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5-12 00:14:09

湖南省石门县二中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卷(选考)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古代,老百姓只许穿着素色麻布粗衣,于是人们用“布衣”和“白丁”来形容老百姓;绫罗绸缎只有贵族官员才能享用,于是贵族少爷便被叫作“纨绔子弟”;“顶戴花翎”是官老爷的别称,“黄袍加身”则意味着臣下当上皇帝。这些服装文化字眼折射出</p><p>①文化有先进与落后之分 </p><p>②文化具有历史继承性</p><p>③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关系 </p><p>④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p><p>A. ①②&#xa0;B. ①④&#xa0;C. ②③&#xa0;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本题考查文化与政治的关系,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用不同的服装穿着来体现一个人的社会地位,这体现了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同时也体现了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因此③④符合题意;文化有先进与落后之分和题意无关,①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文化的历史继承性,②不符合题意。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2016年7月20日,“4·20”芦山强烈地震纪念馆向社会开放,该馆真实记录和反映“4·20”芦山强烈地震从抗震救灾到灾后恢复重建的全过程,展示抗震救灾及灾后重建的艰辛历程和丰硕成果。参观该纪念馆有利于增强人们的爱国意识和民族团结意识,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这表明(  )</p><p>①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②参加积极有益的文化活动可以提高人的文化素养 </p><p>③文化是为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 ④文化有时是人们实践的产物</p><p>A.①②&#xa0;B.③④&#xa0;C.②④&#xa0;D.①③</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①②:“这”指的是抗震救灾精神通过纪念馆来表达和人们参观纪念馆对人的影响,①②符合题意。</p><p>③:文化是为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是指文化是由人所创造,有了人类社会才有文化,③不符合题意。</p><p>④: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纯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④说法错误。</p><p>故本题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近年来,“中国元素”在好莱坞电影创作中已经成为一种风潮。“中国元素”成为好莱坞打开中国市场的一块“敲门砖”,但“不管一部好莱坞电影中有多少‘中国元素’,它所讲的永远是美国故事,体现的也永远是美国人的价值观。”这启示我们,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p><p>①要把文化建设作为重要的战略任务 </p><p>②要发展文化产业,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p><p>③必须反对文化霸权主义,抵制文化交流 </p><p>④必须推动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的趋同</p><p>A. ①②&#xa0;B. ②③&#xa0;C. ③④&#xa0;D. ①④</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本题考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①②:“不管一部好莱坞电影中有多少‘中国元素’,它所讲的永远是美国故事,体现的也永远是美国人的价值观。”这启示我们,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要把文化建设作为重要的战略任务,要发展文化产业,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①②符合题意。</p><p>③:“抵制文化交流”说法错误,③错误。</p><p>④: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在相互交流中保持个性与特征,而不是趋同,④错误。</p><p>故本题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婴儿时,长辈用筷子蘸各种味道教你辨别酸甜苦辣,是一种传承;孩提时,爸爸敲打你先下手夹菜的筷子,是一种明礼;长大后,你用筷子往妈妈的碗里夹上她爱吃的菜,是一种感恩……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关于家的味道、一种情感的记忆,南北不一,味道各异,但对家人的爱,却是唯一。从中我们可以感悟到(  )</p><p>①筷子的使用在不同阶段传递着不同的情感</p><p>②“南北各异的家的味道”寓于“唯一的家人之爱”中</p><p>③每个人对家的情感源于其长期的生活体验</p><p>④人们对家的感悟取决于他的生活意趣</p><p>A.①②&#xa0;B.②④&#xa0;C.①③&#xa0;D.③④</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①③:从筷子文化的传承中我们可以感悟到,筷子的使用在不同阶段传递着不同的情感,每个人对家的情感源于其长期的生活体验,①③符合题意。</p><p>②“南北各异的家的味道”属于矛盾的特殊性,“唯一的家人之爱”属于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②说法错误。</p><p>④:人们对家的感悟取决于他的生活经历(体验)而非生活意趣,④说法错误。</p><p>故本题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虽同在地球村,但异域文化的差异是巨大的,文化的多样性又造就了各国人的群体差异:中国人置家庭于首位,美国人标榜安全第一,印度人重视教育……这说明(  )</p><p>①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塑造着人 </p><p>②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 </p><p>③不同国家的文化不可能有相同的特点 </p><p>④文化决定各国人们观念上的差异</p><p>A. ①③    B. ①④    C. ①②    D. ②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分析:异域文化的差异是巨大的,文化的多样性又造就了各国国人的的观念和看法不同,这说明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塑造着人;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①②正确且适合题意;由于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有普遍的规律,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③说法错误;④说法错误,错在“决定”;故本题答案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1928年,国民政府“废除旧历,普用国历”,要求各地将团拜、祀祖、春宴等移至国历新年前后举行,还派警察强迫春节期间停业的商店开门营业。