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5-12 00:38:21

上海市金山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合格)政治试卷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庆祝香港回归祖国          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五届政府就职典礼于2017年7月1日上午在香港会展中心隆重举行。</p><p>A. 20    B. 18    C. 19    D. 17</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此题考查时政新闻,考查学生对时政信息的识记。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五届政府就职典礼于2017年7月1日上午在香港会展中心隆重举行。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连接香港大屿山、澳门半岛和珠海市的世界最长的海底隧道       大桥海底隧道贯通,标志着经历13年论证、设计、施工的“世纪工程”大桥主体工程全线贯通。</p><p>A. 澳凼大桥    B. 港珠澳    C. 港澳    D. 港澳珠</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本题是时政题。港珠澳大桥是一座跨海大桥,连接香港大屿山、澳门半岛和广东省珠海市,全长为49.968公里,主体工程“海中桥隧”长35.578公里,其中海底隧道长约6.75公里,桥梁长约29公里。</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北京市政府与河北省政府签署《关于共同推进河北   新区规划建设战略合作协议》。</p><p>A. 北京    B. 雄安    C. 中关村    D. 天津</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本题是时政题。2017年8月17日下午,北京市人民政府与河北省人民政府签署了《关于共同推进河北雄安新区规划建设战略合作协议》,自2017年8月17日起实施。</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9月1日通过了《    》,该法明确了应当和不得奏唱国歌的场合、奏唱国歌时的礼仪;明确了对侮辱国歌行为的处罚。</p><p>A. 核安全法    B. 企业促进法    C. 国歌法    D. 商标法</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本题是时政题。2017年9月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就国歌的地位、奏唱国歌的场合、奏唱国歌的形式和礼仪、国歌标准曲谱和官方录音版本、国歌的宣传教育、监督管理和法律责任等作了具体规定。</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题文)国家互联网信息办9月7日印发《互联网       信息服务管理规定》提出,互联网群组建立者、管理者应履行群组管理责任,即“谁建群谁负责、谁管理谁负责”。</p><p>A. 群组    B. 建群    C. 管理    D. 建立者</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本题是时政题。9月7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印发《互联网用户公众账号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并于2017年10月8日起正式施行。</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国务院于11月3日正式批准将天然气水合物(即“      ”)列为新矿种,成为我国第173个矿种。</p><p>A. 天然气    B. 可燃冰    C. 石墨烯    D. 油页岩</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此题考查时政新闻,考查学生对时政信息的识记。国务院于11月3日正式批准将天然气水合物(即“可燃冰”) 列为新矿种,成为我国第173个矿种。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我国自主研发的      卫星导航系统首次在中国完全自主设计并制造的国产民机-支线客机ARJ21-700飞机103架机上应用试飞取得圆满成功。</p><p>A. 北斗    B. 墨子    C. 量子    D. 风云</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本题是时政题。2017年10月10日至14日,在山东东营胜利机场,中国自主研发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首次在中国完全自主设计并制造的支线客机——ARJ21-700飞机103架机上进行了测试试飞,试验取得圆满成功。</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中国共产党第        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0月18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习近平总书记作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报告。</p><p>A. 十七    B. 十八    C. 十九    D. 十六</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本题是时政题。中国共产党第19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7年10月18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2018年3月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      》。</p><p>A. 宪法    B. 监察法    C. 法律    D. 国家监察委员会</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此题考查时政新闻,考查学生对时政信息的识记。2018年3月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      周年。</p><p>A. 三十    B. 四十    C. 二十    D. 十五</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此题考查时政新闻,考查学生对时政信息的识记。我国从1978年开始实施改革开放,因此,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所谓世界观就是人们</p><p>A. 对自然界中特定领域或局部问题的看法</p><p>B. 对人类社会本质和一般发展规律的认识</p><p>C. 对整个世界及人和世界关系的根本看法</p><p>D.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方法</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哲学就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故C选项入选。其他选项表述错误,排除。</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最主要、最具革命性的部分是</p><p>A. 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结合</p><p>B. 辩证唯物主义</p><p>C. 历史唯物主义</p><p>D. 科学性</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此题考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有关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揭示了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揭示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正确认识了社会历史发展规律。这一观点为论证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发展和灭亡提供了科学依据,是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的基石。因此,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最重要、最具革命性的部分,故C符合题意;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结合、科学性,均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征,但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最主要、最具革命性的部分,排除AD;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最重要、最具革命性的部分是历史唯物主义,不是辩证唯物主义,排除B。