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阳江市阳春一中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政治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培育众多“中国工匠”,打造更多享誉世界的“中国品牌”,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质量时代。这表明的文化生活道理是( )</p><p>A.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p><p>B.工匠精神对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起决定作用</p><p>C.先进文化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p><p>D.文化作为一种物质力量,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A:经济、政治决定文化,文化对经济、政治具有反作用,材料反映文化的作用,而不是经济政治对文化的作用,A不选。</p><p>B:文化对经济、政治具有反作用,但不是决定作用。B错误。</p><p>D: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而不是物质力量,D错误。</p><p>C: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弘扬工匠精神,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质量时代。先进文化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C正确。</p><p>故本题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五千年中华文明的精髓,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中国诗词大会》等优秀的电视节目,以当代人喜闻乐见的方式,激活文化基因,点燃文化记忆。将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相结合,悄然改变着国人的文化生活,体现了文化对人潜移默化的影响。与此观点对应的诗句是</p><p>①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p><p>②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p><p>③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p><p>④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p><p>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②④: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和“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都体现了文化对人潜移默化的影响,②④符合题意。</p><p>①:“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没有体现文化对人潜移默化的影响,排除①;</p><p>③:“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体现了文化对人深远持久的影响,③与题意不符。</p><p>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已经浸透了所有中国人包括海外同胞的心田。不尊重自己文化传统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这主要是因为( )</p><p>A. 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B. 传统文化具有多样性</p><p>C. 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 D. 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一个忘记自己传统文化的民族是悲哀的民族”,是因为传统文化具有鲜明民族性,是维系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纽带,D正确。材料的主旨没有体现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和多样性,AB不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文化与民族的关系,未涉及历史继承性,C不合题意。本题选D项。</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是中国国家形象文化符号之一。然而“酒香也怕巷子深",面对中医药文化式微、中医药学科被边缘化,专家建议应从校园教育着手,推进中医药文化科普,推进中医药文化走进千家万户。这一建议的依据在于</p><p>①教育是推动文化发展、创新的根本途径</p><p>②教育决定着传统文化的性质和方向</p><p>③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p><p>④教育具有选择、传递文化的特定功能</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社会实践是推动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故①错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决定着社会制度的变化,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方向,教育对传统文化的性质和方向不起决定作用,故②错误;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专家建议应从校园教育着手,推进中医药文化科普,推进中医药文化走进千家万户,故③④正确。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动漫产业是文化创意产业的代表。近年来,我国动漫产业得到进一步发展,但是我们应该认识到我国的动漫产业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这给我们的启示是</p><p>①应提高文化竞争力</p><p>②立足实践,在内容和形式上不断进行创新</p><p>③借鉴吸收国外各种文化,推出融汇多种文化特质的新文化</p><p>④否定传统文化才是真正的发展</p><p>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动漫产业是文化创意产业的代表,我们应该认识到我国的动漫产业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这给我们的启示是应提高文化竞争力,立足实践,在内容和形式上不断进行文化创新,①②正确;借鉴吸收国外一切有益文化,③错误;④项观点错误,对传统文化要批判继承。本题正确答案为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第8期《求是》杂志上发表署名文章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引起了全社会广泛关注。文章强调文化文艺工作者要跳出“身边的小小的悲欢”,走进实践深处,观照人民生活,表达人民心声,用心用情用功抒写人民、描绘人民、歌唱人民。这表明( )</p><p>①文化创作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p><p>②文化文艺工作者要在社会实践中去寻找创造的源泉</p><p>③文化文艺工作者是文化创造的主体</p><p>④只有如实反映现实的文化文艺创作才有价值</p><p>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①②: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文化文艺工作者要在社会实践中去寻找创造的源泉;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新的主体。要激发人民群众的创造活力,必须坚定地走与人民群众的实践相结合的道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①②正确。</p><p>③: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新的主体。