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钦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7年4月22日,我国自主研制的首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将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完成交会对接。我国航天事业一次次超越,载人航天精神已化作民族奋进的精神火炬,化作我们进一步推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强大动力,正激励着亿万人民昂然踏上民族复兴伟业新的征程。这表明优秀文化能够</p><p>A. 丰富人的物质世界</p><p>B. 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p><p>C. 影响人的行为方式</p><p>D. 激发全民族的创造力</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塑造着人。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A、B错误。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优秀文化作品总能以其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使人深受震撼、力量倍增,成为照亮人们心灵的火炬、引导人们前进的旗帜,并由此激励人们不断创造美好幸福的生活。优秀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材料体现了优秀文化能够激发全民族的创造力,D适合题意;C材料没有体现,排除。</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7年6月30日晚,狮子山下花灯璀璨,香江两岸歌声如潮,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大型文艺晚会在香港会展中心举行。据此回答题。</p><p>【1】晚会从《回归颂》《东方之珠》《我的中国心》,到《香港·我家》《有爱长存》,唱响了爱国爱港的主旋律。铿锵有力的鼓点、虎虎生风的武术表演、慷慨激昂的钢琴合奏《黄河船夫曲》,生动展现了对中华历史文化的热爱。这说明</p><p>A. 文化具有民族性</p><p>B. 文化发展是继承与发展的统一</p><p>C. 艺术是主观想象的产物</p><p>D. 文化发展的实在在于文化继承</p><p>【2】整台晚会精彩纷呈,高潮迭起,来自香港和内地演员联袂演出的歌曲、音乐、芭蕾舞、杂技等精彩节目,集中展示了香港回归祖国20年来的心路历程和在“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方针指引下开创美好未来的豪情壮志。这说明</p><p>A. 经济决定文化</p><p>B. 政治决定文化</p><p>C. 文化与经济相互融合</p><p>D. 文化与政治相互融合</p></div></div>
<div><p>【答案】</p><p>【1】A</p><p>【2】D</p><p>【解析】此题以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大型文艺晚会在香港会展中心举行作为背景材料,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考查文化的民族性、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等相关知识。</p><p>【1】此题考查文化的民族性。此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问题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题干内容主旨。题干中,晚会从《回归颂》《东方之珠》《我的中国心》,到《香港•我家》《有爱长存》,唱响了爱国爱港的主旋律。铿锵有力的鼓点、虎虎生风的武术表演、慷慨激昂的钢琴合奏《黄河船夫曲》,生动展现了对中华历史文化的热爱,这些都体现了文化鲜明的民族性,故A正确;题干没有强调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B与题意无关,排除;艺术的实践的产物,C表述错误,排除;文化发展的实质在于文化的创新,D表述错误。故选A。</p><p>【2】此题考查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此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问题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题干内容主旨。题干中,来自香港和内地演员联袂演出的歌曲、音乐、芭蕾舞、杂技等精彩节目,集中展示了香港回归祖国20年来的心路历程和在“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方针指引下开创美好未来的豪情壮志,这体现了文化与政治相互融合,D正确;ABC与题意无关,排除。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中宣部等四部委2017年7月31日联合印发的《关于戏曲进校园的实施意见》指出,2017年,有条件的中学以及中央部委所属高校实现所有学生免费欣赏1场优秀戏曲演出。2018年,实现全国所有大中小学每个学生每年免费欣赏1场优秀戏曲演出。2020年,戏曲进校园实现常态化、机制化、普及化,基本实现全覆盖。这样做的目的是( )</p><p>①推动我国文化产业蓬勃发展 ②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p><p>③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④增强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本题考查传统文化的作用。传统文化是维系本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由于传统文化的这一特性,人们对本民族有着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关于戏曲进校园的实施意见》有利于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选D;①强调了文化产业,材料强调了文化事业,不选;②强调了中华文化走出去,与材料无关。</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近段时间,共享单车遍布城市大街小巷,成为人们新的出行选择。但私藏、破坏等“虐”车行为时有发生。