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上饶县中学高二下学期一轮复习(经济生活)政治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反映的是A、B两种商品的价格与需求之间变化关系。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1/02/19/7cc500e1/SYS201801021954076813757535_ST/SYS201801021954076813757535_ST.001.png" width="147" height="10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①两种商品互为替代品</p><p>②两种商品相比,B商品更有可能是生活必需品</p><p>③两种商品相比,B商品更有可能是高档耐用品</p><p>④两种商品的价格与需求都呈反向变动</p><p>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 D. ③④</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本题考查需求弹性。价格变动会引起需求量变动。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较小,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较大。根据本题的图示可知:A B两种商品的价格与需求都呈反向变动,A商品的价格变动对其需求量影响较小,A商品更有可能是生活必需品,B商品的价格变动对其需求量影响较大,B商品更有可能是高档耐用品,③④正确且符合题意;①在本题的图示中反映不出来,应排除;②说法错误;故本题答案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公司实施以自动化、智能化设备代替人工的“机器换人”计划后,80%的工序实现了无人化,一台机器可以替代6—8名工人,次品率也大幅降低。该公司“机器换人”计划带来公司发展的传导路径合理的是</p><p>A. 该公开司用工成本减少——该公司劳动生产率提高——促进公司提质增效</p><p>B. 该公司用工成本减少——减少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促进公司提质增效</p><p>C. 该公司劳动生产率提高——减少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促进公司提质增效</p><p>D. 该公司劳动生产率提高——该公司用工成本减少——促进公司提质增效</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机器换人”,一台机器可以替代6—8名工人,因而劳动生产率提高,企业用工成本减少,同时,次品率也大幅降低,促进企业提质增效,故D正确;A错误,该公司用工成本减少不会带来该公司劳动生产率提高;B错误,该公司用工成本减少与单位商品的价值含量无关;C错误,该公司劳动生产率提高,但该公司劳动生产率是个别劳动生产率,而个别劳动生产率与单位商品的价值含量无关。故本题答案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机会成本就是为选择而付出的成本。比如,你有一万元,可以选择买一个笔记本电脑,也可以选择做一次长距离的旅行,或者做其他的事情。但是一旦选择了一种,其他的选择就会被排除了。那么其他选择可能带来的好处,也一并消失,消失的这部分就是机会成本。消费如此,投机更是如此。当下列情况出现时,你的理性选择是 </p><p>①预期银行贷款基准利率下调——买入股票</p><p>②世界石油生产相对过剩,预期冻产限产协议难产——购买新能源汽车</p><p>③预期通货膨胀率进一步上升——增加限期消费</p><p>④商品房去库存的同时价格持续攀升,国家将实行一城一策的调控政策——投资买入新房</p><p>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预期银行存贷款利率与预期股票价格成反比,存贷款基准利率下调,预期股票价格会上涨,此时宜买入股票,①正确;石油生产过剩,油价会下跌,使用传统汽车的成本会下降,此时不宜购买新能源汽车,②不选;预期通货膨胀率会上升,物价可能会继续上涨,此时应增加现期消费,避免价格上涨后造成更大损失,③正确;商品房价格持续攀升,国家也开始实施限购等措施,此时买房成本增加,不宜投资买入新房,④错误,故本题答案应为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躺在床上,对着天花板就能看电影”、“衣服一沾污渍,便可及时清洗”,这虽然只是用户的一个念头,一句无心之语,一经海尔创客的手,很快就能转变成“亮瞎眼”的新产品,比如“可360度投影的智能微型投影电脑”“可手持的便携式咕咚洗衣机”。这体现了()</p><p>①消费是生产的最终目的</p><p>②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具有导向作用</p><p>③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p><p>④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p><p>A. ①③ B. ①② C. ②④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本题考查获取解读信息、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虽然只是用户的一个念头,一句无心之语,可一经海尔创客的手,很快就成为“亮瞎眼”的新产品。这体现了消费反作用于生产,消费是生产的最终目的,消费所形成的新需要对生产的调节和升级具有导向作用,①②适合题意;③④是生产对消费的决定作用,材料没有体现,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所谓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是指在原有集体土地所有权和农民家庭承包经营权二权分离的基础上,将农民家庭承包经营权分解为承包权和经营权,从而实行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并行。下列措施符合“三权分置”要求的有</p><p>①规范土地所有权的自由流转和市场交易 </p><p>②加快推进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p><p>③充分尊重承包人对土地自由使用的权利 </p><p>④保障土地经营者对土地的用益物权</p><p>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加快推进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有利于从法律上保障土地经营者对土地的用益物权,故选项②④符合题意,应选;选项①说法错误,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农民拥有的是使用权和经营权,而不是所有权,排除;选项③说法不科学,排除。