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应县第一中学校高二月考八(6月)政治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历史是人类探知世界的真实记录,是前人知识、经验和智慧的百科全书。史学研究通过探究人类社会过往,总结把握人类发展的客观规律,凝练具体的普遍性规范,不仅为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智慧之源,也为哲学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信息,为哲学的存在与发展注入了活力。依此,对史学、哲学可以这样理解</p><p>①哲学是对人类历史已有知识的概括 </p><p>②史学是前人知识、经验和智慧的汇聚 </p><p>③史学与哲学研究领域完全一致</p><p>④史学与哲学都在探寻最普遍的规律</p><p>A. ①④ B. ①② C. ③④ D. ②④</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历史是人类探知世界的真实记录,是前人知识、经验和智慧的百科全书,所以,史学是前人知识、经验和智慧的汇聚,①项符合题意;史学为哲学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信息,据此可知,哲学是对人类历史已有知识的概括,②项符合题意;据材料可知,哲学和史学的研究领域不相同,③项观点错误;哲学探寻最普遍的规律,④项观点错误。答案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漫画《火影忍者》有一段精彩的话:“每个人都依靠自己的知识和认识,却又被其所束缚,还将这些称之为现实,但知识和认识是非常暧昧的东西,那个现实也许只不过是幻觉人们都是活在自我意识之中的,你不这样认为吗?”下列句子与这段话所体现的哲理最接近的是</p><p>A. 从来都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p><p>B.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p><p>C. 现实世界是由“理念世界”创造的,理念是世界的本原</p><p>D. 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者如何存在的尺度,也是非存在者的尺度</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题干中“人们都是活在自我意识之中的”夸大了意识的作用,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A不合题意,“从来都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属于唯物主义观点,与题干蕴含哲理不一致;B不合题意,“现实世界是由‘理念世界’创造的,理念是世界的本原”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观点,与题干蕴含哲理不一致;C不合题意,“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强调的是辩证唯物主义实践的观点,与题干蕴含哲理不一致;D符合题意,“人是万物的尺度”夸大了人的作用,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与题干蕴含哲理一致;故本题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8年是《共产党宣言》正式发表170周年、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化过程中取得了重大成果,但还远未结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确立,更是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这说明</p><p>①真理其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p><p>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永无止境、不断创新的过程</p><p>③马克思主义理论只有与具体实际相结合才能推动实践发展</p><p>④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不受时间、空间、条件的前制约</p><p>A. ②③ B. ①④ C. ①②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化过程中取得了重大成果,但还远未结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确立,更是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这说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永无止境、不断创新的过程,要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②③适合题意;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①错误;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不受时间、空间、条件的制约”说法错误,④排除;故本题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漫画《够高了》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9/23/08/f251fabc/SYS201909230803348348818270_ST/SYS201909230803348348818270_ST.001.png" width="159" height="13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坚决反对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p><p>B. 精准扶贫应该基于对事物规律的把握</p><p>C.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反对相对主义 </p><p>D.敢于解放思想,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此题考查规律的相关知识。漫画《够高了》讽刺了一些地方在扶贫工作中不遵循客观事实,虚假浮夸的行为。这启示我们精准扶贫应该基于对事物规律的把握,B项正确。漫画中的行为不是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体现,A项不符合题意。相对主义是只承认绝对运动而不承认相对静止的观点,漫画中未体现相对主义思想,C不符合题意,排除。“敢于解放思想,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说法正确,但与漫画主旨不符,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8年5月28日,习近平在两院院士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破除一切制约科技创新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正所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出自《周易·系辞下》)。