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高度的</p><p>A. 阶级性和科学性</p><p>B. 革命性和实践性</p><p>C. 实践性和阶级性</p><p>D. 科学性和实践性</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一切哲学的不同,不仅在于第一次在科学的基础上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结合,还在于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有机统一,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故D选项入选。其他选项表述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我国首台自主设计、自主集成的深海载人潜水器“蛟龙”号成功潜至海面一下7000多米,发现了海底存在丰富多样的生物。这表明</p><p>A. 事物的发展取决于人类认识的提高</p><p>B. 只有尚未认识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p><p>C. 人类能创造事物之间的联系</p><p>D. 人类能改变规律服务于社会生产</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根据题目的表述,我国首台自主设计、自主集成的深海载人潜水器“蛟龙”号成功潜至海面一下7000多米,发现了海底存在丰富多样的生物。这表明只有尚未认识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故B选项表述正确入选。A选项错误,该观点属于唯心主义观点。C选项错误,联系是客观的不能随意创造。D选项错误,不能改变规律。</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被恩格斯赞誉为“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的人的意识,就其本质来说是</p><p>A. 人脑的机能与属性</p><p>B. 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p><p>C. 人脑对客观世界的能动反映</p><p>D. 人脑像照相机一样对客观世界的复写</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被恩格斯赞誉为“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的人的意识,就其本质来说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能动反映。故C选项入选。A选项错误,意识是人脑的机能。B选项是从其起源的角度而言的。D选项表述错误,排除。</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p><p>A. 对意识能否反映物质问题的不同回答</p><p>B. 对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p><p>C. 对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的不同回答</p><p>D. 对意识能否反作用于物质问题的不同回答</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对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也即对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个方面的不同的回答划分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凡认为存在决定思维的,就是唯物主义;凡认为思维决定存在的,就是唯心主义。故B选项入选。其他选项表述均错误。</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style="width:100%; border:0.75pt solid #000000; border-collapse:collapse"><tr style="height:15.75pt"><td colspan="2" style="width:58.2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xa0;</p></td><td style="width:155.7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第一个方面</p></td><td style="width:184.2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第二个方面</p></td></tr><tr style="height:15.75pt"><td rowspan="3" style="width:14.7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区</p><p>别</p></td><td style="width:32.7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内容</p></td><td style="width:155.7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p></td><td style="width:184.2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p></td></tr><tr style="height:15.75pt"><td style="width:32.7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地位</p></td><td style="width:155.7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是哲学基本问题中最重要的方面</p></td><td style="width:184.2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是哲学基本问题中从属的方面</p></td></tr><tr style="height:15.75pt"><td style="width:32.7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意义</p></td><td style="width:155.7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凡认为存在决定思维的,就是唯物主义;凡认为思维决定存在的,就是唯心主义。各种哲学由于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分属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p></td><td style="width:184.2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哲学上的可知论与不可知论。可知论认为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思维能够正确反映存在,人能够认识世界,这已被人的实践活动所证实。不可知论认为思维不能正确地反映存在。这种观点忽视了社会实践的发展和人类的认识能力总是在不断地提高</p></td></tr><tr style="height:15.75pt"><td colspan="2" style="width:58.2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联系</p></td><td colspan="2" style="width:350.7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哲学的基本问题第一方面问题的解决是第二方面问题解决的前提和基础,第二方面内容是第一方面内容的展开和深化;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的解决也影响第一方面的彻底解决</p></td></tr></table><p>&#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在承认物质决定意识前提下,肯定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这种观点属于</p><p>A. 主观唯心主义</p><p>B. 辩证唯物主义</p><p>C. 客观唯心主义</p><p>D. 朴素唯物主义</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根据题目的表述,在承认物质决定意识前提下,肯定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这种观点正确的看到了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故属于辩证唯物主义。故B选项入选。唯心主义认为意识决定物质,故排除A、C。D选项表述错误,排除。</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西藏日喀则地区依托丰富而独特的自然和人文景观资源,发展生态旅游等生态产业,找到了一条符合实际的发展之路。这一做法的哲学依据是</p><p>A. 意识离开物质独立存在</p><p>B. 物质决定意识</p><p>C. 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p><p>D. 