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汉中市汉台中学、西乡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政治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爱因斯坦说:“哲学的推广必须以科学成果为基础。可是哲学一经建立并广泛被人们接受之后它们又常常促使科学的进一步发展,指示科学从许多可能的道路中选择一条路。”这句话说明( )</p><p>①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br />②哲学是“科学之科学”</p><p>③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方法论指导 <br />④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哲学可以“指示科学从许多可能的道路中选择一条路”,体现了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方法论指导,③项符合题意;哲学的推广必须以科学成果为基础,强调了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④项符合题意;爱因斯坦的这句话主要强调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没有涉及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①项不合题意;哲学是对具体科学进行概括和升华,从中抽象出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那种把哲学看作“科学之科学”,认为哲学可以取代具体科学的看法是错误的,②项观点错误。答案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在国际上首次系统阐述了抗病毒治疗对慢性乙型肝炎病毒进化的影响。据此,不仅医生可以准确预测抗病毒治疗的长期疗效,而且为耐药机制研究开辟了新的领域。这体现了哲学基本问题上的</p><p>A. 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p><p>B. 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p><p>C.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p><p>D. 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发现抗病毒治疗对慢性乙型肝炎病毒进化的影响,体现了思维能够正确地反映存在,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的事物,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D项符合题意;A项不是从哲学基本问题角度来谈,与题意不符;材料不涉及世界本原问题,BC项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古代哲学家用诗词标榜自己所从属的哲学阵营,当代歌手的歌词中也蕴含着哲学思想。以下歌词中与孟子的“心之官则思”观点具有不同的哲学倾向的是 </p><p>①世界之大,为何我们相遇,难道是缘分,难道是天意(《我的歌声里》) </p><p>②你存在,我深深的脑海里,我的梦里,我的心里,我的歌声里(《我的歌声里》) </p><p>③我们还能不能再见面,我在佛前苦苦求了几千年(《求佛》) </p><p>④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国际歌》)</p><p>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③</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题目中,孟子的“心之官则思”观点属于唯物主义观点。①选项中“天意”的表述可以看出,该观点属于唯心主义,③选项中“佛”的表述,可以看出观点属于唯心主义,故①③选项的观点的哲学倾向于题意不同,②④选项均属于唯物主义观点,排除。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哲学的性质注定了它必须做“在黄昏中起飞的猫头鹰”,也就是“事后诸葛亮”;但它一旦产生又可以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成为“高鸣报晓的雄鸡”,也就是“事前诸葛亮”。哲学要成为“事前和事后诸葛亮”需要( )</p><p>①正确地反映时代的任务和要求<br />②牢牢地把握时代的脉搏 </p><p>③反映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br />④正确总结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p><p>A. ①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④</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成为“高鸣报晓的雄鸡”,先得老老实实地做好“在黄昏中起飞的猫头鹰”,这说明只有真正的哲学才能成为“高鸣报晓的雄鸡”。而真正的哲学之所以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就因为它正确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牢牢地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①②④三项符合题意;要成为真正的哲学,就必须正确地反映时代的任务和要求,而不仅仅是对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的反映,③项观点错误。答案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在中共“十九大”会议上,习近平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报告,其思想内容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这种继承和发展中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这是因为( )</p><p>①只有马克思主义才是真正的科学</p><p>②反映时代特征是马克思主义与其他哲学区别显著标志</p><p>③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品质</p><p>④开放创新是马克思主义富有生机和活力的保证</p><p>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材料强调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哲学史上所实现的伟大变革,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品质,开放创新是马克思主义富有生机和活力的保证,③④两项符合题意;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才是真正的哲学,①项观点错误;只要是正确的哲学都是对时代特征的反映,不只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三个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以往一切旧哲学的基本特征,②项观点错误。