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5-12 00:31:46

湖南省衡阳县第一中学高二期上学期中考试政治试卷(理)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我们的国家之所以伟大,我们的民族之所以伟大,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我们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是</p><p>①CCTV举办2018年春节联欢晚会</p><p>②2018年足球世界杯在俄罗斯举行</p><p>③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p><p>④2018年6月受中美贸易战影响美国股市下跌</p><p>A. ①③    B. ①②    C. ③④    D. ②④</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本题考查文化的内涵。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和精神产品。CCTV举办2018年春节联欢晚会和2018年足球世界杯在俄罗斯举行都属于文化现象,①②正确且符合题意;③属于政治现象,④属于经济现象,都不符合题意,均应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校园文化是师生精神风貌、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的综合体现。一个学校的 发展,不仅仅体现在高质量的教育教学上,更体现在富有特色和个性的校园文化建设上。 努力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陶冶学生的情操,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是</p><p>A. 文化决定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p><p>B. 文化建设是思想道德建设的中心环节</p><p>C. 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p><p>D. 文化是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一个学校的发展,不仅仅体现在高质量的教育教学上,更体现在富有特色和个性的校园文化建设上。努力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陶冶学生的情操,体现了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要努力营造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校园文化环境,C项符合题意;文化影响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而不能决定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A项说法错误;思想道德建设是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B项说法错误;材料体现了文化环境对人的影响,不体现文化的含义,D项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中国饮食文化底蕴丰富多彩,一道菜就是一个文化的体现,一道菜便能诠释一个文化的内涵。“吃”不仅可以满足口腹之欲,更体现了食物带给中国人的生活仪式、伦理、趣味等方面的文化特质。中国饮食文化的特点说明</p><p>①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p><p>②文化作为一种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p><p>③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p><p>④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也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p><p>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吃”不仅可以满足口腹之欲,更体现了食物带给中国人的生活仪式、伦理、趣味等方面的文化特质。中国饮食文化的特点说明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也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①④正确且符合题意;②项错误,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③项错误,经济是文化发展的基础。故本题答案为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最是书香能致远,唯有读书方宁静。某校积极开展“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校园”的读书活动。为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学校开展了经典诵读比赛、传统美德我践行等文化活动,并在校园里设立名言警句文化长廊、古今中外名人介绍走廊等,营造了浓厚的读书氛围,推动了校园文化建设。这样做的依据是</p><p>①校园文化建设能够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p><p>②优秀文化对人的思维方式产生的影响更持久</p><p>③文化对人的全面发展起促进作用</p><p>④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p><p>A. ②③    B. ①④    C. ①②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该校积极开展“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校园”的读书活动,推动了校园文化建设,是因为校园文化建设能够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故①④符合题意;②错误,不论是优秀文化还是落后文化对人的影响都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③错误,文化有先进文化和落后文化,先进文化对人的全面发展起促进作用。故本题答案为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穿越故宫来看你》最近刷爆朋友圈。明成祖朱棣从画像中跳出来,大跳hip—hop舞蹈,再一路出宫自拍,发着各种QQ表情,刷着朋友圈……用户记住了这个“潮流”皇帝,也记住了这个“萌贱”画风的品牌:故宫淘宝。“故宫淘宝”是故宫文化服务中心开设的官方销售网店,希望通过电子商务的形式传播故宫文化。在涉足新媒体尤其是招了一群“蛇精病”的创意人员之后,“故宫淘宝”现已成为爆款IP。这说明</p><p>①大众传媒具有文化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强大功能</p><p>②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产业的发展促进经济发展</p><p>③人们在创造文化的过程中享用文化</p><p>④故宫藏品是我国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p><p>A. ②④    B. ①②    C. ①④    D. ②③</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故宫淘宝”是故宫文化服务中心开设的官方销售网店,希望通过电子商务的形式传播故宫文化。