从“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这一观点中可以知道中国古人</p><p>①认识到运动是事物的存在方式</p><p>②已经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p><p>③正确揭示了社会运动的规律</p><p>④初步树立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p><p>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本题考查学生通过对名言、谚语、古文诗词等传统文化蕴含的哲理的理解,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这一观点中可以知道中国古人认识到运动是事物的存在方式,已经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①②适合题意;马克思主义哲学正确揭示了社会运动的规律,中国古人则没有,③错误;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就是本原,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④没有体现,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极移,是指地球自转轴相对于地表的位置会缓缓飘移的现象,1900-2000年间地轴每年飘移约10厘米。过去科学家认为冰期后反弹是导致极移的主因,而NA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科学家收集整个20世纪的数据,发现了造成地轴飘移的其他原因:格陵兰岛冰盖损失以及地函对流。上述研究成果说明</p><p>①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p><p>②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p><p>③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p><p>④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p><p>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NA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科学家收集整个20世纪的数据,发现了造成地轴飘移的其他原因:格陵兰岛冰盖损失以及地函对流”,体现了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①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物质是运动的,而非强调运动的主体,②不符合题意。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说法正确,但是与题意无关,③不符合题意。“NA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科学家收集整个20世纪的数据,发现了造成地轴飘移的其他原因:格陵兰岛冰盖损失以及地函对流”,体现了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思维可以正确反映存在,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王守仁十岁时,与中了状元的父亲赴京,路经金山寺时写下了这首《蔽月山房》:“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若人有眼大如天,当见山高月更阔。”这首诗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有</p><p>①要能够运用抽象思维发现真理中的谬误</p><p>②要学会用相对的角度去观察、去体验事物</p><p>③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认识必然会有所不同</p><p>④要善于摆脱思维定势的束缚去求得事物之真相</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①错误,真理和谬误界限分明,真理中并不包含着谬误; ②④正确,“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若人有眼大如天,当见山高月更阔。”意思是当山挡在我和月亮之间时便会觉得月亮很小,由此便会得出一个结论:山的体积大于月亮。但如果视野足够宽阔,容得下天;那时所有的误解都会澄清,得出正确的答案,月亮大于山。这首诗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有要学会用相对的角度去观察、去体验事物;要善于摆脱思维定势的束缚去求得事物之真相;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认识会有所不同,③选项说法太绝对,错误。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9年1月3日10时26分,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预选着陆区,并通过“鹊桥”中继星传回了世界第一张近距离拍摄的月背影像图,揭开了古老月背的神秘面纱。此次任务实现了人类探测器首次月背软着陆、首次月背与地球的中继通信,开启了人类月球探测新篇章。此次任务的成功佐证了</p><p>①认识只有在实践中通过主客体的相互作用才能实现</p><p>②科技手段延伸人类认识器官,提高了人类的认识能力</p><p>③宇宙天体的复杂性取决于人类实践活动的不断深化</p><p>④人类能够在实践中主动创造出自然界原来没有的东西</p><p>A. ①② B. ②④ C. ③④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人类对月球背面的认识,是通过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登陆月球背面来实现的,这体现了认识只有在实践中通过主客体的相互作用才能实现,①符合题意。通过“鹊桥”中维星,我们揭开了古老月背的神秘面紗,这说明人类借助于科技手段提高了认识能力,②符合题意。宇宙天体的复杂性与人类实践活动的不断深化没有必然联系,③说法错误。材料未体现人类能够在实践中主动创造出自然界原来没有的东西,④不合题意。故本题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8年10月23日,港珠澳大桥开通。其开通可有效促进湾区内部人、物、资金、技术等创新要素的高效流动和配置,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更具活力的经济区,打造国际高水平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这表明</p><p>①推动事物的发展需要坚持用综合思维的方式</p><p>②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p><p>③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p><p>④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p><p>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此题考查系统优化的相关知识。