后因人们照旧过自己的春节,国民政府被迫停止废除旧历。国民政府废除旧历的失败表明(  )</p><p>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p><p>②文化决定着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p><p>③文化具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 </p><p>④文化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题目中,国民政府不顾我国的客观实际情况,强行废除旧历的做法最终失败,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而言,这说明了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文化具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故①③入选。②选项错误,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④选项在题目中没有体现。选B。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已成过眼云烟,不复记忆,其实它们仍是潜在的。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它们也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中。这说明</p><p>①书籍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思想和行为 </p><p>②书籍塑造人的健全人格 </p><p>③书籍引导人们的世界观,传递正能量 </p><p>④优秀的书籍可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p><p>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③</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①符合题意,“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体现了书籍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思想和行为。②表述错误,优秀的书籍塑造健全的人格。③表述错误,优秀的书籍引导人们的世界观,传递正能量。④符合题意,材料中提到“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体现了优秀的书籍可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全民阅读已连续两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除了“倡导全民阅读”,又加入了“建设书香社会”的内容。这是基于(  )</p><p>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促进社会的发展②优秀文化决定了民族能否自强屹立于世界</p><p>③先进文化是社会发展和民族进步的重要支撑④优秀文化为人的健康成长提供精神食粮</p><p>A.①②&#xa0;B.①③&#xa0;C.②④&#xa0;D.③④</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本题考查文化的作用。①:文化的作用具有双重性,先进的、健康的文化对社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对社会的发展起着重大的阻碍作用,①错误。</p><p>②:优秀文化对民族的发展进步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但不能起决定作用,②错误。</p><p>③④:“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这是因为先进文化是社会发展和民族进步的重要支撑,优秀文化为人的健康成长提供精神食粮,③④正确且符合题意。</p><p>故本题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围棋发源于中华大地,已有5 000年历史。围棋是一项将智力、体力、品质、意志融为一体的娱乐活动,几千年来长盛不衰,并逐渐地发展成了一种国际性的文化竞技活动。由此可见(  )</p><p>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p><p>②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的特征</p><p>③文化是民族性和世界性的统一</p><p>④文化交流应以我为主、为我所用</p><p>A.①③&#xa0;B.①④&#xa0;C.②③&#xa0;D.②④</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①:“围棋发源于中华大地,已有5000年历史”,表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围棋是一项将智力、体力、品质、意志融为一体的娱乐活动”,表明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①符合题意。<br />②:材料不涉及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的特征,②不合题意。<br />③:“围棋发源于中华大地,几千年来长盛不整,并逐渐地发展成了一种国际性的文化竞技活动”,表明了文化是民族性和世界性的统一,③符合题意。<br />④:材料不能表明文化交流应以我为主、为我所用,④不合题意。<br />故本题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6年8月17日,北京圆明园遗址公园首次在微博、微信、直播软件等上面直播考古实况,直接向公众展示西洋楼遗址区的远瀛观考古现场,让更多的人可以在网络上“近距离”观看并了解考古工作。通过微博、微信等直播考古实况 </p><p>①说明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p><p>②对了解中华文化演进具有重要意义 </p><p>③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p><p>④体现了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活动</p><p>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本题考查文化对人影响的来源,文化传播的手段。