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濮阳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B卷)政治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哲学的理解正确的是</p><p>①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p><p>②哲学是人们对整个自然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p><p>③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p><p>④哲学是关于真善美的科学</p><p>A. ②③ B. ③④ C. ①② D. ①③</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也是关于方法论的学说,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①③项符合题意;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自然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②项说法错误;哲学不等同于具体科学本身,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④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漫画《徘徊》讽刺了一些人</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3/16/10/28599578/SYS201903161001449840145070_ST/SYS201903161001449840145070_ST.001.png" width="178" height="14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①不理解哲学的智慧源于生活</p><p>②不懂得通过学习就可以获得哲学智慧</p><p>③不理解哲学实质就是生活</p><p>④不懂得从生活中体味和感悟哲学</p><p>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④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漫画中,这个人始终徘徊在生活的周围寻找哲学,而不是深入生活中寻找哲学,这表明了他不理解哲学的智慧源于生活,不理解哲学和生活是互为包含的关系。故①③入选。②④选项表述与漫画主旨不符。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爱因斯坦说.“哲学的推广必须以科学成果为基础。可是哲学一经建立并广泛被人们接受之后它们又常常促使科学进一步发展,指示科学从许多可能的道路中选择一条路。”这句话说明</p><p>①自然科学与哲学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p><p>②哲学是“科学之科学”</p><p>③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方法论指导</p><p>④研究自然科学的归宿和目的在于推动哲学发展</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爱因斯坦这句话道出了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说明自然科学与哲学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方法论指导,能够指示科学从许多可能的道路中选择一条路,①③项符合题意;哲学并非凌驾于科学之上的科学,②项说法错误;研究自然科学的归宿和目的在于指导实践,④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具有唯物主义倾向的是</p><p>A. 天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仰他高</p><p>B. 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p><p>C. 虽未有物,已有物之理</p><p>D.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唯物主义主张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具有唯物主义倾向,D项符合题意;AB项具有主观唯心主义倾向;C项具有客观唯心主义倾向;正确选项为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的两个基本派别,划分它们的唯一标准是( )</p><p>A. 对思维与存在辩证关系的不同回答</p><p>B. 对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不同回答</p><p>C. 对思维与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的不同回答</p><p>D. 对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谁决定谁的不同回答</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的两个基本派别,划分它们的唯一标准是对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不同回答。B项正确;A项属于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与题意不符;C项属于可知论与不可知论划分标准,与题意不符;D项属于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的划分标准,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与以往哲学相此,马克思主义哲学</p><p>①实现了阶级性和革命性的统一</p><p>②为无产阶级提供了认识世界的思想武器</p><p>③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结合、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p><p>④确立了科学的实践观,坚持从实际出发认识周围的世界</p><p>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与以往哲学相此,马克思主义哲学确立了科学的实践观,坚持从实际出发认识周围的世界,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结合、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③④项符合题意;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①项说法错误;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为无产阶级提供了认识世界的思想武器,更重要的是为无产阶级提供了改造世界的武器,②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迫切需要哲学社会科学更好的发挥作用。这是因为</p><p>①哲学是时代进步的助推器和社会变革的先导</p><p>②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p><p>③哲学可以促进社会的进步变化</p><p>③真正的哲学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把握了时代的脉搏</p><p>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迫切需要哲学社会科学更好的发挥作用。这是因为真正的哲学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把握了时代的脉搏,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②④项符合题意;哲学有正确与错误、科学与非科学之分,真正的哲学是时代进步的助推器和社会变革的先导,真正的哲学可以促进社会的进步变化,①③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著名物理学家霍金发表言论称,地球将在2032年的时候会受到小行星的撞击,而且这次撞击很可能会导致世界末日的到来。