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5-12 00:03:07

安徽省江淮名校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爱国主义精神维系着华夏大地上各个民族团结统一,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祖国发展繁荣而不懈奋斗。5000多年来,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经受住无数难以想象的风险和考验,始终保持旺盛生命力,生生不息,薪火相传,同中华民族深厚持久的爱国主义传统是密不可分的。可见,爱国主义</p><p>①始终具有共同的具体内涵</p><p>②是中华民族救亡图强的精神支柱</p><p>③奠定了中华民族立业根基</p><p>④是动员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①选项表述错误,爱国主义在不同的时期具有不同的内涵。③选项错误,勤劳勇敢奠定了中华民族立业根基。题目中,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经受住无数难以想象的风险和考验,始终保持旺盛生命力,生生不息,薪火相传,同中华民族深厚持久的爱国主义传统是密不可分的。可见,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救亡图强的精神支柱,是动员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故②④入选。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放花灯,拜月亮,一轮明月,思念无限;品琼浆,吃月饼,一块月饼,合家团圆;赏桂花,猜灯谜,一份牵挂,情意相连。自古以来中秋佳节就是中国人十分重视的节目,流传至今依然魅力无穷。中秋节之所以魅力无穷,是因为它</p><p>A. 涌动着人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烈的认同感</p><p>B. 汇集了中华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p><p>C. 引领着现代文化发展的最新潮流</p><p>D. 展现了各民族和睦相处的美好图景</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题目中,自古以来中秋佳节就是中国人十分重视的节目,流传至今依然魅力无穷。中秋节之所以魅力无穷,是因为它涌动着人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烈的认同感;故A选项入选。B、D选项表述与题意无关。C选项夸大了中秋节的作用。</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习近平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着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努力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之所以要努力提升文化软实力,是因为</p><p>①文化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基础</p><p>②文化力量已成为一国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p><p>③文化已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p><p>④文化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题目中,国家必须要提高文化软实力,因为这可以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实现我们的中国梦,即说明了文化力量已成为一国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文化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故②④入选。①选项表述夸大了文化的地位。③选项中“决定因素”的表述错误。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对作者而言,诗是“瞬间幸福的记录”“强烈感情的自然迸发”,散发着“成熟的理性”;对读者而言,“诗如禅机,在于参悟”,而“有灵魂的人可以在诗中找到知己”,形成新的自我。材料告诉我们</p><p>①优秀文化能塑造人生,促进入的发展</p><p>②文化影响人的交往方式</p><p>③优秀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p><p>④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题目中,对读者而言,“诗如禅机,在于参悟”,而“有灵魂的人可以在诗中找到知己”,形成新的自我,这说明了优秀文化能塑造人生,促进人的发展,优秀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故①③入选。②④选项其表述均与题意无关。选B。</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style="width:100%; border:0.75pt solid #000000; border-collapse:collapse"><tr style="height:15.75pt"><td colspan="2" style="width:72.4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xa0;</p></td><td style="width:146.7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丰富人的精神世界</p></td><td style="width:178.9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增强人的精神力量</p></td></tr><tr style="height:15.75pt"><td rowspan="3" style="width:16.2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不</p><p>同</p><p>点</p></td><td style="width:46.2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体现</p></td><td style="width:146.7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只体现在主观领域</p></td><td style="width:178.9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体现在人的具体行动中</p></td></tr><tr style="height:15.75pt"><td style="width:46.2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侧重点</p></td><td style="width:146.7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强调优秀文化对人的精神世界的充实和完善,侧重于文化对人的影响的广度</p></td><td style="width:178.9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强调优秀文化作品对人的激励作用,侧重于文化对人的影响的力度</p></td></tr><tr style="height:15.75pt"><td style="width:46.2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途径</p></td><td style="width:146.7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p></td><td style="width:178.9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主动接受优秀文化作品的熏陶</p></td></tr><tr style="height:15.75pt"><td colspan="2" style="width:72.4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相同点</p></td><td colspan="2" style="width:336.4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①丰富的精神世界必然迸发出强大的精神力量;强大的精神力量激发人们更加自觉地接受健康向上文化的影响。