答案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2011年7月27日,天文学家发现了一颗小行星,它与地球有着相同的公转轨道,并始终在地球前方“打转”;8月20日,科学家们宣布发现了一个银河系周边迄今已知最暗弱的星系,它仅仅包含大约1000颗古老的恒星,游荡在银河系附近的幽暗空间中。上述发现再次印证了</p><p>①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 <br />②人的意识是物质世界的产物</p><p>③人类社会是物质的 <br />④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p><p>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①④</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科学家对太空的一系列发现证明了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①④两项符合题意;材料主旨不涉及人的意识的产生,②项不合题意;材料证明了自然界的客观性,没有涉及人类社会的物质性,③项不合题意。答案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俗话说“水停百日生虫,人闲百日生病”。这告诉我们( )</p><p>①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br />②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p><p>③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br />④要反对形而上学的观点</p><p>A. ①④ B. ①③ C. ②④ D. ②③</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水停百日生虫,人闲百日生病”,说明运动的重要性,即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要反对形而上学的不变论,②④两项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①项不合题意;材料的俗语没有体现物质与运动的关系,③项不合题意。答案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中有“遥看瀑布挂前川”之句,后人评述此句的意境全在“挂”字上。这是因为此字体现了( ) </p><p>①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br />②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是统一的</p><p>③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p><p>④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主体</p><p>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瀑布自身在不停流动的同时,由于流速快,相对于山川是静止的,一个“挂”字体现了瀑布运动中包含静止、静止中体现运动,即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体现了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①②两项符合题意;“挂”字主要体现运动与静止的关系,未体现运动和物质之间的关系,③④项不合题意。答案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以全球视野、全局思维和战略眼光对我国未来十年信息化发展作战略部署,这对于准确把握时代发展大趋势,顺应信息革命浪潮,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这说明( )</p><p>①人们能够认识规律并利用规律造福人类 </p><p>②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也是有规律的,可以发现并创造规律</p><p>③认识客观规律需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p><p>④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p><p>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③</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国务院的部署把握了时代发展的规律,充分发挥了意识的能动作用,有利于国家信息化的发展,体现的哲学道理是认识客观规律需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人们能够认识规律并利用规律造福人类,①③两项符合题意;规律是客观的,人不能创造规律,②项观点错误;材料主旨不是运动,而是认识和利用规律,④项不合题意。答案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天之亡我,我何渡为?”项羽说完这句话后在乌江边自刎而亡。唐朝诗人杜牧为此嗟叹:“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宋朝政治家王安石则认为:“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可见( )</p><p>①不同主体对同一客体的认识具有同样的真理性</p><p>②主体对客体的认识的真理性取决于主体本身</p><p>③主体对客体的认识具有主动性和选择性</p><p>④主体对客体的认识受主体的知识、情感和价值观的影响</p><p>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主体对客体的认识具有主动性和选择性。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的、有选择的,并不限于客观世界有什么就反映什么。项羽乌江边自刎而亡是客观事实,对这一客观事实杜牧和王安石却有着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体现了这一点,③项符合题意;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往往会受到认识主体不同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平、情感以及价值观等条件的影响,因此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看法不同。杜牧和王安石对项羽乌江边自刎而亡的看法不同,体现了这一点,④项符合题意;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同,每个人的知识结构、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不同,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会产生很多种不同的认识;而且只有主观与客观相符合、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认识,才能称之为真理,①项观点错误;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因此认识的真理性不取决于主体本身,②项观点错误。答案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17年10月18日至24日在北京举行。