矛盾双方有主次之分</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根据题目的表述,西藏日喀则地区依托丰富而独特的自然和人文景观资源,发展生态旅游等生态产业,找到了一条符合实际的发展之路。这一做法的哲学依据是物质决定意识,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故B选项入选。A选项错误,意识不能脱离物质而存在。C选项错误,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D选项错误,与题意无关。</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是()</p><p>A. 运动    B. 相对静止    C. 矛盾    D. 客观实在性</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是运动,A项正确;相对静止、矛盾、客观实在性并不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B、C、D项不选,故本题答案应为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物质和运动不可分离,运动时物质的根本属性。下列说法能够体现这一哲学观点的是()</p><p>A.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B. 仁者心动    C. 坐地日行八万里    D. 心外无物</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体现的是要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并没有体现物质和运动的关系,A项不选;“仁者心动”体现了运动是意识的运动,并没有体现运动与物质的关系,B项不选;“坐地日行八万里”体现了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物质和运动不可分离,C项正确;“心外无物”体现了唯心主义观点,并没有体现物质与运动的关系,D项不选,故本题答案应为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要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按规律办事,我们正在积极推进的教育改革才能取得成功。这说明</p><p>A. 只要尊重规律,就能取得一切成功</p><p>B. 探索规律是一个透过现象抓住本质的过程</p><p>C. 规律是客观的,人们在规律面前无能为力</p><p>D. 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此题考查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有关知识,考查学生分析解读材料的能力。按规律办事,我们正在积极推进的教育改革才能取得成功,这说明我们要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要坚持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统一,D符合题意;尊重规律是取得成功的条件之一,并不是只要尊重规律,就能取得一切成功,A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坚持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统一,并不是强调探索规律,排除B;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C错误。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唯物辩证法把万事万物间存在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关系概括为()</p><p>A. 统筹兼顾    B. 辩证联系    C. 实事求是    D. 永恒发展</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唯物辩证法把万事万物间存在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关系概括为辩证联系,B项正确,其他选项不符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因果联系是事物或现象之间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以下体现这种关系的是</p><p>A. 寒来暑往    B. 任重道远</p><p>C. 教学相长    D. 电闪雷鸣</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本题考查因果联系。因果联系是事物或现象之间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教学相长体现因果联系,C正确且符合题意;其它选项都不能体现因果联系,均应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说法中,能够体现整体与部分辩证关系的是</p><p>A. 勿疏小善,方恢大略</p><p>B. 愚者千虑,必有一得</p><p>C. 一着不慎,全盘皆输</p><p>D. 天下难事,必做于易</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此题考查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考查学生分析解读材料的能力。“勿疏小善,方恢大略”体现了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A不符合题意;“愚者千虑,必有一得”体现了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B不符合题意;“一着不慎,全盘皆输”体现了部分影响整体,C符合题意;“天下难事,必做于易”体现了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D不符合题意。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下列说法能体现这一哲学观点的是()</p><p>A.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B.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p><p>C.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D.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强调了实践决定认识的观点,A项不选;“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均强调了实践第一性的观点,B、C项不选;“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强调了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D项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下列成语中,最能够体现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的是</p><p>A. 庖丁解牛,游刃有余    B.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p><p>C. 一叶障目,不见森林    D.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试题分析:名言名句体现哲理的题目是哲学选择题中常见的考法,做这类题目,考生首先要弄懂材料中名言名句的意思,分析其中体现的哲理后再去分析题肢,看哪个选项所体现的哲理与其相符合。A体现的是尊重事物发展的规律;B体现了量变质变,适合题意;C体现的是联系的观点看问题;D体现的时矛盾的观点,因此,A、C、D不符合题目要求,排除。</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2018年阿里巴巴将以95亿美元全资收购饿了么所有股份。互联网外卖作为当前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存在,遍布大中小城市的各个角落。但当前外卖市场的渗透率还处在较低水平,外卖行业还有极大的拓展空间。这意味着,事物发展的途径是</p><p>A. 统一性与斗争性的结合</p><p>B. 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p><p>C. 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p><p>D. 真理与谬误相斗争而发展</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此题考查发展的有关知识,考查学生分析解读材料的能力。当前外卖市场的渗透率还处在较低水平,外卖行业还有极大的拓展空间,这表明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B符合题意;同一性与斗争性是矛盾的基本属性,普遍性与特殊性是矛盾的特点,AC不符合题意;真理与谬误相斗争而发展是认识论的观点,不是事物发展的途径,D不符合题意。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科研人员将麦秆、苹果渣、菠萝壳等经过特殊处理,可以成为坚硬的金刚石材料。这表明矛盾双方</p><p>A. 依据一定条件相互转化</p><p>B. 