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5-12 00:34:08

山东省烟台市龙口第一中学高二10月月考政治试卷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从根本上讲,今天人们在解读社会历史过程时所持的世界观,会以方法论的形式作用于其行为方式,并对建构明天的生活世界产生影响。由此,我们可以推知</p><p>①世界观是哲学家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p><p>②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p><p>③哲学具有指导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功能</p><p>④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p><p>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本题考查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哲学的功能。从根本上讲,今天人们在解读社会历史过程时所持的世界观,会以方法论的形式作用于其行为方式,并对建构明天的生活世界产生影响,这表明哲学具有指导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功能,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②③正确且符合题意;世界观是人们对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①错误;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但哲学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④错误。故本题答案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以功用论哲学,则哲学之价值失。知识之最高之满足,必求诸哲学。”对近代国学大师王国维这句话,正确的理解是:</p><p>①哲学对具体科学有指导作用</p><p>②具体科学是哲学产生的基础</p><p>③哲学是各门具体科学的总汇</p><p>④哲学不以解决具体问题为任务</p><p>A. ②④    B. ①④    C. ①③    D. ②③</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题目中,“以功用论哲学,则哲学之价值失。知识之最高之满足,必求诸哲学”这句话说明了哲学对具体科学有指导作用,哲学不以解决具体问题为任务,故①④选项入选。②选项的表述与题意不符。③选项表述错误,哲学是对各门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选B。</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style="width:100%; border:0.75pt solid #000000; border-collapse:collapse"><tr style="height:15.75pt"><td colspan="2" style="width:72.4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xa0;</p></td><td style="width:130.9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哲学</p></td><td style="width:194.7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具体科学</p></td></tr><tr style="height:15.75pt"><td rowspan="3" style="width:16.2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区</p><p>别</p></td><td style="width:46.2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研究对象</p></td><td style="width:130.95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整个世界</p></td><td style="width:194.7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世界的某一特定领域</p></td></tr><tr style="height:15.75pt"><td style="width:46.2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任务</p></td><td style="width:130.95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揭示整个世界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p></td><td style="width:194.7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揭示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p></td></tr><tr style="height:15.75pt"><td style="width:46.2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作用</p></td><td style="width:130.95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p></td><td style="width:194.7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具体的方法指导</p></td></tr><tr style="height:15.75pt"><td colspan="2" style="width:72.4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联系</p></td><td colspan="2" style="width:336.4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①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离开具体科学知识,哲学就会干涸和枯萎。那种认为哲学可以取代具体科学的看法是错误的。②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缺乏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科学家就会在自己的研究活动中失去正确方向,甚至陷入混乱和失败。任何轻视哲学、否认哲学对具体科学的指导作用的看法,都是错误的、有害的</p></td></tr></table><p>&#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7年6月l5日我国首颗大型X射线天文卫星“慧眼”成功发射。“慧眼”的升空填补我国空间X射线探测卫星的空白,是“X射线天文学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从哲学的基本问题的角度看,我国成功发射“慧眼”,需要正确处理()</p><p>①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p><p>②规律的客观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关系问题</p><p>③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p><p>④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p><p>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①④</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本题考查了哲学的基本问题的知识,学生在作答时应注意设问的知识范围。</p><p>本题要求从哲学的基本问题的角度分析我国首颗大型X射线天文卫星“慧眼”成功发射的道理。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思维和存在、物质和意识何者是本原的问题,这是哲学基本问题最重要的方面,和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①③属于哲学的基本问题的角度,②④属于唯物论的角度,不符合题意。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庄子·外篇·秋水》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庄子与出子游于濠(hao)粱之上。