文化对人的影响来源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通过微博、微信等直播考古实况,体现了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活动,对了解中华文化演进具有重要意义。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不是文化传播的途径,①错误;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③不符合题意。答案为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这是近代文人李叔同(弘一法师)创作的《送别》里的歌词,其实《送别》的曲子原是美国歌曲作者奥德威所作,日本歌曲作者也曾根据它的旋律填写了歌曲《旅愁》。上述材料表明(  )</p><p>A. 不同民族的文化相互融合逐渐趋同</p><p>B. 不同民族文化具有共性和普遍规律</p><p>C. 不同民族文化都有自己的个性特征</p><p>D. 艺术家对中华文化有强烈的归属感</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文化具有多样性,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不同国家的歌曲创造者引用同一歌词或旋律,这说明不同国家或民族的文化有共同之处,不同民族文化有共性和普遍规律,文化是世界的,B适合题意;A“逐渐趋同”意味着走向一致,违背了文化多样性原则;C强调不同民族文化的个性,与题意不符;D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钱钟书先生在《谈中国诗》中提及,“中国诗里有所谓‘西洋的’品质,西洋诗里也有所谓‘中国的’成分。在我们这儿是零碎的、薄弱的,到你们那儿发展得明朗圆满。反过来也是一样。”材料表明钱钟书先生主张(  )</p><p>①世界各国应在文化上相互借鉴,共同繁荣 </p><p>②世界上林林总总的文化,都值得我们弘扬 </p><p>③文化是民族的,要坚守民族文化鲜明特色 </p><p>④尊重各民族的文化成果,尊重文化多样性</p><p>A.①②&#xa0;B.①④&#xa0;C.②③&#xa0;D.③④</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①④:钱钟书先生主张的是中西文化相互交融,尊重各民族的文化成果,尊重文化多样性,①④符合题意。</p><p>②:文化按性质分为先进的、优秀的和落后、腐朽的,我们应该弘扬先进的、优秀的文化,②说法错误。</p><p>③:钱钟书先生主张是强调中西文化相互交融,③不符合题意。</p><p>故本题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温州是个好地方,四季八节有名堂。拜年送礼纸蓬包,拦街福斗台眼看花爻。清明踏青塌饼儿,重五龙船斗南塘。七月七喜鹊咄巧食,中秋赏月走麻行。登高做节恁闹热,你讲看爽看不爽。”民谣重新唤醒对一个时代的文化记忆。从传统文化的继承性看,上面歌词中介绍的温州文化现象属于</p><p>A. 传统文艺的继承</p><p>B. 统习俗的继承</p><p>C. 传统思想的继承</p><p>D. 传统道德的继承</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题目中,传统习俗是指在一定社会群体中约定俗成、世代相传的风尚、礼节和习惯,在该首民谣中出现的“拜年”、“拦街福斗”、“清明踏青”以及“重五龙船斗”等均属于传统习俗,故B选项表述正确入选。其他选项表述与题意不符。</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style="width:100%; border:0.75pt solid #000000; border-collapse:collapse"><tr style="height:15.75pt"><td style="width:51.4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形式</p></td><td style="width:95.7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传统习俗</p></td><td style="width:67.2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传统建筑</p></td><td style="width:73.9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传统文艺</p></td><td style="width:88.2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传统思想</p></td></tr><tr style="height:15.75pt"><td style="width:51.4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含义</p></td><td style="width:95.7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在一定社会群体中约定俗成、世代相传的风尚、礼节和习惯</p></td><td style="width:67.2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建筑被称为凝固的艺术</p></td><td style="width:73.95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文学艺术被称为民族精神的火炬</p></td><td style="width:88.2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包括在长期历史积淀中形成的理论观点、学术思想和道德观念等</p></td></tr><tr style="height:15.75pt"><td style="width:51.4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影响</p></td><td style="width:95.7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的影响</p></td><td style="width:67.2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在世界建筑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p></td><td style="width:73.95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具有悠久的历史,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p></td><td style="width:88.2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社会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p></td></tr><tr style="height:15.75pt"><td style="width:51.4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地位</p></td><td