相互斗争推动事物发展</p><p>C. 可以相互依存相互促进</p><p>D. 不可分割的联系在一起</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此题考查矛盾的有关知识,考查学生分析解读材料的能力。麦秆、苹果渣、菠萝壳等经过特殊处理,可以成为坚硬的金刚石材料,这表明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A符合题意;材料未体现矛盾的斗争性,排除B;材料未涉及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也未体现矛盾双方不可分割,排除CD。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起着决定作用,因此在观察和处理问题时候,首先要抓住它的主要矛盾。下列体现这个方法论的是</p><p>A. 牵牛要牵牛鼻子</p><p>B.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p><p>C. 春江水暖鸭先知</p><p>D.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此题考查主要矛盾的有关知识,考查学生分析解读材料的能力。“牵牛要牵牛鼻子”体现了要抓关键,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A符合题意;“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体现了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排除B;“春江水暖鸭先知”体现了联系的观点以及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排除C;“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体现了联系的观点,排除D。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我国坚持“一国两制”方针,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是我国的主体;香港澳门保留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不变,不会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其哲学依据主要在于</p><p>A. 事物的性质是由内部矛盾决定的</p><p>B. 主要矛盾对事物的发展起着决定作用</p><p>C. 主要矛盾决定事物的性质</p><p>D. 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此题考查矛盾主要方面的有关知识,考查学生分析解读材料的能力。香港澳门保留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不变,不会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这是因为事物的性质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的决定的,D符合题意;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AC错误;材料体现的是矛盾的主次方面,而不是主要矛盾,故排除B。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格言中,体现内因与外因辩证关系的是</p><p>A.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p><p>B.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p><p>C.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p><p>D. 不因善小而不为,不因恶小而为之</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此题考查内因与外因的知识,考查学生分析解读材料的能力。“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体现的是发展的观点,A不符合题意;“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师傅的教是外因,个人的修行是内因,B符合题意;“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体现了矛盾的观点,C不符合题意;“不因善小而不为,不因恶小而为之”体现了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D不符合题意。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两千多年前,我国有个叫公孙龙的思想家牵着一匹马出关。守关的士兵对他说:“法令规定不能带马出关。”公孙龙回答:“我牵的是白马,不是马。”公孙龙的说法</p><p>A. 没有看到矛盾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p><p>B. 没有看到矛盾特殊性和普遍性相互转化</p><p>C. 没有看到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对立</p><p>D. 肯定了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对立统一</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此题考查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有关知识,考查学生分析解读材料的能力。马是矛盾的普遍性,白马是矛盾的特殊性,“白马非马”是只强调矛盾的特殊性,否认矛盾的普遍性,没有看到矛盾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A符合题意;题中材料不涉及矛盾特殊性和普遍性相互转化,B不符合题意;题中观点只看到了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对立,而没有看到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排除CD。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调整和变革社会关系是实践活动的基本形式之一。以下属于这一形式的是</p><p>A. 研发“埃博拉”病毒防治药物</p><p>B. 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p><p>C. 修建横跨西部地区的兰新高铁</p><p>D. 推动京剧、昆曲的现代化改良</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此题考查实践的形式,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变革社会的实践包括革命和改革、国家方针政策的制定和实施等,因此,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属于变革社会的实践,B符合题意;研发“埃博拉”病毒防治药物,这属于科学实验活动,A不符合题意;修建横跨西部地区的兰新高铁,这是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C不符合题意;推动京剧、昆曲的现代化改良,这是文化活动,不是变革社会的实践,排除D。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4年9月18日,华裔物理学家丁肇中及其团队宣布了借助阿尔法磁谱仪寻找暗物质(反物质)的最新成果,在业已完成的观测中,暗物质的6个特征已有5个得到确认,这一研究结果将人类对暗物质的探索向前推进了一大步。这表明</p><p>A. 意识不依赖于物质而存在,物质依赖于意识而存在</p><p>B. 透过事物的现象,把握其本质与规律是认识的目的</p><p>C. 认识世界,就是为了更好地改造客观世界</p><p>D. 寻求真知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此题考查实践与认识的有关知识,考查学生分析解读材料的能力。题中的科研团队通过实践获得对暗物质的认识,这一认识成果将人类对暗物质的探索向前推进了一大步,这表明寻求真知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D符合题意;物质不依赖于意识,但意识依赖于物质,A错误;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B错误;材料强调的是认识发展的过程,而不是强调改造客观世界,C不符合题意。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我国明代伟大医学家李时珍在年近半百时,背起药筐,拿起药锄,带上医书和笔记本,以家乡湖北荆州为起点,历尽艰险长途跋涉,先后到了江西、江苏、安徽等地,十几年间足迹遍及大江南北,终于完成了《本草纲目》这部医学巨著。这表明</p><p>A.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来源</p><p>B. 认识水平的提高推动实践能力的提升</p><p>C. 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更重要</p><p>D. 源于实践的直接经验才是可靠的</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此题考查实践与认识的关系,考查学生分析解读材料的能力。