庄子日:“鯈(shu)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日:“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关于庄子与惠子的争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p><p>A. 他们在探讨思维和存在何者是世界本原</p><p>B. 二人的分歧在于思维能否正确反映存在</p><p>C. 庄子属于唯心主义,惠子属于唯物主义</p><p>D. 二人的争论体现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之争</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本题考查学生通过对名言、谚语、古文诗词等传统文化蕴含的哲理的理解,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庄子与惠子的争论分歧在于思维能否正确反映存在,即思维和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B适合题意;二者的争论不是关于思维和存在何者是世界本原,排除A、C;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围绕着世界怎么样展开,D不适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我国明朝哲学家王阳明认为“夫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下列观点与此观点蕴含的哲学思想一致的是:</p><p>①存在就是被感知</p><p>②人病则忧惧,忧惧则鬼出</p><p>③未有此气,已有此理</p><p>④人是万物的尺度</p><p>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王阳明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①④项与此观点蕴含的哲学思想相一致;②项属于朴素唯物主义观点;③项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观点;正确选项为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古希腊哲学家、米利都学派的第三位学者阿那克西美尼认为气体是万物之源。他有过一段重要论述:“正如我们的灵魂是气,并且把我们结合在一起一样,气息和空气也包围着整个世界”。下列与材料蕴含的哲学观点相一致的是</p><p>①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p><p>②吾心便是宇宙,宇宙即是吾心</p><p>③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p><p>④理念是世界的本原</p><p>A. ②④    B. ②③    C. ①③    D. ①④</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本题考查学生通过对名言、谚语、古文诗词等传统文化蕴含的哲理的理解,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正如我们的灵魂是气,并且把我们结合在一起一样,气息和空气也包围着整个世界”。这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认为世界的本原是一种或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①③适合题意;②是主观唯心主义,④是客观唯心主义,均不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胡夫金字塔有一段令人生畏的铭文:“不论谁骚扰了法老的安宁,死神之翼将在他头上降临。”从哲学上看,下列选项与这段铭文的性质相一致的是</p><p>A.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p><p>B. 天灾不由人,抗灾不由天</p><p>C. 死生有命,富贵在天</p><p>D. 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人的感觉、经验、观念、目的、意志、心灵等)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当成第一性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客观唯心主义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绝对观念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题干中的观点属于客观唯心主义;A是意识的能动作用,不适合题意;B是发挥主观能动性,不适合题意;C是客观唯心主义,适合题意;D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不合题意,排除。</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题文)下列选项中,体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立的是</p><p>①“凡可状者皆有也,凡有皆象也,凡象皆气也”与“天不变,道亦不变”</p><p>②“世界是一团永恒燃烧的活火”与“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p><p>③“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与“万物皆在我心中”</p><p>④“道是天地之心,万物之母”与“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p><p>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凡可状者皆有也,凡有皆象也,凡象皆气也”与“天不变,道亦不变”分别属于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故①不符合题;“世界是一团永恒燃烧的活火”和“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和“万物皆在我心中”属于主观唯心主义,故②③符合题意;“道是天地之心,万物之母”属于客观唯心主义,“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属于辩证法,故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为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十九大报告提出,围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我们党进行艰辛理论探索,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形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可见</p><p>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今时代精神的精华</p><p>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概括和总结</p><p>③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p><p>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具体内容</p><p>A. ①③    B. ①②    C. ③④    D. ②④</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从材料可以看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今时代精神的精华,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①③项符合题意;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是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和概括和总结,正确反映了新时代的任务和要求,②④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时代在前进,社会在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其发展过程中必然要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并没有过时,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p><p>①具有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特点</p><p>②具有深厚的阶级基础,是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物质武器</p><p>③是时代精神的精华</p><p>④具有自然科学前提,是科学革命理论的来源和基础</p><p>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其发展过程中必然要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并没有过时,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具有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特点,能够正确把握时代的任务和要求,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①③项符合题意;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理论武器而不是物质武器,②项说法错误;社会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来源和基础,④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现代医学研究证明,月亮的圆缺变化影响着我们的身体:人在月缺时气血较虚,月圆时气血比较旺盛,月亮的盈亏变化与人体脏腑功能、气血盛衰息息相关。