骑稳共享单车,还需要共享精神,这是基于</p><p>①文化对人们认识世界具有促进作用</p><p>②文化影响人的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p><p>③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需要人民群众的共建共享</p><p>④良好的文化素养必定能够提升公民道德素养</p><p>A. ②③ B. ①③ C. ①②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此题考查文化对人的影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等相关知识。本题出题意图在于考查学生对于课本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把握,难度适中,得分关键在于抓住题干。材料中骑稳共享单车,还需要共享精神,这是基于文化影响人的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需要人民群众的共建共享,故②③正确;文化有积极和消极之分,只有积极的文化对人们认识世界具有促进作用,①表述错误;④“必定”表述绝对化,排除。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7年是中日甲午战争123周年,甲午战争失败,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速度进一步加快,民族危机愈益深重,同时也使中华民族思想日益觉醒,资产阶级维新运动 和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迅速高涨。这表明</p><p>A. 文化创新促进民族文化繁荣</p><p>B. 社会制度的变迁影响着文化的发展</p><p>C. 思想运动往往催生社会变革,推动社会的发展</p><p>D. 思想运动影响文化发展</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本题考查获取解读信息、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甲午战争失败,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速度进一步加快,民族危机愈益深重,同时也使中华民族思想日益觉醒,资产阶级维新运动和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迅速高涨。这表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决定着社会制度的变化,也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方向,B适合题意;其他选项材料没有体现,排除。</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离合藏头诗或称借字联边,最常见的为自居易的《游紫霄官》:水洗尘埃道未尝,甘于名利两相忘。心怀六洞丹霞客,口诵三清紫府章。十里采莲歌达旦,一轮明月桂飘香。日商公子还相觅,见得山中好酒浆。该诗取旬尾末字的字体一部份来作为下句诗文的字首,而整诗的最后一个字的字体部份,亦做为该诗之字首。品味藏头诗,我们可以盛受到 </p><p>①中国古诗词源远流长、意境高远</p><p>②中华文化蕴味无穷,一枝独秀</p><p>③汉字文化内涵丰富、风格独特</p><p>④中华文化独树一帜、博大精深</p><p>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通过对名言、谚语、古文诗词等传统文化蕴含的哲理的理解,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品味藏头诗,我们可以盛受到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汉字文化内涵丰富、风格独特,中华文化独树一帜、博大精深,③④适合题意;中国古诗词属于传统文化的范畴,①②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南海航道更路径是海南省文昌市的汉族民俗文化,是南海诸岛渔民记录航海知识的手抄本小册子。它记载了汉代开始,渔民航行于南海岛礁“危险地带”进行航海贸易中的航海技术、路线水流、岛屿暗礁等航海知识。对南海航道更路径认识正确的是</p><p>①它见证了勤劳勇敢的伟大民族精神</p><p>②它来源于渔民长期航海的经验</p><p>③它见证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p><p>④它是中华民族之魂</p><p>A. ②③ B. ①④ C. ①③ D. ②④</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此题考查中华民族精神、中华文化的特点。本题出题意图在于考查学生对于课本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把握,难度适中,得分关键在于抓住题干。南海航道更路经记载了从汉代开始,渔民航行于南海岛礁“危险地带”进行航海贸易中的航海技术、路线水流、岛屿暗礁等航海知识,因此它见证了勤劳勇敢的伟大民族精神,也见证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故①③正确;南海航道更路经来源于渔民长期航海的实践,经验属于认识,也来源于实践,②表述错误;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之魂,④表述错误。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论语》、《孟子》、《韩非子》以及四大名著、鲁迅的《狂人日记》、茅盾的《白杨礼赞》、冰心的《寄小读者》等都凝聚着民族精神。只要我们认真阅读,都能受到民族精神的熏陶。这说明</p><p>A. 民族精神的力量集中表现为中华文化的力量</p><p>B. 只要大力创造文化作品,就能弘扬民族精神</p><p>C. 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p><p>D. 所有文化作品都凝聚和蕴藏着中华民族精神</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民族精神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考生在分析题肢的时候,要结合材料进行思考,排除题肢中和材料无关的。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的理解和把握,本题难度适中。题中强调了只要我们认真阅读我国各时期的文学名著,都能感受到民族精神的熏陶,体现了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之中,故C正确;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故排除A;只要大力创造文化作品,就能弘扬民族精神,此说法太绝对,故排除B;所有文化作品中都凝聚着中华民族精神,此说法错误,没有看到文化有先进和落后、健康与腐朽之分,故排除D。