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益阳市箴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文科政治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阿里巴巴的持续成功,除了其独特的赢利模式和定位以外,最核心的还是其高管团队抓住了企业经营的核心——人。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非常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在创业团队的第一次沟通会上,就以“此时此刻,非我莫属”的气势提出了要做世界级企业,以此激发团队的积极性。其本人极富激情,并且通过一系列活动和制度,将这种激情传递给每位员工。其人力资源管理团队非常认同马云,充满激情,而且非常活跃。其内部杂志《阿里人》也透着激情与生活化。由此可见</p><p>A. 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政治、经济决定</p><p>B. 优秀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p><p>C. 文化氛围对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p><p>D. 人在实践中创造文化并享用文化</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本题主要考查文化对人的影响。题干主旨强调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马云非常重视企业文化建设”、“通过一系列活动和制度,将这种激情传递给每位员工。其人力资源管理团队非常认同马云,充满激情,而且非常活跃。其内部杂志《阿里人》也透着激情与生活化”,体现文化对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C符合题意;A、B、D均不符合题意,不选。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有人说:“故乡的歌足一支清远的笛音,它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故乡的面容却是一种模糊的惆怅,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别离后,乡愁是一颗没有年轮的树,永远不老去。”从文化生活角度看,下列诗句与之蕴含的道理一致的是</p><p>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p><p>②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p><p>③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p><p>④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p><p>A. ①④ B. ①② C. ②④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别离后,乡愁是一颗没有年轮的树,永远不老去”体现了文化对人有深远持久和潜移默化的影响。“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体现了文化对人的深远持久的影响,①应选;“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并没有体现文化对人的影响,②不选;“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没有体现文化对人的影响,③不选;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体现了文化对人有深远持久和潜移默化的影响,④应选,故本题答案应为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杭州打造休闲之都,尚“静”重“养”的休闲文化,反映了我国古代以“仁”为本、以“和”为宗、“从心所欲不逾矩”的追求,体现了“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思想。这表明</p><p>①中华传统文化是现代智慧的源泉 </p><p>②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和相对稳定性</p><p>③博采众长是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 </p><p>④批判性继承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根基</p><p>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尚“静”重“养”的休闲文化,反映了我国古代以“仁”为本、以“和”为宗、“从心所欲不逾矩”的追求,体现了“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思想体现了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和相对稳定性,批判性继承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根基,故②④符合题意,应选;①说法错误,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也是现代智慧的源泉,排除;③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答案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岭南文化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实践中不断创新、不断自我更新,它在原有特质的基础上,又不断有新的内涵发出,又有新的因子在萌芽,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新岭南文化”。这说明</p><p>①新岭南文化是社会实践发展的产物</p><p>②新岭南文化是与时俱进的文化</p><p>③新岭南文化对广东社会的发展具有反作用</p><p>④新岭南文化是对旧岭南文化的否定和摒弃</p><p>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④ D. ①②</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本题材料中“岭南文化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实践中不断创新、不断自我更新,它在原有特质的基础上,又不断有新的内涵发出来,又有新的因子在萌芽,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新岭南文化’”,既说明了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文化发展的根本途径;也说明了新岭南文化具有与时俱进的品质。由此可见,①②两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③项表述正确但不符合材料主旨,故不能入选;新岭南文化是既有对旧岭南文化批判性继承,也有新的内涵和新的因子,故④项表述错误,不能入选。