文化文艺工作者不是文化创造的主体。③错误。</p><p>④:文化来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故只有如实反映现实的文化文艺创作才有价值是错误的。④错误。</p><p>故本题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近年来随着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国学迅速升温,从高等学府到市井民间,从大学国学院延伸至中小学。重视国学有利于</p><p>①全面继承传统思想,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 </p><p>②形成良好的国学氛围,提升人文素养</p><p>③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建设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p><p>④传承国学经典,实现文化的复古</p><p>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①说法错误,传统思想具有精华也有糟粕,应该批判继承,而不是全面继承;<br />②符合题意,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重视国学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国学氛围,提升人文素养;<br />③符合题意,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需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重视国学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建设民族共有精神家园;<br />④说法错误,传承国学经典,但不能实现文化的复古。<br />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不论是在哪里,每当这首优美的乐曲响起,各族人民都会共情共鸣,跟着乐声一同吟唱,唱出对祖国的热爱与祝福。这种激荡在各族人民心中的情感</p><p>①是我们应对世界范围相互激荡的各种思想文化的主心骨</p><p>②体现了各族人民对找们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感和归属感</p><p>③是中华民族永恒的精神火炬,体现了我们共同价值追求</p><p>④深深植根于中华各族人民心中,是爱国主义精神的体现</p><p>A. ①② B. ②④ C. ③④ D. ①③</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②④:由材料可知,这种爱国情感深深植根于中华各族人民心中,体现了各族人民对我们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感和归属感,②④符合题意。</p><p>①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我们应对世界范围相互激荡的各种思想文化的主心骨,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永恒的精神火炬,体现了我们共同价值追求,排除①③。</p><p>故本题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崇教育人耕读传家远,立身敦品礼义济世长。”近年来全国多地建设家风馆,集中展示当地历史悠久的门楣楹联、家规家训、村规乡约等优秀文化资源。设立家风馆旨在</p><p>①引导群众向善向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p><p>②抵御外来文化的冲击,加快复兴儒家传统文化</p><p>③强化家风家教化功能,共同建设文明和谐的家园</p><p>④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坚定全社会共同理想信念</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设立家风馆旨在引导群众向善向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家风家教化功能,共同建设文明和谐的家园,①③符合题意;对于外来文化和儒家传统文化要具体分析,不应全盘否定或全盘继承,②说法错误;设立家风馆旨在通过挖掘优秀文化资源,引导群众向善向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不是坚定全社会共同理想信念,④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纵览近年来的全媒体发展,从具有社交链接属性的微博、微信,到资讯聚合的今日头条、一点资讯,从直播平台映客、斗鱼,到短视频平台快手、抖音……主流媒体的“舆论主场”,现在变成了众多跨界者涌入的“舆论广场”。如何成为舆论压舱石、社会黏合剂、价值风向</p><p>标,考验着主流媒体的能力。面对“舆论广场”,主流媒体应当</p><p>①占据传播的制高点,掌握舆论场上的话语权、主动权与主导权</p><p>②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传媒产品的规模化、批量化和产业化</p><p>③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提高舆论传播的影响力、引导力和公信力</p><p>④创新意识形态工作,倡导主流文化的通俗化、时尚化与多元化</p><p>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①:正确,因为现在的文化产品良莠不齐,主流媒体应该提高舆论的引导力,掌握话语权、主动权、主导权。</p><p>②:不选,主流媒体应该发挥它舆论导向的作用,而不是发展文化产业占领市场。</p><p>③:正确,媒体融合发展,从而增强正确舆论的影响力和公信力。</p><p>④:观点错误,目前应该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存在创新意识形态。</p><p>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近年来,故宫博物院参观环境变好了,开放区域扩大了,文化活动增加了。根据人们不断变化的生活需要,故宫工作人员深入挖掘文化资源,并对其加以创意,使故宫文化产品逐渐变成了“网红”一般的存在。这说明( )</p><p>①有价值的文化创造来源于优秀传统文化</p><p>②现代信息技术是推动文化创新发展的根本因素</p><p>③传统文化可与当代人的文化和生活需求对接</p><p>④对优秀传统文化要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p><p>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本题考查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传统文化的创新。①社会实践是文化创造的来源,①错误。</p><p>②:社会实践是推动文化创新发展的根本因素,②错误。</p><p>③④:根据人们不断变化的生活需要,故宫工作人员深入挖掘文化资源,并对其加以创意,使故宫文化产品逐渐变成了“网红”一般的存在,这说明传统文化可与当代人的文化和生活需求对接,也说明对优秀传统文化要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③④符合题意。</p><p>故本题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互联网和数字化生活方式形塑了新一代年轻群体的认知方式、获取信息途径和社会化行为模式。在互联网语境下,未成年人作为“数字原住民”,受到了新媒体多元开放、无差别信息传播模式的深刻影响,也存在各种有害信息、错误行为和价值观引导的风险之中,亟需引起政府部门、平台媒体和社会各界的重视。因此,文化建设应当</p><p>①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净化网络社会文化环境</p><p>②深入开展道德教育,提高未成年人道德修养</p><p>③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全方位提升文化竞争力</p><p>④积极推广信息技术,促进传媒的商业化发展</p><p>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只有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净化网络社会文化环境才能减少或消除网络上的不良信息,才有利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①项符合题意;深入开展道德教育,提高未成年人道德修养才能提高未成年人辨别文化的能力,有利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②项符合题意;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积极推广信息技术,促进传媒的商业化发展并不能减少题干中所提到的文化发展中的不良现象,③④项不合题意。