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5-12 00:28:19

河南省濮阳市范县第一中学高二文化生活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丝绸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在为G20峰会准备的纪念礼品丝巾中,充分融合了龙凤、蝴蝶、青花瓷等中国最具代表性的元素,体现了中国风韵,表达方式采用国际视野,成为传递中国文化的最佳载体。由此可见</p><p>①要充分发挥商业贸易在文化交流中的作用</p><p>②文化交融要尊重和认同其他民族文化</p><p>③文化创新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p><p>④文化发展应植根于本民族的文化土壤</p><p>A. ①②&#xa0;B. ①③&#xa0;C. ②④&#xa0;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①不符合题意,题干并未涉及商业贸易;②错误,对本民族文化是认同,对其他民族文化是尊重。礼品丝巾,充分融合了龙凤、蝴蝶、青花瓷等中国最具代表性的元素,体现了中国风韵,同时表达方式采用国际视野,这说明文化创新既要植根于本民族的文化土壤又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故③④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为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7年10月10日,我国又有三处古水利工程被确认成功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分别是宁夏引黄古灌区、陕西汉中三堰和福建黄鞠灌溉工程。这些遗产</p><p>①对于研究当地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p><p>②记载了中华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成果</p><p>③展现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p><p>④增强了民族文化的多元性特征</p><p>A. ①③&#xa0;B. ①④&#xa0;C. ②③&#xa0;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①③适合题意;汉字记载了中华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成果,②错误;文化具有多样性,但不是多元化特征,④错误;故本题答案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8年6月9日是我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文化和旅游部集中开展了一系列非遗宣传展示活动,以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造非遗保护的良好社会氛围。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基于它</p><p>①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p><p>②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生动体现</p><p>③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p><p>④有利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史</p><p>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基于它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生动体现,有利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史,②④正确且符合题意;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①③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8年大年初一,大型文化节目《经典咏流传》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首播,节目以“和诗以歌”的艺术形式,邀请经典传唱人用现代流行音乐演绎经典诗词,力压同天播出的各大一线卫视春晚,占据当晚同时段实时收视第一位置,成为叫好又叫座的文化节目。从中我们可以感悟到</p><p>①传播手段的创新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前提</p><p>②创新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传承和发展</p><p>③文化创新来源于人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p><p>④借助现代科技有利于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大型文化节目《经典咏流传》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首播,节目以“和诗以歌”的艺术形式,邀请经典传唱人用现代流行音乐演绎经典诗词,成为叫好又叫座的文化节目,从中我们可以感悟到借助现代科技有利于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传承和发展,②④正确且符合题意;传播手段的创新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前提,①错误;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③错误。故本题答案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8年大年初一,大型文化节目《经典咏流传》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首播,节目以“和诗以歌”的艺术形式,邀请经典传唱人用现代流行音乐演绎经典诗词,力压同天播出的各大一线卫视春晚,占据当晚同时段实时收视第一位置,成为叫好又叫座的文化节目。从中我们可以感悟到</p><p>①传播手段的创新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前提</p><p>②创新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传承和发展</p><p>③文化创新来源于人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p><p>④借助现代科技有利于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大型文化节目《经典咏流传》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首播,节目以“和诗以歌”的艺术形式,邀请经典传唱人用现代流行音乐演绎经典诗词,成为叫好又叫座的文化节目,从中我们可以感悟到借助现代科技有利于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传承和发展,②④正确且符合题意;传播手段的创新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前提,①错误;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③错误。