因此,答案是D项。</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见过很多纵容包庇熊孩子的家长,却很少见到直接带孩子到派出所“自首”的。原来,小泰和另外三个同龄孩子在辖区居委会前面玩滑板车,调皮的他们用刷墙的腻子粉将旁边门市的玻璃门和修车店前面的几辆车都刷了一遍。收到消息的小泰妈妈认为儿子这次确实闯了大祸,也就有了前面带孩子“自首”的一幕。以上案例对于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启示是</p><p>①要重视榜样示范的作用</p><p>②人的文化修养是在家庭教育的过程中形成的</p><p>③必须继承和发扬传统美德</p><p>④重在行动,不尚空谈</p><p>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设问要求回答“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启示”,即如何做。材料中小泰妈妈直接带孩子到派出所“自首”的做法与很多纵容包庇熊孩子的家长不同,启示我们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要重视榜样示范的作用,注重行动,不能空谈,①④符合题意;②与设问不符,排除;材料没体现传统美德,③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临沂市连续举办了九届书圣文化节,建设了一批书法主题文化设施,挂牌了一批书法学校,拥有各类书法团体和书法艺术教育机构千余家,在全国形成了令人瞩目的临沂书法文化现象。下列关于书法的说法,正确的是</p><p>①书法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p><p>②汉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 </p><p>③多姿多彩的书法文化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创造力 </p><p>④书法艺术是中华文化所特有的</p><p>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此题考查中华文化的相关知识。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①说法错误,②正确;临沂市通过举办书圣文化节,建设书法主题文化设施,挂牌成立书法学校,成立千余家各类书法团体和书法艺术教育机构,在全国形成了令人瞩目的临沂书法文化现象。这表明多姿多彩的书法文化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创造力,③正确;④中“特有”说法错误,排除。故本题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有一种精神,它表现为自尊自信的品德、不卑不亢的人格;表现为坚韧不拔、奋发图强,在困难和挫折面前不悲观、不丧气,勇于开拓,积极进取;表现为志存高远,不安于小成,不诱于小利,为远大的理想和目标执着追求等。这种精神是________精神。</p><p>A. 团结统一</p><p>B. 爱好和平</p><p>C. 勤劳勇敢</p><p>D. 自强不息</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本题材料中“自尊自信的品德、不卑不亢的人格”、“坚韧不拔、奋发图强”、“勇于开拓,积极进取”、“志存高远”以及“为远大的理想和目标执著追求”等,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故D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A、B、C三项在材料中并未体现出来,故不能入选。因此,答案是D项。</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微信公众号“央视公益传播”自开通以来,推送了(Family一爱的表达式)等众多公益广告,传递着这个时代的爱与文明,构筑每个人的尊严严和梦想。央视公益传播</p><p>①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p><p>②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p><p>③体现了中华文化特有的公益性</p><p>④突出了道德模范引领社会思潮的作用</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此题考查文化塑造人生的相关知识。微信公众号“央视公益传播”自开通以来,通过推送众多公益广告传递着这个时代的爱与文明,构筑每个人的尊严和梦想。这表明央视公益传播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①②正确;③中的“特有”说法错误,排除;材料未体现道德模范的引领作用,④与材料无关。故本题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中国作家曹文轩荣获2016年国际安徒生奖。他的儿童作品带着浓郁的中国水乡特色,读起来很美。他的作品赢得国际认可,意味着中国故事赢得了国际认同。这告诉我们( )</p><p>①文化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要积极弘扬本民族文化</p><p>②要增强文化自觉和自信,用世界语言讲好中国故事</p><p>③漠视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就会失去文化创新根基</p><p>④文化作品要获得认同,必须根植于本民族文化土壤</p><p>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他的儿童作品带着浓郁的中国水乡特色,读起来很美。他的作品赢得国际认可,意味着中国故事赢得了国际认同。这告诉我们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文化作品要获得认同,必须根植于本民族文化土壤,①④适合题意;用世界语言讲好中国故事不符合现实,排除②;③材料没有体现,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2016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了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谈及党的新闻舆论媒体要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把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变成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及时把人民群众创造的经验和面临的实际情况反映出来。这说明,党的新闻舆论媒体要( )</p><p>①把握好文化继承和文化发展关系,促进文化大繁荣</p><p>②大力发展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p><p>③理解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需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p><p>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提高文化产品质量</p><p>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④ D. ③④</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本题考查国家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①题肢夸大了党的新闻媒体的作用,不选。