②优秀文化作品在丰富人的精神世界的同时,又能给人以无穷的精神力量。③二者都是优秀文化对人的影响,都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p></td></tr></table><p>&#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中国药学家屠呦呦在题为《青蒿索:中医药给世界的礼物》的演讲中谈道:通过抗疟药青蒿毒的研究历程,我深感中西医药各有所长,二者有机结合,优势互补,当具有更大的开发潜力和良好的发展前景。从文化的角度看,屠呦呦强调的是</p><p>①中西医药文化都源远流长,有自己的精粹和相同的发展规律</p><p>②中西医药文化都立足实践,为世界医药文化做出了重要贡献</p><p>③中西医药文化都需要在东方与西方的文化交汇点上“博采众长”</p><p>④中西医药文化都需要在历史与现实的文化交汇点上“革故鼎新”</p><p>A. ②③    B. ①③    C. ①②    D. ②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题目中,屠呦呦谈道:通过抗疟药青蒿毒的研究历程,我深感中西医药各有所长,二者有机结合,优势互补,当具有更大的开发潜力和良好的发展前景。从文化的角度看,屠呦呦强调的是中西医药文化都立足实践,为世界医药文化做出了重要贡献,都需要在东方与西方的文化交汇点上“博采众长”;故②③入选。①选项错误,题目中没有表述中西医药文化都源远流长。④选项错误,题目中强调的是要“博采众长”而不是“革故鼎新”。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桃木本身不值钱,以前也就是烧火棍,经过精心雕刻就能变成金疙瘩。”某地立足得天独厚的肥桃资源优势和传承千年的桃文化,发展桃木雕刻,年销售收入突破10亿元,从业人员超过4万。这体现了</p><p>①文化对经济发展起着推动作用</p><p>②文化与经济之间的相互交融</p><p>③文化的经济功能越来越突出</p><p>④经济发展要以文化发展为基础</p><p>A. ①②    B. ①④    C. ③④    D. ②③</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根据题目的表述,通过对桃木的精雕细刻,让其变成各种工艺品,从而获得了大量的收入,这表明了文化与经济之间的相互交融,文化的经济功能越来越突出;故②③入选。①选项错误,优秀的文化对经济发展起着推动作用。④选项错误,该观点颠倒了文化与经济的关系。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中国人喜欢喝茶,但各地喝茶方式又有所不同,例如潮汕人喝工夫茶,茶具是很小的茶壶和精致的小瓷杯,而四川人则喝大壶茶,茶具是细长嘴的茶壶和盖碗。这说明</p><p>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p><p>②中华文化辉煌灿烂</p><p>③中华文化具有共性</p><p>④中华文化具有多样性</p><p>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    D. ③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中国人喜欢喝茶体现了中华文化具有共性,③正确;各地喝茶方式又有所不同,这体现了中华文化具有多样性,④正确。题干材料没有涉及中华文化的历史及其辉煌灿烂,排除①②。</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一带一路”高峰论坛文艺晚会《千年之约》节目编排上既有交响乐、民乐,也有中国古典舞蹈和西方芭蕾舞,既有美声演唱,也有中国戏曲。晚会用音乐、舞蹈、绘画等形式融合体现出国际范儿、中国风、北京味儿。这体现呢</p><p>①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p><p>②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根本动力</p><p>③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p><p>④不同文化应当由不同走向同一</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②选项错误,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④选项的观点否认了文化多样性的作用。题目中,“一带一路”高峰论坛文艺晚会上,既有交响乐、民乐,也有中国古典舞蹈和西方芭蕾舞,既有美声演唱,也有中国戏曲。晚会用音乐、舞蹈、绘画等形式融合体现出国际范儿、中国风、北京味儿。这体现了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也说明了我们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故①③入选。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习近平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于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这体现了</p><p>①民族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无形的积极的</p><p>②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p><p>③传统文化是稳定不变的</p><p>④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p><p>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题目中,习近平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于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这体现了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它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故②④入选。①选项错误,民族文化不都是积极向上的问题。③选项表述错误,传统文化能够因时而变。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学校教育应该是给你一部历史让你翻阅,给你一种文化让你感受,给你一段时间让你安排,给你一个舞台让你表演,给你一些机会让你创造,给你一个期待让你自我成长。这说明</p><p>A. 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熏陶需要自觉与主动</p><p>B. 终生学习是一种生活习惯和生活方法</p><p>C. 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p><p>D. 