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7年6月11日,全国节能宣传周正式启动。加强节能宣传,提高人们的节能意识,有助于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修养。新时期提高人们的节能意识</p><p>①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p><p>②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p><p>③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p><p>④有利于人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p><p>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此题考查思想道德建设的有关内容。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考生在分析题肢的时候,要结合材料进行思考,排除题肢中和材料无关的。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的理解和把握,本题难度适中。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②是错误的;全面提高公民的道德素质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③是错误的;新时期提高人们的节能意识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有利于人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①④符合题意。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2017年央视《中国谜语大会》上,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猜灯谜来实现。谜语源自中国古代民间,历经数千年的演变和发展,是古代劳动人民集体智慧创造的文化产物,2008年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今天,我们正通过多种形式弘扬包括英语在内的各种民族传统文化。继承和发展谜语等传统文化</p><p>①能够凝魂聚气、强基固本,增强文化自信</p><p>②需要组织各种形式的活动和营造环境氛围</p><p>③要符合人民根本利益,体现时代进步要求</p><p>④有利于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发展共识</p><p>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传统文化有精华也有糟粕,不能说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会起到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作用,①不选;继承和发展谜语等传统文化需要组织各种形式的活动和营造环境氛围,②正确;继承和发展谜语等传统文化要符合人民根本利益,体现时代进步要求,③正确;传统文化有精华也有糟粕,不能说让传统文化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发展共识,④不选,故本题答案应为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其中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思想源泉。以下古语蕴含的思想依次是( )</p><p>①“民,吾同胞;物,吾与也”——摘自张载《西铭》</p><p>②“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摘自《荀子》 </p><p>③“信,国之宝也,民之所凭也”——摘自《左传》 </p><p>④“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董仲舒</p><p>A.民本、仁爱、诚信、正义 B.仁爱、民本、诚信、正义 </p><p>C.诚信、民本、正义、仁爱 D.正义、仁爱、诚信、民本</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民吾同胞,物吾与也”,意思是人类万物都是天地所生,统治者与人民,人与人之间的爱要像爱同胞手足一样,①体现的是仁爱思想;“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意思是说,百姓能够拥戴君王为王,也同样有力量废除君王,就像水可以载动船只,也可以淹没船只,②体现的是民本思想;“信,国之宝也,民之所凭也”意思是,信用是一个国家的珍宝,是百姓所依赖的,③体现的是诚信思想;“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意思是仁爱的人,言行合乎正义,不谋个人私利,宣明大道而不计较功利,体现的是正义思想。B正确且适合题意;ACD说法都是错误的;故本题答案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这启示我们</p><p>①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能够促进科学文化修养</p><p>②思想道德修养越高则科学文化素养越高</p><p>③思想道德修养是科学文化修养的基础</p><p>④不注重思想道德修养,即使掌握了丰富的知识,也难以避免人格上的缺失</p><p>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能够促进科学文化修养,提高思想道德认识,重视思想道德情操,有助于增强学习的自觉性,提高科学文化修养。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启示我们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能够促进科学文化修养,不注重思想道德修养,即使掌握了丰富的知识,也难以避免人格上的缺失。答案为D</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p><p>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p><p>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p></div></div>