因此养生时一定要利用好这种变化,及时调整不同时段的养生重点。这一研究结论佐证了</p><p>①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p><p>②主观能动性是养生质量的依据</p><p>③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p><p>④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根本属性</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现代医学研究证明,月亮的圆缺变化影响着我们的身体。养生时一定要利用好这种变化,及时调整不同时段的养生重点。这一研究结论佐证了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我们的思维能够正确的认识存在,即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①③适合题意;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②错误;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根本属性是运动,④是错误的;故本题答案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获诺贝尔奖以来,屠呦呦团队在深入研究中发现,双氢青蒿素对红斑狼疮有独特效果。根据现有临床试验,青蒿素对盘状红斑狼疮的有效率超90%、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有效率超80%。研究人员还证明了青蒿素在治疗肿瘤、白血病、类风湿性关节炎、多发性硬化、变态反应性疾病等方面也有一些效果。这表明</p><p>A. 尊重客观规律,能把“不可能”转变成“可能”</p><p>B. 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相互作用、相互制约</p><p>C. 规律的客观性要求人们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p><p>D. 发挥主观能动性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和利用规律</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A选项错误,“不可能”是指那些不符合客观规律的事情,故该表述错误。B选项表述错误,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规律的必要条件。C选项与题意不符。题目中,屠呦呦团队根据现有临床试验证明了青蒿素在治疗肿瘤、白血病、类风湿性关节炎、多发性硬化、变态反应性疾病等方面也有一些效果,这表明发挥主观能动性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和利用规律,故D选项入选。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8年3月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人民日报》当日发表社论指出,表决通过《宪法修正案》是时代大势所趋、事业发展所需、党心民心所向。此次宪法修定中所蕴含的哲理有</p><p>①坚持在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中把握事物</p><p>②坚持客观与主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p><p>③坚持一切从我党的科学理论出发,与时俱进</p><p>④坚持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的统一</p><p>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宪法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修改,体现了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①项符合题意;宪法的修改是时代大势所趋、事业发展所需、党心民心所向,体现了坚持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的统一,④项符合题意;我们要坚持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②项观点错误;我们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③项观点错误。答案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8年5月28日,习近平在两院院士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破除一切制约科技创新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正所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出自《周易•系辞下》。从“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这一观点中可以知道中国古人</p><p>①已经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p><p>②初步树立了机械的唯物论观点</p><p>③正确揭示了社会运动的规律            </p><p>④认识到运动是事物的存在方式</p><p>A. ①②&#xa0;B. ①④&#xa0;C. ②③&#xa0;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此题考查运动的有关知识,考查学生分析解读材料的能力。“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体现了运动变化,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①④符合题意;题中观点未体现机械的唯物论观点,也未体现社会运动的规律,②③不符合题意。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草木本无意,荣枯自有时。”(孟浩然《江上寄山阴崔少府国辅》),下列选项中与此诗句蕴含的哲学寓意相近的是</p><p>①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p><p>②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p><p>③莫道今年春将尽,明年春色倍还人</p><p>④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p><p>A. ①②    B. ①④    C. ①③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该句诗"草木本无意,荣枯自有时”喻指事物有其运动变化发展的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故①④选项正确入选。②选项体现了事物是不断发展的,没有体现规律性。③选项体现了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有一些流行语热起来。“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洪荒之力”“秒杀”“任性”APEC蓝”“刷脸”“抢红包”等流行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反映出时代的发展进步。