故本题答案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茅古斯舞”是土家族人模拟远古先民劳动和生活的场景而创立的一种艺术表演形式,其表演粗犷豪放、刚劲激昂,能够让人们领略到土家先人的原始艺术之美。材料主要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是</p><p>①文化会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p><p>②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p><p>③优秀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p><p>④文化对人有深远持久的影响</p><p>A. ①②&#xa0;B. ①④&#xa0;C. ②③&#xa0;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材料主要体现了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茅古斯舞”是土家族人模拟远古先民劳动和生活的场景而创立的一种艺术表演形式。优秀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茅古斯舞”表演粗犷豪放、刚劲激昂,能够让人们领略到土家先人的原始艺术之美,②③项符合题意;材料不体现文化影响人的方式和特点,①④项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关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人们的生活离不开文化,下列现象中属于文化现象的是</p><p>①2017年6月21日至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调研考察</p><p>②2017年7月,福建厦门鼓浪屿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p><p>③2017年8月至9月,第十三届全国运动会在天津市举行</p><p>④2017年7月17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上半年我国GDP增速为6.9%</p><p>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本题考查文化的含义。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②③属于文化现象,均入选;①为政治现象,④为经济现象,均排除。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海外华人虽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很大,但海外的华人对春节都非常重视,过得热烈,因为</p><p>A. 春节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庆祝春节是中华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p><p>B. 春节只是中国人的节日</p><p>C. 传统习俗都是优秀文化</p><p>D. 传统习俗对人们的价值观念、国家的发展道路影响深刻</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民族节日,蕴含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透过各民族的传统节日及习俗,我们可以领略不同民族文化的韵味。春节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庆祝春节是中华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海外的华人对春节都非常重视,过得热烈,A适合题意;春节不只是中国人的节日,B错误;传统文化有精华也有糟粕,C错误;传统思想对人们的价值观念、国家的发展道路影响深刻,D错误;故本题答案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对文化发展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p><p>A.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p><p>B. 思想运动</p><p>C. 科学技术的进步</p><p>D. 教育方式的变革</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决定着社会制度的变化,也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方向,A适合题意;科学技术的进步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C不合题意;思想运动往往催生社会变革,促进文化发展,B不合题意;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D不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语言是开启理解之门的钥匙,积淀着一个民族的风雨兼程。从面向国内观众的文化类综艺节目《汉字英雄》,到面向世界汉语学习者的中文比赛活动“汉语桥”,国内外对汉语学习的需求不断增长。持续升温的“汉语热”</p><p>①折射出中国综合实力和文化软实力的增强</p><p>②显示了中华文化具有无比的优越性</p><p>③有利于加强中华文化对外传播,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p><p>④能够加深其他民族对中华文化的理解,消除文化差异</p><p>A. ①②&#xa0;B. ①④&#xa0;C. ①③&#xa0;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从面向国内观众的文化类综艺节目《汉字英雄》,到面向世界汉语学习者的中文比赛活动“汉语桥”,国内外对汉语学习的需求不断增长。持续升温的“汉语热”折射出中国综合实力和文化软实力的增强,有利于加强中华文化对外传播,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①③适合题意;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②错误;消除文化差异说法错误,排除④;故本题答案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6年9月21日,中国驻斯里兰卡大使馆发布国庆旅游安全提醒, 中国公民在斯旅游应注意文明出行。应提前了解并遵守斯法律法规,尊重当地风俗习惯和宗教礼仪。