<div><p>【答案】(1)①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提高文化软实力,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②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③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④把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吸收人类文化优秀成果结合起来,立足实践不断创新。</p><p>【解析】此题考查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相关知识。此题要求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从知识范围看,属于有明确知识范围限定的主观试题;从设问的指向性看,属于措施类的主观试题。考生作答时要结合所学知识和对材料的分析进行。依据所学知识和对材料的分析,考生可从以下角度作答: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提高文化软实力,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把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吸收人类文化优秀成果结合起来,立足实践不断创新。考生围绕这些自行组织语言作答即可。</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p><p>中国是世界文化遗产大国、五千年绵延不断的中华文明史留下了数量众多、异彩纷呈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p><p>材料一 农历新年——春节,是中国人古老而隆重的传统节目,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变化,在今天仍然是国人心中辞旧迎新的期盼,迎福接福的祝愿,家人团聚的温馨。而这样一个重要的节日,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却被当做落后民俗险遭废止。民国政府为了“与国际接轨”,先是采用西历,后又强令废除农历新年,但最终拗不过民情,没能“革”掉春节的“命”。</p><p>材料二 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专著《黄帝内经》就已问世,春秋战国时期,中医理论已经基本形成;两家时期,医学分科接近完善。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写成的《本草纲目》,收载药物1892种,对中国和世界药物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近年来,中西医相互补充、取长补短,中医获得了新的发展。中医以其显著的疗效、浓郁的民族特色、独特的诊疗方法、系统的理论体系、浩瀚的文献史料,屹立于世界医学之林,中医药和中医文化中与世界相通的自然观、生命观被越来越多的国人和世界民众接受和认可,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民众选择中医药作为医疗保健手段。</p><p>(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谈谈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p><p>(2)结合材料二,用“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和“我们的中华文化”的知识,说明为什么中医被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民众所认同?</p></div></div>
<div><p>【答案】(1)①中国传统文化通过春节等民族节日的形式呈现。②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春节文化历经几千年仍传承不断,体现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有强大的生命力。③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中国人对春节有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④春节的生命力表明,对中国传统文化不能简单否定,“全盘西化”行不通。</p><p>(2)①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中医传统文化具有自己的独特性,也具有与各国民众相通的自然观和生命观,容易得到大家的认同。②中医文化源远流长,中医药学历数千年而不衰,显示了自身强大的生命力,得到了大家的肯定。③中医文化博大精深,具有独特性和民族性。中医具有显著的疗效、浓郁的民族特色、独特的诊疗方法、系统的理论体系、浩瀚的文献史料,这是国内外民众认可中医的原因。④中医文化还具有包容性,善于求同存异、兼收并蓄。中医与西医相互补充、取长补短,推动了中医的发展,获得新的生命力。</p><p>【解析】此题以中国数量众多、异彩纷呈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话题,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考查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鲜明的民族性、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中华文化的包容性等相关知识。</p><p>(1)此题考查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鲜明的民族性、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等相关知识。此题考查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此题属于认识类主观题,一般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角度组织答案。结合材料内容,具体分析如下:是什么即中国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为什么即传统文化的特征;怎么样即如何对待传统文化。结合材料依次作答即可。</p><p>(2)此题考查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中华文化的包容性等相关知识。