style="width:95.7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p></td><td style="width:67.2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p></td><td style="width:73.95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p></td><td style="width:88.2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已经成为中华文化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p></td></tr><tr style="height:15.75pt"><td style="width:51.4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典例</p></td><td style="width:95.7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元宵节看花灯、吃汤圆,端午节赛龙舟、吃粽子等</p></td><td style="width:67.2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福建土楼、北京四合院等</p></td><td style="width:73.9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京剧、武术、书法等</p></td><td style="width:88.2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大同”世界和“天下为公”的社会理想等</p></td></tr></table><p>&#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慕课(MOOC)是新近涌现出来的大规模的网络开放课程,它是为了增强知识传播而由具有分享和协作精神的个人组织发布的、散布于互联网上的公开课程,被誉为“印刷术发明以来教育最大的革新”,有力促进了现代教育的发展。慕课的出现及发展表明现代信息技术(  )</p><p>①具有选择、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②是文化传播与发展的重要途径 </p><p>③促进了文化的传播、继承与发展 ④使教育手段和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p><p>A.①②&#xa0;B.③④&#xa0;C.②④&#xa0;D.①③</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③④:慕课增强了知识传播,变革了教育的方式,促进了现代教育的发展,③④符合题意。</p><p>①:教育具有选择、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不是科学技术,①说法错误。</p><p>②:现代信息技术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不是途径,②说法错误。</p><p>故本题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你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三十晚上熬一宿。”这首儿歌描述的年俗活动经过千年传承,早已成为烙在华夏儿女身上的中国印,系在炎黄子孙心头的中国结。以上材料说明</p><p>①传统习俗记载了中华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  </p><p>②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p><p>③传统习俗是中华文明传承和进步的重要动力  </p><p>④传统文化的血脉中涌动着强烈的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p><p>A. ①②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汉字记载了中华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①项说法错误;传统习俗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对传统文化的作用要辩证的、批判的认识,③项对传统习俗作用的认识过于笼统,说法错误;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涌动着强烈的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②④项说法正确;正确选项为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一部由真人故事改编、以南非种族隔离制度为背景的影片《肤色》在英国上映,受到各方好评。该片导演介绍说,任何国家的任何人都可能从影片讲述的故事中找到或多或少内心的共鸣。这表明: </p><p>①文化创新是艺术创作的动力  ②大众传媒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p><p>③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④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p><p>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艺术创作的动力应是社会实践,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故①②错误; 一部由真人故事改编、以南非种族隔离制度为背景的影片《肤色》在英国上映,受到各方好评,说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故③符合题意;任何国家的任何人都可能从影片讲述的故事中找到或多或少内心的共鸣,这表明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故④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富有传统市井文化气息、浓缩现代市民生活乐趣的茶馆相声是津味文化的重要标志。茶馆相声的优势就在于“原汁原味、雅俗共赏”,既保留了相声的原貌,又合老百姓胃口。一位相声名家指出:茶馆相声太雅了没人爱听;太俗了让人没法听。茶馆相声的发展要做到()</p><p>①立足实践,从百姓生活中汲取营养</p><p>②继承传统,注重保留茶馆形式</p><p>③发展大众文化,满足人们不同文化需求</p><p>④立足于满足各类市场需求,在内容与形式上创新</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①符合题意,茶馆相声的优势就在于雅俗共赏,所以要发展就必须立足实践,从百姓生活中汲取营养。②不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相声要符合老百姓的要求。③符合题意,要满足人民大众的需求。故选B。④表述错误,不能满足各类市场需求。</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电影《捉妖记》根据中国神话故事改编,构建了一个人与妖共存的奇幻世界,将水墨山水中国风元素和西方妖的形象创新结合。