在参观寺庙和狮子岩等景点时,要注意衣着得体,并留意景点是否允许拍照。引导每个出境旅游公民做中华文明的传播者、实践者。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p><p>①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②做各国文化的弘扬者、建设者 </p><p>③尊重各国文化之间的个性差异   ④认同和尊重其他民族优秀文化</p><p>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③</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每个出境旅游公民要“提前了解并遵守斯法律法规,尊重当地风俗习惯和宗教礼仪”,这启示我们要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①正确;我们要做中华文化的弘扬者和建设者,不是做各国文化的弘扬者和建设者,②不选;“了解并遵守斯法律法规,尊重当地风俗习惯和宗教礼仪”这启示我们要尊重各国文化之间的个性差异,③正确;我们要尊重其他民族优秀文化,但不代表要认同其他民族优秀文化,④不选,故本题答案选择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原汁原味迪士尼,别具一格中国风”。上海迪士尼乐园的这一口号体现了</p><p>A. 文化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B. 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p><p>C. 文化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D. 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本题考查文化多样性的相关知识。“原汁原味迪士尼”是说上海迪士尼乐园保持了迪士尼的本土特色,“别具一格中国风”是说迪士尼到了中国,又具有了中国的特有风格,这体现了迪士尼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B项正确;文化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文化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在这个口号中均没有体现,A、C、D项不选。</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源远流长的“礼”文化在漫长的文明演进中,积淀了许多协调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规范和准则。今天,我们仍借助这些规范和准则来协调人际关系、促进社会和谐,但赋予了“礼”平等、友善等新的内涵。这说明文化具有</p><p>A. 鲜明的民族性    B. 相对的稳定性    C. 时代的先进性    D. 强大的包容性</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材料的关键句是:礼源远流长,今天,我们仍借助这些规范和准则来协调人际关系、促进社会和谐,但赋予了“礼”平等、友善等新的内涵,这体现了“礼”在时代相传中保留胃基本特征,又能够因时而变,这是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特征,ACD都不符合材料主旨,正确答案是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8年,全国各大卫视掀起了一波文化热潮,多档文化类节目获得不俗收视。值得关注的是,这些新节目纷纷跳出以往“拼记忆”的套路,更注重对国学内涵的理解,更注重生活化,探索“青春化”却不失传统文化格调的节目形式,使传统文化传承真正做到活起来,火起来。由此可见,文化类新节目火起来的原因是</p><p>①为传统文化融入了鲜活的时代精神</p><p>②采用现代解读方式,创新了传播方式</p><p>③文化市场活跃和文化产品的多样化</p><p>④立足生活实践,契合文化受众需求</p><p>A. ①③&#xa0;B. ①④&#xa0;C. ②③&#xa0;D. ②④</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材料并没有体现这些文化类新节目为传统文化融入了鲜活的时代精神,①不选;这些节目更注重生活化,探索“青春化”却不失传统文化格调,这说明这些文化类新节目火起来的原因是它采用了现代解读方式,创新了传播方式,②正确;材料并没有体现文化市场活跃和产品的多样化是文化类新节目火起来的原因,③不选;该文化类新节目更注重生活化,探索“青春化”却不失传统文化格调,这说明这些文化类新节目火起来的原因是它立足了生活实践,契合了文化受众需求,④正确,故本题答案应为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中国结是一种中国特有的手工编织工艺品,它身上所显示的情致与智慧正是中华古老文明中的一个侧面。它原本是由旧石器时代的缝衣打结,后推展至汉朝的仪礼记事,再演变成今日的装饰手艺。因为其外观对称精致,可以代表中国悠久的历史,符合中国传统装饰的习俗和审美观念,故命名为中国结。中国结蕴含的文化</p><p>①影响了人们的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p><p>②有鲜明的民族性和相对稳定性</p><p>③反映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p><p>④集中展示了民族文化、表达了民族情感</p><p>A. ①②&#xa0;B. ①④&#xa0;C. ②③&#xa0;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①不符合题意,材料并未体现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由材料信息可以得出,中国结蕴含的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相对稳定性,反映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②③入选;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和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④错误。故本题答案为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善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在古代,善念善行可以“仁者,爱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推己及人;在今天,人人存善念、行善举、扬善德,明礼崇德,如同微笑,可以相互感染和传递,一个个小善积聚成社会风气的“厚德”。 这表明善文化</p><p>①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    </p><p>②具有相对稳定性和继承性</p><p>③对政治经济的发展有反作用    </p><p>④具有社会历史性和生命力</p><p>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①选项过于夸大了善文化的地位。③选项表述在题目中没有体现。