霍金上次预言世界末日是在2012年,当时曾引起全球恐慌,最后并没有真的成为现实。这说明</p><p>①自然界具有客观性、不可知性</p><p>②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p><p>③客观世界人们无法预测未来</p><p>④预言经过实践检验才能证明其是否正确</p><p>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材料说明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但人类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对自然规律的认识作出预言,当然,预言是否正确需要经过实践的验证,②④项符合题意;自然界具有客观性,但是可以认识的,具有可知性和预见性,①③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这里的“客观实在”是指</p><p>A. 某一种具体的物质形态</p><p>B. 世界上万事万物的共同属性和本质特征</p><p>C. 自然界中可以直接感知的事物</p><p>D. 世界上一切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的总称</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物质的“客观实在”是指世界上万事万物的共同属性和本质特征,B项符合题意;“客观实在”是指万事万物的共同属性和本质特征,不能直接感知,是抽象的概括,不能等同于某一种具体的物质形态,也不是世界上一切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的总称,ACD项均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常制不可以待变化,刻船不可以索遗剑。站在唯物论的角度说明了</p><p>A. 世界的本质是物质</p><p>B. 承认运动常在事物可变</p><p>C. 事物是变化发展的</p><p>D. 否认了事物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常制不可以待变化,刻船不可以索遗剑。从唯物论角度讲,说明了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承认运动常在事物可变,B项符合题意;A项与题意不符;C项属于辩证法观点,与题意不符;该观点承认了事物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D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7年6月24日,四川茂县新磨村突发山体高位垮塌,造成河道堵塞,100余人被掩埋,灾区损失严重。究其原因,除了天灾。还宥—定的人祸因素在里面。这说明</p><p>①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有其自身的客观规律</p><p>②人们在实践中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p><p>③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改造规律造福人类</p><p>④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表面的联系</p><p>A. ②③ B. ①④ C. ①②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四川茂县新磨村突发山体高位垮塌,造成河道堵塞,人员被掩埋,灾区损失严重。究其原因,除了天灾,还有—定的人祸因素,说明了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有其自身的客观规律,人们在实践中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违背了规律就会受到惩罚,①②项符合题意;规律是客观的,不能改造或消灭,③项说法错误;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④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目前,科学家首次精确发现人类大脑记忆是如何形成的。人脑内侧颞叶负责自觉回忆体验事件和场景情节,在形成新的记忆内容时,神经细胞会在精确的时间产生激活,开始回忆之前曾看到过的物品或情景。这表明</p><p>A.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p><p>B. 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p><p>C. 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p><p>D. 大脑是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材料表明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生理机能,B项符合题意;材料强调人脑对于意识产生的重要性,AC项均与题意不符;D项混淆了人脑与大脑的概念,是错误的;正确选项为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有一个心理学实验:某办公室茶水间提供收费饮料,但没人收钱,只摆着一个收款箱,价目表上方的张贴装饰图片处,每周换一张,有时是一些花朵,有时是一双眼睛。一段时间后发现:贴着眼睛的那一周,收到的钱会远远多于贴花朵的那一周。这说明</p><p>①意识活动以认识事物属性为最终目的</p><p>②意识具有能动性</p><p>③人的行为选择受主观意识的影响</p><p>④意识的主动创造性是由人脑的机能决定的</p><p>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心理实验说明意识具有能动性,意识具有自觉选择性,人的行为选择受主观意识的影响,②③项符合题意;意识活动的最终目的是服务实践,①项说法错误;材料体现的是意识的自觉选择性而不是主动创造性,④项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确保到二0二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要打赢这场攻坚战,就必须</p><p>①坚持精准扶贫,一切从致贫的具体情况出发</p><p>②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坚持精神脱贫先行,激发群众的内生动力</p><p>③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挥新观念改造贫困地区的决定作用</p><p>④因地制宜,找到脱贫的共性原则和方法</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要做到脱真贫、真脱贫,打赢这场攻坚战,就必须坚持精准扶贫,一切从致贫的具体情况出发,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坚持精神脱贫先行,激发群众的内生动力,增强脱贫自我能力,①②项符合题意;③项夸大了主观能动性的作用;要打赢这场攻坚战,就必须因地制宜,找到脱贫的具体原则和方法,④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为进一步落实十九大报告精神,2017年12月8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加快住房制度改革和长效机制建设。“租购同权”落地的姿态成为人们广泛讨论的话题。从认识论的角度看是因为</p><p>①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人们对同一事物会有不同的认识</p><p>②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和主体差异性</p><p>③我国房价问题过于复杂,因而对其真理性认识并不唯一</p><p>④该政策落地的姿态和效果如何,需要经过实践的检验</p><p>A. ②④ B. ②③ C. ①④ D. ①③</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加快住房制度改革和长效机制建设,“租购同权”落地的姿态成为人们广泛讨论的话题。