全会提出了新时代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这体现了实践活动的( )</p><p>A. 客观物质性 B. 主观能动性</p><p>C. 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 D. 社会历史性</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党的十九大提出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说明人的实践活动是有目的、有意识的实践活动,体现了时间的主观能动性,B项符合题意;材料主旨没有体现实践活动的客观物质性和社会历史性,A、D两项不合题意;材料主旨不涉及实践的概念,C项不合题意。答案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洗完头后自然风干比用吹风机吹干更好。英国剑桥大学微电子学博士蒂姆·摩尔博士经过长期的科学研究发现,洗完头后自然风干比用吹风机吹干更伤头发,因为头发吸水后会膨胀,如果头发持续肿胀并慢慢晾干会导致头发角质层裂开,形成永久性损伤。这说明( )</p><p>①实践活动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p><p>②认识是在推翻已有真理的基础上发展的</p><p>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p><p>④真理性认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谬误</p><p>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通过科学实验促进对头发怎样干燥更好的认识,体现了实践活动是认识发展的源泉和动力,①项符合题意;题干中通过科学实验颠覆了人们已有的关于怎样让头发干燥的认知,证明以前的认知是错误的,体现了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③项符合题意;认识是对已有真理的发展,而不是推翻已有真理,②项观点错误;题干主要说明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而通过实践的发展,能推动真理的发展,而没有体现真理性认知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谬误的内容,④项观点错误。答案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以前,人们往往认为一切生物的生长都依赖阳光。现在科学家发现,在水深超过6000米的可见光不能到达的海底,在高温、高压、剧毒、缺氧的环境里,仍然存在大量海底热液生物,它们靠海底热液带出的能量进行化合作用合成有机质而生存。这从一个侧面表明 ( ) </p><p>①对真理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循环过程</p><p>②真理是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p><p>③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决定了认识的反复性</p><p>④认识只有不断超越历史条件才能成为真理</p><p>A. ①② B. ①④ C. ③④ D. ②③</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为了探究对海底热液生物生存状态的认识,科学家对水深超过6000米的可见光不能到达的海底环境进行深入分析,从而推翻了之前的结论体现了这一点,②项符合题意;认识具有反复性,因为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着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是一个过程。海底热液生物生存环境的复杂程度远远超过正常植物,所以对其生长条件的认识也具有反复性,③项符合题意;追求真理的过程是一种波浪式的前进和螺旋式的上升,①项观点错误;真理都是有具体的、有条件的,只是照搬过去的认识,或者超越历史条件,真理都会转化为谬误,④项观点错误。答案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历史上,海南曾因地处边陲而被视为“化外之地";在明代,海南因航海和卫戍的需要而受到重视,被称为“南溟奇甸"。改革开放以后,海南地位空前提高。在国家发展战略布局下,海南成为全国最大经济特区。海南人民努力把海南建设成生态示范省、国际旅游岛。海南的发展历史揭示的哲学道理是( )</p><p>①部分制约整体,部分的发展对整体的发展起主导作用</p><p>②整体统率部分,部分的发展服从和服务于整体</p><p>③部分的功能之和构成了整体功能,部分的发展就是整体的发展</p><p>④只有在统筹全局的前提下发展好局部,才能实现整体目标</p><p>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整体处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①说法错误;整体由部分构成,但整体和部分有着区别,不能把部分的发展等同于整体的发展,③错误;从海南的发展历史看,海南由“化外之地”到“南溟奇甸”,再到最大经济特区,都是因国家整体布局的变化而发生的,即强调整体对部分的作用,说明部分的发展要服从和服务于整体,要在统筹全局的前提下发展局部,实现整体最优目标,②④适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管理学中有个“米格—25效应”:前苏联研制和生产的“米格—25”喷气式战斗机,所使用的许多零部件与美国战机相比要落后得多,但由于在整体设计时对各零部件进行了更为协调的组合设计,从而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该战斗机因其优越的性能广受世界各国的青睐。从辩证法角度,上述材料给我们的启示是</p><p>①关键部分对整体起决定作用 ②敢于打破事物的整体顺序重新组合</p><p>③学会运用综合的思维方法认识事物 ④应该重视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p><p>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本题考查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系统优化的方法。“由于在整体设计时对各零部件进行了更为协调的组合设计,从而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强调了整体的作用,所以启发我们要学会运用综合的思维方法认识事物,应该重视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③④正确;①强调了部分的重要性,不选;②不选,材料强调了系统的内部优化,没有强调整体顺序的重新组合。本题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7年是香港回归20周年。作为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一国两制”在实践中取得了巨大成功,但是,“一国两制”在香港的实践遇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前进道路并不平坦。由此可以看出</p><p>A. 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有一个不断上升的过程</p><p>B. 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p><p>C. 必须抓住机遇才能够实现事物的飞跃发展</p><p>D. 