题目中,在今天,人人存善念、行善举、扬善德,明礼崇德,如同微笑,可以相互感染和传递,一个个小善积聚成社会风气的“厚德”。 这表明善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继承性,具有社会历史性和一定的生命力。故②④入选。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中国已在140个国家建立了五百多所孔子学院和一千多个孔子课堂,各类学员达210万人,成为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架桥人”和世界认识中国、中国与各国深化友谊和合作的重要窗口。这表明</p><p>①中华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p><p>②文化是民族的,同时又是世界的</p><p>③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p><p>④文化交流能化解不同文化的差异</p><p>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本题考查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文化交流的意义。中国已在140个国家建立的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成为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架桥人”和重要窗口,这表明文化是民族的,同时又是世界的,也说明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②③正确且符合题意;①说法正确但在材料中未体现,应排除;文化交流中应尊重差异,理解个性,④说法错误;故本题答案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在一项由“一带一路”沿线20国青年参与的评选中,高铁、支付宝、共享单车和网购被称作中国“新四大发明”。曾以古代“四大发明”推动世界进步的中国,正再次以科技创新向世界展示自己的发展理念。“新四大发明”向外传播,体现了</p><p>①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p><p>②文化交流的过程就是文化传播的过程</p><p>③文化创新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p><p>④大众传媒成为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p><p>A. ①②&#xa0;B. ①④&#xa0;C. ②③&#xa0;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一个民族的文化成就,不仅属于这个民族,而且属于整个世界,不论是古代“四大发明”还是“新四大发明”都以鲜明的民族特色丰富了世界文化,共同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和繁荣,说明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①项符合题意;“新四大发明”向外传播,中国正在向世界展示自己的发展理念,表明文化交流的过程就是文化传播的过程,②项符合题意;从古代“四大发明”到“新四大发明”,体现文化要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没有体现文化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③项不合题意;大众传媒是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④项观点错误。答案选A。</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style="width:100%; border:0.75pt solid #000000; border-collapse:collapse"><tr style="height:15.75pt"><td colspan="2" style="width:58.2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xa0;</p></td><td style="width:166.2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途径</p></td><td style="width:173.7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手段</p></td></tr><tr style="height:15.75pt"><td rowspan="2" style="width:16.2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区</p><p>别</p></td><td style="width:31.95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内涵及侧重点</p></td><td style="width:166.2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指的是与人们文化传播相关联的社会交往活动。主要强调的是文化怎样传播的问题。</p></td><td style="width:173.7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指文化传播所借助的物质技术手段。主要强调的是文化靠什么传播的问题。</p></td></tr><tr style="height:15.75pt"><td style="width:31.95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具体</p><p>形式</p></td><td style="width:166.2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此外还有留学、访问、聚会、旅游等。</p></td><td style="width:173.7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大体经历了口语、文字、印刷、电子和网络等发展阶段。</p></td></tr><tr style="height:15.75pt"><td colspan="2" style="width:58.2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联系</p></td><td colspan="2" style="width:350.7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文化传播以大众传媒为载体,通过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等途径传播,实现文化的交流与发展。</p></td></tr></table><p>&#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19世纪,随着东西方贸易的愈见频繁,一股强劲的中国风一度卷席欧洲,中国的丝、瓷、茶和各类工艺美术品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远销海外。