结合最新的特效技术,给观众带来了一道文化大餐。《捉妖记》获得高票房的原因在于 </p><p>①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点上积极创新          ②科学技术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p><p>③能够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          ④重视中西文化的交流、借鉴和融合</p><p>A. ③④    B. ①④    C. ①②    D. ②③</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此题考查文化创新的相关知识。电影《捉妖记》根据中国神话故事改编,构建了一个人与妖共存的奇幻世界,将水墨山水中国风元素和西方妖的形象创新结合。结合最新的特效技术,给观众带来了一道文化大餐。其成功在于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点上积极创新,重视中西文化的交流、借鉴和融合。①④正确;科学技术是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不是文化传播的途径,②错误;③与材料无关,排除。故本题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扶”的甲骨文<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11/27/02/5e7f70a1/SYS202011270225456621496889_ST/SYS202011270225456621496889_ST.001.png" width="169" height="3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伸手抓持的人),表示一个人伸手搀着另一个人。“扶”字出现得这么早,可见在生产力并不发达的远古社会,人们结伴劳作,人与人相互扶持是必不可少的。这表明</p><p>①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p><p>②文化的发展能推动经济的繁荣</p><p>③团结统一的民族精神植根于中华文化之中</p><p>④互助扶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p><p>A.①②&#xa0;B.③④&#xa0;C.①④&#xa0;D.②③</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题目中,根据“扶”的甲骨文的理解,在生产力并不发达的远古社会,人们结伴劳作,人与人相互扶持是必不可少的。这表明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互助扶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故①④入选。②选项没有体现。团结统一在题目中没有体现,排除③。故本题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梦回唐朝,千古一梦……在中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唐朝一直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唐朝是世界公认的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而在当时的都城长安,食胡食、穿胡服、跳胡舞,成为朝野的时尚,唐代的这种生活景观反映出</p><p>①不同地域的文化有不同的特性    </p><p>②中华文化是一种世界文化,不具有民族特性</p><p>③中华文化兼收并蓄,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交流中发展</p><p>④中华文化求同存异</p><p>A. ①②&#xa0;B. ①③&#xa0;C. ②④&#xa0;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本题考查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材料强调了文化交流与融合,不是文化的特性,①不符合题意;文化具有民族性,中华文化具有自己的民族特色,②错误;“食胡食、穿胡服、跳胡舞,成为朝野的时尚”反映了中华文化兼收并蓄,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交流中发展,中华文化能够求同存异,③④符合题意。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京剧是中华民族的国粹。它是在18世纪下半叶经徽剧、秦腔、汉调的交融,并借鉴吸收昆曲、京腔之长而形成的。京剧的形成体现了(  )</p><p>A.各具特色的文化艺术异彩纷呈</p><p>B.中华文化薪火相传、一脉相承</p><p>C.中华文化所具有的包容性</p><p>D.不同文化都能够实现融会贯通</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C:京剧经徽剧、秦腔、汉调的交融,并借鉴吸收昆曲、京腔之长而形成,C符合题意。</p><p>A:各具特色的文化艺术异彩纷呈强调的是文化的多样性,A不符合题意。</p><p>B:中华文化薪火相传、一脉相承强调的是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B不符合题意。</p><p>D:文化的融会贯通是需要条件的,D说法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    2016年10月21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号召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弘扬伟大长征精神、走好今天的长征路”。完成下面小题。</p><p>【1】伟大的长征精神(  )</p><p>①是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体现 ②具有超越时空的恒久价值 </p><p>③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④形成于辉煌的古代中华文化之中</p><p>A.①③&#xa0;B.②④&#xa0;C.②③&#xa0;D.①④</p><p>【2】“我们进行历史教育,并不是要耽搁在历史的苦难上唉声叹气,而是要从历史中塑造民族精神、民族魂。”坚持从历史中塑造民族精神是由于(  )</p><p>A.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之魂</p><p>B.民族精神植根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p><p>C.民族精神随时代变化不断丰富</p><p>D.民族精神是文化发展的“主心骨”</p></div></div>
