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5-12 00:12:09

人教版全国高三必修1 第2练 信用工具与移动支付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2017年春节期间,济宁的小明在父母支持下决定去北京旅游,他通过微信钱包在网上成功订购了济宁——北京的往返机票,并预订了酒店,费用从他的银行储蓄卡中扣除。这一支付过程包含的经济学现象有(   )</p><p>①借贷消费 ②电子货币 ③转账结算 ④转移支付</p><p>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小明是用微信钱包中的储蓄卡进行支付,没有用现金结算,而是一种转账结算方式,该处使用的是电子货币,②③正确;该处是储蓄卡结算,因此并不是借贷消费,①错误;转移支付是国家财政进行转移支付,④错误。故本题答案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题文)“六年前出去吃饭、购物基本都是付现金;三年前出去吃饭、购物基本都是刷卡;而现在出去吃饭、购物付款基本都是扫一扫”。对于这种现象,从《经济生活》的角度理解正确的是</p><p>A. 消费方式的变化,使货币周转次数减少</p><p>B. 纸币不断贬值,促使人们尽量减少现金</p><p>C. 消费引导生产,拉动经济增长</p><p>D. 结算方式的变化,使人们的消费更加便捷</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依据题意可知六年前、三年前乃至现在出去吃饭购物的结算方式各不相同,说明结算方式的变化,使人们的消费更加便捷,故D符合题意;A错误, 消费方式的变化,变得更加便捷会使货币周转次数增加,而不是减少;B错误,结算方式的变化与纸币升值贬值无关;题干并未涉及生产与消费的关系,故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答案为D。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从“东奔西走取现金”到“一张卡片走天下”,从“便捷的网上快捷支付”“轻松的二维码付款”,不经意间,支付创新,正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如今,银行卡取代现金,成了很多人钱包里的主角,手机亦成为财富的新“管家”。支付创新(  )</p><p>①丰富了货币的职能,使“商品一货币”的跳跃有了保障 </p><p>②减少了支付环节,降低了商品价格 </p><p>③改变了支付方式,推动了网络消费的市场发展 </p><p>④简化了收款手续,促进经济社会运行效率提升</p><p>A.①②&#xa0;B.③④&#xa0;C.②③&#xa0;D.①④</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①:支付手段的创新并没有改变货币的职能,①错误。</p><p>②:商品的价格由价值决定,减少支付环节,不能减低商品价格,②错误。</p><p>③④:材料中“银行卡取代现金,成了很多人钱包里的主角,手机亦成为财富的新‘管家’”体现了支付创新改变了支付方式,推动网络消费的市场发展,简化了收款手续,促进经济社会运行效率提升,③④说法正确。</p><p>故本题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微信支付成为时尚且普遍的现象,无论是缴费还是购物,无论是大商场还是小摊贩,都无需现金,拿出手机“一扫了之”,微信支付会</p><p>A. 减少流通所需的货币量</p><p>B. 降低支付风险,提高消费水平</p><p>C. 增强消费信心</p><p>D. 创新消费模式,提高消费的便利性</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A不合题意,微信支付只是支付方式的变化,依然需要现实的货币,并没有减少流通所需要的货币量。B不合题意,微信支付与提高消费水平无关。C不合题意,微信支付只是支付方式的变化,与增强消费信心无关。D符合题意,微信支付创新了消费模式,更加便捷。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被誉为中国“新四大发明”之一的移动支付,2018年2月6日亮相美国第三大城市芝加哥的著名旅游景点——芝加哥360观景台。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双双赶在农历狗年到来之际在芝加哥景点开通服务,为春节期间去芝加哥的中国游客提供便利。移动支付的积极意义在于</p><p>①变革结算方式,减少现金使用</p><p>②降低交易费用,防止通货膨胀</p><p>③保证账户安全,扩大居民消费</p><p>④创新消费方式,方便购物消费</p><p>A. ②④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③</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①符合题意,移动支付改变了传统的结算方式,减少现金使用。②不合题意,移动支付并不能减少或增加流通中的货币量,与通货膨胀没有关系。③不合题意,移动支付不一定能保证账户安全,移动支付能方便居民消费。④符合题意,移动支付创新了消费方式,方便购物消费。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经营蔬菜的李大叔的菜摊上,挂着绿色、蓝色的移动支付二维码。菜摊经营者李大叔感叹,以前他每周都要去银行换零钱,现在半年去一次就可以;过去收一张100元的假币,心疼得晚上吃不下饭,手机付账轻松多了。对于这种感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p><p>①在支付方式上,移动支付和现金支付有替代关系</p><p>②移动支付具备便捷性,能降低生产经营者的市场竞争风险</p><p>③移动支付连接多种消费场景,消费者的支付习惯已发生改变</p><p>④人们关心的移动支付安全问题,需要国家对其进行有效监管</p><p>A. ①②&#xa0;B. ①③&#xa0;C. ②④&#xa0;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李大叔收钱时,消费者可用现金支付,也可以扫码其二维码进行支付,可见,在支付方式上,移动支付和现金支付有替代关系,故①正确;材料中,李大叔采用移动支付二维码收钱,大大减少了换零钱的次数,这说明移动支付连接多种消费场景,消费者的支付习惯已发生改变,故③正确;移动支付与能否降低生产经营者的市场竞争风险没有直接联系,故②错误;题目中只涉及到现金支付会有遇到假币的风险,没有涉及移动支付的安全问题,故④不符合题意。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近年来,中国游客的足迹遍及全球,中国游客的“买买买”不仅繁荣了当地旅游业,而且推动了各国的移动支付,倒逼国外商家改变收款习惯。欧美国家商户大面积接受银联卡“云闪付”,亚洲邻国的店铺纷纷跟进微信、支付宝等。这表明</p><p>①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p><p>②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经济全球化</p><p>③消费形成的新的需求引导生产</p><p>④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p><p>A. ①②    B. ①④    C. ③④    D. ②③</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材料反映了中国游客的“买买买”不仅繁荣了当地旅游业,而且推动了各国的移动支付,倒逼国外商家改变收款习惯。欧美国家商户大面积接受银联卡“云闪付”,亚洲邻国的店铺纷纷跟进微信、支付宝等。表明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消费形成的新的需求,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③④项符合题意;材料强调消费的反作用,不体现生产的决定作用,①②项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题文)国家发布的条码支付规范自2018年4月1日起实施。安全等级较低的第三方支付平台账户,每日扫码(条形码、二维码之类的静态码)支付和收款的上限不超过500元。此举的目的是</p><p>①倒逼用户提高安全支付等级</p><p>②促进第三方支付持续健康发展</p><p>③增加现金使用促进商品流通</p><p>④促进各支付平台之间有序竞争</p><p>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安全等级较低的第三方支付平台账户支付和收款的上限不超过500元,有利于倒逼用户提高安全支付等级,提高安全支付水平,促进第三方支付持续健康发展,①②符合题意;设置支付和收款额度目的不在于增加现金使用,因为事实上第三方支付减少了现金支付,排除③;④与题意无关。故选A。</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人教版全国高三必修1 第2练 信用工具与移动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