材料主要表明</p><p>①意识促进人们实践活动的发展</p><p>②正确的意识具有直接现实性</p><p>③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自觉选择性</p><p>④意识是对客观事物的主观反映</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流行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反映出时代的发展进步,这主要说明意识是对客观事物的主观反映,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自觉选择性,③④项符合题意;意识的作用具有双重性,正确意识促进人们实践活动的发展,错误意识阻碍人们实践活动的发展,①项说法错误;实践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意识活动不具有直接现实性,②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飞行员在飞行过程中,有时看到的“灯光”是星光、看到的“海洋”是陆地,有时对高度、速度、方向的感知都不正确。这种空间迷向效应,是导致飞机失事的一种常见因素,克服空间迷向,飞行员的做法是“不相信感觉,要相信仪表”。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p><p>①“不相信感觉”是因为经验认识不可靠</p><p>②“要相信仪表”体现了意识活动的自觉选择性</p><p>③看到的“海洋”是陆地体现了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p><p>④看到的“灯光”是星光表明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p><p>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此题考查意识的有关知识,考查学生分析解读材料的能力,解答此题可运用排除法。并非所有的经验认识都是不可靠的,经过实践检验的正确的经验认识是可靠的,排除①;看到的“海洋”是陆地,这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并未体现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排除③;“不相信感觉,要相信仪表”,这体现了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②正确;把星光看成灯光,这表明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④正确。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题文)当下快节奏的生活、工作难免给年轻人带来的压力。他们借助“都行“可以”“随它去”“没关系”这些“佛系”观念,舒缓内心的焦虑和抑郁,找寻力量温膜内心。这主要体现了</p><p>A. 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p><p>B. 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直接现实性</p><p>C. 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p><p>D. 主体和客体的作用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完成</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材料主要体现了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信心、决心、意志等能产生巨大的精神激励作用,推动人们战胜困难取得成功,C项符合题意;材料体现的是意识的反作用,不体现意识的本质,A项与题意不符;实践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意识活动不具有直接现实性,B项说法错误;客体的作用是事物自身固有的,不通过实践也能完成,D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中国产品能否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再到“中国创造”,离不开“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是一种精益求精,不苟且、不将就、不敷衍,精耕细作、精琢细磨,体现专业、注重品质的精神。材料强调了意识:</p><p>①具有主动创造性、直接现实性</p><p>②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p><p>③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p><p>④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p><p>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材料强调了意识的作用,意识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②③项符合题意;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①项说法错误;材料强调了意识的作用,不强调意识的本质,④项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题文)科技部部长万钢在2017年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指出,“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将尽快编制完成实施方案,并编制完成人工智能专项规划,加快推进人工智能等重大项目的立项论证。这蕴含的唯物论道理是</p><p>①把科技理论作为编制方案及规划的出发点</p><p>②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 </p><p>③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主动创造性</p><p>④物质和意识相互依赖,不可分割</p><p>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情况编制完成实施方案和专项规划,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主动创造性,②③项符合题意;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而不是从方案及规划出发,①项说法错误;物质不依赖于意识,但意识依赖于物质,④项说法错误。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日前,中国某科研团队经过不断的尝试和摸索,继2014年获得世界首张亚分子级分辨的水分子图像后,再次取得突破,首次得到了水台钠离子的原子级分辨图像,并发现了一种水合离子输运的幻数效应。这说明:</p><p>①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p><p>②实践是客观见之于主观的能动性活动</p><p>③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p><p>④人类可以穷尽对客观世界的认识</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材料说明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正是实践中经过不断的尝试和探索,才取得了科研上的成就。人的实践活动是历史的发展着的,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上,实践活动的内容、形式、规模和水平是各不相同的,①③项符合题意;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能动性活动,不是客观见之于主观的能动性活动,②项说法错误;客观世界是无限发展的,新问题、新情况层出不穷,④项穷尽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题文)习近平总书记曾引用诗人汪国真的名句“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强调广大基层干部群众要行动起来,靠辛勤劳动改变贫困落后面貌。下面与该名句所蕴含的哲理最为接近的是</p><p>①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p><p>②一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虚</p><p>③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p><p>④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p><p>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本题考查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强调实践的重要性,要求广大基层干部群众要行动起来,靠辛勤劳动改变贫困落后面貌。