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静海一中高二下学期月考政治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漫画《守夜人》主张___________,这是经济学家__________的观点。</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10/16/08/aea0f419/SYS201910160806108572582351_ST/SYS201910160806108572582351_ST.001.png" width="358" height="13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限制政府的作用,李嘉图</p><p>B. 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斯密</p><p>C. 限制政府的作用,凯恩斯</p><p>D. 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马克思</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根据漫画中《守夜人》的“我怎样治理国家才能富国裕民呢?”和“阁下什么也别管,把一切都交给市场吧”的文字提示可知,本观点强调市场自由调节,故本观点是亚当.斯密的观点,故本题正确答案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假如经济学家斯密和凯恩斯穿越时空,在A国相遇了。此时A国正陷入经济衰退的低谷。两位经济学家针对该国的困境展开对话。下列哪句话最有可能出自斯密之口:</p><p>A. 政府应该通过倾斜政策鼓励基础产业发展,提升经济的长期竞争力</p><p>B. 政府应重新评估资源结构,协调资本向比较优势产业流动</p><p>C. 政府应该整顿金融业,引导有序竞争,降低经济整体风险</p><p>D. 政府应退出经营领域,消除贸易壁垒,重塑价格机制</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本题考查《经济学常识》斯密的政策主张。斯密极力主张限制政府作用,强调自由放任和“看不见的手”,认为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就能实现国民财富的增长。D正确且适合题意;凯恩斯主义主张国家采用扩张性的经济政策,通过增加需求促进经济增长。 即扩大政府开支,实行财政赤字,刺激经济,维持繁荣。A B C都主张国家干预经济属于凯恩斯主义,与题意不符,均应排除;故本题答案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随着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和土地等资源价格的攀升,有着“世界工厂”美誉的中国制造,正在加速丧失传统优势,许多传统制造业加速向东南亚等发展中国家转移。依据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这给我们的启示是</p><p>①加快推动产业升级,形成新的比较优势</p><p>②重视培育和发展自主品牌,提升竞争优势</p><p>③增强政府干预,加大对传统产业的补贴力度</p><p>④主导国际市场,增强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出口竞争力</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本题考查比较成本学说。根据该学说内容,我国传统产业的比较优势已经丧失,应该培育新的竞争优势。①②题肢符合题意,入选。加大对传统产业的补贴力度,并不能形成比较优势,③题肢不选。中国不能主导国际市场,④题肢错误,不选。</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马克思劳动力商品理论认为,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具有特殊性,能够创造出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这部分更大的价值是</p><p>A. 个别劳动创造的 B. 具体劳动创造的</p><p>C. 必要劳动创造的 D. 剩余劳动创造的</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马克思劳动力商品理论认为,劳动力在使用过程中,不仅能创造自身价值,而且能创造出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这部分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就是剩余价值,所以答案选D。其它三项均与题意不符,所以排除。</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诞生是人类经济思想史上一次伟大的革命性变革。下列关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认识正确的有</p><p>①其诞生的标志是《共产党宣言》的发表</p><p>②古典经济学是它的唯一的直接理论来源</p><p>③它把生产关系作为自己的主要研究对象</p><p>④它坚持“具体—抽象—具体”的研究方法</p><p>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①错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诞生的标志不是《共产党宣言》的发表,而是《资本论》的发表。②错误,古典经济学不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唯一理论来源。③④正确并与题意相符合,所以答案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与古典经济学的劳动价值学说相比,理论创新在于</p><p>A. 认为商品的价值体现了商品生产者之间交换劳动的生产关系</p><p>B. 认为劳动创造了商品的价值</p><p>C. 将生产商品的劳动区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两次不同的劳动</p><p>D. 提出了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的观点</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与古典经济学的劳动价值学说相比,理论创新在于认为商品的价值体现了商品生产者之间交换劳动的生产关系,认识到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A项符合题意;马克思认识到商品的价值是通过交换实现的,B项说法错误;马克思不是将生产商品的劳动区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两次不同的劳动,而是认识到商品生产同时包含着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两个方面,C项说法错误;.