题中,李时珍历尽艰险长途跋涉,完成《本草纲目》,这表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来源,A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实践的重要性,而不是强调认识的反作用,排除B;题中材料不涉及理性认识的重要性,排除C;经过实践检验的、正确的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都是可靠的,排除D。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屠呦呦在汇集了包括植物、动物、矿物等2000余内服、外用方药的基础上,编写了以640种中药为主的《疟疾单验方集》,说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条件是</p><p>A.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p><p>B. 认识来源于实践,并始终落后于实践</p><p>C. 只要掌握感性材料即可</p><p>D. 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此题考查认识的有关知识,考查学生分析解读材料的能力。屠呦呦在汇集了包括植物、动物、矿物等2000余内服、外用方药的基础上,编写了以640种中药为主的《疟疾单验方集》,这说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需要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D符合题意;“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体现了物质的决定性作用,与题意无关,排除A;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因此,认识并不是始终落后于实践,B错误;只掌握感性材料,并不能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排除C。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科学发展观深刻回答了“为谁发展”和“靠谁发展”的问题。即为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而发展,依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谋发展。“为谁发展”和“靠谁发展”体现的哲学道理是</p><p>A.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p><p>B.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p><p>C.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p><p>D.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此题考查群众观的有关知识,考查学生分析解读材料的能力。为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而发展,依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谋发展,这是因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A符合题意;BCD本身均正确,但都与材料主旨不符。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毛泽东说:“真理只有一个,而究竟是谁发现了真理,不依靠主观的夸张,而依靠客观的实践。”这说明</p><p>A. 真理是在同谬误的斗争中发展的</p><p>B. 真理是客观的,真理面前人人平等</p><p>C. 真理就是科学理论</p><p>D. 价值判断是价值选择的基础</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此题考查真理的客观性,考查学生分析解读材料的能力。“真理只有一个,而究竟是谁发现了真理,不依靠主观的夸张,而依靠客观的实践。”这说明真理是客观的,真理只有一个,真理面前人人平等,B符合题意;题中材料未体现真理与谬误的关系,且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真理在实践的基础上发展,排除A;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C错误;材料未涉及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关系,排除D。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我国改革开放40年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段话体现的认识论哲理是</p><p>A. 实践是有意识的能动性的活动</p><p>B. 物质决定意识</p><p>C.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p><p>D. 认识是实践的归宿</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此题考查实践与认识的关系,考查学生分析解读材料的能力。我国改革开放40年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正确性,这体现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C符合题意;材料并未体现实践具有能动性,排除A;物质决定意识,属于唯物论的范畴,排除B;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D错误。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习近平在北京大学考察时强调: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祖国和人民同行,努力创造精彩人生。重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据是</p><p>A. 价值观对社会存在有决定作用</p><p>B. 价值观对人们改造世界活动有导向作用</p><p>C. 价值观决定事物性质</p><p>D. 价值观决定人类社会的前途命运</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此题考查价值观的导向作用,考查学生分析解读材料的能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属于价值观的范畴,重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因为价值观对人们改造世界活动有导向作用,B符合题意;价值观属于社会意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A错误;事物的是性质是客观的,并不是由价值观决定的,C错误;价值观影响人类社会的前途命运,而不是决定,排除D。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文化建设的灵魂,是文化软实力的基石。十八大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青年学生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应该</p><p>①勤奋学习②加强道德修养③善于明辨是非④笃实诚信</p><p>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③④</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此题考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关知识,考查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青年学生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应该勤奋学习、加强道德修养、善于明辨是非、笃实诚信,①②③④均正确。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全国道德模范黄志丽法官,扎根基层审判一线,坚持公正文明司法,14年办案5000余件,至今无一错案改判,无一投诉上访,有力地维护了群众合法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她的先进事迹彰显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p><p>A. 爱岗敬业    B. 艰苦朴素    C. 追求自由    D. 知行合一</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此题考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关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根据教材知识可知,BCD均不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故排除;全国道德模范黄志丽法官的先进事迹彰显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爱岗敬业,A符合题意。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8年2月4日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发布。对乡村振兴战略进行全面部署旨在维护人民利益,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这说明我国坚持</p><p>A. 弘扬民族精神</p><p>B. 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p><p>C. 把人民利益作为最高价值判断标准</p><p>D. 树立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此题考查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有关知识,考查学生分析解读材料的能力。中央一号文件对乡村振兴战略进行全面部署旨在维护人民利益,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这说明我国坚持把人民利益作为最高价值判断标准,C符合题意;ABD说法均正确,但不符合材料主旨,故排除。故选C。</p></div>