港珠澳大桥通过有效促进湾区内部人、物、资金、技术等创新要素的高效流动和配置,进而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更具活力的经济区,打造国际高水平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这表明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推动事物的发展需要坚持用综合思维的方式,①②正确;联系具有客观性,人们不能随心所欲的创造联系,③中“根据自己的需要”说法错误,排除;材料未体现关键部分功能对整体功能的作用,④与材料无关,排除。故本题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8年4月13日,据英国广播公司(BBC)中文网报道,随着科学卫生的进步,科学家对人体的认知越来越多,现在科学家称,人体只有43%的细胞属于人类,而其他的部分则是由非人类的微生物细胞群组成。这一发现意义重大,因为它可能改变人们对许多疾病和过敏等一系列情况的认知。同时,由此可能研发出对疾病变革性的新治疗方法。这一事例表明</p><p>①要重视事物量的积累,防微杜渐 </p><p>②世界并不缺乏联系,缺乏的是善于发现联系的创新意识</p><p>③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在主客观条件相互作用下形成的</p><p>④要解决主要矛盾,发挥新治疗方法在对疾病变革性的主导作用</p><p>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①与题意无关,材料并没有体现量的积累的重要性;材料也未涉及抓主要矛盾,故④不选;科学家对人体的认识越来越多,说明世界并不缺乏联系,缺乏的是善于发现联系的创新意识,故②正确;人为事物的联系是意识指导下人类实践的产物,是在主客观条件相互作用下形成的,故③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为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故审堂下之阴,而知日月之行、阴阳之变;见瓶水之冰,而知天下之寒、鱼鳖之藏也。”下列选项与古文蕴涵的哲理相似的是</p><p>①城门失火,殃及池鱼</p><p>②兵强则灭,木强则折</p><p>③凡益之道,与时偕行</p><p>④前事不忘,后事之师</p><p>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此题考查联系的观点的相关知识。古文表明了“堂下之阴”与“日月之行”、“冰”与“寒”“鱼鳖之藏”的联系,体现了联系的普遍性的观点。“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体现了联系的普遍性,①④符合题意;“凡益之道,与时偕行”体现了发展的观点,②不符合题意,排除;“兵强则灭,木强则折”体现了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③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朱日和大漠阅兵果取群队式编组,从实战出发,根据战斗需求编组,体现出信息化联合作战的能力。34个地面方队和空中梯队,组成陆上作战、信息作战、特种作战、防空反导、海上作战、空中作战、综合保障、反恐维稳、战略打击共9个作战群接受检阅。这种编组方式佐证了</p><p>①联系是普遍的,任何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p><p>②联系是必然的,要排除单一的偶然的联系</p><p>③联系是多样的,要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p><p>④联系是客观的,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创造新的联系</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从实战出发,根据战斗需求编组,体现出信息化联合作战的能力”这佐证了联系是普遍的,任何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①正确。“排除单一的偶然的联系”说法错误,②不选。 “从实战出发,根据战斗需求编组”这佐证了联系是多样的,要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③正确。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联系建立新的联系,“根据自己的需要创造新的联系”说法错误,④不选。故本题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国家产业转型,绿色发展的大背景下,畜禽粪污的有效处理成为了党中央、国务院高度关注的问题。处理不好,必然对环境和居民生活带来不利影响;但如果通过沼气工程和户用沼气对粪污进行厌氧发酵处理,却可以生产沼气、生物天然气或发电上网,并产生沼肥,实现高质高效利用,为农村提供清洁可再生能源。这说明了</p><p>①畜禽粪污的特性是不变的,其功能是不断变化的</p><p>②联系是多样的,粪污处理要善于建立事物的新联系</p><p>③畜禽粪污在不同的联系中会表现出不同的特性</p><p>④联系是客观的,粪污处理要避免改变事物的联系</p><p>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的知识。因为运动是绝对的,事物的特性也不例外,也会发生变化,①表述错误。通过沼气工程和户用沼气对粪污进行厌氧发酵处理,却可以生产沼气、生物天然气或发电上网,体现了联系是多样的,粪污处理要善于建立事物的新联系,②符合题意。产生沼肥说明在特定条件下,畜禽粪污是可以变废为宝,造福人类的,体现了畜禽粪污在不同的联系中会表现出不同的特性,③符合题意。联系是客观的,但联系的具体形式是可以改变的,④表述错误。故本题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灰犀牛体型笨重、反应迟缓,你能看见它在远处,却毫不在意,一旦它向你狂奔而来,定会让你猝不及防,直接被扑倒在地。因此“灰犀牛”被比喻为大概率危机,其在爆发前已有迹象显现,但却被忽视。如今,我国面对云谲波诡的国际形势、复杂敏感的周边环境要防范“灰犀牛”事件。为此,我国应</p><p>①力挽狂澜,果断抓住时机变害为利</p><p>②未雨绸缪,增强事件洞察性预见性</p><p>③防微杜渐,保持清醒头脑防患未然</p><p>④纲举目张,抓住关键环节赢得主动</p><p>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材料不能体现果断抓住时机变害为利,①不合题意。“灰犀牛”被比喻为大概率危机,其在爆发前已有迹象显现,但却被忽视。如今,我国面对云谲波诡的国际形势、复杂敏感的周边环境要防范“灰犀牛”事件。为此,我国应未雨绸缪,增强事件洞察性预见性,防微杜渐,保持清醒头脑防患未然,②③符合题意。材料不能体现抓住关键环节赢得主动,④不合题意。故本题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提到颈椎病,很多人只会想到“脖子酸痛”,这其实只是颈椎病的症状之一。颈椎病不同于其他疾病,症状繁多,极其容易误诊。颈椎病不仅会影响人的肩颈,还可能引起四肢麻木、头晕、头痛、呕吐、血压异常等症状。大部分患者颈椎椎体退化不是一朝一夕就会出现的,而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初期症状并不明显。对颈椎病的认识表明</p><p>①联系具有多样性,要善于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p><p>②把握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有助于认识事物的本质</p><p>③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要重视量的积累,防止质变向不良方向转变</p><p>④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才能使整体功能得到发挥</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根据材料“很多人只会想到脖子酸痛,这其实只是颈椎病的症状之一。