答案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指引着一代代共产党人持续奋斗。只有无数共产党人不忘初心,我们才能实现民族复兴和国家富强。不忘初心有助于 </p><p>①丰富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推动文化体制改革</p><p>②弘扬中华民族传统道德,培育社会文明风尚</p><p>③增强防腐拒变的政治定力,追求更高的道德目标 </p><p>④发挥党员榜样示范作用,自觉践行核心价值观。</p><p>A. ①③ B. ①② C. ③④ D. ②④</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知识。不忘初心与文化体制改革没有直接关系,①不选;传统道德有双重性,不能都弘扬,应弘扬传统美德,故②错误;不忘初心有助于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有利于增强防腐拒变的政治定力,追求更高的道德目标,发挥党员榜样示范作用,自觉践行核心价值观,故③④正确。故本题答案为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当下,很多中小学生通过各种传媒痴迷于娱乐节目中的歌星影星,向往他们在一些节目中的嬉笑打闹、美幕他们光鲜的外貌、高額的收入而不思进取。为此2018年,国务院将实施“舆论引导能力提升工程”国家重视对文艺节目的管理和引导是基于</p><p>①巩固全体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p><p>②加强文化建设必须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机统一</p><p>③发展先进文化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宏伟目标</p><p>④奏响主旋律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导向作用</p><p>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④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①不合题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全体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②符合题意,要对娱乐节目进行引导,加强文化建设必须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机统一起来;③说法错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宏伟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④符合题意,之所以进行舆论引导的原因在于在奏响主旋律,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导向作用;正确选项为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哲学史上存在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个对子”,下列成语与上述“两个对子”相对应的是( ) </p><p>①指鹿为马——乐极生悲 ②形谢神灭——理生万物 </p><p>③盲人摸象——一叶障目 ④居安思危——故步自封</p><p>A.①③ B.③④ C.②④ D.①②</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①:指鹿为马是主观唯心主义观点;乐极生悲是说乐和悲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属于辩证法的观点。二者不属于哲学上两个对子的范畴,①与题意不符。</p><p>②:形谢神灭属于唯物主义观点,理生万物属于唯心主义观点,二者相对立,②符合题意。</p><p>③:盲人摸象和一叶障目都是片面地、机械地看待问题,均属于形而上学观点,③与题意不符。 </p><p>④:居安思危属于辩证法观点,故步自封属于形而上学观点,④符合题意。</p><p>故本题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认为,不可再分的物质微粒——原子和虚空是物质的本原。这种观点</p><p>A.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意识,属于唯心主义</p><p>B.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p><p>C.虽然是一种可贵的猜测,但有科学依据</p><p>D.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A: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认为,不可再分的物质微粒——原子和虚空是物质的本原。这种观点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属于唯物主义,A错误。</p><p>B:认为原子和虚空是物质的本原没有揭示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B错误。</p><p>C:原子和虚空是物质的本原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可惜只是一种猜测,没有科学依据,C错误。</p><p>D:原子和虚空是物质的本原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D符合题意。</p><p>故本题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德国物理学家朗克说:“研究人员的世界观将永远决定着他的工作方向。”这表明( )</p><p>①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p><p>②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p><p>③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p><p>④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p><p>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研究人员的世界观将永远决定着他的工作方向。”这表明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①②正确且适合题意;哲学有正确和错误之分,只有真正的哲学才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③④说法错误;故本题答案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恩格斯曾经预言:“只要进一步发挥我们的唯物主义论点,并且把它运用于现时代,一个强大的、一切时代中最强大的革命远景就会立即展现在我们面前。”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19世纪的预言,正在成为21世纪中国发展的现实。中国共产党人之所以以此为指导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p><p>①批判吸取了黑格尔的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与费尔巴哈辩证法的合理内核</p><p>②是指导人类解放的科学,是永恒不变的</p><p>③第一次实现了唯物论与辩证法、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有机统一</p><p>④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p><p>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征。