其中便有欧洲贵妇喜爱的阳伞。画面首尾相连,上下有序,变化中显动势,严谨中藏生动,有中国传统的吉祥图案,有有趣的动植物,还有历史传说中的英雄好汉,刻画栩栩如生,极具东方情趣。由此可见</p><p>①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p><p>②文化创新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p><p>③中华文化面向世界,博采众长</p><p>④商业贸易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p><p>A. ①②&#xa0;B. ①④&#xa0;C. ②④&#xa0;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19世纪,随着东西方贸易的愈见频繁,一股强劲的中国风一度卷席欧洲说明商业贸易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故④符合题意;中国的丝、瓷、茶和各类工艺美术品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远销海外深受欢迎可表明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故①符合题意;②③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排除。故本题答案为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被誉为“百戏之祖,百戏之师”的昆曲,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近年来却无奈地逐渐式微。漫画家林政德把昆曲元素融入动漫,通过动漫形式,让更多人了解昆曲文化。其创作的3D昆曲动画片《粉墨宝贝》,老少皆宜,赢得广大观众的喜爱。这给我们的启示是</p><p>①文化对人具有深远持久的影响               </p><p>②文化创新的主体要有文化自觉和担当</p><p>③文化经济相互交融,传统文化促进社会发展   </p><p>④文化创新要着眼于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p><p>A. ①②    B. ②④    C. ③④    D. ①③</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文化对人具有深远持久的影响并不是材料给我们的启示,①不选;漫画家林政德把昆曲元素融人动漫,通过动漫形式使昆曲文化赢得广大观众的喜爱。这启示我们昆曲的发展离不开广大群众,文化创新的主体要有文化自觉和担当,②正确;优秀传统文化才能促进社会发展,③不选;昆曲动画片《粉墨宝贝》老少皆宜,赢得广大观众的喜爱,这启示我们文化创新要着眼于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④正确,故本题答案应为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今,走进大街小巷,公益广告随处可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传递到千家万户,营造了浓浓的文明氛围,更成为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之所以这样做,是基于</p><p>①文化决定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p><p>②进行公益广告宣传就能提升人们的道德水准</p><p>③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p><p>④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p><p>A. ①②&#xa0;B. ①③&#xa0;C. ①④&#xa0;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走进大街小巷,公益广告随处可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传递到千家万户,营造了浓浓的文明氛围,更成为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之所以这样做,是基于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③④适合题意;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①错误;②说法过于绝对,排除;故本题答案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我国著名文学家巴金说,他在散文创作上主要受中国古今散文优秀传统的影响。譬如,儿时背诵的《古文观止》里的两百多篇散文是他从事散文创作的“真正的启蒙先生”。这段材料主要表明</p><p>①文化一旦形成,亘古不变</p><p>②文化影响着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p><p>③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p><p>④人们接受文化的影响都是消极被动的</p><p>A. ②③&#xa0;B. ①④&#xa0;C. ①③&#xa0;D. ②④</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巴金儿时背诵的《古文观止》里的两百多篇散文是他从事散文创作的“真正的启蒙先生”,这表明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文化影响着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②③符合题意;经济政治决定文化,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不是亘古不变的,①错误;文化对人的影响深远持久,人们接受文化的影响都是积极主动的,④错误;故本题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中华骄傲,是文化的骄傲,是民族的自信。文学,体现着中国人的审美、情怀和志向,字里行间,有意境、有韵味、有风骨,回响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共鸣。翻开一本书、读上一首诗,就像乘着文学的小船,漫游在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这说明</p><p>①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p><p>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是难以抹去的</p><p>③文学作品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p><p>④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p><p>A. ①②&#xa0;B. ①④&#xa0;C. ②③&#xa0;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翻开一本书、读上一首诗,就像乘着文学的小船,漫游在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这说明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在无形中、不知不觉中对人产生影响,故①④符合题意;材料为体现文化对人影响的深远持久,故②与题意不符;优秀的文学作品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故③说法错误。