在涉足新媒体尤其是招了一群“蛇精病”的创意人员之后,“故宫淘宝”现已成为爆款IP。这说明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也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同时说明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产业迅速崛起,②③适合题意;大众传媒具有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①是错误的;文化遗产是我国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④错误;故本题答案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键盘时代,“提笔忘字”现象屡见不鲜,一些生编硬造的网络语言使美感荡然无存。拯救汉字、唤起全民对汉字的关注与重视成为许多人的共识。这是因为:</p><p>①汉字承载着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p><p>②汉字历来为中华各族人民所通用</p><p>③汉字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p><p>④发掘汉字之美有利于增强文化自信</p><p>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文字的发明,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故③错误;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今天为中华各族人民所通用,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故②错误;汉字承载着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发掘汉字之美有利于增强文化自信,所以拯救汉字、唤起全民对汉字的关注与重视成为许多人的共识,故①④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为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在影响文化发展的各种因素中,最根本的是</p><p>A. 思想运动的激荡    B. 科学技术的进步    C. 社会制度的更替    D. 教育的发展</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决定着社会制度的变化,也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方向,因此,社会制度的更替是影响文化发展的根本的决定性因素,故C符合题意;选项ABD均不是影响文化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不选。故本题答案为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互联网催生了网络语言,从某种角度上折射了时代的进步、社会的繁荣。“点赞”,“蛮拼”、“任性”等生动形象的网络语言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并登堂入室被主流媒体采用。这种现象反映了( )</p><p>①网络语言丰富了汉语言文化</p><p>②网络语言提升了我国文化软实力</p><p>③网络语言的出现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p><p>④大众传媒在文化传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p><p>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网络语言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被主流媒体所采用,进一步丰富了语言的内容,①符合题意入选;②不符合题意排除,题意没涉及网络语言和文化软实力的关系;网络语言折射了时代的进步,社会的繁荣,但是并不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③表述错误排除;互联网催生了网络语言,网络语言进入了人们的生活,说明大众传媒在传播文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④符合题意入选。故答案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经济发展虽然落后,但当时却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不同学派争芳斗艳,各种艺术蓬勃发展,有声有色,并且形成了中原文化圈、北方文化圈、吴越文化圈等文化圈。这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有</p><p>①文化是经济的集中表现</p><p>②文化的发展具有相对独立性</p><p>③思想运动是社会变革的先导</p><p>④思想运动往往能够促进文化发展</p><p>A. ①④    B. ②④    C. ③④    D. ①②</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经济发展虽然落后,但当时却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不同学派争芳斗艳,各种艺术蓬勃发展,有声有色,并且形成了中原文化圈、北方文化圈、吴越文化圈等文化圈。这体现了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思想运动能够促进文化发展,②④适合题意;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文化是经济政治的反映,①错误;③材料没有体现,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哈萨克、乌兹别克和吉尔吉斯三国交界的地方,有一个“陕西村”。村民是一百多年前从中国的陕西、甘肃逃到这里的回民,已从当年的三千多人发展到现在的十二万人。他们对内依旧用陕西方言,仍然保留着一百多年前原汁原味的陕甘风俗。材料体现了</p><p>①文化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p><p>②人口迁徙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p><p>③文化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p><p>④传统文化在发展的基础上继承</p><p>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材料体现了人口迁徙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文化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的稳定性,②③项符合题意;材料不体现文化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①项与题意不符;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④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7年7月,在波兰举行的第41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