颈椎病不同于其他疾病,症状繁多”可知,联系是多样性的,我们要善于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①正确。上述材料未体现系统优化的方法,②不符合题意。“大部分患者颈椎椎体退化不是一朝一夕就会出现的,而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这表明要重视量的积累,③正确。“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才能使整体功能得到发挥”说法正确,但在材料中不能体现,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并没有改变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从“物质文化需要”到“美好生活需要”,从解决“落后的社会生产”问题到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对党和国家提出了新的要求,有利于实现更有质量和效益的发展。材料说明 </p><p>①制约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已经基本解决 ②事物发展的趋势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p><p>③事物发展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 ④我国社会发展呈现出新的阶段性特征</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从“物质文化需要”到“美好生活需要”,从而解决“落后的社会生产”问题到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对党和国家提出了新的要求,有利于实现更有质量和效益的发展。我国社会发展呈现出新的阶段性特征,事物发展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③④适合题意;制约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始终存在,①是错误的;事物发展的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的状态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②是错误的;故本题答案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提出“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宽容干部在改革创新中的失误错误”,强调“切实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撑腰鼓劲”。建立容错纠错机制的哲学依据是</p><p>A. 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p><p>B. 实践探索中所有的错误都是难免的</p><p>C. 事物的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辩证统一</p><p>D. 只有在不断地否定中才能实现发展</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此题考查事物发展的相关知识。中共中央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宽容干部在改革创新中的失误错误,这是因为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A项正确;在实践探索中犯错在所难免,但不意味着所有的错都不能避免,B项说法错误,排除;C、D项说法正确但材料中未体现,排除。故本题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从哲学角度看,右边漫画寓意与下列选项吻合的是</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7/30/08/18fc26a6/SYS201907300805185009689641_ST/SYS201907300805185009689641_ST.001.png" width="192" height="13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p><p>B.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p><p>C.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p><p>D. 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漫画中“不知道转弯的人走不远”说明没有看到事物的运动和变化,启示我们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A不合题意,“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强调顽强拼搏的精神,与漫画寓意不吻合。B不合题意,“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与漫画寓意不吻合。C不合题意,“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强调的是规律的客观性,与漫画寓意不吻合。D符合题意,“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也体现了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与漫画寓意吻合。故答案为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7/21/08/f34f1a6f/SYS201907210805010995468264_ST/SYS201907210805010995468264_ST.001.png" width="436" height="12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下列分析正确的有( )</p><p>①“留白”蕴含着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p><p>②留白的方法能够使部分功能之和大于整体功能</p><p>③城市规划实施战略留白是运用辩证思维的体现</p><p>④书画创作与城市建设的留白都体现出共性中包含个性</p><p>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在作画中的涂色与留白,在城市规划中的建设与留空白地区,体现了辩证法思想中矛盾双方对立又统一的关系,故①正确;城市规划实施战略留白,为城市发展预留弹性空间,会让城市更美好,这是运用辩证思维的体现,故③符合题意;②说法错误,当部分以合理有序的结构形成一个整体时,整体功能会大于部分功能之和,当部分以无序混乱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功能会小于部分功能之和; ④说法错误,个性包含共性,共性通过个性表现出来。