党的新闻媒体属于文化事业而不是文化产业,②题肢错误,不选。③④题肢符合题意,入选。</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亚里士多德认为,哲学应追求“头等智慧”,赫拉克利特说:“智慧只在于一件事,就是认识那善于驾驭一切的思想。”这段话包含的哲学道理有( )</p><p>①哲学源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②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③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用睿智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实践 ④哲学是高高地悬浮于空中的思想楼阁</p><p>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哲学源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并不是高高地悬浮于空中的思想楼阁。故④项错误。①项不符合题意故排除。本题选D项。</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意境是指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诗意空间。它生于意外又蕴于象内,是一种令人意味无穷却又难以言传的美。从哲学角度看,意境之美是由于( ) </p><p>①“意” 不可能符合“境” ②“意”是对“境”的主观映象 </p><p>③“意” 具有自觉选择性 ④“意”与“境” 难以有同一性。</p><p>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不管是正确的意识还是错误的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都是客观存在通过生活和实践的环节进入人脑、并在人脑中加工改造的结果。离开了客观存在,意识既不能产生,也不能发展。从哲学角度看,意境之美是由于“意”是对“境”的主观映象,“意” 具有自觉选择性,②③适合题意;“意”是对“境”的反映,①④错误;故本题答案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道家强调“道法自然”,认为人类应该以自然为师,顺应自然。这一思想启示我们</p><p>A. 认识和利用规律必须以发挥主观能动性为基础</p><p>B. 认识和改造自然必须以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为前提和基础</p><p>C.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没有本质区别</p><p>D. 只能顺应自然,尊重自然,而不能改造自然</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规律是客观的,尊重规律是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A是错误的;人类应该以自然为师,顺应自然启示我们认识和改造自然必须以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为前提和基础,B适合题意;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有本质区别,C错误;人们在尊重自然的前提下,改造自然,D是错误的。</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手机可以带在手腕上,电脑可以折成巴掌大的小本、电视可以像画一样卷起来……随着投资近500亿元的京东方成都第六代AMOLED柔性化板生产线项目快速推进,这些“魔幻”场景将很快变为现实。从唯物论角度看,“魔幻场景”未来可期体现了</p><p>A. 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的特征</p><p>B. 事物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p><p>C. 思维理念决定发展成果</p><p>D. 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A选项属于认识论范畴,故A不符合题意;材料没体现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故B不符合题意;C选项夸大了意识的作用,故C错误;随着京东方成都第六代AMOLED柔性化板生产线项目快速推进,这些“魔幻”场景将很快变为现实,这说明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故D正确。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财政部经济科学出版社在京召开“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成果”出版座谈会时指出,哲学社会科学集中体现着国家和民族的思维能力、理论素养、精神状况和文明素质,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因为</p><p>A.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p><p>B. 哲学社会科学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p><p>C. 哲学社会科学能够为人们提供解决实际问题的具体方案</p><p>D. 哲学社会科学影响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前进方向</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G20杭州峰会LOGO由20根线条构筑桥梁,寓意G20已成为全球经济增长之桥、合作之桥、共贏之桥。桥梁线条形似光纤,寓意信息时代的互联互通。G20的“0”体现了各国团结协作精神,中文印章彰显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与英文CHINA相呼应。这说明</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15/08/6e9cd7d7/SYS201905150835119112450037_ST/SYS201905150835119112450037_ST.001.png" width="442" height="11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①意识处在主观和客观交互点上</p><p>②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p><p>③创造性思维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决定性因素</p><p>④物质是本源的,意识是派生的,物质决定意识</p><p>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本题考查意识的特点、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选项①说法错误,因为实践处在主观与客观的交互点上,故排除。