故本题答案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的意思是,治理洪水的人使洪水畅通,管理百姓的人让百姓表达自己的想法。这给我国政府的启示是( )</p><p>①要扩大公民的政治权利彰显我国的国家性质</p><p>②加强民主监督是预防腐败的必要条件</p><p>③要创造条件,让人民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保障人民行使当家做主的权利</p><p>④公民的言论自由是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的基础</p><p>A. ①② B. ②④ C. ②③ D. ③④</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因此,政府必须自觉地接受人民监督,创造条件,让人民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保障人民行使当家做主的权利。②③项符合题意;材料强调让人民充分表达意愿,让人民监督政府工作,①项与题意不符;选举权与被选举权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的基础,④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C。</p></div>
题型: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p><p>目前,世界主要国家都高度重视本国人工智能(英文缩写AI)发展规划,中国在这方面也已走在世界最前列。但与人工智能头号大国美国相比,我国在AI人才领域存在明显差距。有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6月,美国人工智能企业超过1000家,AI相关人才近80000名,而中国人工智能企业不足600家,AI人才不足40000名,美国AI人才的平均薪酬也大幅高于中国。</p><p>国务院在2017年7月公布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把高端人才队伍建设作为人工智能发展的重中之重,坚持培养和引进相结合,完善人工智能教育体系,加强人才储备和梯队建设,特别是加快引进全球顶尖人才和青年人才,形成我国人工智能人才高地。</p><p>结合材料和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我国应如何培养AI人才以助推人工智能发展。</p></div></div>
<div><p>【答案】①重视教育,完善人工智能教育体系,实施AI人才培养战略;②完善收入分配政策,提高高端AI人才的资源报酬;③重视人工智能领域的产学研深度结合,面向市场,培育高水平人工智能创新人才和团队;④加大高端人工智能人才引进力度,弥补我国AI人才劣势。</p><p>【解析】</p><p>本题以培养AI人才以助推人工智能发展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经济生活》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大力发展生产力、收入分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知识的把握,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p><p>本题设问指向结合材料和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我国应如何培养AI人才以助推人工智能发展,属于措施类试题。解答措施类试题一般“一审、二定,三落实”的方法。所以“一审”就是要审读设问和材料,明确设问和材料所包含的信息。“二定”在审读的基础上,依据材料信息或者设问信息,明确此题的知识指向和主体指向。“三落实”就是通过对材料和设问的分析,实现从设问到教材知识的落实,明确具体的知识体系。按照上述原则,抓住材料关键信息,调动运用大力发展生产力、收入分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知识分析回答。</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p><p>增加公共产品、改进公共服务,既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抓手,也是通过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推动供给侧改革,助力中国经济实现中高速增长的“双引擎”之一。 </p><p>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公共需求快速增长与公共服务供应不足之间的矛盾。教育、医疗、交通等公共服务的供给总量不足和供给分布不均,国家财力有限、社会资本入门不易,政府统筹、统发式的粗放式服务不能满足人民多样化、个性化的社会需求,政府公共服务权责不明、项目不清等问题由来已久,社会对于公共服务领域供给侧改革的呼声也最为强烈。</p><p>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谈谈政府应如何改进公共服务以推动供给侧改革。</p></div></div>
<div><p>【答案】①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回应社会关切、推出能满足人民多样化个性化需求的公共服务。</p><p>②切实履行社会建设、经济建设等职能,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推动向社会购买公共服务,优化公共服务。</p><p>③转变政府职能,打造服务型政府,权力下放给市场和社会,提高公共服务水平。</p><p>④通过为市场和社会主体创造平等竞争环境和提供更好的服务,利用市场和社会机制完善资源配置,构建多元化、社会化的公共服务供给体系。⑤依法行政,加强对政府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全面梳理和公开公共服务目录清单,明确政府公共服务的权责体系。</p><p>【解析】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谈谈政府应如何改进公共服务以推动供给侧改革。</p><p>一定要结合材料谈政府如何改进公共服务以推动供给侧改革。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政府回应社会关切、推出能满足人民多样化个性化需求的公共服务,坚持了对人民负责的原则;政府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推动向社会购买公共服务,优化公共服务。切实履行了社会建设、经济建设等职能;政府将权力下放给市场和社会,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是转变政府职能,打造服务型政府的体现;政府利用市场和社会机制完善资源配置,构建多元化、社会化的公共服务供给体系,是努力创造平等竞争的环境;政府全面梳理和公开公共服务目录清单,明确政府公共服务的权责体系,是依法行政的体现。</p></div>