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漫画《困惑》告诉我们</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8/06/08/b0c27f8d/SYS201908060805373093595347_ST/SYS201908060805373093595347_ST.001.png" width="175" height="11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①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转化</p><p>②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p><p>③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转化</p><p>④要坚持一分为二、全面地看问题</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①不符合题意,漫画未涉及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转化。②④正确,漫画“为了安全,实名制” 结果导致“我不安全,用户信息”, 表明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要坚持一分为二、全面地看问题。③错误,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不可能相互转化。故答案为: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我国明确提出,到2020年年底前,全面完成全国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勘界定标,基本建立生态保护红线制度。在生态保护与开发中找到相对平衡点,就红线达成一致。要处理好保护与开发的关系,是因为</p><p>①事物间的联系可以推动发展②保护和开发是相互促进的</p><p>③事物的量变必会引起质变④保护和开发是对立统一的</p><p>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联系的观点、对立统一的观点。保护和开发是对立统一的,过度的开发不利于生态保护,故选项②说法错误。选项③中“必会”说法错误。故本题答案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指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下列现象能体现我国当前主要矛盾的是</p><p>①越南、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企图强占我国南海诸岛</p><p>②许多上班族抱怨上班坐公交地铁太拥挤,乘车真难</p><p>③在落后地区,老百姓看病难和贵的问题还比较突出</p><p>④东突恐怖组织制造一系列恐怖活动,危害国家安全</p><p>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③</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公交地铁太拥挤,乘车真难体现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故②正确;越南、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企图强占我国南海诸岛,东突恐怖组织制造一系列恐怖活动,危害国家安全都没有体现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故①④不选;老百姓看病难和贵的问题还比较突出体现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故③正确。故本题答案为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浙江省所推进的改革试点犹如栽培“盆景”,推广改革试点成果就是要把“盆景”变成“风景”。为实现这一转变,需要</p><p>①从个性中总结共性,并进行推广 </p><p>②从共性中找出个性,并加以运用</p><p>③在共性的指导下把握个性,找到可行的方法</p><p>④在个性的探索中理解共性,复制独特的做法</p><p>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把“盆景”变成“风景”,为实现这一转变,需要从个性中总结共性,并进行推广,①正确;实现这一转变并不是要从共性中找出个性,②不选;为实现这一转变,需要在共性的指导下把握个性,找到可行的方法,③正确;“复制独特的做法”观点错误,④不选,故本题答案应为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促进经济一体化,建设开放型经济,要积极引导经济全球化发展方向,着力解决公平公正问题,让经济全球化进程更有活力、更加包容、更可持续,增强广大民众参与感、获得感、幸福感。这说明办事情</p><p>A. 要善于抓主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p><p>B. 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工作方法</p><p>C. 要坚持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具体的历史的统一</p><p>D. 要善于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促进经济一体化,建设开放型经济,要积极引导经济全球化发展方向,着力解决公平公正问题,这说明办事情要善于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D符合题意;要善于抓主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工作方法,要坚持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这三项说法正确但与题意主旨不符,排除ABC。故答案为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实践经验。2016年,国务院印发《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把发展中医药上升为国家战略。中医药理论重视整体诊疗、强调个体化、对症下药、辨证施治等,其中体现的哲学道理是</p><p>①事物的矛盾不同,解决矛盾的方法也不相同</p><p>②在矛盾普遍性原理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p><p>③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交替决定事物的性质</p><p>④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相互转化支配着事物的发展变化</p><p>A. ②③ B. ①④ C. ①②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对症下药、辨证施治”体现了事物的矛盾不同,解决矛盾的方法也不相同,①符合题意。“整体诊疗、强调个体化”说明了要在矛盾普遍性原理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②符合题意。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着事物的性质,③表述错误。事物的主要矛盾支配事物的发展,而不是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相互转化支配着事物的发展变化,④表述错误。