“一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虚”和“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都强调实践的重要性,②④正确且符合题意;①强调的是理想与使命,与题意不符,排除;③强调君子要学会做人,才会有道德,与题意不符,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水的结构是21世纪125个极具挑战性的科学问题之一。其中,离子水合物的微观结构和动力学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焦点。北京大学某科研团队继2014年获得世界首张亚分子级分辨的水分子图像后,在国际上首次得到水合钠离子的原子级分拚图像,并发现了一种水合离子输运的幻数效应。材料蕴含的哲理有</p><p>①改造世界是认识世界的目的</p><p>②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p><p>③“水的结构”的复杂性决定了认识的反复性</p><p>④人们对“水的结构”的认识受其体实践水平的限制</p><p>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本题考査认识的反复性的相关知识,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水的结构是21世纪125个最具挑战性的科学问題之一,我国科学家经过长期努力,不断认识“水的结构”,体现了③④。①②在材料中不能得到体现,均排除。故本题答案为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从“两权分离”到“三权分置”,从集体所有、农户承包经营到集体所有、农户承包、多元经营,从土地流转到“三权分置”改革,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说明了</p><p>①真理只有一个                      </p><p>②真理在发展中不断超越自身   </p><p>③真理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      </p><p>④真理的发展是一个不断被推翻的过程</p><p>A. ①③    B. ①②    C. ②③    D. ②④</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说明了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真理在发展中不断超越自身,②③项符合题意;材料不强调真理的客观性,①项与题意不符;那些经过实践反复检验的,已经确定的真理并没有被推翻,而是不断向前发展,④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C。</p></div>

    题型: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p><p>材料一:作为中国文化“走出去”的一个最具代表性的领域,国产电影要在公共外交中发挥积极作用,就必须保持高水平的艺术水准,借鉴国际化的电影语言,在保持自身民族特色的同时,对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和各种现实社会题材资源给予现代性的理解和世界性的关照,注意研究国际观众的欣赏口味和观影心理,既注意到差异性,更注意到共同性,引导和培养观众的中国式审美,寻找与世界观众审美的契合点。这就要求中国电影人在创作中秉持一种世界性的眼光,最大限度地发挥电影的跨文化传播功能,运用正确的国际传播策略,塑造真实、完整而富有个性和国际性的中国新形象。</p><p>材料二:长期以来,一些地方围垦湖泊、侵占水域、超标排污、违法养殖、非法采砂等现象时有发生,造成湖泊面积萎缩、水域空间减少、水质恶化、生物栖息地破坏等问题。为此,中央提出全面建立省、市、县、乡四级湖长体系,水利部将指导督促各地在2018年年底前全面建成湖长制。湖长制是对河长制的必要补充,也是我国在生态文明方面的新探索,是党的十九大精神在生态建设方面的具体落实。湖长制的建立,将为我国湖泊治理和湖泊的永续利用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证,进一步促进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p><p>(1)有人认为:中国电影成功走出去“需要运用合适的“电影语部,运用新的技术,以创新的形式。使具有中国文化元素的中国故事具备“国际卖相”,才能扩大中国文化IP电影在世界电影市场的影响力。结合材料一并运用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对此加以分析。</p><p>(2)结合材料二,说明推行湖长制应该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p></div></div>
<div><p>【答案】(1)①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国产电影应遵循文化发展的一一般规律,借鉴国际化的电影语言,把握国际观众的观影心理和审美要求,才能塑造富有国际性的中国形象。</p><p>②国产电影创作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应用新技术,以创新的形式,深刻挖掘中国历史文化和现实题材资源的时代内涵,讲好中国故事,展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p><p>(2)①国家针对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尊重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推行建立湖长制,辩证全面地认识和把握实际,为改善湖泊提供重要制度保障。</p><p>②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要深入贯彻十九大精神,不断深入探素,不断完善湖长制,推动我国湖泊的有效治理。</p><p>③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积极推行湖长制,促进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p><p>【解析】</p><p>本题要求结合材料,分析中国电影走出去以及推行湖长制的相关哲学依据。考查考生运用所学哲学知识,分析和理解问题的能力。</p><p>(1)第一问,要求运用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对这一观点进行分析。规律的客观性是指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的普遍性是指一切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都是有规律的。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但人们在客观规律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国产电影应遵循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借鉴国际化的电影语言,把握国际观众的观影心理和审美要求,还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应用新技术,以创新的形式,深刻挖掘中国历史文化和现实题材资源的时代内涵,展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p><p>(2)第二问,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求我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我们要深入贯彻十九大精神,不断深入探素,不断完善湖长制,推动我国湖泊的有效治理。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还要求我们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积极推行湖长制,促进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还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所以国家针对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尊重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推行建立湖长制,辩证全面地认识和把握实际,为改善湖泊提供重要制度保障。</p></div>

    题型: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p><p>当前市场上,夸大药品疗效、不规范命名误导消费者的现象较为严重,为了整治这种现象,食药监出台了中成药重新命名的新规。自2017年初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中成药通用名称命名技术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以来,业内讨论的热度持续升温。3月10日,全国政协委员曹洪欣建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要尊重历史、面对现实,坚持“新药新办法、老药老办法”,循序渐进,逐步推行。云南白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质量总监李劲认为,一些耳熟能详的老字号、老品牌是我国中医药文化的优秀代表和象征,具有世界影响力。“不能用西医西药的思维管理中医中药,在命名上尤其如此。”中国社科院中医药国情调研组组长陈其广说,中国传统中药在命名时往往要把发明人、生产地等因素都考虑在内,如“季德胜蛇药”“马应龙痔疮膏”“赵南山肚痛丸”等,这是对发明人贡献的一种认可。中成药重新命名虽然会在一定程度上给药企带来损失,但药企可以把这次改名当成一个品牌升级的机会,让新的品牌焕发无限的生命力,把国货形象树得高高的。</p><p>运用辩证唯物论的相关知识分析全国政协委员曹洪欣建议的合理性。</p></div></div>
