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玉门市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p><p>A. 李嘉图为代表的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p><p>B. 生物进化论和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p><p>C. 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的空想社会主义</p><p>D. 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德国古典哲学,主要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D项符合题意,A、C两项不合题意;生物进化论和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自然科学基础之一,B项不合题意。答案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人类追索智慧的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哲学派别。这些派别分成_______和______两大基本派别。</p><p>A. 有神论 无神论 B. 可知论 不可知论</p><p>C. 辩证法 形而上学 D. 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有神论和无神论不是哲学的基本派别,A项不选;可知论和不可知论也不是哲学的基本派别,B项不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哲学史上的一个“对子”,但不是哲学的基本派别,C项不选;哲学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派别,D项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它第一次实现了(    )</p><p>①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 ②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p><p>③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④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p><p>A. ①②③</p><p>B. ①③④</p><p>C. ①②④</p><p>D. ②③④</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马克思主义哲学确立了科学的实践观,坚持从实际出发认识周围的世界,第一次在科学的基础上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它把唯物辨证的观点贯穿社会历史研究领域,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故①②④正确;任何哲学都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所以,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并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实现的,故排除③。故本题答案为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这些要素的客观性,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p><p>A. 经济生活 政治生活 文化生活</p><p>B. 地理环境 人口因素 生产方式</p><p>C. 人口因素 生产方式 文化生活</p><p>D. 物质文明 政治文明 精神文明</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自然界的事物都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它们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生产方式,都是客观的物质的要素,B适合题意;其他选项均不合题意,排除。</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国家发改委、国家粮食局关于做好2017年“两节”“两会”期间粮油市场供应有关工作的通知强调,各地要加强对本地区粮油市场供应和价格的监测分析,及时准确掌握粮油加工和市场供应等情况,发现趋势性、苗头性问题要及时采取应对措施。要密切关注、科学研判国内外粮食市场形势,定期发布粮油供求及价格信息,合理引导市场预期。从哲学角度看,上述要求体现了(    )</p><p>①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p><p>②意识对物质具有控制性</p><p>③在运动中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p><p>④人们能够根据客观情况对事物作出超前反映</p><p>A. ①②</p><p>B. ①④</p><p>C. ②③</p><p>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①错误,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②错误,意识依赖于物质,由物质决定并反作用于物质,但意识对物质不具有控制性;各地要加强对本地区粮油市场供应和价格的监测分析,及时准确掌握粮油加工和市场供应等情况,发现趋势性、苗头性问题要及时采取应对措施,表明人们能够根据客观情况对事物作出超前反映,故④符合题意;要密切关注、科学研判国内外粮食市场形势,定期发布粮油供求及价格信息,合理引导市场预期,表明在运动中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故③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为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世界是一个永恒发展的世界。没有发展,就不会有缤纷秀丽的自然界,也不会有生生不息的人类社会。发展的实质是( )</p><p>A. 新旧事物之间的斗争 B. 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p><p>C. 事物性质和状态的改变 D. 事物数量的增加或减少</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B项符合题意;新旧事物之间的斗争是发展的状态,而不是实质,A项不合题意;事物性质的改变是质变,状态的改变是量变,C项不合题意;事物数量的增加或减少是量变,D项不合题意。答案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选项中属于唯物辩证法总特征的是(    )</p><p>①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②世界是永恒发展的</p><p>③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④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p><p>A. ①③</p><p>B. ②④</p><p>C. ①②</p><p>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唯物辩证法总特征是联系观点和发展观点,①是联系观点,②是发展观点,故①②符合题意,入选;③强调矛盾,④强调实践,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答案为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战狼2》吸收了国际类型片的特征,“一个人对付一个非正义秩序”,这是类型片的核心,但电影背后又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式价值观,里面有很多国家符号和国家形象,包括国徽、国旗,最后的护照等,这是对好莱坞类型的一种中国式改造。