题型: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p><p>材料一: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以经济实力为基础的西方文化作为强势文化对国人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审美情趣等产生深刻影响。一些人对中国传统文化、对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感到不自信,有的甚至恶意贬低自己的优秀传统文化。近几年闪耀荧屏的《中国好声音》《爸爸去哪儿》《了不起的挑战》等综艺节目的版权和模式,都是从海外引进的。这引发了人们对如何正确处理我国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关系的思考。</p><p>材料二:电影《战狼II》让国人眼前一亮。媒体造势,网络热搜,观众热议,截止2017年10月28日,该电影票房已突破56亿元。《战狼II》以媲美好莱坞级别的专业技术制作和商业化运作,以亚丁湾撤侨为故事原型,通过创作上的专业精神和价值观上的清醒自觉,成功塑造了一位新时代的中国新英雄,显示了自信、理性、成熟的国民心态,影片透露出的爱国主义情怀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水乳交融。《战狼II》让国人看到,我们的主旋律作品唯有更加尊重观众、尊重市场,才能更好的传播正气、弘扬正能量。</p><p>(1)结合材料一,运用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观点,谈谈在中外文化交流中如何正确处理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p><p>(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战狼II》成功的原因。</p></div></div>
<div><p>【答案】(1)①本民族文化和外来文化各有利弊,在不同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的过程中,要一分为二,全面辩证看待两种文化,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坚持两点论。②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要保持自己文化的民族特色,坚持重点论。③处理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时必须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同时要反对一点论和均衡论的错误。处理二者关系时要反对封闭主义、民族虚无主义等错误。</p><p>(2)①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战狼2》以亚丁湾撤侨为故事原型,尊重市场,很好地彰显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背景下大国自信、理性,成熟的国民心态。②大众传媒具有文化选择、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媒体造势,网络热搜,观众热议使得《战狼2》异常火爆。③高扬爱国主义的旗帜,弘扬正能量,奏响主旋律,激发了观众的民族情感和爱国情怀。④立足当下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尊重观众,符合国民的审美情趣和精神需求。⑤立足实践,对现实事件进行内容与形式上的文化创新。</p><p>【解析】</p><p>本题以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以经济实力为基础的西方文化作为强势文化对国人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审美情趣等产生深刻影响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大众传媒、文化创新的途径、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等知识的把握,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p><p>(1)本题考查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观点,设问指向谈谈在中外文化交流中如何正确处理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解答时首先明确知识范围: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要求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坚持两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坚持重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要抓住主流。辩证法的两点论是有重点的两点论,不是均衡论;重点论是看到两点中的重点,不是一点论。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反对形而上学的一点论和均衡论。然后调动运用上述知识,结合材料进行分析,实现理论与材料的有机结合。</p><p>(2)本题设问指向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战狼II》成功的原因。解答时把握材料关键信息“媒体造势,网络热搜,观众热议”“以亚丁湾撤侨为故事原型,通过创作上的专业精神和价值观上的清醒自觉”“尊重观众、尊重市场”,调动运用大众传媒、爱国主义、文化与经济政治、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等知识分析回答。</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