做事情需要做好量的积累,才得贏得主动</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有一个不断上升的过程在材料中没有体现,A项不选;“一国两制”会取得成功,但在实践中会遇到一些困难,这说明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B项正确;抓住机遇促进事物的飞跃发展不是材料要体现的,C项不选;“要做好量的积累”在材料中没有体现,D项不选,故本题答案应为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逆水行舟,一篙不可放缓;滴水穿石,一滴不可弃滞。”与这句话蕴含哲理相同的是</p><p>A.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B.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p><p>C.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D.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名言名句体现哲理的题目是哲学选择题中常见的考法,做这类题目,考生首先要弄懂材料中名言名句的意思,分析其中体现的哲理后再去分析题肢,看哪个选项所体现的哲理与其相符合。“逆水行舟,一篙不可放缓;滴水穿石,一滴不可弃滞。”体现了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A是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不适合题意;B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适合题意;C是量变与质变的关系,适合题意;D是事物是变化发展的,不适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题文)“小确幸”一词的意思是微小而确实的幸福:摸摸口袋,发现居然有钱;电话响了,拿起听筒发现是刚才想念的人;你打算买的东西恰好降价了……但人生中除了享受“小确幸”,还应去追求实现后所带来的“大欢喜”。其中蕴含的哲理是( )</p><p>①“小确幸”和“大欢喜”作为矛盾双方各占人生的一定比例</p><p>②当“小确幸”变为“大欢喜”说明同一性和斗争性发生了转化</p><p>③由“小确幸”到“大欢喜”体现了向对立面转化的趋势</p><p>④人生和其他事物一样在对立与统一的关系中变化发展</p><p>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人生中除了享受“小确幸”,还应去追求实现后所带来的“大欢喜”,体现了矛盾即对立统一,人生和其他事物一样在对立与统一的关系中变化发展,我们要在对立中把握统一,统一中看到对立,促使矛盾双方的转化,③④两项符合题意;材料不涉及二者都占一定比例,①项不合题意;“小确幸”和“大欢喜”作为矛盾双方对立统一,相互依存,相互转化,②项观点错误。答案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有研究表明,与眼睛相比,耳朵在分辨模式的微弱变化上具有独特的能力,据此发展起来的数据声音化技术,能帮助科学家们检测癌细胞,并探测来自太空的粒子。这蕴含的哲理是( )</p><p>A. 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有其特殊性 B. 矛盾贯穿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p><p>C. 不同的事物各有其不同的特点 D. 同一事物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矛盾</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材料中耳朵、眼睛是不同的事物,与眼睛相比,耳朵在分辨模式的微弱变化上具有独特的能力,说明不同的事物各有其不同的特点,C项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不同事物的矛盾,不是强调同一事物的不同矛盾,也不是强调同一事物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矛盾,A、D两项不合题意;材料体现的是矛盾的特殊性,而不是普遍性,B项不合题意。答案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由于我国的餐厨垃圾酸度高,不适用国际普遍采用的利用生物技术进行循环处理的方法,于是我国研究出针对中国餐厨垃圾的机械生物处理技术。依靠中国工艺向餐厨垃圾要资源说明(  )</p><p>①只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正确解决问题 </p><p>②矛盾的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p><p>③垃圾和资源作为矛盾双方是相互贯通的 </p><p>④事物的性质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p><p>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中国的餐厨垃圾具有特殊性,所以不适用国际普遍的技术,而是有针对性的采用机械生物处理技术,说明只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正确解决问题,①项符合题意;垃圾经过处理可以变成资源,说明垃圾和资源作为矛盾双方是相互贯通的,③项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矛盾的普遍性和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②项不合题意;事物的性质是有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④项观点错误。答案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匠心之道,看似无着处,实则有迹可循。匠心之道贵在“守破离”: 跟着师傅修业谓之“守”,在传承中加入自己想法谓之“破”,开创自己新境界谓之“离”。“守破离”蕴含的哲理是</p><p>A. 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实现发展的基础 B. 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联系和发展的环节</p><p>C. 创新思维能够推动生产方式的变革 D. 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此题考查辩证否定观。本题出题意图在于考查学生对于课本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把握,难度适中,得分关键在于抓住题干。“守破离”指的是跟着师傅修业谓之“守”,在传承中加入自己想法谓之“破”,开创自己新境界谓之“离”,强调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联系和发展的环节,B正确;ACD与题意无关,排除。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2017年9月28日,袁隆平院士领衔的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发布消息称,经过不断的育种改良,该中心的海水稻理论测产结果最高为亩产620.95公斤,远远超出了预估的亩产300公斤。海水稻实验的初步成功,预示着全国上亿亩“盐械地”有望变身“良田”。这表明( )</p><p>①海水稻种植技术来源于传统稻种植经验</p><p>②海水稻种植在辩证否定中实现自身的发展</p><p>③海水稻特性因人类种植的需要而不断改变</p><p>④创新是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p><p>A. ②④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经过不断的育种改良”体现了事物是在不断的自我否定中发展的,“海水稻实验的初步成功,预示着全国上亿亩盐械地有望变身良田”体现了通过创新促进农业生产力的发展,②④两项符合题意;任何技术都是源于实践,①项观点错误;事物的属性不会因为人们的需要而改变,该观点否认了世界的物质性,③项观点错误。答案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困难