申报的世界自然遗产项目“青海一可可西里”和“鼓浪屿一历史国际社区”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中国积极申遗,是因为文化遗产</p><p>①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p><p>②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p><p>③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p><p>④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p><p>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故①③正确;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故②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为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我们对待中华传统文化</p><p>①要“取其精华、去其糟泊”,批判继承,古为今用</p><p>②要自觉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享用者</p><p>③要把发展和创新作为继承传统文化的前提和基础</p><p>④要把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文化创新的立足点</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泊”,批判继承,古为今用。面对传统文化,要辩证地认识它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故①符合题意;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我们就能作出正确的文化选择,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享用者,故②符合题意;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故③错误;④错误,文化的立足点是社会实践。故本题答案为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建军90周年“沙场阅兵”令世界瞩目,中央电视台成功进行了全景式、立体化直播,这有赖于航拍机、微型摄像机等新技术、新设备的运用。这表明大众传媒</p><p>A. 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p><p>B. 具有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p><p>C. 是推动文化发展的根本因素</p><p>D. 是社会生活中最丰富的传媒</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建军90周年“沙场阅兵”令世界瞩目,中央电视台成功进行了全景式、立体化直播,这表明大众传媒具有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故B符合题意;A不符合题意,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C错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推动文化发展的根本因素;D错误,口语是社会生活中最丰富的传媒。故本题答案为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平昌冬奥会闭幕式上,“北京八分钟”现场演出精彩夺目,惊艳全球。演出颠覆了传统的表演方式,让人工智能与演员相互配合表演,通过互联网与国人互动,展示了14年来中国取得的辉煌成就,表达了中国人民欢迎全世界朋友相聚北京的主题。“北京八分钟”演出惊艳全球充分说明了</p><p>①科技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p><p>②现代传媒丰富和扩展了中华文化的内涵</p><p>③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和活力的重要保证</p><p>④与现代流行文化融合是优秀传统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北京八分钟”的演出颠覆了传统的表演方式,让人工智能与演员相互配合表演,通过互联网与国人互动,展示了14年来中国取得的辉煌成就,表达了中国人民欢迎全世界朋友相聚北京的主题。“北京八分钟”演出惊艳全球充分说明科技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和活力的重要保证,①③适合题意;现代传媒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传播,但没有丰富和扩展中华文化的内涵,②错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立足于社会实践,④错误;故本题答案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8年央视春晚继续沿用“北京主会场+各地分会场”的直播模式。播出期间,通过电视、网络、社交媒体等多终端多渠道,海内外收看春晚的观众总规模达11.31亿,共同打造“东西南北中共度多彩中国年”的电视盛宴。这样的设计能够让我们感受到</p><p>①一方水土滋养一方文化,中华文化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p><p>②百花齐放才有春色满园,多姿多彩的地域文化相映生辉</p><p>③大众传媒服务春晚舞台,现代科技助力文化传承与发展</p><p>④一城一故事一曲一传奇,深谙传统文化就会有文化自信</p><p>A. ②③    B. ①④    C. ①②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2018年央视春晚继续沿用“北京主会场+各地分会场”的直播模式可以让我们领略不同民族的文化,感受到百花齐放才有春色满园,多姿多彩的地域文化相映生辉,故②符合题意;通过电视、网络、社交媒体等多终端多渠道,海内外收看春晚的观众总规模达11.31亿,共同打造“东西南北中共度多彩中国年”的电视盛宴,这表明了大众传媒服务春晚舞台,现代科技助力文化传承与发展,故③符合题意;①错误,我们赢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不能说中华文化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④错误,传统文化有精华和糟粕,并不是深谙传统文化就会有文化自信。故本题答案为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苏绣始于春秋时期。明代时江南成为丝织手工业中心,在绘画艺术方面出现了以唐伯虎、沈周为代表的吴门画派推动了苏绣的发展。苏绣艺人结合绘断作品进行再制作,所绣佳作栩栩如生笔墨韵味淋漓尽致,有“以针作画”巧夺天工之称,在艺苑中吐芳挺秀,与书画艺术媲美争艳。材料表明苏绣文化</p><p>①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反映</p><p>②具有鲜明的区域特征,由其地理环境所决定</p><p>③博大精深,具有鲜明而独特的风格</p><p>④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是中华文化的瑰宝</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此题考查中华文化。