故本题答案为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大型纪录片《厉害了,我的国》实现了“大主题与小切口”“大时代与小故事”的有机结合,呈现了“大美中国、大爱中国”的视觉总基调,激发了中国人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刷新了中国电影票房的纪录。这说明</p><p>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p><p>②文化促进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p><p>③弘扬主旋律的优秀文化能够引起人们的共鸣</p><p>④发展文化产业是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p><p>A. ①②&#xa0;B. ①③&#xa0;C. ②④&#xa0;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本题考查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对人的影响。文化有先进、健康和落后、腐朽之分,只有先进、健康文化才能促进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②错误;发展文化事业而不是文化产业是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④说法错误;①③正确且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中国国画以意境见长,在长期发展进程中,受到其他民族和国家绘画不同程度的影响。自“六朝”以来,中国国画在印度绘画的影响下,内容与形式发生较大变化;近现代受西方油画的影响更大于受印度绘画的影响。但中国国画的民族特色并没有因此荡然无存,而是在交流互鉴中更好地保持了自身的生命力和艺术魅力。这说明</p><p>①文化交流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p><p>②积极吸取外来文化优秀成果是文化创新的根基</p><p>③文化交流要善于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找到最大公约数</p><p>④文化要以创新为基础,面向世界、博采众长</p><p>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本题考查文化创新的途径。中国国画的民族特色在交流互鉴中更好地保持了自身的生命力和艺术魅力。这说明文化交流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文化交流要善于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找到最大公约数,①③符合题意;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是文化创新的根基,排除②;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基础,排除④。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孩童学的第一首诗,不是“曲项向天歌”,就是“床前明月光”。中国特有的格律诗词飘逸雄浑、深沉博大、抒情言志、笞恶鞭疾,留下了“留取丹心照汗青”等无数的千古绝唱,体现了中华文化之大美。它源于先秦,盛于唐宋,成为中国文学群山之高峰。而明清之后特別是“五四运动”以后白话诗和欧化诗盛行,中国格律诗词式微,已鲜有可传世之作,有学者对此深感忧虑。这一忧虑</p><p>①表达了中华诗词创新须保持民族文化特质的愿望</p><p>②蕴含了中华诗词发展应排除外来文化影响的情感</p><p>③反映了推动中华传统诗词走向复兴的自觉</p><p>④道出了对中华传统诗词高峰难以逾越的感慨</p><p>A. ①③&#xa0;B. ①④&#xa0;C. ②③&#xa0;D. ②④</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此题考查文化创新的途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的知识。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一方面要把握材料要阐明的主旨,并和所学知识对应起来,另一方面运用排除法去除不符合题意的和错误的选项。文化的发展离不开外来文化的借鉴吸收与融合,故②错误;材料未涉及对中华传统诗词高峰难以逾越的感慨,故④不符合题意;近代中国格律诗词式微,已鲜有可传世之作,有学者对此深感忧虑,表达了中华诗词创新须保持民族文化特质的愿望,反映了对中华传统诗词走向复兴的自觉,故①③正确。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8年9月,国家图书馆(国家典籍博物馆)和中国邮政集团公司联合首发了《诗经》特种邮票,邮票以套票版张形式面世,选取了《周南·关雎》《秦风·蒹葭》《秦风·无衣》《小雅·鹿鸣》《小雅·鹤鸣》等代表诗篇,套票版张边饰上印有这些名篇中脍炙人口的佳句,扫描版票边饰中的二维码可欣赏优美的《诗经》全文配乐诵读。这种方式</p><p>①实现了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p><p>②发挥了大众传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p><p>③体现了科学技术对文化发展的作用</p><p>④有利于增强人们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p><p>A. ①②&#xa0;B. ①③&#xa0;C. ②④&#xa0;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通过发行邮票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让消费者了解《诗经》,发挥了现代科技对文化发展的作用,有利于推进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增强人民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③④适合题意;材料并没有涉及《诗经》内容的创造性转化,发行邮票也不属于大众传媒,排除①②;故本题答案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霍金斯在《创意经济》一书中提出,全球创意经济每天创造220亿美元产值,并以5%的速度递增。创意经济已成浪潮,并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席卷世界。