<div><div><p>【题目】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下列选项能正确反映社会基本矛盾运行规律的是( )</p><p>①充分发挥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的重要作用</p><p>②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p><p>③加快科学技术的发展,全面提高劳动者的素质</p><p>④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建设为人民服务的政府</p><p>A. ④→③→① B. ③→②→④</p><p>C. ②→①→③ D. ①→④→②</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在任何社会中都起作用的普遍规律。③项中加快科学技术的发展,全面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体现了生产力的发展,②项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体现了生产关系的完善,④项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建设为人民服务的政府体现了上层建筑的相关内容,所以③→②→④的顺序体现了生产关系要符合生产力的发展,上层建筑要符合经济基础的发展,B项符合题意;①项充分发挥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的重要作用体现的是经济基础,A、C、D三项不合题意。答案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青年处于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要努力把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变成日常的行为准则,进而形成自觉奉行的信念理念。”重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哲学依据是( )</p><p>①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巨大的反作用</p><p>②价值观作为一种理想追求,决定着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实力</p><p>③价值观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决定事物的性质和发展方向</p><p>④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导向,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驱动制约作用</p><p>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坚持正确的价值判断和选择告诉我们,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巨大的反作用,价值观作为个人行为准则,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驱动、制约作用,①④两项符合题意;价值观影响着社会的发展,但不是决定社会的发展,②项观点错误;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不能决定事物的性质和价值,事物的性质和价值是客观的,但有重要影响,③项观点错误。答案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余旭是我国四名能飞三代战机的女飞行员之一。在这样极富冒险性、一直是男性专利的行业里,余旭迎难而上、挑战自我,经过严格专业的训练,接受了心理、身体、技术最为严苛的考验,她将自己的靑春献给了她所热爱的国防事业与万里长空。这启示我们( )</p><p>①要在劳动和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 ②要在砥砺自我中实现人生价值</p><p>③实现人生价值的关键在于客观条件 ④只有接受逆境考验才能实现自我价值</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据材料可知,余旭经过严格专业的训练,接受了心理、身体、技术最为严苛的考验,迎难而上、挑战自我,将自己的靑春献给了她所热爱的国防事业与万里长空。这启示我们要在劳动和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要在砥砺自我中实现人生价值,①②两项符合题意;实现人生价值的关键在于发挥主观能动性,坚定的理想信念,全面提高个人素质,③项观点错误;你竟不是实现人生价值必经之路,④项观点错误。答案选A。</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全球已经进入大数据时代(大数据(bigdata), 指数据规模巨大,类型多样且信息传播速度快的数据库体系), 数据结构复杂多样,规模急剧增长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能否实现海量数据的有效挖掘和运用,把握数据背后的奥秘和玄机,直接影响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消费者福利的满足程度。我们必须树立大数据战略,以获得巨大商业价值,提升社会管理水平,提高安全保障能力,增强国际竞争力。</p><p>结合材料,运用《生活与哲学》的“探索世界本质、把握思维奥妙”的相关知识,谈谈为什么要树立大数据战略?</p></div></div>
<div><p>【答案】①物质决定意识,要坚持主观符合客观,一切从实际出发。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树立大数据战略是客观形势的要求。②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要按规律办事,将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大数据战略符合时代发展规律,只有按照时代发展的客观规律,充分挖掘和利用大数据价值,才能在实践中获得巨大成功。③意识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促进作用。要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树立大数据战略可以有效指导实践,以发挥大数据对社会发展的重大作用、提高竞争力。</p><p>【解析】作答时注意本题的答题范围为探究世界的本质、把握思维的奥妙,即运用物质和意识的相关知识分析材料,考查学生阅读、分析、归纳、总结材料的能力。答案主要从以下角度进行组织,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要按规律办事,结合相关材料分析即可。</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材料:1982年,谢赫特曼在美国霍普金斯大学首次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到一种“反常”的现象——在实验中被观察的铝金原子,是以一种不重复的非周期性对称有序方式排列的,而按照当时的理论,具有这种原子排列方式的固体物质是不存在的。这一发现给晶体学界提出强烈挑战。因为当时大多数人都认为“准晶体”是无用的,因而是违背“真理”的。谢赫特曼面对着来自主流科学界、权威人物的质疑和嘲笑,很多人骂他“胡言乱语”“伪科学家”。然而,30年后的2012年,谢赫物曼的发现终于获得了最权威的认可。他的发现是伟大的。目前,准晶体的相关研究成果已被应用到材料学、生物学等多种领域。谢赫特曼也是为此获得诺贝尔化学奖。</p><p>请运用认识论的知识,说明谢赫特曼的成功给了我们哪些启示。</p></div></div>