故本题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7/15/10/605ab3df/SYS201807151003228418161272_ST/SYS201807151003228418161272_ST.001.png" width="391" height="11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①从外打破,是外力否定,事物价值丧失</p><p>②从内打破,是自我否定,能实现事物的飞跃</p><p>③只有内部打破对事物的发展才有意义</p><p>④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人生才会更有意义</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题肢①说法错误,因为从外打破,是外力否定,事物价值丧失,观点过于绝对,故排除;题肢③说法错误,因为只有内部打破对事物的发展才有意义的观点否定了外部条件的重要性,故排除。题肢②④符合题意且观点正确,故本题答案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针对要用“幸福指数”取代GDP统计的说法,国家统计局有关负责人强调,只有GDP,可能不一定幸福;但如果没有GDP,一定不会幸福。我们需要的是超越GDP,而不是抛弃GDP。这一观点表明</p><p>①辩证的否定对事物否定的理解中也包含着肯定的理解</p><p>②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彻底代替旧事物</p><p>③改革创新应该是对现存事物的“扬弃”</p><p>④事物的发展的状态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题中材料“我们需要的是超越GDP,而不是抛弃GDP”,体现的是事物的发展是新事物对旧事物的辩证否定。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辩证的否定对事物否定的理解中也包含着肯定的理解,是联系的环节和发展的环节,其实质是“扬弃”。由此可见,①③两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新事物对旧事物的否定,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克服的是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内容,保留的是旧事物中积极合理的因素,故②项中的“彻底代替”的表述是错误的,故不能入选;④与题意不符,排除。故本题答案为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与“和谐号”相比,“复兴号”采用了更先进的安全保障技术,全新低阻力流线型头型设计,更加节能,车厢实现wifi全覆盖,是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中国标准动车组。我国高铁中最早“洋基因”“混血”“以我为主”,到现在由内而外都是“纯中国”制造,我国高铁的发展印证了</p><p>①新事物总是以旧事物作为自己存在和发展的基础</p><p>②在批判性思维推动下实现理论和实践的不断创新</p><p>③坚持在辩证的否定中推动事物向更高的阶段发展</p><p>④辩证否定的实质是保留旧事物中的积极合理因素</p><p>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我国高铁中最早“洋基因”“混血”“以我为主”,到现在由内而外都是“纯中国”制造,我国高铁的发展印证了坚持在辩证的否定中推动事物向更高的阶段发展,在批判性思维推动下实现理论和实践的不断创新,②③适合题意;新事物产生于旧事物,它总是吸取、保留和改造旧事物中积极的因素作为自己存在和发展的基础,①错误;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克服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内容,保留旧事物中积极合理的因素,故④项错误。故本题答案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匠心之道,看似无着处,实则有迹可循。匠心之道贵在“守破离”跟着师傅修业谓之“守”,在传承中加入自己的想法谓之“破”,开创自己新境界谓之“离”。“守破离”蕴含的哲理是</p><p>A. 丰富的实践经验必然促进思维创新</p><p>B. 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联系和发展的环节</p><p>C. 创新思维对推动人类的实践有决定作用</p><p>D. 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辩证否定的含义及实质。A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促进思维创新但不“必然促进”,说法错误;B符合题意,跟着师傅修业谓之“守”,体现辩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在传承中加入自己想法谓之“破”,说明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C说法错误,创新思维对推动人类的实践有促进作用而非决定作用;D说的错误,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所以正确答案是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HiSmart无人百货商店”在广州正佳广场四楼出现的同时,“无人银行”在1500公里之外的上海开业,银行网点的“无人化”运行越走越近......以无人车、无人机,再到眼下的无人百货,无人银行,随着人工智能技术成熟,商业应用提速,“无人”业态已经开始渗透到日常生活越来越多的领域。这表明</p><p>①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要坚持发展的观点</p><p>②现念的转变决定了无人化"发展方向的变化</p><p>③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p><p>④辩证的否定观,要求树立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p><p>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本题考查辩证否定观的相关知识。②表述错误,“决定”将意识的作用夸大了;③与题意无关,材料没有涉及矛盾的特殊性;材料中银行网点的“无人化”运行越走越近……体现了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要坚持发展的观点,故①符合题意;“无人”业态已经开始渗透到日常生活越来越多的领域是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的体现,故④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为B。</p></div>
题型:
※难度:困难