正因为如此,日本人喊出了“独创力关系国家兴亡”的口号;韩国人贴出了“资源有限,创意无限”的标语;美国人则写出了“资本的时代已经过去,创意的时代已经来临”的格言。新加坡早在1998年就制定了“创意新加坡计划”,2002年又明确提出要把新加坡建成全球的文化和设计业中心、全球的媒体中心。我国香港、台湾等地也正全力打造亚洲和华语世界的“创意之都”。这启示我们</p><p>A. 人要髙度重视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作用</p><p>B. 文化与经济的交融已经不可逆转</p><p>C. 文化建设可以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p><p>D. 提高文化软实力,才能在经济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本题考查获取解读信息、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创意经济已成浪潮,并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席卷世界。各个国家均提出提升文化软实力,这启示我们重视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作用,A适合题意;B、C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D夸大了文化的作用,不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A。</p></div>

    题型: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p><p>材料一当文化配置科技强劲引擎,科技燃亮文化发展之路时,必将不断催生一系列新兴北态和新的表现形式。在第十二届深圳文博会上,越来越多的科技与文化相融合的产品涵盖了舞台演艺、三维动画、数字文化旅游、影视互动、数字出版等领域,进一步推动了我国文化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p><p>材料二为落实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要求,各地财政纷纷加大扶持力度,通过设立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实施税收优惠政策等支持新兴文化产业的发展。</p><p>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的知识,谈谈你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正确认识。</p></div></div>
<div><p>【答案】①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各地财政纷纷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推动了文化产业发展。②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发展文化产业需要大力发挥科学技术的作用,促进文化科技融合。③文化产业迅速崛起,文化消费更加丰富。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催生了三维动画、数字文化旅游、数字出版、影视互动等新兴文化业态,更好地满足了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求。</p><p>【解析】</p><p>本题以第十二届深圳文博会上,越来越多的科技与文化相融合的产品涵盖了舞台演艺、三维动画、数字文化旅游、影视互动、数字出版等领域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文化生活》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等知识的把握,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p><p>本题考查“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的知识,设问指向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正确认识。解答时首先明确考查的知识范围,主要包括: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对推动经济建设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文化消费更加丰富,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然后调动运用上述知识,结合文化产业发展进行分析,实现理论与材料的有机结合。</p></div>

    题型: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阅读材料,完成要求。</p><p>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国传统文化中有“敬德保民”、“自强不息”、“以和为贵”、“浩然正气”等精神特质,为中华民族自强于世界民族之林提供了有力的精神滋养。今天,中国传统文化依然能以自己独特的魅力,助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推动“中国梦”的实现。</p><p>结合上述材料,运用传统文化和中华文化的有关知识,分析中国传统文化为什么依然能以自己独特的魅力,助推“中国梦”的实现?</p></div></div>
<div><p>【答案】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其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推动“中国梦”的实现。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中国传统文化是维系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能够为中华民族自强于世界民族之林提供有力的精神滋养。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具有极大的包容性,其力量深深地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是激励中华儿女共同创造祖国美好明天的不竭力量源泉。植根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中华民族精神,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p><p>【解析】</p><p>回答本题时注意答题范围为传统文化和中华文化,试题类型属于原因类,所以关键是回答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学生可从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鲜明的民族性、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具有极大的包容性以及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等角度进行分析。</p></div>

