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5-12 00:38:04

黑龙江省海林市朝鲜族中学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同步练习:1.2.1哲学的基本问题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的内容。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可以把一切哲学划分为()</p><p>A. 唯物论与唯心论</p><p>B. 可知论和不可知论</p><p>C. 唯物论与不可知论</p><p>D. 唯心论和可知论</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A与题意无关,划分唯物论和唯心论的标准是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问题的不同回答。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如果认为思维能正确认识存在,就是可知论,如果认为思维不能正确认识存在就是不可知论,故选B。C与题意无关,唯物论和不可知论不是同一个划分标准。D与题意无关,唯心论和可知论不是同一个划分标准。</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中国古代哲学家主要探讨天与人、名与实、形与神、知与行、心与物、理与气等关系问题。这些问题集中表现了</p><p>A. 自然与社会的关系</p><p>B.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p><p>C.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关系</p><p>D.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A与题意无关,材料中的几对关系都不是自然与社会的关系。B与题意无关,材料中并不是谈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C不符合题意,材料中涉及的内容不仅有本原问题,还有同一性问题,即是否可知的问题。古代哲学家探讨的这些问题事实上是探讨的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即本原问题和是否可知的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p><p>①对哲学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p><p>②对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问题的不同回答</p><p>③对物质和意识谁决定谁问题的不同回答</p><p>④对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p><p>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②③    D. ②③④</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①不符合题意,哲学的基本问题有两个方面的内容,而对第一个方面即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②③符合题意,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问题的不同回答,也就是思维和存在谁决定谁的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如果认为是思维决定存在,就是唯心主义,如果认为是存在决定思维就是唯物主义,故选C。④不符合题意,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6年3月,我国空间科学系列首发星——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圆满完成3个月的在轨测试任务,预计年底将公布首批科学成果。由此可知</p><p>①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p><p>②思维是对存在的正确反映</p><p>③思维和存在相互依赖          </p><p>④思维能够正确反映存在</p><p>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④    D. ②③</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试题分析:只有正确的思维才是对存在的正确的反映,②错误;存在不依赖于思维,③错误;“我国空间科学系列首发星——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圆满完成3个月的在轨测试任务”说明思维能够正确的认真存在,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答案为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实际生活中,人们都会面对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下列能够正确反映思维和存在关系的是()</p><p>A. 因材施教    B. 存在就是被感知    C. 人定胜天    D. 画龙点睛</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A符合题意,因材施教,以客观情况为依据选择教育的方式,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是正确的,故选A。B的观点是唯心主义观点,认为存在是感知的结果,感知决定存在。C的观点是主观唯心主义,将人的主观意识当作世界的本原。D强调的是要抓主要矛盾,属于辩证法的范畴,考查的不是本原问题,不符合题意。</p></div>