①不选,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吸取的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②不选,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永恒不变的,而是与时俱进的;材料中强调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作用,我们之所以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实现了唯物论与辩证法、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有机统一,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③④正确。本题答案为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7月25日,有一颗小行星,大约以8.7万公里每小时的速度,从地球的旁边与地球擦肩而过,差点撞击到了地球。众所周知,小行星撞击地球对地球的危害是很大的,当年恐龙的灭绝,原因之一可能就是小行星撞击地球,引起了各种的灾难。这证明了</p><p>A.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和存在方式 B.自然界的运动是有条件、有规律的</p><p>C.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D.自在事物的联系可以人为加以改造</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A: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A错误。<br />B:运动是无条件的,B错误。<br />C:小行星撞击地球事件证明了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C正确。<br />D: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人不能改造,D错误。</p><p>故本题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我国一些菜农在蔬菜大棚中安装自控装置,它可以根据作物的需求,自动给水,自动断水,地上进行喷灌,地下进行滴灌,既合理充分地利用了电源、水源,又提高了作物的产量。这说明</p><p>A.人们能自觉地创造条件,改变自然规律起作用的形式</p><p>B.人能发挥主观能动性,改变或创造规律</p><p>C.规律是人的主观思想的产物</p><p>D.客观规律始终制约着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人们在其面前无能为力</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A:在蔬菜大棚中安装自控装置,既合理充分地利用了电源、水源,又提高了作物的产量,说明人们能自觉地创造条件,改变自然规律起作用的形式,A正确。</p><p>B:错在“改变或创造规律”。B错误。</p><p>C:规律是客观的,C错误。</p><p>D:在客观规律面前,人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造福人类,D错误。</p><p>故答案为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作为人体感官的眼睛,使我们看到了世界呈现给我们的样子,那青山绿水、姹紫嫣红。通过“思维的眼睛”,我们能够揭示深藏于事物内部的本质和规律。这说明</p><p>①意识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p><p>②人的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p><p>③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p><p>④意识活动可以独立于物质之外</p><p>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①: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不能直接改造世界,①表述错误。<br />②③:通过“思维的眼睛”,我们能够揭示深藏于事物内部的本质和规律。这说明人的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之物,②③符合题意。<br />④:意识活动不可以独立于物质之外,④错误。</p><p>故本题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物质概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基本的概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大厦的基石。下列对“物质”的认识错误的是( )</p><p>①物质可以脱离意识而独立存在 ②物质是对一切现象共性的反映</p><p>③物质是运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④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p><p>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①:物质是不领带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可以脱离意识而独立存在,①说法正确。</p><p>④:物质是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④正确。</p><p>②:物质概括了宇宙间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②错误。</p><p>③: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③说法错误。</p><p>故本题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9年7月,百度人工智能交互设计院宣布推出三款创新小度机器人。在江苏卫视播出的第四季《最强大脑》节目中,在人脸识别能力比拼上,百度机器人小度以3:2险胜人类最强大脑的代表王峰,从此小度机器人为人们所熟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p><p>①小度的意识来源于人脑 ②小度只是照镜子式的反映</p><p>③小度是人类器官的延伸 ④小度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p><p>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①④: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百度机器人小度不具有意识,不能能动地认识世界,①④错误。</p><p>②③: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百度机器人小度不具有意识,小度是人类器官的延伸,只是照镜子式的反映,②③符合题意。</p><p>故本题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美学中,总要谈到“移情”现象,即情景交融。比如,人高兴时,就觉得仿佛太阳在笑,花儿在点头;悲伤的时候,又觉得雨如泪,风如咽。“移情”的说法</p><p>A.是唯物主义的观点,因为它说明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p><p>B.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因为它认为物质世界是由人的主观意志决定的</p><p>C.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因为它强调了意识对客观事物具有能动的反作用</p><p>D.属于不可知论,因为它表明人脑总是不能客观如实地反映外界事物</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A.移情”的说法强调意识对客观事物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故不选A。</p><p>B.材料没有强调物质世界是由人的主观意志决定的,不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故B项错误。</p><p>C.材料在美学中,总要谈到“移情”现象,即情景交融,强调意识对客观事物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故C项正确。</p><p>D.“移情”的说法属于可知论,故D项错误。</p><p>故选C。</p></div>