大卫•李嘉图已经认识到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D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中国人已经连续三年成为海外购买力最强的群体。在跨境购物中,“品质”和“价格”是中国消费者最关注的两大因素,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角度看,中国消费者所关注的两大因素表明</p><p>A. 商品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p><p>B. 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p><p>C. 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p><p>D. 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是价值的唯一源泉</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A:材料没有涉及商品的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故A排除。</p><p>B:材料所述与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无关,故B排除。</p><p>C:品质体现的是商品的使用价值,价格体现的是商品的价值,“品质”和“价格”是中国消费者最关注的两大因素,说明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所以C选项是正确的。</p><p>D:材料强调中国消费者为什么会关注两大因素,强调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不体现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是价值的唯一源泉,故D与题意不符。</p><p>故本题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一段视频显示,在一家著名的电动汽车公司里,机器人正在一条新型汽车的装配线上安装车门。据介绍,这条装配线上共配备了500多台机器人协作生产。机器人协作生产</p><p>①相对于一般的劳动者,机器人会创造出更多的价值</p><p>②机器人的劳动是复杂劳动,比简单劳动创造的价值大</p><p>③机器人的使用会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降低劳动力成本</p><p>④以机器人为代表的智能产业的兴起,将推动全球的产业革命</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①②不选,因为机器人是人力成本的替代者,并不会创造更多的价值,因为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机器人协作生产会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降低劳动力成本,有利于推动全球的产业革命,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资本主义工厂,每个工人一天的劳动力价值为40元,每人一天劳动8小时,平均生产两双鞋,每双鞋消耗生产资料价值180元,每双鞋的售价为260元,该厂工人一天的必要劳动时间、剩余劳动时间,以及每个工人每天创造的剩余价值、新价值分别是</p><p>A. 2小时、6小时、120元、120元</p><p>B. 4小时、4小时、40元、40元</p><p>C. 2小时、6小时、120元、160元</p><p>D. 4小时、4小时、40元、80元</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工人每天创造两双鞋的价值为260×2=520元,而其生产资料的价值为180×2=360元,故工人每天创造的价值为520-360=160元,工人每天创造的剩余价值为160-40=120元,工人每小时创造的价值为160÷8=20元,故其必要劳动时间为2小时,剩余劳动时间为6小时,故C正确,选项ABD均错误,排除。故本题答案为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边际收益是指增加—单位产品的销售所增加的收益,即最后一单位产品的售出所得到的收益。当生产要素投入数量增加到一定程度以后,其他条件不变时,边际收益是递减的。下图是某影片的边际收益图。对此解读正确的是</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1/02/18/f545e29b/SYS201801021848245532472224_ST/SYS201801021848245532472224_ST.001.png" width="218" height="14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影院放映场次在nl时总收益最低</p><p>B. 影院放映场次在n2时总收益最大</p><p>C. 影院放映场次在n3时总收益最大</p><p>D. 影院放映场次在n4时总收益最低</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本题考查边际收益理论。图表中介绍的是边际收益与放映场次的关系。边际收益先提高后降低,而总收益是持续增加的。只是增加的幅度在减少。直到在n3。因此,C选项符合题意,正确答案是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5年,中国经济面临较大下行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基于新自由主义而提出的应对措施是</p><p>A. 增加财政赤字,扩大社会有效需求</p><p>B. 发挥比较优势,扩大商品出口数量</p><p>C. 减小政府作用,充分发挥市场作用</p><p>D. 增加政府投资,发挥宏观调控作用</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中国经济面临较大下行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基于新自由主义而提出的应对措施是减小政府作用,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故C选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A不符合题意,增加财政赤字,扩大社会有效需求不是新自由主义的主张,排除;B不符合题意,发挥比较优势,扩大出口商品的优势和质量,排除;D与新自由主义的主张相违背,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阅读经典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某校组织了“经济学名著导读”活动,围绕“经济危机理论”的这一学习主题,适合作为参考书目的有</p><p>①《国富论》 </p><p>②《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p><p>③《资本论》 </p><p>④《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国富论》的主要观点是揭示国民财富是如何产生的,没有涉及经济危机理论,所以排除①。