学生理解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为本题主要考查点,解答此题可用排除法。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的集中反映,苏绣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反映,①表述错误,排除;苏绣文化具有鲜明的区域特征受地理环境的影响,而不是由其地理环境所决定,②说法错误,排除;题干中,苏绣始于春秋时期。明代时江南成为丝织手工业中心在绘画艺术方面出现了以唐伯虎、沈周为代表的吴门画派推动了利绣的发展。刺绣艺人结合绘断作品进行再制作,所绣佳作栩栩如生笔墨韵味淋漓尽致有“以针作画”巧夺天工之称,在艺苑中吐芳挺秀,与书画艺术媲美争艳。材料表明苏绣文化博大精深,具有鲜明而独特的风格,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故③④正确。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8年5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综合研究成果发布会”指出,中华文明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广泛受到外来文明的影响。源自西亚、中亚等地区的小麦栽培技术以及青铜治炼技术逐步融入中华文明之中,并改造生发出崭新的面貌。这充分说明</p><p>①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p><p>②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p><p>③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p><p>④中华文化具有极大的包容性</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本题考查文化多样性及中华文化的包容性,考査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材料反映了中华文明受到西亚、中亚等地区的外来文明的影响,并在吸收借鉴的基础上得到了创新发展,说明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也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③④符合题意。①②在材料中不能得到体现,均排除。故本题答案为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8南京书展暨春季馆藏图书全国展销会”的书展主题是“阅读,让生活更美好”,市民可以通过扫二维码,免费阅读经推荐的百万好书。倡导阅读百万好书是因为</p><p>①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是通过阅读百万好书获得的</p><p>②阅读可以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p><p>③文化对经济政治有时起决定作用</p><p>④阅读是一个让人自觉学习、主动接受健康向上文化熏陶的过程</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倡导阅读百万好书,通过阅读,学习优秀文化,让人自觉学习、主动接受健康向上文化熏陶,有利于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故②④符合题意;①错误,通过实践和文化学习可以提高人的文化素养,而不仅仅是通过阅读百万好书获得;③错误,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对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故本题答案为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两千年来,丝绸之路始终影响着人类文明的进程。不同种族、不同信仰,不同文化背景的军队、商人、学荞、僧侣,往来在这条道路上,创造并传递着财富、智慧、宗教和艺术。它让中国的丝绸和文明风靡全球,让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沿着丝绸之路迅速崛起并传遍整个世界。由此可见</p><p>①人口迁徙意味着大规模的文化传播</p><p>②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p><p>③不同民族的文化具有共性和普遍规律</p><p>④文化先是民族的,后是世界的</p><p>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材料体现的是商业贸易,没有体现人口迁徙,①不选;两千年来,丝绸之路始终影响着人类文明的进程,创造并传递着财富、智慧、宗教和艺术,这说明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②正确;“它让中国的丝绸和文明风靡全球,让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沿着丝绸之路迅速崛起并传遍整个世界”这说明不同民族的文化具有共性和普遍规律,③正确;材料没有体现文化先是民族的,后是世界的,④不选,故本题答案应为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第三届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以“展示、交流、合作、提升”为宗旨,以“海丝建设”为主题,邀请来自 30 余个国家的 350 余名艺术家参加中国—中东欧国家文化季泉州分场、南音大会唱、海丝艺术发展论坛等活动。艺术节的举办 </p><p>①展示了参与国文化的多样性,促进文化交流    </p><p>②促进了参与国之间文化的传播、融合和趋同 </p><p>③能使各国认同其他国家文化,实现世界文化繁荣    </p><p>④推动文化交流互鉴,有利于增进政治互信经济发展</p><p>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第三届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的举办展示了参与国文化的多样性,促进了文化交流,①正确;参与国之间文化趋同的观点不正确,②不选;艺术节的举办并不会起到使各国认同其他国家文化的作用,③不选;艺术节的举办能推动文化交流互鉴,有利于增进政治互信经济发展,④正确,故本题答案应为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8年是农历狗年,我国常常以狗眼看人低比作一个人自高自大,看不起人。而西方认为狗是人类最好的朋友,英国人甚至敢用上帝来开狗的玩笑,说狗是上帝的倒立(GOD与DOG),从这一现象中我们可以感悟到</p><p>①不同民族的文化是不同民族社会实践的产物</p><p>②文化的多样性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有重要意义</p><p>③不同民族的文化影响人们的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p><p>④中华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地域性的特征</p><p>A. ②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①③</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材料强调拥有不同国家文化背景的人对“狗”的看法有所不同,这说明不同民族的文化是不同民族社会实践的产物,也说明了不同民族的文化影响人们的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故①③正确;文化遗产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有重要意义,故②错误;材料没体现中华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地域性的特征,故④不符合题意。