学基本派别的相关知识。哲学基本派别对立即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心病终须心药治,解铃还须系铃人”蕴含的哲理是联系的观点,“天不变,道亦不变”蕴含的是静止的观点,二者没有体现哲学基本派别的对立,①不符合题意;“世界是一团永恒燃烧的活火”认为“火”是世界的本原,唯物主义观点,“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认识“吾心”是世界的本原,属于唯心主义观点,二者体现了哲学基本派别的对立,②符合题意;“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强调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理在事先,理生万物”强调意识是世界的本原,二者体现了哲学基本派别的对立,③符合题意;“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蕴含的哲理客观唯心主义观点,“黄金无足色,白璧有微瑕”蕴含的矛盾的对立统一观点,二者没有体现哲学基本派别的对立,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因在中微子振荡方面作出突出贡献,日本科学家梶田隆章和加拿大科学家阿瑟·麦克唐纳获得201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中微子被称为宇宙间的“隐身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微子都被认为不具质量。这两位科学家的发现证明了中微子振荡现象,揭示出中微子无论多小都具有质量,这是粒子物理学的历史性发现。这一发现表明</p><p>①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②来自实践的意识是对物质的正确反映</p><p>③认识世界取决于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 ④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客观实在</p><p>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本题考查物质概念、哲学基本问题。科学家发现证明了中微子振荡现象,揭示出中微子无论多小都具有质量,这是粒子物理学的历史性发现,这一发现表明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客观实在,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①④正确且符合题意;来自实践的意识不一定是正确的,②说法错误;③说法错误,错在“取决于”;故本题答案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2017年2月15日,印度空间研究组织成功发射“一箭104星”,在飞行约28分钟后将所有卫星送入太阳同步轨道,打破了此前由俄罗斯保持的“1箭37星”的世界纪录。本次发射</p><p>①佐证了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的特点 </p><p>②进一步证明了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p><p>③提高了人类变革自然规律的能力 </p><p>④说明科学实验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p><p>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印度空间研究组织成功发射“一箭104星”并打破此前由俄罗斯保持的“1箭37星”的世界纪录,这表明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的特点,故选项①②符合题意;选项③说法错误,规律具有客观性,人类不能变革自然规律,排除;选项④说法错误,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角度讲,人是无法控制天气的。人类只能通过观察,了解.掌握天气变化规律来影响天气,趋利避害。人无法控制天气,这是因为</p><p>A. 人类的产生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果</p><p>B. 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p><p>C. 人类在自然界面前是无能为力的</p><p>D. 自然界的现象是纷繁复杂的</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人无法控制天气与人类的产生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果无关,A项不选;人无法控制天气,是因为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它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B项正确;人类在自然界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C项不选;自然界的现象是纷繁复杂的与人无法控制天气无关,D项不选,故本题答案选择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纵观世界艺术的发展历史,我们会发现中国与两方的审美观念存在着差异对此理解正确的是</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1/02/20/f6efd7e6/SYS201801022052265884387449_ST/SYS201801022052265884387449_ST.001.png" width="288" height="22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①中国与西方不同的哲学思想决定了审美观念的差异</p><p>②艺术表现与现实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具体的、必然的</p><p>③审美观念的差异源自不同的社会实践</p><p>④艺术创作具有能动性</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①选项错误,哲学思想不能起决定作用。②选项错误,其表述与题意无关。题目中,中国与两方的审美观念存在着差异,这说明了审美观念的差异源自不同的社会实践,故③入选。图中,中国艺术表现气韵生动,西方艺术表现永恒形式,说明了艺术创作具有能动性;故④选项入选。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空间科学与深空探测首席专家对新华社记者透露,和“嫦娥一号”、“嫦娥二号”相比,“嫦娥三号”是带“腿”的飞行器,“嫦娥三号”在月球上着陆后,要进行很多科学探测,从而不断拓展中国月球探测的科研内容。人们能够不断拓展月球探测的科研内容是基于 </p><p>①作为认识基础的社会实践总是不断向前发展的</p><p>②作为认识主体的人类的认识能力是不断提高的</p><p>③作为认识对象的客体其本质展现需要一个过程</p><p>④作为认识本身总要推翻已有真理才能向前发展</p><p>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③</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本题考查认识的无限性。人们能够不断拓展月球探测的科研内容是基于作为认识基础的社会实践总是不断向前发展的,作为认识主体的人类的认识能力是不断提高的,①②正确且符合题意;材料体现的是认识具有无限性,而③是认识具有反复性的原因,不符合题意,应排除;那些经过实践检验的、已经确定的真理并没有被推翻,而是不断地向前发展,④说法错误;故本题答案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纵使思忖千百度,不如亲手下地锄”。下列与爱尔兰这句谚语所体现的哲学道理相一致的是 </p><p>①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②物必先腐,而后虫生 </p><p>③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 ④空谈误国,实干兴邦</p><p>A. ③④ B. ①④ C. ①② D. ②③</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名言名句体现哲理的题目是哲学选择题中常见的考法,做这类题目,考生首先要弄懂材料中名言名句的意思,分析其中体现的哲理后再去分析题肢,看哪个选项所体现的哲理与其相符合。“纵使思忖千百度,不如亲手下地锄”这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认识的来源;①④是强调实践的重要性,适合题意;物必先腐,而后虫生是指在事物发展的过程中,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②不适合题意;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是指瞎子骑着瞎马,形容乱闯瞎撞,非常危险或面临极危险的情况而不自知,③不适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中国探月工程分“三步走”:一期工程为“绕”;二期工程为“落”;将在2017年左右进行的三期工程为“回”。