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5-12 00:17:33

山东省沂水县二中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政治试卷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人类的全部历史都告诚有智慧的人,不要笃信时运,而应坚信思想。”从哲学角度看,这是基于正确思想</p><p>①源于人们的社会实践 ②是实现人生幸福的决定因素 </p><p>③能为人生旅途点起前行的明灯 ④能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p><p>A.①②&#xa0;B.①③&#xa0;C.②④&#xa0;D.③④</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本题考查哲学的起源、哲学的作用。①:材料不是阐释哲学的起源,①不符合题意。</p><p>②:正确思想不能起决定因素,②排除。</p><p>③④:“人类的全部历史都告诚有智慧的人,不要笃信时运,而应坚信思想。”说明正确思想能为人生旅途点起前行的明灯,能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③④符合题意。</p><p>故本题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人人都有世界观,普通人与哲学家在世界观上的区别在于</p><p>A.是否系统化、理论化&#xa0;B.研究对象的深度和广度</p><p>C.能否自觉地改造世界&#xa0;D.是否如实地反映客观世界</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本题考查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A:普通人的世界观是零散的、不系统的,哲学是哲学家依据一定的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把不自觉的、不系统的世界观加以理论化、系统化而形成的思想体系,A正确。</p><p>B:世界观的研究对象是整个世界,普通人与哲学家在世界观上的区别不在于研究对象的深度和广度,B错误。</p><p>C:世界观突出的是认识世界,而不是改造世界,C错误。</p><p>D:是否如实地反映客观世界,这是区分正确和错误世界观的标准,D不符合题意。</p><p>故本题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随着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科学的标准不再是基督教的教义,而是自然本身;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方法,否定了掺杂很多神秘巫术的研究方法。与此相对应,在哲学上,认为世界是由自然界因果必然性支配的世界替代了由神灵统治的世界。这说明</p><p>①哲学的发展为自然科学开辟了道路 ②具体科学的发展能促进思想的解放 ③具体科学的进步能促进哲学的发展 ④哲学的根本任务是科学地解释世界</p><p>A.①③&#xa0;B.①④&#xa0;C.②③&#xa0;D.②④</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本题考查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①③: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①错误,③正确。</p><p>②: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因此具体科学的发展能促进思想的解放,②正确。</p><p>④:哲学的根本任务在于指导人们更好地实践,④错误。</p><p>故本题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的、必须回答的问题。各种哲学流派对哲学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p><p>①决定若该哲学流派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 ②是基于哲学是哲学家对世界的概括和总结 </p><p>③决定若该流派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 ④是因为不同哲学流派创始者的生活环境存在差异</p><p>A.①②&#xa0;B.①③&#xa0;C.②④&#xa0;D.③④</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本题考查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哲学基本问题。①③: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决定着该流派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该哲学流派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①③正确。</p><p>②:哲学是哲学家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③错误。</p><p>④:“不同哲学流派创始者的生活环境存在差异”不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的、必须回答的问题的原因,④排除。</p><p>故本题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果有某物存在,人也无法认识它”,“即使可以认识它,也无法把它告诉别人”。这种观点()</p><p>①认为世界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 ②认为思维无法正确地反映客观存在 </p><p>③在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问题上做出了否定的回答 ④肯定了意识可以脱离物质而存在</p><p>A.①②&#xa0;B.①④&#xa0;C.②③&#xa0;D.③④</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②③:“如果有某物存在,人也无法认识它”,“即使可以认识它,也无法把它告诉别人”。