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家规是孩子行为培养的根基。老北京也有很多家规,例如:不许吧唧嘴儿;不许叉着腿儿;不许搅菜碟儿;不许筷插碗儿;不许不称长辈您;不许说瞎话儿:未嫁姑娘不许站在窗前往外看……对于这些传统的家规,我们应该</p><p>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p><p>②固守传统,独树一帜</p><p>③批判继承,古为今用</p><p>④摒弃传统,顺应时代</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材料中的家规其实就是一种传统文化。对于传统文化,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对于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要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内容要加以改造或剔除。选B。②错在“固守传统”;④错在“摒弃传统”</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身处快速发展的时代,道别变得频繁和寻常。30年前,对远行者的叮咛是“一定要写信来”;20世纪90年代,离别的嘱托变成“常打电话”;如今,书信、电话、短信、MSN、QQ等方式总有一种适合离者抒发别情,道声平安。这表明</p><p>①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p><p>②传统习俗是民族文化的重要内容</p><p>③现代传媒已经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p><p>④科技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p><p>A. ①③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身处快速发展的时代,道别的方式也在发生着变化,书信、电话、短信、电邮、MSN、QQ等方式总有一款适合离者抒发别情,道声平安,说明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科技进步有力地推动了文化发展,①④符合题意;②说法正确但与题意无关,排除;现代传媒已经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不是途径,③错误;故本题答案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提起端午节,人们就会想起吃粽子、赛龙舟、祭屈原等习俗,其历史可追溯到2000多年前我国远古的祭龙日。当时,人们把五月视为恶月,希冀以龙的威慑力驱除灾疫邪祟。此后,端午节就以祛除病疫、躲避兵鬼、驱邪禳灾的形式传承。由此可见</p><p>①民族节日是一国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p><p>②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p><p>③中华文化内容丰富,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p><p>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传统习俗有持久影响</p><p>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此题考查中华文化和传统文化的有关知识,考查学生分析解读材料的能力。端午节历史可追溯到2000多年前我国远古的祭龙日,后来以祛除病疫、躲避兵鬼、驱邪禳灾的形式传承,这表明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传统习俗有持久影响,②④符合题意;文化遗产是一国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排除①;材料并未体现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排除③。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温州是个好地方,四季八节有名堂。拜年送礼纸蓬包,拦街福斗台眼看花爻。清明踏青塌饼儿,重五龙船斗南塘。七月七喜鹊咄巧食,中秋赏月走麻行。登高做节恁闹热,你讲看爽看不爽。”民谣重新唤醒对一个时代的文化记忆。从传统文化的继承性看,上面歌词中介绍的温州文化现象属于</p><p>A. 传统文艺的继承</p><p>B. 统习俗的继承</p><p>C. 传统思想的继承</p><p>D. 传统道德的继承</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题目中,传统习俗是指在一定社会群体中约定俗成、世代相传的风尚、礼节和习惯,在该首民谣中出现的“拜年”、“拦街福斗”、“清明踏青”以及“重五龙船斗”等均属于传统习俗,故B选项表述正确入选。其他选项表述与题意不符。</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style="width:100%; border:0.75pt solid #000000; border-collapse:collapse"><tr style="height:15.75pt"><td style="width:51.4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形式</p></td><td style="width:95.7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传统习俗</p></td><td style="width:67.2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传统建筑</p></td><td style="width:73.9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传统文艺</p></td><td style="width:88.2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传统思想</p></td></tr><tr style="height:15.75pt"><td style="width:51.4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含义</p></td><td style="width:95.7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在一定社会群体中约定俗成、世代相传的风尚、礼节和习惯</p></td><td style="width:67.2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建筑被称为凝固的艺术</p></td><td style="width:73.95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文学艺术被称为民族精神的火炬</p></td><td style="width:88.2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包括在长期历史积淀中形成的理论观点、学术思想和道德观念等</p></td></tr><tr