从认识论的角度看是因为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人们对同一事物会有不同的认识,而“租购同权”落地的姿态和效果如何,需要经过实践的检验,①④项符合题意;②项不属于认识论知识,与题意不符;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真理只有一个,③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p><p>A. 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p><p>B. 矛盾分析法</p><p>C. 对立统一规律</p><p>D. 否定之否定规律</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矛盾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矛盾即对立统一,C项符合题意;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特征,矛盾分析法是唯物辩证法根本的方法,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出事物发展的道路和方向,ABD项均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戏曲是我国传统文化形式之一。对下图漫画《两代人的反应》所示传统戏曲吸引不了青少年的状况,从有利于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角度看,下列评价正确的是</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3/16/10/28599578/SYS201903161001469077953760_ST/SYS201903161001469077953760_ST.001.png" width="234" height="19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①矛盾具有客观性,对同一确定对象的认识,其标准因人而异</p><p>②联系具有多样性,要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的各种条件</p><p>③矛盾具有特殊性,在普遍性原理指导下寻找解决问题的对策</p><p>④发展具有绝对性,必须坚持发展的观点看问题</p><p>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漫画《两代人的反应》所示传统戏曲吸引不了青少年,是因为文化背景、知识构成、成长经历等因素的影响。从有利于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角度看,要善于把握联系的多样性,分析和把握事物的各种条件,在普遍性原理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寻找解决问题的对策,让优秀的传统戏曲得以传承,②③项符合题意;对同一确定的对象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但是其中只能有一种认识是正确的,他们对同一客体的认识不具有同样的真理性,即真理只有一个,真理面前人人平等,①项说法错误;④项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携手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把住了全球互联网治理的脉搏。唯有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才能既满足各国分享互联网发展成果的要求,又激发出各国为净化网络空间、保障网络安全群策群力的积极性。该故事启示我们</p><p>①应当立足整体,实现整体最优点目标</p><p>②搞好局部,用局部发展推动整体发展 </p><p>③要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统筹考虑</p><p> ④要用综合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着眼局部</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唯有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才能既满足各国分享互联网发展成果的要求,又激发出各国为净化网络空间、保障网络安全群策群力的积极性。启示我们应当立足整体,要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统筹考虑,实现整体最优目标。①③项符合题意;材料没有强调用局部发展推动整体发展,②项与题意不符;要着眼整体,用综合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④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说法中正确反映发展的实质是</p><p>①发展就是事物的运动和变化 ②发展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p><p>③发展具有普遍性 ④发展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p><p>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本题考查发展的实质。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②④正确且符合题意;发展是一种运动变化,但并非任何运动变化都是发展,只有那些上升的、向前的、进步的运动变化才是发展,①说法错误;③说法正确但不符合 题意,应排除;故本题答案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杰出科学家都有“毕生成一事”的坚持。袁隆平、屠呦呦、黄大年等人无一不是数十年如一日,在各自专业领域潜心钻研,不断追求,才取得突破性成就。这启示我们</p><p>A. 取得成就就必须牢牢抓住主要矛盾</p><p>B. 成长是长期不懈的奋斗和不断累积的结果</p><p>C. 成功源于抓住时机的结果</p><p>D. 只要坚持就能成功</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毕生成一事”的坚持,在各自专业领域潜心钻研,不断追求,才取得突破性成就。这启示我们成长是长期不懈的奋斗和不断累积的结果,因此要重视量的积累,脚踏实地,厚积薄发,B项符合题意;材料强调量的积累的重要性,A项与题意不符;成功需要的条件很多,本题材料主要强调要重视量的积累,C项与题意不符;坚持是成功的要素之一而不是唯一,D项说法过于绝对;正确选项为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经济全球化曾经被人们视为阿里巴巴的山洞,现在又被不少人看作潘多拉的盒子……世界经济的大海,你要还是不要,都在那儿,是回避不了的。想人为切断各国经济的资金流、技术流、产品流、人员流,让世界经济的大海退回到一个一个孤立的小湖泊、小河流,是不可能的。这说明</p><p>A. 经济全球化代表了经济发展的方向,前进性必然代替曲折性</p><p>B. 经济全球化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是经济进一步发展的要求</p><p>C. 经济全球化本身就是矛盾,人们难以揭示它的本质</p><p>D. 经济全球化是事物自身固有的、自在的联系</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材料说明经济全球化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是经济进一步发展的要求,大势所趋,不可违逆,B项符合题意;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前进性不能代替曲折性,A项说法错误;经济全球化充满矛盾和问题,但人们能够揭示它的本质和规律,C项说法错误;经济全球化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人为事物的联系,D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习近平新日寸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戚果。