<div><p>【答案】</p><p>【1】C</p><p>【2】B</p><p>【解析】</p><p>本题通过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的活动为背景考查学生对于民族精神的理解。</p><p>【1】①: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①说法错误。</p><p>②③:题目是对长征精神的认识,长征精神具有超越时空的永恒价值,②符合题意;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在革命战争年代的突出表现,是精神财富,③符合题意。</p><p>④:中华民族精神形成于辉煌的古代中华文化之中,④说法错误。</p><p>故本题选C。</p><p>【2】B:题目强调坚持从历史中塑造民族精神,B符合题意。</p><p>A:强调的是中华民族精神与中华民族的关系,没有历史角度,A不符合题意。</p><p>C:民族精神随时代变化不断丰富强调的是民族精神与时代变化的关系,是指向将来,C不符合题意。</p><p>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主心骨,D说法错误。</p><p>故本题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2016年10月17日,中国神舟十一号飞船发射升空。自2003年10月以来,中国已完成5次载人航天任务。在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的进程中,也铸就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对载人航天精神的认识正确的是(  )</p><p>A.载人航天精神就是中华民族精神</p><p>B.载人航天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在当今时代的突出表现</p><p>C.载人航天精神是航天工作者独有的精神财富</p><p>D.载人航天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发展的巅峰</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A: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丰富,表现多样,A说法错误。</p><p>B:中华民族精神具有时代性,载人航天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在当今时代的突出表现,B符合题意。</p><p>C:载人航天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C说法错误。</p><p>D:中华民族精神具有时代性,中华民族精神会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丰富和发展,D说法错误。</p><p>故本题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从古至今,历代仁人志士总有那么一种情怀、一种牵挂,让人感动。例如,“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些名言砥砺人前行。这种情怀、这种牵挂(   )</p><p>①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br />②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p><p>③体现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特征       <br />④体现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p><p>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此题考查民族精神的相关知识。历代仁人志士总有那么一种情怀、一种牵挂,让人感动。这种情怀、这种牵挂体现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①④正确;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②说法错误;材料未体现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特征,③与材料无关。故本题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从古至今,历代仁人志士总有那么一种情怀、一种牵挂,让人感动。例如,“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些名言砥砺人前行。这种情怀、这种牵挂(   )</p><p>①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br />②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p><p>③体现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特征       <br />④体现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p><p>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此题考查民族精神的相关知识。历代仁人志士总有那么一种情怀、一种牵挂,让人感动。这种情怀、这种牵挂体现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①④正确;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②说法错误;材料未体现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特征,③与材料无关。故本题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星光大道》是中央电视台推出的一档大型综艺栏目。该栏目本着“百姓自娱自乐”的宗旨,突出大众参与性、娱乐性,力求为全国各地、各行各业的普通劳动者提供一个放声歌唱,展现自我的舞台,深受观众喜欢。星光大道栏目的成功在于(   )</p><p>①立足于市场需求,最大程度地实现了经济效益</p><p>②坚持形式的多样化,满足人们多层次的文化需求</p><p>③以创新为基础,摒弃传统、标新立异</p><p>④面向广大人民,为人民大众喜闻乐见</p><p>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解读信息、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材料中该栏目本着“百姓自娱自乐”的宗旨,突出大众参与性、娱乐性,力求为全国各地、各行各业的普通劳动者提供一个放声歌唱,展现自我的舞台,说明人的文化需求出现多层次、多样性、多方面的特点,要求提供多种类型、多样风格的文化产品,倡导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②④适合题意;①③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故本题答案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当前中国文化领域的状况十分复杂:传统与现代、“中”与“西”等多元文化并存,以“官本位”、等级制为特征的封建主义文化和以“钱本位”、自由化为特征的资本主义文化仍有一定市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尚待进一步加强和彰显。这表明</p><p>A.各种文化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相互交织、相互激荡之势</p><p>B.落后文化、腐朽文化根深蒂固,成为当前人民文化生活的主流</p><p>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是诱发封建主义文化和资本主义文化的主要原因</p><p>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人民大众文化生活中主导地位丧失</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材料表明各种文化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相互交织、相互激荡之势,A项符合题意;当前人民文化生活的主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B项说法错误;诱发封建主义文化和资本主义文化的主要原因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而是市场经济自身的弱点和缺陷,C说法错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人民大众文化生活中始终占据主导地位,D说法显然不符合事实;正确选项为A。</p></div>