    题型: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    有人认为,哲学的基本问题的意义就在于为人们提供了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p><p>你同意上述观点吗?请陈述你的理由。</p></div></div>
<div><p>【答案】这种观点是不全面的。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凡认为存在决定思维的,就是唯物主义,凡认为思维决定存在的,就是唯心主义;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由此可以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可见,提供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仅是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内容,不能忽视其第二方面的内容。</p><p>【解析】</p><p>在做评析类观点类试题,一般要从三个角度进行作答:1.观点的合理性。这个人的观点有合理性,哲学的基本问题关于思维和存在本原问题的回答确实提供了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2.观点的不严谨性。这个人的观点没有考虑到哲学的基本问题还有另外一个方面,所以是不严谨的。3.回答总结或者指出给我们的启示。</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今天我们一直在讲幸福,大家都在追求幸福,但幸福感是一个主观的指标,受很多客观因素制约,因此人们在追求幸福时必须处理好主观与客观的关系。这从哲学的基本问题角度说,也就是必须处理好()</p><p>①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p><p>②思维与存在的关系</p><p>③意识与物质的关系</p><p>④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p><p>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③</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①不符合题意,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不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②③表述正确,故选C。④不符合题意,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不是哲学的基本问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让一个吸烟成瘾的人成功戒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除了嗑瓜子、嚼口香糖,科学家还找到了新的戒烟方法。据英国《新科学家》杂志报道,新西兰科学家发现,使用手机短信戒烟方法可以使吸烟的年轻人戒烟率翻倍。这说明</p><p>A.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p><p>B. 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p><p>C.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是最基本的哲学派别</p><p>D. 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A本身说法正确但不适合题意,排除;戒烟方法的发现与创新体现了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思维能正确反映存在,B说法正确;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上的两大基本派别,C“最基本”表述错误;D与题意不符,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要从当地的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的实际水平出发,在尊重当地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习惯的基础上选择富有地方特色的发展之路。这说明()</p><p>A. 存在决定思维</p><p>B. 思维影响着存在</p><p>C. 思维决定存在</p><p>D. 思维与存在同为本原</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新农村建设从当地实际出发,体现了存在决定思维,故选A。B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提到思维影响存在。C不符合题意,材料中讲的是根据存在来确定思维。D是二元论的观点,与题意无关。</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正是有了我和我的意识,才有了地球。”“没有地球哪有我们的意识呢?”这两种观点()</p><p>①是对哲学基本问题的讨论</p><p>②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p><p>③是对思维和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的辩论</p><p>④根本分歧在于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p><p>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前者认为思维决定存在,属于唯心主义观点;后者认为存在决定思维,属于唯物主义观点。这两种观点是对哲学基本问题的讨论,根本分歧在于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故选项①②④正确。题肢③说与题意不符,故排除。故本题答案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题文)下列说法中能正确回答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问题的是()</p><p>①气者,理之依也</p><p>②天地之变,阴阳之化</p><p>③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p><p>④理在气先</p><p>A. ①②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能正确回答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观点是唯物主义观点。①认为理依据气,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符合题意。②认为天地是阴阳的变化,不是精神力量的结果,也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符合题意,故选A。③认为“吾心”是世界的本原,是主观唯心主义,不符合题意。④认为理是本原,理在气先,是客观唯心主义观点,不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在现实生活中,裁缝深信“量体裁衣”;有经验的农民都懂得“因地制宜”;医生看病开药,只有做到“对症下药”才能奏效……材料中涉及的共同的哲学问题是()</p><p>A. 天与人的关系问题</p><p>B.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关系问题</p><p>C.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p><p>D. 理与气的关系问题</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材料中的这些做法都是能够根据客观情况来采取方案对策的做法,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做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唯物主义观点,也是可知论的观点。A讲到的天与人的关系,不符合题意。B讲的是两大哲学流派之间的关系,与题意无关。C符合题意,材料中体现的本原和可知论问题,就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D不符合题意,材料中没有涉及理与气的关系。</p></div>

    题型: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    恩格斯说:“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p><p>(1)说说哲学的基本问题的内容及其理论意义。</p><p>(2)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p></div></div>
<div><p>【答案】(1)内容: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p><p>理论意义:对第一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对第二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区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p><p>(2)①它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的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②它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的、必须回答的问题。③它贯穿哲学发展的始终。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p><p>【解析】</p><p>这道题主要考查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意义,强调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在哲学发展中的重大作用。</p><p>第一问:哲学研究的问题很多,但是最基本的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和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可以将哲学流派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第二问问的是原因,在回答时和课本知识一致即可。</p></div>

    题型: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    庄子和好友惠施见到桥下鱼穿梭嬉戏,好不惬意,于是庄子说:“鱼多么快乐啊!”惠施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很快乐呢?”庄子反问道:“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很快乐呢?”惠施说:“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的感觉如何,可是你也不是鱼呀,你怎么知道鱼快乐不快乐呢?”</p><p>上述材料反映了哲学上的什么问题?惠施的话属于什么观点?</p></div></div>
<div><p>【答案】(1)材料反映了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这也是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之一。根据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人们把哲学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p><p>(1)不可知论。</p><p>【解析】</p><p>材料中庄子和惠子争论的是人是否知道鱼的快乐,也就是人能否正确认识世界的问题,在哲学上也就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如果认为思维能正确认识存在就是可知论,认为思维不能正确认识存在就是不可知论。惠施认为我们不能知道鱼的快乐,是不可知论的观点。</p></div>

    题型: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    30多年前,党和国家从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出发,作出兴办经济特区的重大决策。30多年来,深圳等经济特区的成功实践证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形成的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是正确的,中央作出兴办经济特区的决策是正确的。</p><p>结合哲学基本问题的知识,简要说明党和国家作出兴办经济特区这一重大决策的正确性。</p></div></div>
<div><p>【答案】①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②从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角度看,兴办经济特区,是党和国家从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际出发作出的决策,这体现了坚持存在决定思维,是唯物主义的做法。③从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角度看,经济特区的成功实践证明了中央作出兴办经济特区的决策是正确的,这说明了思维能够正确认识存在,坚持了可知论。</p><p>【解析】</p><p>材料要求用哲学基本问题的知识进行回答。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即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和思维和存在何者有无同一性的问题。党和国家从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出发,说明他们坚持了存在决定思维,是正确的做法。深圳等经济特区的成功实践证明党的理论和决策等是正确的,所以思维能够正确认识存在。坚持了可知论。</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黑龙江省海林市朝鲜族中学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同步练习:1.2.1哲学的基本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