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看,上述观点体现了</p><p>①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p><p>②发展就是对事物先肯定后否定</p><p>③事物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p><p>④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决定的</p><p>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该思想与马克思主义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①项符合题意;该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体现了事物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③项符合题意;发展是对事物辩证的否定,辩证的否定没有先后顺序之分,②项观点错误;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④项观点错误。答案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实体经济是国民经济的根基。振兴实体经济,必须牵住创新这个“牛鼻子”,依靠创新推动新一轮动能转换和结构优化升级。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看是因为</p><p>①抓住主要矛盾就能解决发展中的问题</p><p>②主要矛盾决定着事物的发展</p><p>③关键部分甚至对整体功能起决定作用</p><p>④创新必然带来实体经济的发展</p><p>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牵住创新这个“牛鼻子”,就是抓住了实体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抓住了国民经济发展的关键和要害,有利于推动新一轮动能转换和结构优化升级,②③项符合题意;抓住主要矛盾还必须解决好次要矛盾,否则会影响事物的发展,①项说法错误;④项说法过于绝对;正确选项为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漫画启示我们做事情应该</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3/16/10/28599578/SYS201903161001475703313855_ST/SYS201903161001475703313855_ST.001.png" width="576" height="12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①要有高度的革命热情,也要有理性严谨的科学态度</p><p>②注意分析事物之间的真实联系,切忌主观随意性</p><p>③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发挥正确价值观的导向作用</p><p>④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促成矛盾的解决</p><p>A. ②③ B. ①④ C. ①②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漫画启示我们做事情应该注意分析事物之间的真实联系,切忌主观随意性,既要有高度的革命热情,也要有理性严谨的科学态度,①②项符合题意;漫画体现了做事情应认真分析事物之间的联系,切忌主观随意性,③④项均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7年IO月1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草案)》正式实施。新修订的《民法典》对不适应现实情况的规定进行修改完善,对经济社会生活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作出有针对性的新规定。这一修订体现了</p><p>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p><p>②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p><p>③改革是社会变革的基本形式</p><p>④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p><p>A. ①④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新修订的《民法典》对不适应现实情况的规定进行修改完善,对经济社会生活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作出有针对性的新规定。这一修订体现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要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①④项符合题意;《民法典》的修订属于上层建筑的调整,不属于生产关系的调整,②项与题意不符;改革是社会变革的强大动力而不是基本形式,③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A。</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建设美丽中国,实现生态文明减建设需要全民参与,进一步搞好生态文明宣传家教育,大力倡导节约、绿色的消费方式和生活习惯,积极开展环保公益活动,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形成人人参与、全民行动的社会氛围。这是基于</p><p>①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p><p>②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p><p>③价值观能够直接将理念转化为全民自觉的行动</p><p>④生态文明宜传教育是推动我国发展的根本动力</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本题以建设生态文明力情景,考査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等相关知识,考査考生调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形成人人参与、全民行动的社会氛围,是基于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故①正确;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枳极的推动作用,因此要进一步搞好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大力侣导节约、绿色的消费方式和生活习惯,②符合题意;价值观只有在实践中才会转化为全民自觉的行动,③措误;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有利于推动我国经济发展,但不是根本动力,④错误。故本题答案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漫画《锤与钉子》告诉我们钉子向阻力屈身就失去了它真正的价值</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3/16/10/28599578/SYS201903161001480207621055_ST/SYS201903161001480207621055_ST.001.png" width="251" height="20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①事物的价值取决于人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p><p>②价值是主体需要与客观事物之间的特定关系</p><p>③对人们有用的东西就有价值,否则就没有价值</p><p>④价值是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p><p>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漫画《锤与钉子》告诉我们钉子向阻力屈身就失去了它真正的价值,说明价值是主体需要与客观事物之间的特定关系,是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②④项符合题意;事物的价值取决于事物本身的性质和人的需要,①项说法错误;不能以是否有无用处作为判断价值大小的标准,③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或者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坚定理想信念,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揭示的人类社会基本规律,要以谋求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崇高价值理念。