根据方案进行相应的探测活动表明</p><p>A. 意识对物质具有决定作用 B.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p><p>C. 人们的意识总是具有超前性 D. 意识对人们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题目中,我国的探月工程分“三步走”一期工程为“绕”,二期工程为“落”,将在2017年左右进行的三期工程为“回”。根据方案进行相应的探测活动表明意识具有能动性,可以指导人们的活动;故D选项入选。A选项错误,物质决定意识。B选项与题意无关。C选项观点错误,排除。</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央视制作的《大国工匠》节目,社会反响巨大。所谓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作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它代表着注重细节、追求完美的取向,一丝不苟、不走捷径的态度,以及对工匠职业本身的敬畏和信仰。今天我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更需要倡导这种精神。这因为 </p><p>①意识与物质是密不可分、相互影响的</p><p>②有了工匠精神就能实现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p><p>③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需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 </p><p>④意识源于物质,并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p><p>A. ②③ B. ①② C. ①④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今天我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更需要倡导工匠精神,因为意识源于物质,并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需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工匠精神对于我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有积极的促进作用。③④项符合题意;物质不依赖于意识而存在,①项说法错误;②项说法过于绝对;正确选项为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7年12月3日,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乌镇时间”再度开启。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贺信致辞:“希望与国际社会一道,尊重网络主权,发扬伙伴精神,大家的事由大家商量着办,做到发展共同推进、安全共同维护、治理共同参与、成果共同分享。”大家一致认为,习近平致大会的贺信虽然篇幅不长,但却格局高远、思想深邃,对世界互联网发展趋势作出深刻洞察和判断,为推进全球互联网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这种“中国智慧”</p><p>①源自于习近平主席的创造性思维 </p><p>②是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特有实践中形成的 </p><p>③对互联网时代社会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p><p>④寓于世界智慧之中</p><p>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此题考查对意识的本质和作用的理解。“中国智慧”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是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特有实践中形成的,对改造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故②③正确;“中国智慧”属于意识的范畴,源自于实践,不是源自于习近平主席的创造性思维,①表述错误;“中国智慧”对世界智慧而言属于矛盾的特殊性,世界智慧相对于“中国智慧”而言属于矛盾的普遍性,依据教材,矛盾的特殊性寓于矛盾的普遍性之中,故世界智慧寓于中国智慧之中,④表述错误。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7年8月21日,美国迎来罕见的全日食奇观。而早在一个月之前,美国航天机构就发布了史上最精确的日全食追踪指南。这表明</p><p>①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p><p>②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p><p>③思维是存在的正确反映 </p><p>④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p><p>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美国航天机构能够精确地预报日全食发生并追踪指导,表明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思维能够正确地反映存在。同时也说明了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人们能够根据对规律性的认识,正确把握天体的运行规律,做出科学预见。①④项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思维能够正确地反映存在,②项与题意不符;思维能够正确地反映存在,并不等于所有的思维都正确地反映了存在,思维有正确与错误之分分,③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7年五四青年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前往中国政法大学考察。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寄语青年人,“要时常用真善美来雕琢自己,不断培养高洁的操行和纯朴的情感”,勉励大家向上向善、陶冶情操,矢志抵达崇高的精神境界。从唯物论角度看,这是因为</p><p>①意识能够能动地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 </p><p>②意识对人体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p><p>③精神有时具有超越物质的力量,作用巨大 </p><p>④纯粹的动物心理并不会自发的形成意识</p><p>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之所以勉励青年矢志抵达崇高的精神境界,这是因为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故选项①②符合题意;选项③说法错误,物质决定意识,精神力量不具有超越物质的力量,排除;选项④与题意无关,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style="width:100%; border:0.75pt solid #000000; border-collapse:collapse"><tr style="height:15.75pt"><td style="width:29.7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 </p></td><td style="width:73.9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内涵</p></td><td style="width:137.7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表现</p></td><td style="width:46.2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外延</p></td><td style="width:83.7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侧重点</p></td></tr><tr style="height:15.75pt"><td style="width:29.7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意</p><p>识</p><p>的</p><p>反</p><p>作</p><p>用</p></td><td style="width:73.95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意识的反作用是指在实践活动中,意识总是指挥着人们使用一种物质的东西去作用于另一种物质的东西,从而引起物质具体形态的变化</p></td><td style="width:137.7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主要表现为: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能够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歪曲地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阻碍事物的发展</p></td><td style="width:46.2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较少。