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深远持久的</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题目中,学校教育应该是给你一部历史让你翻阅,给你一种文化让你感受,给你一段时间让你安排,给你一个舞台让你表演,给你一些机会让你创造,给你一个期待让你自我成长。这启示我们需要自觉主动的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熏陶,促进自己的成长;故A选项入选。其他选项表述均与题意不符,排除。</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古代,老百姓只许穿着素色麻布粗衣,于是人们常用“布衣”和“白丁”来形容老百姓,绫罗绸缎只有贵族官员才能享用,于是贵族少爷便被叫作“纨绔子弟”;“顶戴花翎”是官老爷的别称,“黄袍加身”则意味着当上皇帝。这些服装文化现象折射出</p><p>①一定文化是对一定经济、政治的反映   </p><p>②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相对独立性</p><p>③文化有先进与落后、高尚与庸俗之分   </p><p>④文化是人创造的,是社会实践的产物</p><p>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不同的阶级和阶层所穿的服饰不同说明文化与经济、政治相联系,故题肢①正确;赋予穿不同服装的人不同的身份和称呼说明文化是人创造的,故题肢④正确。题肢②③说法正确,但是与材料无关,故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近年来,某地不断丰富勤廉文化进学校活动,通过开展教师职工师德建设、创新教育方式等,组织学生在游戏活动中培植勤廉价值理念、在学生成长仪式中加入勤廉文化要素等,在校园内形成“崇廉、爱廉、赞廉”的良好氛围,让勤廉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人。材料说明</p><p>①创新继承方式有利于促进文化发展</p><p>②开展文化活动有利于塑造美好人生</p><p>③要丰富传播途径,推动文化交流</p><p>③优秀文化可以支配社会发展</p><p>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③</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③选项错误,题目中没有强调文化传播途径的丰富。④选项中“支配社会发展”的表述错误。题目中,该地区丰富勤廉文化进学校活动,通过开展教师职工师德建设、创新教育方式以及组织学生在游戏活动中培植勤廉价值理念、在学生成长仪式中加入勤廉文化要素等做法,让勤廉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人,这说明了创新继承方式有利于促进文化发展,开展文化活动有利于塑造美好人生;故①②入选。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7年7月8日,第41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福建省鼓浪屿代表中国获全票通过人选世界文化遗产。鼓浪屿成功申遗表明</p><p>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了世界各国的认同</p><p>②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p><p>③中华文化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无穷魅力</p><p>④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p><p>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题目中,第41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福建省鼓浪屿代表中国获全票通过人选世界文化遗产。鼓浪屿成功申遗表明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也说明了中华文化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无穷魅力;故②③入选。①选项中“得到了世界各国的认同”的表述错误。④选项错误,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应该用现实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情怀观现实生活,用光明驱散黑暗,用美善战胜丑恶,让人们看到美好、看到希望、看到梦想就在前方。”这说明</p><p>①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并享用文化</p><p> ②文化是人们实现梦想的精神动力</p><p>③要以文艺座谈会的精神为文艺创作的根源</p><p>④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p><p>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③</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①选项表述与题意无关。排除。③选项表述错误,人们的社会实践是文艺创作的根源。题目中,应该用现实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情怀观现实生活,用光明驱散黑暗,用美善战胜丑恶,让人们看到美好、看到希望、看到梦想就在前方,说明了文化是人们实现梦想的精神动力;故②入选。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说明了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故④入选。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对于中国人来说,随礼是人际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国庆长假期间可谓是喜事连连,这随礼的数额就是一个庞大的数字,不少市民感慨礼金随不起,戏称喜事请柬为“红色罚款单”。关于“随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p><p>A. 随礼作为民族习俗要积极响应和勇于传承</p><p>B. 随礼作为传统文化要大胆改革和敢于抛弃</p><p>C. 随礼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和情感表达</p><p>D. 随礼如能顺应社会生活变迁将促进人际关系</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随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人际交往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如能顺应社会生活变迁将促进人际关系,D正确;传统文化既有精华,又有糟粕,A说法错误;要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B错误;庆祝民族节日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和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C错误。故本题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岳麓书院是我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是历史上著名的高等学府及学术文化中心,创立于北宋,历时千年,弦歌不绝,故世称“千年学府”。