style="height:15.75pt"><td style="width:51.4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影响</p></td><td style="width:95.7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的影响</p></td><td style="width:67.2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在世界建筑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p></td><td style="width:73.95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具有悠久的历史,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p></td><td style="width:88.2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社会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p></td></tr><tr style="height:15.75pt"><td style="width:51.4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地位</p></td><td style="width:95.7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p></td><td style="width:67.2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p></td><td style="width:73.95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p></td><td style="width:88.2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已经成为中华文化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p></td></tr><tr style="height:15.75pt"><td style="width:51.4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典例</p></td><td style="width:95.7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元宵节看花灯、吃汤圆,端午节赛龙舟、吃粽子等</p></td><td style="width:67.2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福建土楼、北京四合院等</p></td><td style="width:73.9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京剧、武术、书法等</p></td><td style="width:88.2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大同”世界和“天下为公”的社会理想等</p></td></tr></table><p>&#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草根文化”是我国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文化现象,区别于高雅文化及传统文化。如各种“段子”(主要指手机短信)就是典型的“草根文化”,以其通俗性、娱乐性强而为手机用户所接受。但“草根文化”良莠不齐,存在一些不良信息。对此,国家应</p><p>①弘扬主旋律,加强管理、正确引导</p><p>②大力发展时尚文化,取代“草根文化”</p><p>③发挥先进文化的主导和示范作用</p><p>④坚决取缔“草根文化”</p><p>A. ①④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针对“草根文化”中存在的一些不良信息,国家应弘扬主旋律,发挥先进文化的主导作用,①③符合题意;时尚文化同样存在不良信息,②排除;④说法片面,“草根文化”中也有好的部分;故本题答案选B。</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style="width:100%; border:0.75pt solid #000000; border-collapse:collapse"><tr style="height:20.25pt"><td style="width:26.7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xa0;</p></td><td style="width:169.2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落后文化</p></td><td style="width:169.2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腐朽文化</p></td></tr><tr style="height:59.25pt"><td style="width:26.7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含义</p></td><td style="width:169.2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各种带有迷信、愚昧、颓废、庸俗等色彩的文化,常以传统习俗的形式如算命、测字等表现出来</p></td><td style="width:169.2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腐朽思想、殖民文化、“法轮功”邪教、淫秽色情文化等</p></td></tr><tr style="height:39.75pt"><td style="width:26.7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危害</p></td><td style="width:169.2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落后文化是文化糟粕,污染文化环境,危害社会</p></td><td style="width:169.2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腐蚀人们的精神世界、侵蚀民族精神、阻碍先进生产力发展、危害社会主义事业</p></td></tr><tr style="height:20.25pt"><td style="width:26.7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政策</p></td><td style="width:169.2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通过科学文化教育,予以改造和剔除</p></td><td style="width:169.2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坚决抵制,依法取缔</p></td></tr></table><p>&#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7年6月,为进一步发挥推介作品的示范作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网络文学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出版导向,更好地满足读者的精神文化需求,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与中国作家协会决定联合组织开展“2017年优秀网络文学原创作品推介活动”。