    题型: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    瓷上嘉年华!2018年10月18日中国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开幕,来自中国以及英国、俄罗斯、荷兰、德国等国家和地区的近500家陶瓷企业参展,3000多名客商参会。本届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系列活动包括:传承与超越——“一带一路”瓷都再出发国际研讨会;中国景德镇国际陶瓷设计展和洛客发布陶瓷专场;《“景德镇工匠精神”与陶瓷文化保护与创新》国际学术研讨会;昌南杯·第三届景德镇原创陶瓷艺术作品大赛暨作品展;《艳色恰好》一景德镇珠山御窑遗址出土单色釉瓷器精粹展。这些国际化、专业化的文化活动,吸引了众多国内外人士前来观摩与交流,提升了瓷博会和景德镇的国际影响力,奠定了景德镇的世界瓷都地位,增添了景德镇与世界对话的自信与底气。</p><p>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的相关知识,简要分析开展景德镇国际瓷器博览会的意义。</p></div></div>
<div><p>【答案】①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开展瓷器博览会有利于发展本民族文化,共同推动世界文化繁荣。②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瓷器博览会有利于加强中西方文化交流与合作,促进瓷器技术借鉴、融合、发展。③有利于中华文化向外传播,学习和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吸引力和影响力,提高我国的文化竞争力,增强综合国力。</p><p>【解析】</p><p>本题考查“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的相关知识。“文化多样性与文化传播”涉及到的知识点主要有:文化的多样性表现及作用、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态度和原则、文化交流的途径和手段、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等。材料中体现了开展景德镇国际瓷器博览会的影响:吸引了众多国内外人士前来观摩与交流(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推动世界文化的繁荣)、提升了瓷博会和景德镇的国际影响力(文化的交流与传播、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增添了景德镇与世界对话的自信与底气(提高了我国的文化竞争力)等。运用课本上相应的知识点结合材料组织答案即可。</p></div>

    题型: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    近年来,汉语词汇“走出去”日益激增,代表中国历史文化的词语Confucius(孔子)、Laozi(老子)已进入到英语的日常词汇中,“kongfu(功夫)、TaiChi(太极)”等词更是随着中国功夫电影的传播而广为人知。汉语在进化中也不断“引进来”,引入了标点符号、阿拉伯数字,出现了诸如GDP、卡拉OK甚至3G、AA制、GB(国家标准)等由拉丁字母(包括汉语拼音字母)等构成的字母词,使得汉语更具生机和活力。</p><p>运用“文化交流”和“文化的包容性”的知识,说明汉语词汇“引进来”、“走出去”的积极意义。</p></div></div>
<div><p>【答案】①汉语词汇“引进来”、“走出去”的过程,也是文化交流的过程。这种文化交流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与发展;使外域文化传入中国,促进中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5分)</p><p>②文化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汉语在进化中引入了标点符号、阿拉伯数字,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汉语的包容性,使得汉语更具生机和活力,也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5分)</p><p>【解析】</p><p>本题考查知识明确具体,即“文化交流”和“文化的包容性”的知识,设问指向汉语词汇“引进来”、“走出去”的积极意义。意义类的解答题要遵循由近及远、由表及里、有直接到间接的思维顺序,一般用“有利于”“促进”“增强”“巩固”的句型表达。“引进来”和“走出去”从文化生活的角度来讲,意味着文化要交流,要求同存异、兼收并蓄,由此可以推断,学生需要回答文化交流的意义,注重文化包容性的意义,并注意结合汉语进行分析。</p></div>

    题型: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    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处置工业文明带来的废弃物已成为我国无法回避的重大问题。中央美术学院的师生深入企业生产一线,了解工业废弃物材质以及可塑状况,利用工业废弃物开展雕塑创作,开辟了一条化废为宝的路。师生们把本应当废铁卖的金属设备,转化为艺术创作的材料,创作了一件件杰出的现代雕塑,繁荣了当地的文化产业。</p><p>结合材料说明工业废弃物雕塑创作过程中是如何体现社会实践与文化创新之间关系的。</p></div></div>
<div><p>【答案】①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中央美术学院的师生深入企业生产一线,了解工业废弃物材质以及可塑状况,为工业废弃物雕塑提供了创作源泉。②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处置工业文明带来的废弃物已成为我国无法回避的新问题,它推动了工业废弃物雕塑的创作。③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工业废弃物雕塑的创作,繁荣了当地的文化产业。</p><p>【解析】</p><p>本题以利用工业废弃物开展雕塑创作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文化生活》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社会实践与文化创新之间的关系等知识的把握,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p><p>本题设问指向结合材料说明工业废弃物雕塑创作过程中是如何体现社会实践与文化创新之间关系的,属于体现类试题。解答时首先明确社会实践与文化创新之间的关系: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然后调动运用上述知识,结合工业废弃物雕塑创作过程中进行分析,实现理论与材料的结合。</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河南省濮阳市范县第一中学高二文化生活期中考试政治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