岳麓书院的学术与教育,对湖湘文化传统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说明</p><p>①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p><p>②传统文化对社会的发展和我们的生活产生了持久的影响</p><p>③思想运动催生着社会变革,也促进了文化的发展</p><p>④科技的进步,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也推动了文化的发展</p><p>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题目中,古代四大书院之一的岳麓书院对我国的学术与教育,对湖湘文化传统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说明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传统文化对社会的发展和我们的生活产生了持久的影响;故①②入选。③选项错误,题目中没有涉及到社会变革。④选项强调的科技的作用,与题意不符。选A。</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p><p>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要完成这一任务必须深化教育改革,创造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教育环境。</p><p>某中学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营造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校园文化氛围,深入开展“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主题教育和“节粮、节水、节电”专题教育活动,加强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民族传统、礼节礼仪等主题教育活动;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引导作用,着力创造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秀校园文化。</p><p>良好的教育环境对学生健康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运用文化作用的知识对此加以说明。</p><p>&#xa0;</p></div></div>
<div><p>【答案】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有利于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学生健康成长。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特点。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可以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先进文化的影响,对学生终身发展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③文化会影响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到活动和思维方式。优秀的文化会帮助学生进行健康的人际交往,形成科学思维方式。④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有利于引导学生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培养健全的人格,健康成长。</p><p>【解析】本题以某中学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营造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校园文化氛围为背景材料,考查考生对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p><p>本题要求考生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良好的教育环境对学生健康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的原因。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文化对人的影响的来源、特点以及文化塑造人生等相关知识。材料中,该中学深入开展“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主题教育和“节粮、节水、节电”专题教育活动,通过活动营造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故可以从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的角度进行分析;材料中,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可以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先进文化的影响,故可以从文化对人的影响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特点的角度进行分析;材料中,通过“节粮、节水、节电”等专题教育活动的开展,会对学生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以及实践活动、认识到活动和思维方式等均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材料中,该校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引导作用,着力创造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秀校园文化,通过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有利于引导学生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培养健全的人格,健康成长。</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p><p>红色文化作为我党事业创建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过程中形成的特有文化遗产,承载着革命老区精神,富含我党为民宗旨、党性理念和优良作风,是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宝贵财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也是开发红色文化旅游的重要资源。作为红色文化资源大省,福建省委、省政府多举措加强对红色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弘扬:</p><p>——“古田会议”会址为核心,对红色旅游提档升级,成功实现了“小湘镇大古田、小景区大旅游、小圣地大品牌”的品牌效应;</p><p>——2016年,福建省正式上线了全国最大的红色文化资源网络平台“福建红色文化网上展示馆”,线上线下、固定场所与移动设备,全面系统的展示福建红色文化,有效的占领了舆论场的制高点;</p><p>——2016年,三明市在全省率先对红色文化遗址实施立法保护,制定了《三明市红色文化遗址保护管理办法》。其他市县也紧随其后,全省红色文化保护工作随之步入法制化轨道;</p><p>——鼓励红色文化人才申报省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推动各地把培养红色文化人才纳入人才工作计划,制定优惠政策,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参与到红色文化保护传承中来。</p><p>结合材料说明福建省在红色文化传承中是如何实现创新的。</p><p>&#xa0;</p></div></div>