<div><p>【答案】①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我们应该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应该立足实践,勇于发现认识、发展认识、检验认识。</p><p>②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因此我们不能照搬过去的认识,应该努力追求真理,勇于挑战常识和权威,秉持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p><p>③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我们要在实践中不断推动认识向前发展。</p><p>【解析】本题要求运用认识论的相关知识,可结合材料从谢赫特曼勇于实践,敢于挑战常识和权威,在实践中推动认识发展等方面运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等原理来说明谢赫特曼的成功给我们的启示。</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试点工作座谈并指出,我国各地发展不平衡,推进新型城镇化要因地制宜、分类实施、试点先行。国家确定在省、市、县、镇不同层级、东中西不同区域共62个地方开展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并以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为重点。所有试点要以改革为统领,按照中央统筹规划、地方为主、综合推进、重点突破的要求,贵在突出“新”字、核心在写好“人”字,要以着力解决好“三个1亿人”为切入点。</p><p>结合材料,分析国家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是如何体现坚持矛盾分析法的?</p><p> </p></div></div>
<div><p>【答案】①“因地制宜、分类实施” 体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②“试点先行”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统一。③“贵在核心、着力解决” 体现了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④“地方为主、综合推进” 体现了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p><p>【解析】本题以新型城镇化建设为背景,从生活与哲学的角度考查矛盾分析法的有关知识点。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分析国家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是如何体现坚持矛盾分析法的,属于体现类的解答题。本题答题知识范围明确,即矛盾分析法。联系所学知识可知,矛盾分析法包括对立统一规律,矛盾的特殊性和普遍性,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等相关知识点,然后结合材料将理论知识运用其中,原理和材料要一一对应即可。</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党的十九大胜利闭幕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回顾过去5年以来的工作时说,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六千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从百分之十点二下降到百分之四以下。中国共产党创新提出的精准扶贫政策,以每年减贫1300万人以上的成就,书写了人类反贫困斗争史上“最伟大的故事”,赢得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赞誉。</p><p>十九大报告提出,重点攻克深度贫困地区脱贫任务,确保到二〇二〇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新的征程,令世界期待。</p><p>结合材料,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知识说明我国为什么十分重视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p></div></div>
<div><p>【答案】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我国有较多的贫困人口这一社会存在决定了我国十分重视解决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p><p>②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推动了社会历史的进步和发展,我们党必须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p><p>③价值观对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导向作用,我们要坚持正确的价值观。</p><p>④重视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是党和政府遵循社会发展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群众利益作为最高价值选择的体现。</p><p>【解析】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知识说明我国为什么十分重视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掌握,属于中观切口的原因类主观题。首先明确历史唯物主义的知识点较多,需要对接材料和设问取舍。据设问和材料可知,我国重视贫困人口脱贫,是从我国贫困人口较多的国情出发的,重视贫困人口有利于解决贫困问题,可以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分析;贫困人口是人民群众的组成部分,让贫困人口脱贫体现了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体现了国家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贫困人口脱贫体现了国家坚持了正确的价值观,做出了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最后整合成完整答案即可。</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