这种观点认为思维无法正确地反映客观存在,在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问题上做出了否定的回答,是不可知论,②③正确。</p><p>①:世界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属于唯物主义观点,而题干是不可知论,①不符合题意。</p><p>④:题干中观点并未肯定意识可以脱离物质而存在,④不选。</p><p>故本题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伟大时代产生伟大理论,伟大理论引领伟大时代。党的十九大的一个突出亮点和重大历史贡献,就是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p><p>①主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p><p>②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经验的总结,是中国化的马克恩主义</p><p>③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 </p><p>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p><p>A.①②&#xa0;B.①③&#xa0;C.②①&#xa0;D.③④</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本题考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相关知识。①:邓小平理论的主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①错误。</p><p>②:毛泽东思想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经验的总结,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恩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②错误。</p><p>③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③④正确。</p><p>故本题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    如今关于宇宙起源的主流理论是宇宙大爆炸论(宇宙是由一个致密炽热的奇点于137亿年前一次大爆炸后膨胀形成的。大爆炸论认为宇宙曾有一段从热到冷的演化史。在这个时期里,宇宙体系在不断地膨胀,使物质密度从密到稀地演化)。据此完成下列小题。</p><p>【1】支持宇宙大爆炸论的三个主要证据:星系红移;氦元素丰度;宇宙微波背景辐射。这三个证据都是被现代科学证明了的。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p><p>①宇宙大爆炸论是第一性的,宇宙存在是第二性的 </p><p>②宇宙大爆炸论是对“神创论”观点的否定 </p><p>③可论证、可证明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p><p>④宇宙的存在与发展有其内在规律,是客观的</p><p>A.①②&#xa0;B.①③&#xa0;C.②④&#xa0;D.③④</p><p>【2】大爆炸之初,宇宙当中主要是以“纯能量”的光子和量子为主,并没有物质。光子和量子在碰撞中产生物质粒子。现代科学家通过加速器找到了100多种粒子。材料中的物质和物质粒子(    )</p><p>①都是具体的物质形态 </p><p>②前者是哲学意义上的物质,后者是具体的物质形态 </p><p>③都不依赖于人的意识,但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 </p><p>④都是意识的派生物</p><p>A.①③&#xa0;B.①④&#xa0;C.②③&#xa0;D.②④</p></div></div>
<div><p>【答案】</p><p>【1】C</p><p>【2】A</p><p>【解析】</p><p>本题以关于宇宙起源的理论为话题,考查考生有关哲学知识。</p><p>【1】②④:支持宇宙大爆炸论的三个主要证据:星系红移;氦元素丰度;宇宙微波背景辐射。这三个证据都是被现代科学证明了的。这表明宇宙大爆炸论是对“神创论”观点的否定,宇宙的存在与发展有其内在规律,是客观的,②④符合题意。</p><p>①:宇宙大爆炸论是第二性的,宇宙存在是第一性的,①错误。 </p><p>③: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③错误。 </p><p>故本题选C。</p><p>【2】①③:材料中的物质和物质粒子都是具体的物质形态,都不依赖于人的意识,但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①③符合题意。</p><p>②:二者都是具体的物质形态,②错误。 </p><p>④:二者都是具体的物质形态,不是意识的派生物,④错误。</p><p>故本题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开普勒行星运动第二定律,也称等面积定律,指的是太阳系中太阳和运动中的行星的连线在相等的时间内扫过相等的面积。如下图所示,S1=S2=S3。由此可见(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4/09/06/0a289077/SYS202004090603555762537063_ST/SYS202004090603555762537063_ST.001.png" width="185" height="12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①事物是运动变化着的,事物的运动是有规律的</p><p>②运动是事物存在的特殊形态</p><p>③行星与太阳之间存在稳定的、必然的、固有的联系</p><p>④事物运动的规律是无条件的</p><p>A.①②&#xa0;B.①③&#xa0;C.②④&#xa0;D.③④</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①③:根据题目的表述,太阳系中的行星围绕太阳处在不断的运动当中,无论是在近日点还是在远日点,在相同的时间内,其扫过的面积是相同的,这说明了事物是运动变化着的,事物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行星与太阳之间存在稳定的、必然的、固有的联系,①③选项正确。