<div><div><p>【题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p><p>2018年10月24日,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运营。</p><p>材料一 港珠澳大桥全长55公里,一桥飞架三地,将香港和珠海、澳门的陆路四小时压缩到30分钟,大大降低物流运输成本,促进三地的贸易投资、旅游等产业的融合和发展。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共有三座通航孔桥、七座桥塔,桥塔设计结合了美感、文化、气候和水文条件,寓意深刻:“中国结”桥塔寓意着三地文化的交融,“风帆”双塔象征着一帆风顺,“海豚”塔所代表的是栖息在此的“海上大熊猫”中华白海豚。针对跨海工程“低阻水率”“水陆空立体交通线互不干扰”“环境保护”以及“行车安全”等的苛刻要求,港珠澳大桥采用“桥、岛、隧三位一体”的建筑形式。大桥全路段呈S型曲线,桥墩的轴线方向和水流的流向大致取平,既能缓解司机驾驶疲劳,又能减少桥墩阻水率,还能提升建筑美观度。港珠澳大桥是我国建设史上里程最长、投资最多、施工难度最大的跨海桥梁。建设者们克服恶劣的海洋施工条件等困难,发扬刻苦钻研、勇于创新、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港珠澳大桥精神,奋战8年,创造了新的“中国奇迹”。</p><p>材料二 在多年的桥梁工程建设实践中,我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港珠澳大桥涵盖了公路、桥梁、隧道以及人工岛等多项不同领域工程建设,是多学科、多专业、多层次技术的超级集合体,很多关键技术和施工方法在世界上没有经验可循。大桥线路需经过伶仃洋航道和香港国际机场航线,一方面要满足30万吨级巨轮通行和航班降落限高需求,还要满足抵御8级地震、16级台风、使用寿命120年的要求。一系列技术难题倒逼建设者不断创新,在大桥的建设过程中形成了400多项发明专利和新型实用专利,创造了大桥防风防腐防震技术、世界最大钢箱梁和桥塔的制造安装、世界最长海底隧道的生产浮运安装等7项世界记录,为世界海底隧道工程技术提供了独特的样本和宝贵的经验。经过近一个月的试运行和检测,10月24日,大桥正式通车。</p><p>(1)结合材料一,分析港珠澳大桥的建设过程如何发挥了意识的作用?</p><p>(2)结合材料二,分析港珠澳大桥建设是如何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这一道理的?</p></div></div>
<div><p>【答案】(1)①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建设港珠澳大桥加强了三地联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大桥设计及建成体现了建设者的主动创造性。</p><p>②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设计者根据实际情况作出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p><p>③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在科学设计蓝图的指导下,通过建设者的实践活动,大桥顺利竣工。</p><p>④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在刻苦钻研、勇于创新、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港珠澳大桥精神的激励下,建设者克服重重困难,完成了世纪工程。</p><p>(2)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我国在大桥建设中积累了经验,获得了认识。</p><p>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大桥建设提出巨轮通航和限高等新问题,推动建设者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形成了发明专利;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们的认识能力,推动了认识的发展。</p><p>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大桥通过运行检测证明了我国桥梁建设技术的真理性。</p><p>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我国在大桥建设实践中获得的认识为世界海底隧道工程建设提供了独特的样本和宝贵的经验。</p><p>【解析】</p><p>本题以港珠澳大桥的通车运营为背景,从哲学生活角度设置问题,考查学生对于意识的作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p><p>(1)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一,分析港珠澳大桥的建设过程如何发挥了意识的作用。解答本题,首先要审好设问要求,明确问题的指向;其次,要注意理解意识的作用包含的具体内容,将材料信息与哲学理论联系作答即可。依据材料信息,从建设港珠澳大桥作用分析,可与意识的特点联系作答;从港珠澳大桥规划设计分析,可与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联系作答;从大桥顺利竣工分析,可与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联系作答;从建设者的精神状态分析,可与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联系作答。</p><p>(2)本题要求结合材料二,分析港珠澳大桥建设是如何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这一道理的,属于体现类主观题。解答本题,首先要审好设问要求,明确设问的指向;其次,要注意理解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理解这一知识点包含四方面的具体内容;最后,要将材料信息与哲学理论联系作答。依据材料信息“在多年的桥梁工程建设实践中,我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可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联系作答;“一系列技术难题倒逼建设者不断创新”,可与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联系作答;“经过近一个月的试运行和检测,10月24日,大桥正式通车”,可与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联系作答;我国在大桥建设实践中获得的认识“为世界海底隧道工程技术提供了独特的样本和宝贵的经验”,可与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联系作答。</p></div>
题型: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 当前,我国网游产业市场迅猛发展,网游产业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游戏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带来了大量的就业岗位,仅游戏设计行业缺口就达百万以上。</p><p>网游以其逼真的虚拟现实性、超强的娱乐性等特点,受到青少年追捧,并在引导青少年团队协作、交往乐趣与生命体验等方面具有特殊的价值。然而,网游的商业推进模式也极易对青少年产生游戏沉迷、道德失范等负面影响。对此,高二某班的同学产生了争论:</p><p>同学甲:网游产业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必须全力支持其发展。</p><p>同学乙:沉迷游戏会导致青少年荒废学业,影响身心健康,甚至走向犯罪,因此必须禁止。</p><p>目前,部分网游开发商,为了追求经济效益而放弃社会责任,导致网络游戏文化内涵缺失问题较为突出,部分游戏格调不高,存在低俗暴力倾向,个别作品歪曲历史、恶搞英雄,价值观念出现偏差,触碰道德底线。</p><p>结合上述材料,回答下列各题:</p><p>(1)运用“两点论与重点论统一”的相关原理,分析网络游戏的利与弊。</p><p>(2)运用发展的相关知识,分析网游产业如何才能健康发展。</p></div></div>