包含在意识能动作用之中是意识能动作用的第二个方面 </p></td><td style="width:83.7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意识的反作用强调意识通过指导实践,从而使得客观事物发生变化,强调意识作用的结果,即有用性</p></td></tr><tr style="height:15.75pt"><td style="width:29.7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意</p><p>识</p><p>的</p><p>能</p><p>动</p><p>作</p><p>用</p></td><td style="width:73.9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意识的能动作用有两曾的意思:一层指意识能够反映客观世界;另一层是指意识可以能动地通过实践反作用于客观世界</p></td><td style="width:137.7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首先表现为意识不仅能够正确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反映事物的本质与规律;其次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以正确的思想和理论为指导,通过实践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p></td><td style="width:46.2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较大。不仅包括意识的反作用,而且还包括意识能动地反映客观世界</p></td><td style="width:83.7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意识的能动作用则强调意识不是消极的、被动的,它既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又能通过实践反作用于主观事物,即能动性</p></td></tr></table><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常言道“秋风扫落叶”,但到广东、福建等地却发现春风微拂,树叶纷纷飘落,出现“春风扫落叶”的有趣景象。这</p><p>①表明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p><p>②说明“春风扫落叶”的景象是规律</p><p>③告诉我们认识事物要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p><p>④证明了“秋风扫落叶”的认知不是真理</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题目中,常言道“秋风扫落叶”,但到广东、福建等地却发现春风微拂,树叶纷纷飘落,出现“春风扫落叶”的有趣景象。这说明了我们能够认识到天气变化对不同地方的事物的影响是不同的,即表明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同时也告诉我们认识事物要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故①③入选。②选项错误,“春风扫落叶”的景象是现象,不是规律。④选项错误,排除。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意识是人的大脑的功能,而小脑的主要作用是协调站立、呼吸等基本身体活动,与意识直觉等无关。但最近科学研究发现,小脑与人的注意力、语言功能、情绪有一定关系。这从一个侧面证明了</p><p>①认识具有无限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p><p>②认识是发展的,人们在实践中不断发现真理中的错误</p><p>③世界上存在尚未认识之物,不存在不可认识之物</p><p>④意识产生是复杂的,意识是人脑的机能需要进一步验证</p><p>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人们对小脑功能的认识有了新的发现,这从一个侧面证明了认识具有无限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①正确;真理中不存在谬误,“不断发现真理中的错误”观点是不正确的,②不选;人们对小脑功能的认识有了新的发现,这从一个侧面证明了世界上存在尚未认识之物,不存在不可认识之物,③正确;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已经过验证,④不选,故本题答案应为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2017年5月5日下午,我国首款按照最新国际适航标准研制的干线民用飞机C919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成功实现首飞。通过本次试飞,既初步检查了飞机的可飞性,技术人员还能得到相关数据,以便辨识飞机达到的定量指标,检验地面仿真模型的正确性和可信度。由此可见( )</p><p>①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p><p>②正确的认识必须从实践中获得 </p><p>③经过实践检验的认识才能成为真理 </p><p>④实践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物质性活动</p><p>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通过本次试飞检查飞机的可飞性等情况,说明实践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物质性活动,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故选项①④符合题意;选项②说法错误,获得认识的途径可以通过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排除;选项③说法错误,真理具有客观性,就算是未经实践检验,真理依然是真理,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设立雄安新区是党中央深入推进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习近平同志指出,新区建设要规划先行,做好顶层设计。规划先行的哲学依据是</p><p>①规划制定并不完全依赖于客观条件,做好规划就能搞好新区建设</p><p>②符合规律的科学规划,能够指导新区建设取得理想的成果</p><p>③规划具有目的性和主动创造性,能够创造一个理想美好的新区</p><p>④新区建设是有意识、有目的的实践活动,离不开科学规划的引领</p><p>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③</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做好规划就能搞好新区建设观点绝对,①不选;符合规律的科学规划,能够指导新区建设取得理想的成果,因此新区建设要规划先行,②正确;规划具有目的性和主动创造性,能够创造一个理想美好的新区,所以新区建设要规划先行,③正确;科学规划对新区建设起指导作用,并不起引领作用,④不选,故本题答案应为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为了全面反映日本侵华罪行,强调九一八事变后14年抗战历史是前后贯通的整体,教育部组织历史专家进行了认真研究,作出了在2017年春季教材中将“八年抗战”一律改为“十四年抗战”的部署。这说明</p><p>①人们在实践过程中发展真理 </p><p>②真理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p><p>③人们在认识过程中推翻真理 </p><p>④真理是实践与理论具体的历史的统一</p><p>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2017年春季教材中将“八年抗战” 一律改为“十四年抗战”的部署。这说明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真理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我们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我们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①②适合题意,④是错误的;真理永远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它在发展中不断地超越自身。但是,那些经过实践反复检验的、已经确定的真理并没有被推翻,而是不断地向前发展,③是错误的;故本题答案选A。</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