</p><p>②:静止是事物存在的一种特殊状态,②错误。</p><p>④: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有条件的,故事物运动的规律是有条件的,④错误。</p><p>故本题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猩猩与人类在DNA上有高达98.7%的相似度,科学家在对猩猩长期观察后发现:在家庭情谊、喜怒哀乐、等级观念、钩心斗角、争夺高位、社交方式、手势语言等方面,猩猩的心理活动有别于其他动物,而与人的意识非常接近。材料从一个角度说明(    )</p><p>①人的意识是从动物心理发展而来的 ②意识是劳动的必然结果 </p><p>③意识是人与猩猩的共同特征 ④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p><p>A.①②&#xa0;B.①④&#xa0;C.②③&#xa0;D.③④</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①④:猩猩与人类在DNA上有高达98.7%的相似度,在家庭情谊、喜怒哀乐、等级观念、钩心斗角、争夺高位、社交方式、手势语言等方面,猩猩的心理活动有别于其他动物,而与人的意识非常接近。材料从一个角度说明人的意识是从动物心理发展而来的,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①④入选。</p><p>②:题干并未涉及意识是劳动的必然结果,②不符合题意。 </p><p>③:意识是人所特有的,③错误。</p><p>故本题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9年4月,国家发改委就《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征求意见;7月,《规划纲要》正式审议通过并印发。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p><p>①国家发改委印发《规划纲要》是基于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如实反映</p><p>②《规划纲要》征求意见有助于主观更全面地反映客观</p><p>③国家发改委编制《规划纲要》体现了意识活动的目的性</p><p>④《规划纲要》征求意见表明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取决于民意</p><p>A.①②&#xa0;B.①④&#xa0;C.②③&#xa0;D.③④</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①:意识未必都是对客观存在的如实反映,且这也不是国家发改委印发《规划纲要》的依据所在,①选项错误。</p><p>②③:为了推动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国家发改委起草了《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这体现了意识活动的目的性;在《规划纲要》公布之前,面向社会征求意见有助于主观更全面地反映客观,②③选项正确。</p><p>④:“取决于民意”的表述错误,排除④。</p><p>故本题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9年6月18日,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脑网络组研究中心主任介绍了我国“人类全新的脑网络组图谱”研究方面的最新成果。“人类全新的脑网络组图谱”将为复杂的脑部研究和治疗提供“精准导航”,依托这一图谱,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的科研团队采用近红外光和高灵敏器件等,实现了对患者脑部微弱血氧信号无创化、实时化、精准化采集,目前此成果已成功实现产业化。由此可见(    )</p><p>①科学研究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②正确的认识是人们从事科学研究的出发点 </p><p>③认识对实践具有能动作用 ④人们获得认识旨在服务于实践</p><p>A.①②&#xa0;B.①③&#xa0;C.②④&#xa0;D.③④</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③④:“人类全新的脑网络组图谱”将为复杂的脑部研究和治疗提供“精准导航”,依托这一图谱,实现了对患者脑部微弱血氧信号无创化、实时化、精准化采集,目前此成果已成功实现产业化。由此可见认识对实践具有能动作用,人们获得认识旨在服务于实践,③④符合题意。</p><p>①: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①错误。 </p><p>②:客观存在的实际事物是人们从事科学研究的出发点,②错误。</p><p>故本题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鲁迅说:“一碗酸辣汤,耳闻口讲的,总不如亲自呷一口的明白。”下列名言与鲁迅观点蕴含的哲理一致的是</p><p>①和傅说之羹,实难调于众口 ②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p><p>③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 ④王者以民人为天,而民人以食为天</p><p>A.①②&#xa0;B.①④&#xa0;C.②③&#xa0;D.③④</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本题考查实践。“一碗酸辣汤,耳闻口讲的,总不如亲自呷一口的明白。”这强调的是实践的重要性。①:和傅说之羹,实难调于众口,”意思就是众口难调,做事很难让所有的人都满意,与实践的重要性无关,①排除。</p><p>②③:“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都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②③符合题意。