<div><p>【答案】立足实践,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重视红色文化品牌效应,创新文化内容形式;利用网络平台,创新红色文化传播方式;强化红色文化保护法制化建设,创新文化传承体制机制;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坚持人民主体地位。</p><p>【解析】本题以红色文化资源大省的福建省,多举措加强对红色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弘扬为背景材料,考查考生对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本题目在设计上尊重教材,查的是考生的获取信息和解读材料的能力。其意图在于了解考生基础知识掌握情况以及对答案的组织能力。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说明福建省在红色文化传承中是如何实现创新的。本题考查的是文化创新的途径的相关知识。首先,从根本是上来看,福建省委、省政府根据其实际情况,多举措加强对红色文化继承、发展,体现了立足实践,继承传统推陈出新的道理;材料中,该省对红色旅游提档升级,成功实现了“小湘镇大古田、小景区大旅游、小圣地大品牌”的品牌效应,可以从重视红色文化品牌效应,创新文化内容形式的角度进行分析;材料中,福建省正式上线了全国最大的红色文化资源网络平台“福建红色文化网上展示馆”, 全面系统的展示福建红色文化,可以从利用网络平台,创新红色文化传播方式的角度进行分析;材料中,他市县也紧随其后,全省红色文化保护工作随之步入法制化轨道,考生可以从强化红色文化保护法制化建设,创新文化传承体制机制的角度进行分析等。</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p><p>原吉林大学@教授黄大年生前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毅然放弃国外优越条件,怀着一腔爱国热情返回祖国。他秉持科技报国理想,把为祖国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作为毕生追求,为我国教育科研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p><p>请回答当代爱国主义的主题,并结合黄大年的事迹,说明青年学生应如何将爱国主义付诸实际行动。</p><p>&#xa0;</p></div></div>
<div><p>【答案】主题: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p><p>要求:坚定爱国主义信念;勤奋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积极投身为人民服务的实践;维护国家统一,维护国家荣誉安全和利益。(答出任意三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给分)</p><p>【解析】本题以原吉林大学教授黄大年生前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把为祖国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作为毕生追求,为我国教育科研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为背景材料,考查考生对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本题出题相对比较新颖,虽然难度不大,但是考生要解答完全准确还需要有扎实的基本工。本题要求考生回答当代爱国主义的主题,并结合黄大年的事迹,说明青年学生应如何将爱国主义付诸实际行动。本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小问题,第一个小问题比较简单,即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是爱国主义的主题。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这类试题的答案不是唯一的,允许考生发表不同的看法,鼓励创造性思维。试题在考查考生表达能力的同时,考查考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例如,坚定爱国主义信念;勤奋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积极投身为人民服务的实践;维护国家统一,维护国家荣誉安全和利益等。</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style="width:100%; border:0.75pt solid #000000; border-collapse:collapse"><tr style="height:15.75pt"><td style="width:61.2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分析角度</p></td><td style="width:347.7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内容阐释</p></td></tr><tr style="height:15.75pt"><td style="width:61.2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爱国主义与民族精神的关系</p></td><td style="width:347.7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贯穿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相辅相成,无不体现着爱国主义这个主题。无论什么时候,爱国主义都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p></td></tr><tr style="height:15.75pt"><td style="width:61.2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爱国主义与人的关系</p></td><td style="width:347.7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①弘扬爱国主义有利于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并使人们受到爱国主义这种先进文化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影响。②弘扬爱国主义有利于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③弘扬爱国主义有利于发挥先进文化的导向和示范作用,提高人们辨别落后文化与腐朽文化的眼力,净化社会文化环境</p></td></tr><tr style="height:15.75pt"><td style="width:61.2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爱国主义与社会的关系</p></td><td style="width:347.7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弘扬爱国主义有利于动员全体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p></td></tr></table><p>&#xa0;</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安徽省江淮名校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