选项③说法错误,因为创造性思维虽然有利于推动事物的发展,但不是决定性因素,这种观点是唯心主义观点的体现,故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雾霾,是雾和霾的组合词。中国不少地区将雾并入霾一起作为灾害气现象进行预警预报,统称为“雾霾天气”。雾霾是特定气候条件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结果。完成下面小题。</p><p>【1】2016年入冬以来,雾霾覆盖中国中东部地区,从华北到中部乃至黄淮、江南地区,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空气污染,这次强雾霾事件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要解决十面“霾”伏的困境,我们</p><p>①应尊重规律的客观性,按规律办事</p><p>②要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p><p>③应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新的规律</p><p>④要利用和改造规律,治理污染,造福人类</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p>【2】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自然科学不发达的国家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一个哲学社会科学不繁荣的国家,也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社会科学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下列关于哲学功能和作用描述正确的是</p><p>①哲学为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了具体的方法论指导</p><p>②哲学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p><p>③哲学可以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p><p>④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解放人们的思想</p><p>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③</p></div></div>
<div><p>【答案】</p><p>【1】 A </p><p>【2】 C </p><p>【解析】</p><p>本题以“雾霾天气”为背景材料,考查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哲学的功能和作用等知识。第(1)小题可根据强雾霾事件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要解决十面“霾”伏的困境,我们必须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按规律办事,与自然和谐相处,以此作出判断;第(2)小题注意区分哲学与具体科学、哲学与真正的哲学的功能和作用,以此判断出正确选项。</p><p>【1】要解决十面“霾”伏的困境,需要我们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尊重规律的客观性,按规律办事,①②项符合题意;规律具有客观性,不能创造或消灭,也不能改造或改变,③④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A。</p><p>【2】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社会科学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哲学可以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解放人们的思想,指导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③④项关于哲学功能和作用的描述正确;哲学为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但不能提供具体的指导方法,①项说法错误;哲学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但只有真正的哲学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②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C。</p><p>哲学的作用:</p><p>(1)对人生——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p><p>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 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用睿智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实践,为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p><p>(2)对社会——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p><p>①批判功能:哲学可以通过对旧制度和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p><p>②塑造功能:哲学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p><p>③激励功能:哲学可以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美国《新科学家》杂志发布的一项研究成果中,研究者第一次实现了用电击大脑单独区域的方式将意识关闭。这个发现表明有可能是一种被称作“屏状核”的地方,将分散的大脑功能组合在了一起,进而产生了思想、知觉和情感。这让我们对困扰了科学家和哲学家上千年的一个问题——意识是怎么产生的,有了更进一步的解释。这进一步佐证了</p><p>①意识活动是通过人脑对外界刺激的一系列反射活动实现的</p><p>②物质和意识不可分割,意识依赖于物质</p><p>③意识是人脑的产物,人脑的机能</p><p>④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p><p>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意识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人脑产生的,但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不能说是人脑的产物,③说法错误;材料体现的是通过对大脑的研究进一步佐证了意识的产生,有了更进一步的解释,没有体现物质和意识的关系,②与题意无关;材料体现了意识活动是通过人脑对外界刺激的一系列反射活动实现的,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①④适合题意;故该题答案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有人说:“纸箱是物质,被火烧后变成灰;树木是物质,人们可以把它加工成家具、纸张。