</p><p>④:王者以民人为天,而民人以食为天,强调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不符合题意,④排除。</p><p>故本题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漫画从一个角度告诉我们</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10/02/06/42beb551/SYS202010020602411305205113_ST/SYS202010020602411305205113_ST.001.png" width="192" height="18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①直接经验比间接经验更重要 ②要在实践中不断推翻真理 </p><p>③人们的认识受客观条件的制约 ④要在实践中拓宽视野、提高认识</p><p>A.①②&#xa0;B.①③&#xa0;C.②④&#xa0;D.③④</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本题考查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真理的具体性条件性。①: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都是获得认识的途径,不能说直接经验比间接经验更重要,因为正确的间接经验也很重要,①错误。</p><p>②:要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真理,而不是推翻真理,②错误。</p><p>③④:“在小溪里鱼常感觉自己很大,到了大海里它才知道其实自己很小”这告诉我们人们的认识受客观条件的制约,要在实践中拓宽视野、提高认识,③④符合题意。</p><p>故本题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谣言,指的是没有相应事实基础,却被捏造出来并通过一定手段推动传播的言论。2019年6月12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对所谓“武装力量正前往香港集结”的消息予以驳斥,指其“谣言惑众,制造恐慌,其心可诛”。对于谣言,我们应(    )</p><p>①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让实践去检验谣言的真伪 </p><p>②学会正确辨识事物的本质,不信谣、不传谣 </p><p>③重视意识的作用,不断提高民众的科学素养 </p><p>④做到事必躬亲,亲自追寻每个谣言背后的真实情况</p><p>A.①②&#xa0;B.①③&#xa0;C.②④&#xa0;D.③④</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①②:对于谣言,我们应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让实践去检验谣言的真伪,学会正确辨识事物的本质,不信谣、不传谣,①②正确。</p><p>③:提高民众的科学素养不一定能辟谣,③不选。 </p><p>④:不一定做到事必躬亲,亲自追寻每个谣言背后的真实情况,④不选。</p><p>故本题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以前出门要带现金,现在只需要拿出手机扫一扫就能在线支付;以前不是智能时代,而现在只要有一部智能手机就可以了解周边事……科技改变生活,创新引领未来。由此可见(    )</p><p>①科技进步有利于人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 ②自在事物的联系是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 </p><p>③“科技改变生活”体现了人为事物的联系 ④任何事物之间都有直接的或间接的联系</p><p>A.①②&#xa0;B.①③&#xa0;C.②④&#xa0;D.③④</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①③:科技改变生活,创新引领未来。由此可见科技进步有利于人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科技改变生活”体现了人为事物的联系,①③符合题意。</p><p>②:自在事物的联系是没有人的参与的,不是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②错误。</p><p>④:联系具有条件性,只有条件具备,事物之间才有直接的或间接的联系,④错误。</p><p>故本题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习近平强调,必须牢固树立高度自觉的大局意识,自觉从大局看问题,把工作放到大局中思考、定位、摆布,做到正确认识大局、自觉服从大局、坚决维护大局。这是基于</p><p>①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前提 ②整体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 </p><p>③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 ④整体得到了发展就能推动部分的发展</p><p>A.①②&#xa0;B.①④&#xa0;C.②③&#xa0;D.③④</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本题考查规律的客观性、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①: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前提,①错误。</p><p>②③:材料要求树立大局意识,这是因为整体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②③正确。</p><p>④:“整体得到了发展就能推动部分的发展”说法过于绝对化,④排除。</p><p>故本题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需要凝聚全体中国人民去共同奋斗的伟大事业。下列认识有利于推动“伟大事业”发展的是</p><p>①重视部分的作用,用好每个人之力 </p><p>②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让伟大事业成为每个公民的奋斗目标 </p><p>③整体和部分密不可分,形成强大合力以实现伟大复兴 </p><p>④整体和部分相互区别,调整个人与国家的努力方向</p><p>A.