这给我们的启示是</p><p>①要在砥砺自我中实现个人与社会价值的统一</p><p>②有什么样的价值判断就有什么样的价值选择</p><p>③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衡量价值观正确与否的最高标准</p><p>④只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才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p><p>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坚定理想信念,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揭示的人类社会基本规律,要以谋求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崇高价值理念。这启示我们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遵循社会发展的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之上,③④适合题意;①②说法正确但材料没有体现,排除;故本题答案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7年9月26日,“圆梦中国人”全国百姓宣讲报告会上,来自不同领域的先进人物,用一个个真实的事例,展示了他们在平凡岗位上做出的不平凡业绩,生动诠释了为实现中国梦砥砺奋进的崇高价值追求和宝贵精神品格。他们的事迹启示我们 </p><p>①只有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才能实现价值</p><p>②只有在劳动与奉献中才能创造价值</p><p>③只有牺牲自我才能走向成功</p><p>④只有满足自我才能实现人生价值</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不同领域的先进人物在不同岗位为社会作出了贡献,因而受到社会的尊重,这启示我们只有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才能实现价值,①正确;“他们在平凡岗位上做出的不平凡业绩,生动诠释了为实现中国梦砥砺奋进的崇高价值追求和宝贵精神品格”这启示我们只有在劳动与奉献中才能创造价值,②正确;只有牺牲自我才能走向成功观点绝对,③不选;只有满足自我才能实现人生价值观点错误,④不选,故本题答案应为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是</p><p>A. 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p><p>B. 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p><p>C. “个人奋斗”和“自我实现”</p><p>D. 努力改变我们成长的客观条件</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积极投身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也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故B入选。其他选项表述与题意不符,排除。</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材料一:共享单车是共享经济的一种新形态。不仅有效缓解了“最后一公里”难题,也让“绿色出行”成为一种时尚。共享单车发展,不仅方便了市民出行,也让自行车这一夕阳行业迎来了百年一遇的大好时光,发展前景非常光明。但也有人对共享单车发展前景并不看好,认为运营成本巨大:初始投放单车成本姑且不算,后续自行车维修、清洗、整理的成本无法估量,而且管理困难,如乱停乱放、车身被故意毁坏、“公车私用”等问题,企业最终会因难以维系运营成本而退出市场。</p><p>材料二:2017年8月交通部等十部委联合出台共享单车《指导意见》。随即北京、上海、深圳、南宁等基于本地共享单车的实际情况相继出台了加强对共享单车管理的规范和措施。成都市早在去年3月份就出台了全国首个《关于鼓励共享单车发展试行意见》。针对共享单车发展中遇到乱停乱放,妨碍交通,单车被蓄意损毁,私人占有等问题,《意见》明确了全体市民,不仅仅是使用者,吏要爱护共享单车和停放设施等公私财物,违法要追责;管理部门、企业、使用者,共同构建安全、便捷、舒适的共享单车出行服务系统。</p><p>(l)运用“求索真理的历程”有关知识,谈谈不同的人们对共享单车的发展前景为什么存在不同看法?</p><p>(2)从辩证唯物论角度,分析说明各地相继出台规范共享单车发展措施的正确性。</p></div></div>
<div><p>【答案】(1)①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认识受到主体状况、客体状况以及认识条件的制约。②从认识的主体看,在评价共享单车前景时,人们因为立场、思维方式、知识结构等差异,从而形成对共享单车前景预估的不同看法。③从认识的对象来看,共享单车由于出现的时间比较短,影响因素较为复杂,影响了人们对它的认识。</p><p>(2)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主观符合客观。各地政府针对目前共享单车运营的现状,相继出台了针对性的措施,促进共享单车实际问题的解决。②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各地政府出台的管理建议既有利于鼓励和支持共享单车规范发展,又有利于构建安全、便捷、舒适的共享单车出行服务系统。③规律具有客观性,要求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各地政府在从本地实际出发,尊重市场规律的基础上制定的措施和规范,也是正确发挥了主观能动性。</p><p>【解析】(l)本题要求运用“求索真理的历程”有关知识,谈谈不同的人们对共享单车的发展前景为什么存在不同看法?</p><p>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共享单车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引发人们对共享单车的不同看法。可运用“求索真理的历程”有关知识,从认识的主体和客体、认识的对象等方面,说明造成不同看法的原因。</p><p>(2)本题要求从辩证唯物论角度,分析说明各地相继出台规范共享单车发展措施的正确性。</p><p>各地政府针对目前共享单车运营的现状,相继出台了针对性的措施,既有利于鼓励和支持共享单车规范发展,又有利于构建安全、便捷、舒适的共享单车出行服务系统,促进共享单车实际问题的解决。可运用辩证唯物论的相关知识,从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具有能动作用、规律具有客观性等方面,分析说明各地相继出台规范共享单车发展措施的正确性。</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32,GDP可以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大致状况,但不能准确地反映经济增长的质量。片面追求CDP增长,会导致环境的破坏、土地的浪费、社会不和谐现象的增多。因此,传统的GDP指标考核亟待改革。国家统计局推出了一套能比较综合、全面地反映地区发展的指标体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这套综合指标体系包含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社会进步、生态文明、科技创新、公众评价六个方面23项指标,而GDP只是其中的一个部分和侧面。</p><p>运用“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的有关知识,说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的科学性。</p></div></div>