这说明物质是可以改变的。”这句话的不合理之处在于</p><p>A. 否认了物质的根本属性</p><p>B. 把物质和物质的具体形态混为一谈</p><p>C. 承认了物质和物质的具体形态的联系</p><p>D. 看到了物质的具体形态是可以改变的</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根据题目的表述,有人说:“纸箱是物质,被火烧后变成灰;树木是物质,人们可以把它加工成家具、纸张。这说明物质是可以改变的。”可以看出,该观点的表述认为物质和物质的具体形态是一回事,故B入选。其他三项与题意不符。</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style="width:100%; border:0.75pt solid #000000; border-collapse:collapse"><tr style="height:15.75pt"><td colspan="2" style="width:51.4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 </p></td><td style="width:145.2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哲学上讲的物质概念</p></td><td style="width:202.2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具体的物质形态</p></td></tr><tr style="height:15.75pt"><td rowspan="2" style="width:16.2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区</p><p>别</p></td><td style="width:24.45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特性</p></td><td style="width:145.2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p></td><td style="width:202.2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除客观实在性以外,还有其自身的个别属性</p></td></tr><tr style="height:15.75pt"><td style="width:24.45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存在状态</p></td><td style="width:145.2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不生不灭、永恒存在</p></td><td style="width:202.2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有生有灭</p></td></tr><tr style="height:15.75pt"><td colspan="2" style="width:51.4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联系</p></td><td colspan="2" style="width:358.2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①物质是对万事万物即具体的物质形态的概括抽象;物质依赖于具体的物质形态,离开具体的物质形态,就没有了物质。②不能用物质代替具体的物质形态,否则就看不到世界的丰富多彩。同样,也不能用具体的物质形态代替物质,否则又会抹杀世界的物质性。③二者是共性与个性,普遍性与特殊性、抽象与具体的关系,而不是整体与部分、多数与少数的关系</p></td></tr></table><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2016年里约奥运会,中国女排小组赛历尽坎坷垫底出线,淘汰赛疯狂逆袭,决赛中战胜塞尔维亚队,时隔12年再次问鼎奥运冠军,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中国女排精神。下列关于“女排精神”的理解正确的有</p><p>①“女排精神”属于意识范畴,具有强大的能动作用</p><p>② 女排夺冠既是“女排精神”的体现,又是意识决定论的表现</p><p>③ 只要拥有顽强拼搏的“女排精神”,做任何事情都会成功</p><p>④“女排精神”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积极意义</p><p>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女排精神”属于意识范畴,具有强大的能动作用,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积极意义,故选项①④符合题意,应选;选项②说法错误,我们既要坚持物质决定论,又要坚持意识的反作用论,排除;选项③说法过于绝对,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美国生物学家玛葛莉丝深信,共生是生物演化的机制,“大自然的本性就厌恶任何生物独占世界的现象,所以地球上绝对不会有单独存在的生物”。这个规律也适用于人类。下列内容与这一规律体现的哲理相一致的是</p><p>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p><p>②人是宇宙之精华,万物之灵长。(莎士比亚)</p><p>③涸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吕氏春秋》</p><p>④桔生淮南则为桔,桔生淮北则为枳。《晏子春秋》</p><p>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此题考查规律和联系普遍性的相关知识。“大自然的本性就厌恶任何生物独占世界的现象,所以地球上绝对不会有单独存在的生物”这体现了联系的普遍性和事物运动的规律性。“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体现了事物的运动是有规律的,①符合题意;“人是宇宙之精华,万物之灵长”强调人的地位和重要性,②不符合题意;“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体现了联系的普遍性,③符合题意;“桔生淮南则为桔,桔生淮北则为枳”体现了矛盾的特殊性,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p></div>