<div><p>【答案】(1)①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既相互依赖,又相互排斥,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看问题必须要把握事物的性质和主流,同时不能忽视支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②网络游戏的发展带动了网游产业的发展,拉动经济增长,且可以训练手脑配合能力,具有开发智力的作用。不能因为网游影响青少年的学业而中断整个产业的发展。(或者答沉迷游戏会导致青少年荒废学业,影响身心健康,甚至引发违法犯罪。因此必须加强对网游产业的严格监管。)</p><p>(2)①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要求我们既要对未来充满信心,又要做好心理准备,面临挫折与挑战。网游产业虽然面临诸多问题,但只要坚定信心,做好解决问题的准备,才能实现产业的发展。②事物的发展是由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要重视量的积累,抓住时机促成质变;还要坚持适度原则,继续发扬网游产业的优点,同时克服企业中各种乱象,通过加强监管,促进积极的质变。</p><p>【解析】</p><p>本题以网络游戏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生活与哲学》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事物发展的途径和状态等相关知识。试题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探究和论证事物的能力。</p><p>(1)本题要求运用“两点论与重点论统一”的相关原理,分析网络游戏的利与弊。本题考查知识明确,即“两点论与重点论统一”的相关原理,主要包括主次矛盾的辨证关系、矛盾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问题指向性是分析网络游戏的利与弊,要运用矛盾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来分析网络游戏的利与弊。结合材料信息,运用矛盾主次方面的辨证关系分析即可。</p><p>(2)本题要求运用发展的相关知识,分析网游产业如何才能健康发展。本题考查的知识是发展观的知识,主要包括发展普遍性原理、发展的实质、发展的途径、发展的状态、发展的原因等知识。解答本题,需要全面提取材料中的有效信息,把材料中的有效信息与发展观的知识相结合进行分析。从材料来看。网游产业虽然面临诸多问题,但只要坚定信心,做好解决问题的准备,才能实现产业的发展,可以运用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分析;针对网游产业要继续发扬网游产业的优点,同时克服企业中各种乱象,通过加强监管,促进积极的质变,可以运用事物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统一的原理来分析。</p></div>
题型: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阅读材料,回答下列要求。</p><p>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离不开乡村文化振兴。</p><p>中国传统文化是在农耕文明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广袤的农村是传统文化的发生、繁衍、生息之地。农村各种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非常丰富,传统文化的遗存不仅包括文物,还包括能够保存乡村记忆的一些古老建筑,如老宅子、庙宇、祠堂、戏楼、书院等,还包括农耕文明中一些日常的劳动工具,如马车、水磨、犁铧等;还包括一些生活用具,如马灯、风箱、轱辘、碾盘、拴马桩等。这些传统建筑和农耕文明的器具,寄托着人们的精神追求,反映出传统文化的审美趣味,保留着人们对传统乡村生活的美好回忆。</p><p>乡村文化是传统的,乡村信仰是朴素的。但是,随着城镇化浪潮的加剧,人口向大中城市迁徙,农业人口的减少,对农村传统文化的传承造成一定冲击,致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基因在农村有逐渐流失的趋向。同时,在新农村建设中,许多地方一味追求生活的舒适便捷、村容村貌的整洁,不太重视对传统文化遗存和文化形态的保护,导致一些老牌坊和戏楼被拆除或遗弃、一些古老的风俗习惯无人继承或消失、一些传统的庙会因人口的减少而气氛冷清。乡村文化的各种遗存流失现象亟待加强保护,唤醒当代人继承发扬乡村传统文化既急迫又必要。</p><p>(1)结合材料,运用辩证的否定观,分析应如何加强乡村传统文化的传承。</p><p>(2)结合材料,为乡村文化的振兴提出两条建议。</p></div></div>
<div><p>【答案】(1)①辩证的否定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要求我们对一切事物采取科学分析的态度,既不能肯定一切,也不能否定一切。②加强乡村传统文化的传承,需要重视对农村传统文化遗存和文化形态的抢救和保护,创造性转化,避免因城镇化浪潮加剧而导致农村文化的流失。③加强乡村传统文化的传承,需要立足于我国乡村振兴的实践,创新性发展,融入时代精神。</p><p>(2)①加强文物宣传保护,提高农民的文物保护意识;②留住人才,吸引年轻人投入到农村文化建设中来;③在保持原有村落形态的基础上改善居民生活条件,发展农村文化旅游业;④挖掘农村传统文化中的传统美德,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和审美趣味。</p><p>【解析】</p><p>本题以乡村文化的振兴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生活与哲学》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辨证否定观的相关知识。试题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探究和论证事物的能力。</p><p>(1)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辩证的否定观,分析应如何加强乡村传统文化的传承。本题考查的知识是辨证否定观,主要包括辨证否定的含义、特点、实质和方法论要求。解答本题,需要全面准确提取材料中的有效信息,把材料中的有效信息与辩证否定观相结合进行分析。“着城镇化浪潮的加剧,人口向大中城市迁徙,农业人口的减少,对农村传统文化的传承造成一定冲击,致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基因在农村有逐渐流失的趋向”,说明了加强乡村传统文化的传承,需要重视对农村传统文化遗存和文化形态的抢救和保护,是对自身优秀传统的文化的肯定;辩证的否定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同时还需要农村传统文化融入时代精神,创新性发展。</p><p>(2)本题要求结合材料,为乡村文化的振兴提出两条建议。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解答本题,需要结合材料,针对农村传统文化现状,提出解决措施,写出两条建议即可。结合材料可以从提高农民的文物保护意识、挖掘农村传统文化中的传统美德、发展农村文化旅游业等角度分析。</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