此题要求用“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和“我们的中华文化”的知识,属于有明确知识范围限定的主观试题;设问要求说明为什么中医被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民众所认同,属于原因类的主观试题。考生作答时要结合所学知识和对材料的分析进行。依据所学知识和对材料的分析,考生可从以下角度作答: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中医文化源远流长,中医药学历数千年而不衰,显示了自身强大的生命力,得到了大家的肯定;中医文化博大精深,具有独特性和民族性;中医文化还具有包容性,善于求同存异、兼收并蓄。考生围绕这些自行组织语言作答即可。</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p><p>材料一 至2017年10月6日,上映了72天的《战狼2》在中国累计票房超56亿元人民币,以8.7亿美元的票房成绩位居全球票房榜TOP100第55名,并将参与明年第90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角逐。</p><p>媒体造势,网络热搜,观众热议使得这部影片票房连创新高。《战狼2》以亚丁湾撤侨为故事原型,成功塑造了一位新时代的中国新英雄,以跌宕起伏的故事线展现了中国军人的风采,极大激发了观众的爱国情怀与人道主义精神;场景和后期制作精良,大场面大阵势、大动作大战斗引发了观众的大哭大笑、大悲大喜,让观众获得简单直接但却畅快淋漓的满足感,为民众的感情宣泄提供了出口;同时上市时间选择、后期商业宣传也为影片票房助力。《战狼2》让人看到,我们的主旋律作品唯有更加尊重观众、尊重市场,才能更好的传播正气、弘扬正能量!</p><p>材料二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每一个时代的英雄都是民族历史文化的缩影,是一个民族的脊梁,是一个民族的指路明灯。在中华民族最危险的时刻,中华民族的英雄们义无反顾,以自己的鲜血和生命创造了历史,也创造了今天的中国,历史不能遗忘,英雄不可诋毁,捍卫英雄就是捍卫我们的精神高地,崇尚英雄就是守住我们民族的根与魂。</p><p>(1)结合材料一,运用所学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战狼2》火爆的原因。</p><p>(2)结合材料二,运用我们的民族精神的知识,分析“崇尚英雄就是守住我们的民族的根与魂”的合理性。</p><p>(3)《战狼2》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典范。请列举两个与爱国主义相契合的名言或名句。</p></div></div>
<div><p>【答案】(1)①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战狼2》以亚丁湾撤侨为故事原型,尊重市场,赢得了非常可观的票房,同时很好地彰显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背景下大国自信和理性。②大众传媒具有文化选择、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媒体造势,网络热搜,观众热议使得《战狼2》异常火爆。③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文化作品创造需要尊重群众的基本需求,《战狼2》能充分满足观众的感情宣泄和心理需求,得到大家的喜爱。④高扬爱国主义的旗帜,弘扬了民族精神,激发了观众的民族情感和爱国情怀,引起了共鸣。</p><p>(2)①中华民族精神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支柱,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②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英雄精神是民族精神的具体表现和重要内容,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③崇尚英雄有利于继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指明方向,推动中华民族的繁荣强大。因此,崇尚英雄就是守住我们民族的根与魂。</p><p>(3)例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等等。</p><p>【解析】此题以《战狼2》热映作为背景材料,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考查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大众传媒、文化创新的源泉与动力、文化创新的途径、中华民族精神等相关知识。</p><p>(1)此题考查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大众传媒、文化创新的源泉与动力、文化创新的途径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此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战狼2》火爆的原因,属于原因类的解答题。考生在分析说明时,首先要注意本题的知识范围是文化生活,然后可以从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大众传媒具有文化选择、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弘扬爱国主义民族精神,文化创新的源泉与动力,文化创新的途径等角度进行分析,最后结合材料与教材知识点组织语言作答即可。</p><p>(2)此题考查中华民族精神,考查学生分析理解问题能力。此题设问中明确要求运用民族精神的知识分析问题,所以考生可以从教材知识入手对问题进行分析思考。此题要求分析“崇尚英雄就是守住我们民族的根与魂’的合理性,由背景材料可知,民族不能没有英雄,国家不能没有英雄,英雄是民族的脊梁,是指路明灯,是民族的精神动力,说明英雄是民族精神的象征,崇尚英雄就是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故此题实质要求回答为什么要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最后结合教材,从弘扬民族精神的必要性,重要性两方面作答。</p><p>(3)此题考查民族精神的知识,此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开放性,考生只要围绕爱国主义的主题,并且是名言或名句,言之有理即可。例如: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青照汗青。</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