①③&#xa0;B.①④&#xa0;C.②③&#xa0;D.②④</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本题考查整体和部分的关系。①③: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重视部分的作用,用好每个人之力,形成强大合力以实现伟大复兴,①③正确。</p><p>②:“让伟大事业成为每个公民的奋斗目标”说法过于绝对化,④排除。</p><p>④:“调整国家的努力方向”说法错误,④排除。</p><p>故本题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限的,一旦超过了调节的限度,生态系统就很难得到恢复。比如草原上放养的牲畜太多,就会严重破坏草场植被,造成土地沙化。材料给我们的启示是</p><p>①发挥主观能动性,推动事物发展 ②坚持适度原则,防止不利质变的发生 </p><p>③规律是客观的,要尊重自然规律 ④正确对待旧事物,从中汲取有益成分</p><p>A.①②&#xa0;B.①④&#xa0;C.②③&#xa0;D.③④</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本题考查规律的客观性、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①: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推动事物发展,①错误。</p><p>②:“一旦超过了调节的限度,生态系统就很难得到恢复”,这启示我们坚持适度原则,防止不利质变的发生,②符合题意。</p><p>③:“草原上放养的牲畜太多,就会严重破坏草场植被,造成土地沙化”,启示我们规律是客观的,要尊重自然规律,③符合题意。</p><p>④:材料没有体现正确对待旧事物,从中汲取有益成分,④不符合题意。</p><p>故本题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只有综合地阅读,才能学得完整系统,不致断章取义,以偏概全。”下列与“断章取义,以偏概全”蕴含的哲理相同的是</p><p>①一叶障目 ②一念之差 ③一孔之见 ④一应俱全</p><p>A.①②&#xa0;B.①③&#xa0;C.②④&#xa0;D.③④</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本题考查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系统优化的方法。“断章取义,以偏概全”强调了部分的作用。①:一叶障目,意思是一片叶子挡在眼前会让人看不到外面的广阔世界。比喻被局部或暂时的现象所迷惑,故事警示我们要看清事物的全貌,①符合题意。</p><p>②:一念之差,意思是一个不好的念头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强调的是意识的作用,②不符合题意。</p><p>③:一孔之见,意思是从一个小窟窿里所看到的,比喻狭隘片面的见解,③符合题意。</p><p>④:一应俱全,意思是一切齐全,应有尽有,不符合题意,④排除。</p><p>故本题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9年,中国正式进入5G(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的简称)商用元年。5G 是最新一代蜂窝移动通信技术,其性能目标是高数据速率、减少延迟、节省能源、降低成本、提高系统容量和大规模设备连接。从哲学角度看,下列认识正确的是</p><p>①5G汲取了已有移动通信技术的有益成分,增添了新的内容 </p><p>②新事物主要是有商用价值的产品,我们要支持商用产品的发展 </p><p>③科技含量高是新事物的共同特点,新技术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p><p>④5G还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但不会改变其商用前景</p><p>A.①②&#xa0;B.①④&#xa0;C.②③&#xa0;D.③④</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本题考查矛盾、辩证否定观。①④:5G 是最新一代蜂窝移动通信技术,其性能目标是高数据速率、减少延迟、节省能源、降低成本、提高系统容量和大规模设备连接,这说明5G汲取了已有移动通信技术的有益成分,增添了新的内容,也说明5G还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但不会改变其商用前景,①④正确。</p><p>②:新事物是符合客观规律,代表事物的发展方向,因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途的事物,②错误。</p><p>③: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③错误。</p><p>故本题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漫画《只要路是对的,就不怕路远》告诉我们</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10/02/06/42beb551/SYS202010020602417541640874_ST/SYS202010020602417541640874_ST.001.png" width="204" height="15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①要正确对待前进中的困难 ②前进方向是事物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p><p>③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④从点滴做起能保证前进方向的正确性</p><p>A.①②&#xa0;B.①③&#xa0;C.②④&#xa0;D.③④</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本题考查事物发展前进性曲折性、量变与质变、矛盾、主要矛盾、①③:题中只要路是对的,就不怕路远,强调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同时强调了要正确对待前进中的困难,①③符合题意。