题型: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什么样的时间最珍贵?什么样的青春最无悔?央视春晚,一曲《时间都去哪了》,在让你感动于父母之爱的同时,也激起了人们对青春的反思和对生活的追问。阅读材料,完成问题。</p><p>“门前老树长新芽,院里枯木又开花,半生存了多少话,藏进了满头白发!记忆中的小脚丫,肉嘟嘟的小嘴巴,一生把爱交给他,只为那一声爸妈!……”《时间都去哪了》本是几年前的“旧歌”,为何焕发又一春?这首歌歌词朴实细腻、旋律深情舒畅,而央视春晚,正是全国人民思乡最切、亲情最浓的时刻。王铮亮在这样一个舞台唱了这样一首歌,还配以网友30年与父母的合影作为舞台背景,深深触动了亿万观众的心,在对亲情的表述和对时光的感叹中传递着正能量,也折射出对“空巢家庭”和老人“精神赡养”等社会热门话题的思考。有人说是央视春晚的舞台成就了这首歌曲,更是亿万观众的共鸣使歌曲爆红!!</p><p>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歌曲《时间都去哪了》走红的原因。</p></div></div>
<div><p>【答案】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歌曲在对亲情的表述和对时光的感叹中传递着正能量,提醒人们珍惜亲情,关爱父母。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歌曲立足实践,反映现实,关注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受到人民群众的喜爱。大众传媒是当前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歌曲借助央视春晚舞台,实现了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并得以迅速广泛传播。</p><p>【解析】</p><p>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歌曲《时间都去哪了》走红的原因,属于原因类的解答题。解答本题需要学生认真分析材料关于《时间都去哪儿了》的描述,以从中获取有效答题信息。材料中“2014年央视春晚”表明了大众传媒在文化传播方面的地位与功能;材料中“深深触动了亿万观众的心”表明人民群众既是文化创作的主体,也是享受文化的主体,文化创作要反映人民群众的呼声;材料中“在对亲情的表述和对时光的感叹中传递着正能量”表明优秀文化对人的影响。</p></div>
题型: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p><p>那个像“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撑着油纸伞定格在“悠长而又寂寥的雨巷”。戴望舒笔下的油纸伞是起源于中国的一种纸制或布制伞,亦传至亚洲各地如朝鲜、越南、泰国、日本等地,并在各地发展出具有当地特色的油纸伞。油纸伞除了是挡阳遮雨的日常用品外,也是嫁娶婚俗礼仪一项不可或缺的物品,中国传统婚礼上,新娘出嫁下轿时,媒婆会用红色油纸伞遮着新娘以作避邪。现在日常所用的油纸伞多是作为艺术品和游客纪念品售卖。</p><p>毕业于杭州师范大学设计系的刘伟学辞去工作,和他的两位同学离开都市,窝在山坳的祖屋里跟爷爷学做油纸伞。2017年7月,在巴黎家居装饰博览会上,刘伟学参展的10把油纸伞当即被巴黎的一家设计店铺预订,后续订单“呼啦啦”地飞来了。三个90后匠人使中国百年油纸伞,惊艳了整个巴黎家居博览会。</p><p>结合材料,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有关知识,分析中国油纸伞成功走向世界对我国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提供了哪些积极启示?</p></div></div>
<div><p>【答案】①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相互促进。</p><p>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铸就中华文化的新辉煌。</p><p>③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社会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继承优秀传统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欣赏。(三点即可)</p><p>【解析】</p><p>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有关知识,分析中国油纸伞成功走向世界对我国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提供了哪些积极启示。</p><p>从材料可以看出,戴望舒笔下的油纸伞是极富中国特色的传统工艺品之一,早已传至亚洲各地,并发展出符合当地特色的油纸伞。油纸伞除了是遮阳挡雨的日常用品外,还是民俗礼仪一项不可或缺的物品。刘伟学等三个90后匠人使中国百年油纸伞,惊艳了整个巴黎家居博览会。可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有关知识,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立足当代中国社会现实、继承优秀传统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相互促进等方面,分析中国油纸伞成功走向世界对我国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提供的积极启示。</p></div>
题型: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 央视热播的《经典咏流传》将中华优秀的诗词文化与电视媒介丰富多样的传播手段有机结合,兼顾内容上的意境悠远和形式上的通俗易懂,把文学经典唤醒、擦亮,让古典诗词乘着歌声的翅膀尽情飞翔,以现代人喜闻乐见的方式,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p><p>“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清·袁枚)这首20字小诗《苔》,被乡村老师梁俊和山里孩子小梁在《经典咏流传》舞台重新唤醒。</p><p>“白日不到处”,是客观存在的情境。并不是每个父母都能为孩子提供优越的生活条件,也不是每个人都有天才的起点。尽管如此,“青春恰自来”,通过个人奋斗实现生命平等的价值,又是普遍的现象。隐蔽而平凡地默默成长,如苔藓般不那么引人注目,却有着与牡丹同样的姿态,绽放自己的风采。生若为苔,也会有自己的高光时刻。</p><p>(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p><p>(2)结合材料,运用意识的作用相关知识,谈谈如何在实现人生价值的过程中绽放风采。</p></div></div>