材料旨在强调,发展网络文化必须</p><p>①支持健康有益的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p><p>②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p><p>③高度重视世界不同民族文化间的借鉴与融合</p><p>④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弘扬社会主旋律</p><p>A. ①④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③</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发挥推介作品的示范作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网络文学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出版导向”强调了发展网络文化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弘扬社会主旋律,②④适合题意;材料中没有涉及落后文化和不同民族文化,①③与题意不符,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校园文化作为社会主义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师生精神风貌、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的综合体现,也是学生精神凝聚、智慧整合、能力展示和素质提升的动力。今天,一个学校的发展,不仅仅体现在高质量的教育教学上,更体现在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上。为此,某校每年都要举办运动会、朗诵比赛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同时还要求各年级各班级必须加强班级文化建设,美化校园环境。学校通过这些活动,既丰富了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又为校园增添了文化气息,营造了团结、和谐、文明的校园文化氛围,还促进了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全面发展。</p><p>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相关知识,分析说明学校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积极意义。</p><p>&#xa0;</p></div></div>
<div><p>【答案】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学校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校风、班风、学风。②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学校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③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特点。健康的校园文化有利于引导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④ 优秀文化塑造人生。良好的校园文化有利于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增强学生的精神力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p><p>【解析】本题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文化生活》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文化对人的影响等知识,着重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p><p>该题运用的原理范围固定,文化对人的影响相关知识需要学生熟练掌握,从多个方面加以理解运用。学生可以从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什么、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及表现、文化塑造人生等几个角度,结合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这个特殊活动加以分析理解。</p></div>

    题型: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    材料:2018年10月24日,中国—备受瞩目的国家工程港珠澳大桥于今日上午九时正式通车运营。大桥跨越伶仃洋,东接香港,西接广东珠海和澳门,总长约55公里,是粤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共建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p><p>港珠澳大桥集桥、岛、隧于一体,是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它是世界上最具挑战性的超级工程之一,被称为“新的世界七大奇迹”,大桥建设者们整整花了4年,创造了“一年十管”中国速度,“半个月内连续安装两节沉管”,“最终接头毫米级偏差”。</p><p>港珠澳大桥的奇迹不可能一蹴而就,在其背后凝聚了无数人多年心血,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如此庞大的工程得以顺利完成,背后是相关专业的技术人才和全体建设者的默默付出,14年、几千个日夜.....可以说,全体参与设计和建设的人员经历了无数的苦难和汗水,攻克了无数的技术难题。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项目总经理部副总工兼总工办主任高纪兵,在国新办举行的中国共产党优秀青年代表在中外媒体记者见面会就曾提到,“港珠澳大桥的建设难度是罕见的,整个大桥的建设一路充满了坎坷”。港珠澳大桥所展现出的“中国智慧”“中国力量”与全体建设者无私奉献的精神紧密相连。正是这些可爱的人用实际行动很好地诠释了中华民族精神。</p><p>结合材料,谈谈如何弘扬中华民族精神。</p></div></div>