这主要体现了(    )</p><p>A. 矛盾的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p><p>B. 矛盾的斗争和同一性是一样的</p><p>C. 同一事物在不同的阶段特点基本相同</p><p>D. 事物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战狼2》吸收了国际类型片的特征,“一个人对付一个非正义秩序”,这是类型片的核心,表明矛盾具有普遍性,但电影背后又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式价值观,表明矛盾具有特殊性,坚持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故D符合题意;A错误,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B错误,矛盾的斗争和同一性即对立又统一;C错误,矛盾具有特殊性,同一事物在不同的阶段特点是不相同的,故本题答案为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有手的没眼,有眼的没手”,基层工作者常常抱怨,“最终统统落在街道、镇身上,而体制上条块分割:谁都能管,谁都只管一段,结果谁也管不好,问题久拖成顽疾。”“行政孤岛”现象警示管理者</p><p>A.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 </p><p>B.关键部分对整体起决定性作用</p><p>C.要立足整体,注重系统的优化 </p><p>D.整体的功能等于部分功能之和</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体制上条块分割,造成“行政孤岛”现象警示管理者要立足整体,注重系统的优化。C正确且适合题意;A B正确但与材料主旨不符,应排除;当部分以合理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功能就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当部分以欠佳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功能就小于各部分功能之和;D说法错误;故本题答案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这说的是 ( )</p><p>A. 矛盾的特殊性 B. 主要矛盾 C. 矛盾的主要方面 D. 矛盾的普遍性</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并且贯穿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D项符合题意。答案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6年3月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文表示,2016年将加快推进重点领域价格改革。过去一年多来,我国在价格改革上确有不少进展,一些长期被扭曲的价格关系开始逐步得到调整。但客观看,与市场决定价格形成的目标相比,不少领域、不少环节上的价格改革还亟待理顺。上述材料体现的唯物辩证法的观点是(    )</p><p>①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p><p>②用全面、发展的观点看问题</p><p>③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p><p>④用实事求是的观点看问题</p><p>A. ①③</p><p>B. ①④</p><p>C. ②③</p><p>D. ②④</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①属于认识论,④属于唯物论,均不符合题意,排除;题干强调2016年我国价格改革取得不少进展,但在不少领域、不少环节上的价格改革还亟待理顺,还存在一定问题,体现了用全面、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故②③属于唯物辩证法的观点且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为C。</p></div>
题型: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p><p>材料一 有一次,哲学家贝克莱与一位朋友在花园里散步,不小心踢在一块石头上,他说,因为我踢到了石头,石头才存在,因而他提出了“存在就是被感知”的观点。</p><p>材料二 据《坛经》记载,神宗五祖要选拔接班人,就命弟子们每个人做一首诗,以考查对佛家教义的理解。神秀写下了这样四句:“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染尘埃。”当时有一个打杂的和尚看了这首诗,很不满意,在旁边又写了四句:“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他认为,世界上本来什么也没有,所以也没有什么尘埃。神宗五祖认为这个和尚对佛家教义心领神会,于是把衣钵传给了他。这个和尚就是神宗六祖:慧能和尚。</p><p>结合材料,请回答:</p><p>材料一和材料二各反映了什么哲学观点?二者有什么共同点?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什么?</p></div></div>
<div><p>【答案】(1)材料一反映的是主观唯心主义;材料二反映的是客观唯心主义。二者的共同点都是认为意识决定物质,属于唯心主义。</p><p>(2)①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p><p>②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问题的不同回答。</p><p>【解析】</p><p>本题以哲学家贝克莱因碰到石头而提出哲学观点和作诗考查对佛家教义的理解为背景,从哲学生活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以及哲学基本问题等知识的理解和把握,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和理解分析能力。</p><p>第(1)问,材料一和材料二各反映了什么哲学观点?二者有什么共同点?回答第一问:材料一和材料二各反映了什么哲学观点?解答本设问需要考生掌握判断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的技巧和方法,然后仔细研读材料。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看作世界本原,过分夸大个人的作用,材料一中“存在就是被感知”的观点把人的主观精神看作世界本原,是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认为人之外有神、上帝,把客观精神(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看作世界的本原,材料二中“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观点把客观精神看作世界的本原,属于客观唯心主义。回答第二问:二者有什么共同点?在第一问的基础上回答该问,比较容易。通过分析可知,材料一和材料二中观点同属于唯心主义,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世界的本原,是意识决定物质。</p><p>第(2)问,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什么?本题属于基础知识试题,考查的比较基础,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考生依据教材所学知识,回答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即可;任何人学习哲学都要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世界的本原问题作出回答,认为存在决定思维的车属于唯物主义派别,认为思维决定存在的属于唯心主义派别。