<div><p>【答案】(1)①通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和形式的创新,能够丰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永葆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凝聚力;</p><p>②能够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树立民族文化的自觉、自信;</p><p>③能够推动社会实践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提升综合国力。</p><p>(2)①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要有坚定的理想和信念,拟定科学的目标和计划,指导人生实践;②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要深入认识事物发展的本质,利用好现有条件,克服不利条件,实现人生目标;③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要保持克服困难的信心和战胜困难的勇气,作为实现人生价值的强有力支撑。</p><p>【解析】</p><p>本题以《经典咏流传》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背景材料,考查文化创新的意义、优秀文化的作用、意识的能动作用等知识。第(1)问可通过材料中《经典咏流传》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和形式的创新,从丰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优秀文化的作用、推动社会实践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提升综合国力等方面,分析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第(2)问可结合材料《苔》所包含的生命价值,从意识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活动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等方面,谈谈如何在实现人生价值的过程中绽放风采。</p><p>(1)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p><p>从材料可以看出,《经典咏流传》将中华优秀的诗词文化与电视媒介丰富多样的传播手段有机结合,兼顾内容上的意境悠远和形式上的通俗易懂,把文学经典唤醒、擦亮,让古典诗词乘着歌声的翅膀尽情飞翔,以现代人喜闻乐见的方式,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可运用文化生活知识,从通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和形式的创新,分析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丰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永葆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凝聚力。有利于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树立民族文化的自觉、自信。有利于推动社会实践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提升综合国力。</p><p>(2)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意识的作用相关知识,谈谈如何在实现人生价值的过程中绽放风采。</p><p>从材料可以看出,《苔》这首仅有20字的小诗,被乡村老师梁俊和山里孩子小梁在《经典咏流传》舞台重新唤醒。让人意识到,每一个平凡如苔藓般不那么引人注目的生命,却有着与牡丹同样的姿态,通过个人奋斗,利用好现有条件,克服不利条件,同样可以绽放自己的风采。可运用意识的作用相关知识,从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等方面,谈谈如何在实现人生价值的过程中绽放风采。</p></div>
题型: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共享单车是共享经济的一种新形态。不仅有效缓解了“最后一公里”难题,也让“绿色出行”成为一种时尚。阅读材料,回答问题。</p><p>材料一为深入推进银川市“两宜两化”城市建设,真正依靠“科技+互联网”的智慧城市建设,推动低碳、绿色、便捷的出行方式,2017年五一前将会有10000辆共享单车与银川市民见面。同时,为了避免出现外地共享单车乱摆乱放影响市容市貌情况的发生,银川市政府将成立银川市共享单车工作领导小组,出台意见切实抓好共享单车的停放管理。城管部门将把随意停放的自行车各归各位,摆放整齐,避免出现外地共享单车乱摆乱放影响市容市貌情况的发生,公安部门将对恶意破坏、毁弃、盗窃共享单车等行为进行依法查处,共同构建安全、便捷、舒适的共享单车出行服务系统。</p><p>(1)从辩证唯物论角度,分析说明银川市采取相关措施的正确性。</p><p>材料二资本强势推动、“一个星期出现一个新品牌”、年底用户或达5000万……共享单车成为当年最热门的投资风口之一。但短时间商业模式的“几何式”复制也带来诸多管理难题,停车乱、“潮汐现象”、资金池等制约着共享单车的发展。在行业积极制定标准、政府加强监管的同时,企业也在“自救”,求解管理难题。</p><p>(2)请你为企业破解发展难题提供两条方法论建议。</p></div></div>
<div><p>【答案】(1)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主观符合客观。银川市政府为了避免出现外地共享单车乱摆乱放影响市容市貌情况的发生,提出针对性的措施,促进实际问题的解决。②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银川市政府出台《意见》鼓励和支持共享单车发展,有利于构建安全、便捷、舒适的共享单车出行服务系统。③规律具有客观性,要求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银川市政府在尊重市场规律的基础上制定《意见》,正确发挥了主观能动性。</p><p>(2)①一切从实际出发,针对共享单车发展的实际问题,个个击破。②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尊重市场规律的基础上制定企业发展的规划。③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勇敢地面对挫折与考验。</p><p>【解析】</p><p>本题以共享单车发展为背景材料,考查一切从实际出发、意识的能动作用、按客观规律办事等知识。第(1)问可结合共享单车发展的情况,从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等方面,分析说明银川市采取相关措施的正确性;第(2)问可根据企业发展所面临的具体困难,从相应的方法论角度为企业破解发展难题提供合理建议。</p><p>(1)从辩证唯物论角度,分析说明银川市采取相关措施的正确性。</p><p>从材料可以看出,银川市政府为了避免出现外地共享单车乱摆乱放影响市容市貌情况的发生,在尊重市场规律的基础上制定《意见》,鼓励和支持共享单车发展,提出针对性的措施,有利于构建安全、便捷、舒适的共享单车出行服务系统,促进实际问题的解决。可运用辩证唯物论相关知识,从物质决定意识,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规律具有客观性,要求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等方面,分析说明银川市采取相关措施的正确性。</p><p>(2)本题要求请你为企业破解发展难题提供两条方法论建议。</p><p>注意围绕如何为企业破解难题这一主题,从方法论角度提出合理建议。如一切从实际出发、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等,建议要切合实际,有可操作性。</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