<div><p>【答案】①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中成药重新命名要尊重历史、面对现实。</p><p>②坚持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中成药重新命名要坚持“新药新办法、老药老办法”。</p><p>③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坚持“新药新办法、老药老办法”的原则来完善中成药通用名称的命名。</p><p>④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中成药重新命名要循序渐进,逐步推行。</p><p>【解析】</p><p>本题考查唯物论的知识,考生须首先明确并熟记唯物论的观点,与材料有机结合作答。材料中政协委员曹洪欣建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要尊重历史、面对现实,这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要一切从实际出发;还强调坚持“新药新办法、老药老办法”,这表明了坚持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建议中还要求“循序渐进,逐步推行”,这说明不能盲目,要在尊重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坚持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政协委员曹洪欣的建议将有助于解决医药方面存在的问题,发挥了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p></div>

    题型: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    材料一:为进一步推进转方式调结构,某省委组织专家分赴全省17市进行了实地调研。针对调研中发现的新问题,该省委认真听取民主党派和群众的建议,深化了对转方式调结构的认识。</p><p>材料二:2017年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惨案发生80周年纪念日,也是第四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当天上午,隆重的公祭仪式在南京举行。</p><p>近年来,日本右翼分子竭力篡改历史,公然否认南京大屠杀的存在。但历史不会因时代变迁而改变,事实也不会因巧舌抵赖而消失。南京大屠杀惨案铁证如山、不容否认。年复一年的国家公祭向世人宣示,中国人民反对侵略战争、反对篡改历史的立场坚定不移,中国人民团结一心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决心坚定不移,中国人民捍卫人类尊严、维护世界和平的意志坚定不移。</p><p>(1)结合材料一,运用实践与认识关系的知识,分析该省委开展调研工作的合理性。</p><p>(2)“历史不会因时代变迁而改变,事实也不会因巧舌抵赖而消失”,结合材料,运用追求真理的有关知识,说明这一论断的正确性。</p></div></div>
<div><p>【答案】(1)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该省委通过实地调研获得了认识;</p><p>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该省委通过调研发现新问题,推动了认识的深化;</p><p>③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该省委通过调研获得认识的目的是推进转方式调结构。</p><p>(2)①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南京大屠杀惨案铁证如山,否认南京大屠杀事实的言论,经不起事实的检验。</p><p>②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真理与谬误的界限不容混淆。无论时间过去多久,无论说得多么冠冕堂皇,一切否认南京大屠杀事实的言论都是违背客观事实的,是错误的。</p><p>【解析】</p><p>本题以转方式调结构和南京大屠杀案为切入点,考查了认识论的相关知识,难度适中。重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学生在对教材基础知识熟记于心的基础上结合材料,逐条分析即可。</p><p>(1)第一问,要求运用实践与认识关系的知识,分析该省委开展调研工作的合理性。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表现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认识的目的。该省委通过实地调研获得了认识;该省委通过调研发现新问题,推动了认识的深化;该省委通过调研获得认识的目的是推进转方式调结构,分别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目的和归宿。</p><p>(2)第二问,要求结合材料,运用追求真理的有关知识,说明这一论断的正确性。“历史不会因时代变迁而改变”体现了真理的客观性,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真理与谬误的界限不容混淆。“事实也不会因巧舌抵赖而消失”,体现了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南京大屠杀惨案铁证如山,否认南京大屠杀事实的言论,经不起事实的检验。</p></div>

    题型: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宪法只有不断适应新形势,吸纳新经验,确认新成果,制定新规范,才能拥有持久生命力。1982年至2004年我国共进行了4次修宪。2004年宪法修改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又有了许多重要的发展变化,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为适应新形势需要,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2018年3月11日下午经投票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这对更好发挥宪法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重大作用,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宪法保障,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p><p>结合材料,运用“求索真理的历程”的知识分析我国不断修宪的哲学依据。</p></div></div>
<div><p>【答案】(1)实践和认识是辩证的统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为了适应新的实践形式需要,需要对原有的宪法作修改;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新的宪法修正案,对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国梦的实现,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p><p>(2)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宪法也要随着历史条件,新形势的变化而丰富、发展和完善。</p><p>(3)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随着中国社会实践的发展,宪法会随着新形势的需要不断超越自身。</p><p>【解析】</p><p>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运用“求索真理的历程”的知识分析我国不断修宪的哲学依据,本题的知识范围是“求索真理的历程”的知识,问题指向是分析我国不断修宪的哲学依据,属于原因、意义类主观题,具体解答本题考生可结合材料从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等角度来分析说明。</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山东省烟台市龙口第一中学高二10月月考政治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