<div><p>【答案】①《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是一个综合指标体系,编制过程和内容体现了综合的思 维方式和系统优化的方法,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注重了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②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联系是客观的、多样的,《全面建设小康社 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包含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社会进步、生态文明、科技创新、公众评价六个方面23项指标,就是基于客观经济发展中的联系特点,具体分析其条件而编制的。(3 分)③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变化发展的, 要坚持发展的观点,树立创新意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把科技创新和生 态建设纳入指标体系,注重经 济社会的可持续的健康发展,就是坚持发展的看问题,坚持随着客观条件的变化以创新的理念处理问题。</p><p>【解析】本题要求运用“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的有关知识,说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的科学性。设问限定的知识范围是唯物辩证法的知识,范围较大,需要结合材料确定需要调用的原理方法论。据材料可知,“传统的GDP指标考核亟待改革。国家统计局推出了一套能比较综合、全面地反映地区发展的指标体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做到了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树立了创新意识;“这套综合指标体系包含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社会进步、生态文明、科技创新、公众评价六个方面23项指标,而GDP只是其中的一个部分和侧面”,说明各指标之间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体现了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同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是一个综合指标体系,上述材料各指标是其要素,该指标的推出坚持了系统优化的方法,用综合的思维看待事物。最后整合成完整答案即可。</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7年10月1日,新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正式施行。其中第一条开宗明义规定:“为了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调整民事关系,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宪法,制定本法。”这就明确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民事法典编纂的全过程。使之成为设计民事法典、倡导社会公德、弘扬传统美德、强化规则意识、增强道德约束、倡导契约精神,雏护公序良俗的精神引领的指导思想,更好地发挥民事法典成为民事主体在从事民事活动时的内在戒律和外在约束的作用。</p><p>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的原理,说明我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写入《民法总则》的理由。</p></div></div>
<div><p>【答案】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发展,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推动作用。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写入民法总则,是由我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具体国情决定的,是社会主义国家牲质决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写入民法有利于引领民事关系的协调和解决;必将推动国家和社会治理的良性发展。</p><p>【解析】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的原理,说明我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写入《民法总则》的理由。</p><p>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写入《民法总则》,是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倡导社会公德、弘扬传统美德、强化规则意识、增强道德约束、倡导契约精神,维护公序良俗等方面能够起到精神引领的思想指导作用。可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的原理,从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推动作用、社会主义国家性质的客观要求、核心价值观有利于引领民事关系的协调和解决、核心价值观有利于推动国家和社会治理的良性发展等方面,说明我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写入《民法总则》的理由。</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中的人物角色均个性鲜明。有公正不阿、正义凛然的人民检察官侯亮平;有贪恋权力,扒高踩低,对上如同哈巴狗,对下就是官老爷,终日贪赃枉法沦为罪犯的祁同伟;有为人耿直、四处奔走、为民请命的老共产党员陈岩石;有热爱生活、有情有义、敢于担当的工会主席郑西坡;有体察民情,勤政为民,支持反腐的新任省委书记沙瑞金;有表面高尚温良,背地贪污腐化,包庇罪犯的伪君子高育良。《人民的名义》播映后引发热议。</p><p>结合材料,谈谈它对我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启示。</p></div></div>
<div><p>【答案】①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挥正确的价值观的导向作用。②坚持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把献身人民的事业、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自己最高的价值追求。③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④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其他角度言之有理皆可酌情给分)</p><p>【解析】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谈谈它对我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启示。</p><p>从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中各具特色的人物身上,观众看到了什么是真善美和假丑恶,引发人们对人生价值的思考。可从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标准、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等方面,谈出它对我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启示。</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