因此,依据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世界的本原问题作出不同的回答来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随着大学的扩招,大学生就业的压力越来越大,于是个人创业成为一些大学生的选择。“100人创业,95人死掉或受伤,只有少数人可以摇摇晃晃地走过去”是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真实写照。正是由于成功率不高,大学生创业广受争议。其实,能选择自主创业,其进取精神就令人钦佩,即使失败,这段经历也是人生宝贵的财富。重要的是,大学生在创业时,要有足够的“抗击打”能力,要做好承受失败和挫折的准备。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大学生更应该抓住时机,提高自己,适应环境。不要无所事事,好高骛远,不要抱怨,等待和迷茫都是没有用的。</p><p>阅读上述材料,从“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角度,分析大学生创业为什么容易遭遇失败和挫折?</p></div></div>
<div><p>【答案】①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但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大学生虽然有较高的理论文化素养和积极进取的精神,但也存在缺乏社会经验,对创业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估计不足等弱点和缺陷。社会对大学生创业意义认识不足,支持不够,这些都容易导致大学生的创业失败。</p><p>②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做事情要重视点滴积累,一些大学生好高骛远,眼高手低,忽视自身素质的提高,忽视量的积累,导致创业失败。</p><p>【解析】本题以大学生创业容易遭遇失败和挫折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生活与哲学》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发展观的相关知识,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p><p>本题考查“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角度,设问指向大学生创业为什么容易遭遇失败和挫折,属于原因类试题,要从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角度分析。“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主要指的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然后分别从世界观、方法论、材料分析的角度思考。</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材料: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疟疾是危害严重的世界性流行病,而原有的抗疟药因为疟原虫产生抗药性而失效。屠呦呦和她的科研团队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通过大量实验、翻阅大量医书,并从《肘后备急方》青蒿“绞汁”服用的记载中获得灵感,不断改进提取方法,在经历190多次的提取失败后,采用低沸点的乙醚做材料,终于成功提取了青蒿素,由此开创了疟疾治疗的新途径,全球数亿人因为这种“中国神药”而受益。</p><p>结合材料,说明青蒿素的研制过程是如何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p></div></div>
<div><p>【答案】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经过多次试验,才可以产生关于青蒿素治疗疟疾的正确认识。</p><p>实践是认识的动力。屠呦呦团队持续不懈奋斗的动力,来源于实践生活中,遇到了疟疾的阻碍,形成世界性的难题。</p><p>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试验过程中。会有各种猜想与假设,这都有赖于大量实验来加以检验,最终确定正确的方法与方案。</p><p>实践是认识的归宿与目的。屠呦呦团队艰苦卓越进行认识活动的根本目的,是要克服世界性难题,让亿万人在实际生活中,免于疟疾的危害。</p><p>【解析】本题以青蒿素的研制过程为背景,组织设问,检测学生对哲学认识论知识的掌握,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培育理性精神核心素养。设问对知识限定明确,难度不大。</p><p>设问要求结合材料,说明青蒿素的研制过程是如何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属于体现类主观题。首先分析设问,要求调用的知识是“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属于小切口深分析类型,只需把材料的做法与教材知识点对接即可。然后分析材料:“通过大量实验,终于成功提取了青蒿素”,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疟疾是危害严重的世界性流行病,而原有的抗疟药因为疟原虫产生抗药性而失效”,屠呦呦团队决定攻克这个世界性难题,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动力;“通过大量实验,经历190多次的提取失败后,采用低沸点的乙醚做材料,终于成功提取了青蒿素”,体现了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由此开创了疟疾治疗的新途径,全球数亿人因为这种“中国神药”而受益”,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与归宿。</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北京市属于资源型缺水城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300立方米,低于国际公认的人均1000立方米的缺水警戒线。</p><p>材料一:为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大力促进水资源节约,经北京市政府批准,自2014年5月1日起,上调北京市居民、非居民和特殊行业水价。其中,包括洗车业、纯净水业和洗浴业等在内的特殊行业用水价格大幅上调至每立方米160元。</p><p>材料二:业内专家认为,“除了供水成本普遍上涨,水资源费也有上调理由,对北京越来越稀缺的水资源,有必要投入更多力量进行保护和涵养,同时遏制低效用水甚至滥用水的现象。”</p><p>结合材料,运用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的知识,说明北京市上调水资源费的理由。</p></div></div>
<div><p>【答案】①物质决定意识,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②北京市上调水资源费的决定,正是充分考虑供水成本上涨、水资源稀缺和存在浪费用水等实际情况而做出的。③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要求树立正确的意识,推动事物发展。④制定合理的反映北京市水资源状况的用水政策,有利于更好地节约、保护和涵养水资源。</p><p>【解析】试题分析:</p><p>设问明确要求“运用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的知识”回答,练习材料的做法,理论加材料即可,北京市上调水资费的决定,正是充分考虑水成本上涨资源稀缺和存在浪费用水等实际情况而做出的。符合物质决定意识,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同时这么做了的积极作用体现正确意识的反作用。</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