</p><p>②: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决定性因素,②错误。</p><p>④:题中没有强调从点滴做起,不体现量变与质变,况且主要矛盾决定事物发展方向,④排除。</p><p>故本题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不要失去信心,只要坚持不懈,就终会有成果的。”这一名言启示我们</p><p>A.要实现事物质的飞跃&#xa0;B.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p><p>C.要重视量的积累&#xa0;D.要支持新事物的成长</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本题考查一切从实际出发、事物发展前进性曲折性、量变与质变。C:“不要失去信心,只要坚持不懈,就终会有成果的。”强调的是持之以恒,努力奋斗,强调了要重视量的积累,C符合题意。</p><p>A:“不要失去信心,只要坚持不懈,就终会有成果的。”强调的不是要实现事物质的飞跃,A排除。</p><p>BD:材料未涉及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未涉及要支持新事物的成长,BD不符合题意。</p><p>故本题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能否抓住机遇,历来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兴衰成败的大问题。下列名言俗语与“抓住机遇”体现的哲理一致的是(    )</p><p>①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②知者善谋,不如当时 </p><p>③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④九层之台,起于累土</p><p>A.①②&#xa0;B.①④&#xa0;C.②③&#xa0;D.③④</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①②: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和知者善谋,不如当时都强调抓住机遇,①②符合题意。</p><p>③: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本来指把骨头、象牙、玉石、石头等加工制成器物。后来引申为学问上的研究、探讨。指共同研究学习,互相取长补短,不体现抓住机遇,③不选。</p><p>④: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强调量变与质变,④不符合题意。</p><p>故本题选A。</p></div>

    题型: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    2019年8月10-11日,受台风“利奇马”外围云系影响,M市出现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为全力抗击“利奇马”,M市气象部门同心协力,相关人员24小时在岗在位,加强值班值守,密切关注天气变化,综合研判,与各部门加强联防联动,提前发布天气预报预警、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地质灾害橙色预警和城市内涝风险预警。在抗击“利奇马”的过程中,M市、县气象局发布各类预警信号、重要天气预报,启动并升级重大气象灾害(台风)预警防御Ⅲ级,应急响应为Ⅱ级;同时,全市气象部门通过一体化平台、微信公众号、短信、12121电话等多种渠道对外发布预报预警,提醒广大群众做好防护措施和准备,避免或尽最大可能减轻灾害损失。</p><p>运用“规律”的相关知识,简要说明材料蕴含的哲学道理。</p></div></div>
<div><p>【答案】(1)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受台风“利奇马”外围云系影响,M市出现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说明事物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p><p>(2)规律是客观的,普遍的,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气象部门同心协力,加强值班值守,密切关注,综合研判,与各部门联防联动,提前发布预警,说明气象部门尊重规律,提前预判。</p><p>(3)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气象部门发布各类预警信号,并预警防升级,通过多种渠道对外发布预报预警,提醒广大群众做好防护措施和准备,避免或尽最大可能减轻灾害损失,说明气象部门利用规律,为避免损失提供有效参考。</p><p>【解析】</p><p>本题以自然灾害为话题设置试题情境,以自然灾害的破坏性以及气象部门的积极作为为材料,从《生活与哲学》的知识角度设置问题,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考生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的思维能力,考查考生探究论证问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p><p>本题要求学生运用“规律”的相关知识,简要说明材料蕴含的哲学道理。知识限定比较具体,属于微观考查。考生可先回顾“规律”的相关知识:规律的含义、规律普遍性、规律的客观性、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问题指向是说明材料蕴含的哲学道理,因此具体解答本题考生可结合材料从规律的含义、规律普遍性、规律的客观性等角度来分析说明。①规律的含义角度:联想主干知识: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受台风“利奇马”外围云系影响,M市出现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说明事物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p><p>②规律普遍性客观性角度:联想主干知识:规律是客观的,普遍的,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气象部门同心协力,加强值班值守,密切关注,综合研判,与各部门联防联动,提前发布预警,说明气象部门尊重规律,提前预判。</p><p>③规律的客观性角度:联想主干知识: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气象部门发布各类预警信号,并预警防升级,通过多种渠道对外发布预报预警,提醒广大群众做好防护措施和准备,避免或尽最大可能减轻灾害损失,说明气象部门利用规律,为避免损失提供有效参考。</p></div>