    题型: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    2017年10月2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关于《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的决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党章。</p><p>十八大以来,国内外形势变化和我国各项事业发展都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重大时代课题,这就是必须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围绕这个重大时代课题,我们党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进行艰辛理论探索,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p><p>我们党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分析其哲学依据是            (限答一个)。</p></div></div>
<div><p>【答案】物质决定意识,或从实际出发,或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或实践是理论的基础。</p><p>【解析】</p><p>此题考查唯物论和认识论的有关知识,考查学生分析解读材料的能力。我们党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唯物论的角度看,这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从认识论的角度看,这体现了实践是理论的基础。</p></div>

    题型: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其体现的哲理是:真理是客观的,又是的              </p></div></div>
<div><p>【答案】发展</p><p>【解析】</p><p>此题考查真理的特点,考查学生分析解读材料的能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这表明真理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表明真理是客观的,又是发展的。</p></div>

    题型: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正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下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取得了巨大成就。</p><p>(1)从认识论角度,其体现的哲理是:科学理论对实践有            作用,</p><p>(2)科学理论的作用具体表现在:科学            的作用,科学方法的作用,解放思想的作用。</p></div></div>
<div><p>【答案】(1)指导,</p><p>(2)预见</p><p>【解析】</p><p>此题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背景材料,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认识论的有关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p><p>(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从认识论的角度看,这表明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p><p>(2)此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教材知识的能力。根据教材知识可知,科学理论的作用具体表现在:科学预见的作用,科学方法的作用,解放思想的作用。</p></div>

    题型: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    党的十九大提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p><p>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三步走”时间表: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p><p>(1)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三步走”时间表,从辩证法角度,其体现了      和       的关系原理。</p><p>(2)简述两者关系。</p></div></div>
<div><p>【答案】(1)量变和质变</p><p>(2)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p><p>【解析】</p><p>此题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三步走”时间表为背景材料,设置相关问题,综合考查量变与质变的有关知识,考查学生分析解读材料以及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解题关键是把握教材知识。</p><p>(1)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三步走”时间表,从辩证法的角度看,这体现了事物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p><p>(2)根据第一问可知,本题是考查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学生调动书本知识回答即可。根据教材知识可知,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p></div>

    题型: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    金山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大力实施农业“接二连三”战略,从而延长产业链,促进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从辩证法角度,体现了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要用       的观点看问题。</p></div></div>
<div><p>【答案】联系</p><p>【解析】</p><p>此题考查联系观,考查学生分析解读材料的能力。金山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大力实施农业“接二连三”战略,从辩证法的角度看,这是因为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我们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p></div>

    题型: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    实施乡村振兴,打造金山特色农产品、建设金山特色产业园:打造“金山岛”品牌优质稻米、吕巷“一葡二桃三莓四瓜”特色瓜果品牌、朱泾镇“花开海上生态园”、山阳“金山嘴渔村”、廊下“郊野公园”、枫泾古镇“农民画村”,建设有金山特色的美丽乡村。从辩证法角度,体现我们懂得了矛盾的特殊性原理,想问题办事情就必须坚持             。</p></div></div>
<div><p>【答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p><p>【解析】</p><p>此题考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实施乡村振兴,打造金山特色农产品、建设金山特色产业园,从辩证法的角度看,这体现了矛盾具有特殊性,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上海市金山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合格)政治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