题型: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 港珠澳大桥是中国建桥史上里程最长、技术最复杂、施工难度最大的跨海通道项目。秉承担“责”不推,担“难”不怯,担“险”不畏的信念,工程建设者们历经成百上千次的空验,不断克服小空间、高水压、恶劣现场环境等不利因素,解决海底深埋沉管隧道等世界级难题,最终让“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成为现实!</p><p>运用《生活与哲学》中“运动是有规律的”知识,谈谈港珠澳大桥是如何建成的。</p></div></div>
<div><p>【答案】①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港珠澳大桥建设过程中,建设者们不断克服小空间、高水压、恶劣现场环境等不利因素。<br />②在客观规律面前,人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建设者们解决海底深埋沉管隧道等世界级难题,使得天堑变通途。</p><p>【解析】</p><p>本题以港珠澳大桥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生活与哲学》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试题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探究和论证事物的能力。</p><p>本题要求运用《生活与哲学》中“运动是有规律的”知识,谈谈港珠澳大桥是如何建成的。属于措施类主观题,知识范围限定明确:规律的客观性,学生可以结合材料,与教材知识相对接进行分析,根据材料“小空间、高水压、恶劣现场环境等不利因素”可知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根据材料“解决海底深埋沉管隧道等世界级难题,最终让‘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成为现实”可知在客观规律面前,人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p></div>
题型: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p><p>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年来,我国的航天事业走过了雄关漫道,走出了世人瞩目的辉煌成就,也走向更加美好的前景材料20世纪50年代,面对西方的封锁制裁和战略威胁,党中央毅然做出了发展我国尖端国防科技事业的伟大决策。之后几十年,无数建设者和科学家舍小家顾大家,隐姓埋名,前赴后继,克服极其恶劣的自然环境和十分困难的保障条件,以坚毅顽强的航天精神,成就了中国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强到辉煌。时至今日,我国在航天器的研制和卫星应用技术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我国已经建立了系列完整、配套的航天器研究、设计、制造、试验、发射、测试和运营体系,形成了载人航天、深空探测、导航定位、对地观测、通信广播、空间科学与技术试验等6大领域航天器研制业务,探索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空间技术的道路。我国载人航天事业的成就,充分展示了伟大的中国力量,坚定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决心和信心。</p><p>(1)运用文化的知识说明载人航天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p><p>(2)结合材料,说明我国载人航天事业的发展是如何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p><p>(3)今年4月24日是第四个“中国航天日”,以“逐梦航天·合作共赢”为主题。某高中拟围绕这一主题举办全校性活动,请为学校提出两条建议。</p></div></div>
<div><p>【答案】(1)载人航天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在当代的具体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创造精神、团结精神、奋斗精神、梦想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既继承和体现了伟大民族精神,又赋予民族精神鲜明的时代特色,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载人航天精神为中华民族精神增添了新的时代内容与实践特色,把中华民族精神提升到了一个新水平。</p><p>(2)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党立足当时的国际环境,做出正确的决策。我国航天人舍小家顾大家,坚持不懈投入航天事业中,取得了一系列航天技术的突破。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正确的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促进作用。在国家发展尖端科技国防事业决策的指引下,我国航天人克服困难,顽强拼搏,促进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我国航天人立足国际国内的客观实际,探究航天规律,自强不息,自主创新,一步一步实现我国航天事业的腾飞。</p><p>(3)答案示例:召开“逐梦航天·合作共赢”主题演讲活动;邀请有关专家做“逐梦航天·合作共赢”专题报告等。</p><p>【解析】</p><p>本题以载人航天精神为情境,从文化生活和哲学生活角度设置有关问题,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p><p>(1)本题要求运用文化的知识说明载人航天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p><p>本题属于说明类试题。解答本题,考生可从载人航天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在当代的具体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创造精神、团结精神、奋斗精神、梦想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既继承和体现了伟大民族精神,又赋予民族精神鲜明的时代特色,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载人航天精神为中华民族精神增添了新的时代内容与实践特色,把中华民族精神提升到了一个新水平的角度作答。</p><p>(2)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说明我国载人航天事业的发展是如何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p><p>本题属于措施类试题,题目限定发挥意识能动作用。</p><p>针对材料面对西方的封锁制裁和战略威胁,党中央毅然做出了发展我国尖端国防科技事业的伟大决策,探索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空间技术的道路并取得巨大成就,考生可从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的角度作答。</p><p>针对材料无数建设者和科学家舍小家顾大家,隐姓埋名,前赴后继,克服极其恶劣的自然环境和十分困难的保障条件,以坚毅顽强的航天精神,成就了中国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强到辉煌。时至今日,我国在航天器的研制和卫星应用技术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考生可从正确的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促进作用;坚持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的角度作答。</p><p>(3)今年4月24日是第四个“中国航天日”,以“逐梦航天·合作共赢”为主题。某高中拟围绕这一主题举办全校性活动,本题要求为学校提出两条建议。</p><p>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这类试题的答案不是唯一的,允许考生发表不同的看法,鼓励创造性思维。试题在考查考生表达能力的同时,考查考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言之有理即可。</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