    题型: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p><p>早期的希腊哲学家凭观察思考探讨世界万物的本原及其运动发展的规律,因而被称为自然哲学家。米利都学派是希腊早期具有代表性的自然哲学派别。</p><p>泰勒斯是古希腊七贤之一,米利都学派的创始人,被称为“科学和哲学之祖”。泰勒斯第一个提出了“世界的本原是什么?”这一哲学问题,并给出了自己的答案:水是万物的本原。但泰勒斯没有解释原因,而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一书中认为,泰勒斯得到这个想法,也许是由于观察到万物都以湿的东西为养料,热本身就是从湿气里产生,靠湿气维持的(由此产生万物的东西即是本原)。这是引起泰勒斯的想法的一个事实,另一个事实是万物的种子都有潮湿的本性,而水是潮湿本性的来源。</p><p>根据材料,运用实践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米利都学派哲学观点的产生。</p></div></div>
<div><p>【答案】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哲学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泰勒斯通过观察身边的万物,发现万物靠湿气维持等,得出水是万物本原的结论。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在实践中提出世界本原的问题,并通过实践发现万物的种子都有潮湿的本性,认为水是潮湿本性的来源,给出水是万物本原的答案。</p><p>【解析】</p><p>本题以关于世界万物的本原及其运动发展的规律的探索为话题设置试题情境,以泰勒斯关于“世界的本原是什么?”的认识为材料,从《生活与哲学》的知识角度设置问题,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考生阅读材料分析材料能力,考查考生描述阐释事物、探究论证问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p><p>本题要求考生根据材料,运用实践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米利都学派哲学观点的产生。知识限定比较具体,属于微观考查。考生可先回顾实践的相关知识,然后结合试题设问,考生可联想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再联想米利都学派哲学观点的产生,考生还可以联想到哲学的起源。考生运用这些知识要点结合材料分析,形成答案要点。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哲学的起源角度:联想主干知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哲学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泰勒斯通过观察身边的万物,发现万物靠湿气维持等,得出水是万物本原的结论。</p><p>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角度:联想主干知识: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在实践中提出世界本原的问题,并通过实践发现万物的种子都有潮湿的本性,认为水是潮湿本性的来源,给出水是万物本原的答案。</p></div>

    题型: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p><p>贫有千种、困有百样。L县一方面以“精神扶贫”为引领,“扶”起贫困百姓的脱贫志气。借助各类媒体,报道国家脱贫攻坚重大政策和战略部署、重点工作安排、先进经验等,并组建小分队进村入户宣讲;组织专题文艺演出、志愿服务、慈善活动,用爱心暖流融化贫困的坚冰。另一方面不断完善扶贫政策,建立精准防贫机制,加大扶持帮扶力度,举全县之力打好打赢这场硬仗。L县积极为贫困户“量身定做”帮扶措施,让帮扶项目“服水土”,顺利找到脱贫的“开锁钥匙”。</p><p>(1)结合材料,运用意识的有关知识,说明L县推动精神扶贫所采取措施的依据。</p><p>(2)结合材料,运用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知识,简要说明L县是如何找到脱贫的“开锁钥匙”的。</p></div></div>
<div><p>【答案】(1)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精神扶贫能“扶”起贫困百姓的脱贫志气,引导鼓励贫困群众克服困难、自立自强。</p><p>国家的重大扶贫政策能指导扶贫工作的开展,其他地区的先进经验对L县扶贫工作具有借鉴意义。</p><p>(2)①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要做到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根据不同贫困户的实际情况,“量身定做”帮扶措施,使帮扶项目符合实际。②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要做到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克服安于现状、无所作为的思想。推动扶贫宣传,从精神扶贫角度找到打破贫困坚冰的突破口。</p><p>【解析】</p><p>本题以L县在扶贫的过程中,一方面以“精神扶贫”为引领,“扶”起贫困百姓的脱贫志气,另一方面,不断完善扶贫政策,加大扶持帮扶力度,举全县之力打好打赢这场硬仗为背景材料,考查考生对哲学生活的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p><p>(1)材料中,该县以“精神扶贫”为引领,“扶”起贫困百姓的脱贫志气,故可以从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的角度进行分析。