    题型: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经济全球化发展促进了世界文化的相互交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p><p>材料:美国电影《泰坦尼克号》、法国名著《茶花女》、英国歌剧《罗密欧和朱丽叶》因歌颂纯真的爱情而为世人所熟知,也征服了中国观众和读者;改编自我国爱情名著《牡丹亭》的同名舞剧在纽约上演,鲜明的中国风韵也为美国观众所欣赏。</p><p>请运用文化多样性的知识简要概述材料一所包含的道理。</p></div></div>
<div><p>【答案】①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不同民族和国家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各具特色。</p><p>②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存在共性和普遍规律,都是世界文化不可缺少的色彩。</p><p>③文化多样性与共性的统一,使得文化交流既有可能,又有必要。</p><p>【解析】</p><p>本题以文化交流设置情景,从文化多样性的角度设置问题,考查学生对于如何尊重文化多样性的知识和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p><p>第一步:分析设问,本题的知识范围是文化多样性,属于中观知识范围;分析对象是材料;题型是体现类题。</p><p>第二步:分析分析对象“材料”,对材料分层并概括整个材料的主旨和分层主旨:美国电影《泰坦尼克号》、法国名著《茶花女》、英国歌剧《罗密欧和朱丽叶》因歌颂纯真的爱情而为世人所熟知,也征服了中国观众和读者;改编自我国爱情名著《牡丹亭》的同名舞剧在纽约上演,鲜明的中国风韵也为美国观众所欣赏。材料概括为文化具有世界性、民族性和文化具有多样性。</p><p>第三步:建立材料主旨与文化多样性的知识之间的联系,由特殊到普遍进行概括,形成答案。</p></div>

    题型: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阅读下面材料,完成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11/27/02/5e7f70a1/SYS202011270225463184756983_ST/SYS202011270225463184756983_ST.001.png" width="151" height="13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五百里竹井冈 五千年竹文化</p><p>竹,四季常青、挺拔清秀。千百年来,竹子清俊不阿、高风亮节的品格形象深入人心,而井冈翠竹尤甚。它在那风雨摇曳的岁月里,曾被制成竹阵、竹钉、竹箭等武器,打败过反动派多次“围剿”,向世人诠释着井冈山精神的深刻内涵;今天,更是以革命摇篮、旅游圣地的名片走向世界。</p><p>以竹为素材的各种制品,如笋干、笋罐头、竹饮料、竹凉席、竹雕、竹炭、竹纤维……深受海内外游客的赞许和青睐,不仅给当地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效益,还向世人述说着浓厚的地方特色文化:过去以竹笋、竹筒饭等为主题的饮食文化;改革开放以来,以竹制品为主题的市场文化和以竹雕为主题的工艺品文化;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近些年盛行的以竹饮料为主题的保健文化和以竹炭、竹纤维制品为主题的环保文化……井冈翠竹和竹文化从过去的“井冈梦”到今天的“中国梦”实现着伟大的历史跨越,弘扬包括井冈山精神在内的中国精神对于实现“中国梦”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p><p>请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上述材料。</p></div></div>
<div><p>【答案】①经济与文化相互影响、相互交融。井冈竹文化给当地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效益,而当地的经济社会的发展又推动了竹文化的传播和发展。</p><p>②不同区域、不同时期的文化各具特色。井冈山形成浓厚地方特色的竹文化,以及在不同的时期形成不同的竹为主题的文化。</p><p>③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竹高风亮节的品格喻意几千年相传,说明中华竹文化源远流长;井冈竹文化的区域特征和内容的极其广泛,说明井冈竹文化博大精深。</p><p>④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井冈山竹文化走向世界,并深受海内外游客的赞许和青睐。</p><p>⑤科技进步推动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使井冈竹文化大放异彩。</p><p>【解析】</p><p>本题用竹文化设置情景,从文化生活角度设置问题,考查学生对于文化的有关知识和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p><p>第一步:分析设问,本题的知识范围是文化生活,属于宏观知识范围;分析对象是上述材料;题型是体现类题。</p><p>第二步:分析分析对象“上述材料”,对材料分层并概括整个材料的主旨和分层主旨:①千百年来,竹子清俊不阿、高风亮节的品格形象深入人心;②向世人诠释着井冈山精神的深刻内涵;今天,更是以革命摇篮、旅游圣地的名片走向世界。③以竹为素材的各种制品,给当地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效益,④向世人述说着浓厚的地方特色文化:过去以竹笋、竹筒饭等为主题的饮食文化;改革开放以来的市场文化和工艺品文化;近些年盛行的保健文化和环保文化……;④井冈翠竹和竹文化从过去的“井冈梦”到今天的“中国梦”实现着伟大的历史跨越;⑤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竹文化不断发展。</p><p>第三步:建立材料各层主旨与文化相关的知识之间的联系,由特殊到普遍进行概括,形成答案。</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湖南省石门县二中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卷(选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