<div><p>【答案】(1)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发挥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主心骨”的作用。</p><p>(2)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既要珍惜和爱护中华民族历史上形成的优秀文化传统,又要继承和发扬我们党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p><p>(3)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既要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又要抵制西方文化中腐朽、落后思想的危害,警惕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的图谋。</p><p>(4)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 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辅相成,相互支撑,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p><p>(5)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做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共同续写民族精神的新篇章。</p><p>【解析】</p><p>本题以中国—备受瞩目的国家工程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运营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文化生活》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中华民族精神等知识的把握,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p><p>本题设问指向结合材料,谈谈如何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是教材基础知识的理解与记忆。解答本题可以从发挥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主心骨”的作用、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做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等角度思考分析。</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材料一  央视马年春晚中,公益广告《筷子篇&gt;用充满情感的镜头传递出筷了里蕴含的家的味道,《中国年篇》反映出随着我国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外国人热衷于过中国年,世界各地的情感通过春常连在一起。两个广告都传递了中国情感,弘扬了中国文化,感动了国内外亿万观众。</p><p>《筷子篇》谱写家的味道。婴儿时,长辈用筷了蘸各种味道来教你辨别酸甜苦辣,是一种传承;孩提时,爸爸敲打你先下手夹菜的筷了,是一种明礼;长大后,你用筷子往妈妈的碗里夹上她爱吃的菜,是一种感恩;除夕夜,热气腾腾的饭桌上摆满了筷了,是一种团圆。每一个人,都有—个关于家的味道,它是—个味觉的习惯,也是一种情感的记忆,南北不一,味道各异,但对家人的爱,却是唯一。</p><p>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筷子篇》、《中国年篇》的播出为什么能够感动国内外亿万观众。</p></div></div>
<div><p>【答案】①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筷子与年文化传递中国情感,是维系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p><p>②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筷子篇》、《中国年篇》弘扬了中国文化,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p><p>③一定的经济、政治决定一定的文化,随着我国的发展,我国加快了中华文化对外的交流与传播,促进了世界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和理解。</p><p>④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尽管中华文化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但不同民族对家的情感是相通的。</p><p>【解析】试题分析:</p><p>问题要求考生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筷子篇》《中国年篇》的播出为什么能够感动国内外亿万观众,属于原因类的解答题。考生在本题解答的关键点是要分析好设问,设问要求分析为什么能感动国内外观众,这就要求我们要从两部分分析,一部分是要分析为什么它能感动国内观众,从材料分析来看,二则材料都强调了情感,即他们感动观众是因为传递了中国情感和家的情感,在情感这一点上所有人是相通的,故而能感动观众。这种文化不管何时何地都传递了相同的情感我们可联想到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是维系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思维发散到这里这部分就有了答案了;另一部分是要分析为什么它能感动国外观众,首先我们要考虑国外观众为什么能接收并乐于接受这种文化?是因为我们加强了中华文化的交流与传播,是因为中国经济、综合实力的发展吸引了世界的目光;在接受中国的这种文化的同时,他们为什么能感动?这是因为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对家的情感是相通的。分析到这里,答案就可以很好地做出来了。</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由某传媒公司主办的“3D美丽中国”体验日活动登陆日本。活动把虚拟现实技术运用到旅游文化的传播领域,通过新技术、新手段分享美丽中国,突破地域语言的限制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目前,“3D美丽中国”活动正在依托全球移动互联网平台,实现多媒体全平台覆盖,充分挖掘和展示我国传统文化和旅游文化资源精华,并结合时代精神,以全球民众易于、乐于接受的表达方式对中国优秀文化资源进行全方位多层次阐述。</p><p>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3D美丽中国”活动是如何通过文化创新促进我国旅游文化对外传播的。</p><p>&#xa0;</p></div></div>
<div><p>【答案】①立足于社会实践活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传统文化进行批判性继承,充分挖掘我国旅游文化资源精华;“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为传统文化和旅游文化注入时代精神,通过丰富我国旅游文化的内容促进其对外传播。</p><p>②借助科技进步,运用新技术、新手段,通过创新我国旅游文化的承载和表现形式,使其易于、乐于为全球民众接受,从而推动其对外传播。</p><p> ③创新文化传播的手段和方式,依托网络新媒体,充分发挥大众媒体进行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促进我国旅游文化的对外传播。</p><p>【解析】本题属于措施类简答题,要求分析“3D美丽中国”活动是如何通过文化创新促进我国旅游文化对外传播的。考生分析时要结合材料,立足文化创新的角度,从立足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通过批判继承传统文化,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丰富我国旅游文化促进对外文化传播;借助科技进步,运用新技术、新手段推动文化对外传播;创新文化传播的手段和方式,促进我国旅游文化的对外传播。 </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湖南省衡阳县第一中学高二期上学期中考试政治试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