</p><p>材料中,借助各类媒体,报道国家脱贫攻坚重大政策和战略部署、重点工作安排、先进经验等,并组建小分队进村入户宣讲,有力地促进了该县扶贫工作的开展,故可以从国家的重大扶贫政策能指导扶贫工作的开展,对该县扶贫工作具有借鉴意义的角度进行分析。</p><p>(2)材料中,该县根据不同贫困户的实际情况,“量身定做”帮扶措施,使帮扶项目符合实际,故可以从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要做到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的角度进行分析。</p><p>材料中,该县推动扶贫宣传,从精神扶贫角度找到打破贫困坚冰的突破口,故可以从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要做到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角度进行分析。</p></div>

    题型: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p><p>一口井、一棵树、一方庭院、一幢老屋,是中国传统村落的典型意象。老屋在陪伴一代又一代人成长的同时,也在风雨洗礼中饱经沧桑。</p><p>单纯从经济角度看,维修老屋或许还不如重建新房“划算”;但作为古代历史与地城文化的完美标本,民居里的土木结构、榫卯工艺、雕砖画壁,构成了中式建筑的关学意蕴,保留了一代代人的乡愁和记忆。修护老屋不能只算“经济账”,还要算“文化账”,保护老屋的“形”,才能传承传统文化的“神”,保留传统村落的“魂”。</p><p>拯救老屋不能停留于粉墙刷漆“表面光”,而应该活态保护。外面修旧如旧,一砖一瓦一梁一柱力图保留传统风貌。里头则要注重实用,既契合当地生活习俗,也要满足现代生活的需要。在保证安全、不破坏建筑风貌的基础上增加现代生活设施,优化居住环境,让诗意栖居成为可能。</p><p>(1)结合材料,运用联系的有关知识,说明修护老屋不能只算“经济账”,还要算“文化账”的合理性。</p><p>(2)结合材料,运用发展的有关知识,分析我们应如何活态保护老屋。</p></div></div>
<div><p>【答案】(1)事物处于普遍联系之中,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多样的、客观的。老屋的修护与经济、文化之间有着具体的、客观的联系,修护老屋能更好地传承传统文化。老屋与传统村落之间有着多样的联系,要算好老屋的“文化账”,修护那些具有传统村落典型意象的老屋,保留传统村落的“魂”。</p><p>(2)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我们要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和需求出发,不断优化居住环境,满足人民现代生活需要,使老屋的活态保护得到更多人的支持和拥护。保护老屋要尊重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顺应村落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与时俱进,增加现代生活设施。</p><p>【解析】</p><p>本题以中国传统村落为话题设置试题情境,以老屋的维护、老屋文化为材料,从《生活与哲学》的知识角度设置问题,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考生分析综合演绎归纳的思维能力,考查考生描述阐释事物、探究论证问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p><p>第(1)问,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运用联系的有关知识,说明修护老屋不能只算“经济账”,还要算“文化账”的合理性。知识限定比较具体,属于微观考查。考生可先回顾联系的相关知识,主要是:联系的含义、联系的普遍性、联系的客观性、联系的多样性、整体与部分、系统优化的方法。然后结合试题设问与试题情境圈定解答本题的知识角度:联系的普遍性、联系的客观性、联系的多样性,考生运用这些知识要点结合材料分析,形成答案要点。知识角度:联想主干知识:事物处于普遍联系之中,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多样的、客观的。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老屋的修护与经济、文化之间有着具体的、客观的联系,修护老屋能更好地传承传统文化。老屋与传统村落之间有着多样的联系,要算好老屋的“文化账”,修护那些具有传统村落典型意象的老屋,保留传统村落的“魂”。</p><p>第(2)问,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运用发展的有关知识,分析我们应如何活态保护老屋。知识限定比较具体,属于微观考查。考生可先回顾发展的相关知识,主要三个层次:发展的普遍性(发展的实质)、事物发展的前进性曲折性、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然后结合试题设问与试题情境圈定解答本题的知识角度:发展的普遍性(发展的实质)。考生运用这一知识要点结合材料分析,形成答案要点。知识角度:联想主干知识: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我们要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和需求出发,不断优化居住环境,满足人民现代生活需要,使老屋的活态保护得到更多人的支持和拥护。保护老屋要尊重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顺应村落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与时俱进,增加现代生活设施。</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山东省沂水县二中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政治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