《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的内容也没有涉及经济危机理论,所以排除②。《资本论》和《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内容都有涉及经济危机理论,所以答案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上世纪70年代末,面对“福利国家”财政扩张以及货币政策的失控,英国时任首相撒切尔夫人宣布要实践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想。为此,撒切尔夫人不会采取的政策是</p><p>A、推行货币学派的经济政策,放松对金融业的管制</p><p>B、增加福利开支,提高居民实际收入刺激消费需求</p><p>C、出售国有企业及基础实施,提高资产的运营效率</p><p>D、降低税率,让企业主获得更多利润继而扩大投资</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此题以撒切尔夫人2013年 04月 09日去世作为背景考查“经济学常识”。本题为逆向选择题。撒切尔夫人实践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的背景是:欧洲“福利国家”财政扩张和货币政策失控。在这种形势下,撒切尔夫人不能增加社会福利开支,提高居民实际收入刺激消费需求。这样做更加会加大财政赤字,引起经济波动。因此正确答案为B。A、C、D均符合当时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的内容,排除。</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系式中,正确反映各经济思想自身逻辑的是</p><p>A. 斯密国民财富增长理论:分工-市场规模扩大-劳动生产率提高-国民财富增长</p><p>B. 李嘉图国际分工理论:相同产品生产-各国成本不同-依据成本优势-参与国际分工</p><p>C. 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市场经济内在矛盾-生产相对过剩-企业倒闭-经济危机</p><p>D. 凯恩斯失业理论:边际消费倾向递减等心理规律-有效需求不足-经济危机-失业</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A选项观点错误,斯密认为市场规模越大、市场作用发挥得越充分,就越有利于分工的发展和国民财富的增长,财富增加取决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分工有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故排除。B选项观点错误,李嘉图发展了斯密的国际分工理论,提出了比较成本学说,生产相同的产品,不同国家的成本是不一样的;各国只要按照“有利取重”、“不利取轻”的原则,生产那些成本相对低的商品,然后通过对外贸易,用自己生产的东西换取本国需要而由他国生产的东西,就可以从中获得好处,而并不是参与国家分工,故排除。C选项观点错误,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强调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而不是市场经济内在矛盾,故排除。D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凯恩斯的失业理论,就是强调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导致有效需求不足,从而经济危机,失业增加,故入选。</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2008年金融危机仍未褪去的背景下,西方主要国家对金融危机的认识仍存在着分歧,美国总统奥巴马强调,监管不能造成对市场的过度干预。德国总理默克尔则认为,当前问题是对市场的过度放纵,必须采取措施防止危机重演,而德国的社会市场机制应该成为世界的基本机制。下列关于美国市场经济模式与德国市场经济模式的共性的说法正确的有</p><p>①都强调通过发挥政府作用缓解各种社会矛盾</p><p>②都以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为基础</p><p>③目的都是为了维护垄断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p><p>④都强调社会保障,混合经济体制特征明显</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美国市场经济模式的主要特点:私人经济占绝对主导,国有经济比重小;私人资本集中程度高,垄断性强;市场自发调节作用很大,国家干预少;劳动力市场的自由开放程度高、流动性大,就业竞争压力大。德国市场经济模式的主要特点:混合经济体制特征明显,注重市场机制和国家调节的结合,强调社会保障。故二者都以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为基础,目的都是为了维护垄断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②③适合题意;①④不是二者的共性,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p></div>
题型: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实施“走出去”战略成为对外开放新阶段的重大举措。</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10/16/08/aea0f419/SYS201910160806135637155365_ST/SYS201910160806135637155365_ST.001.png" width="276" height="15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985-2010-年我国外商直接投资和对外直接投资情况</p><p>(1)评析斯密关于分工的观点。</p><p>(2)说明对外直接投资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p></div></div>
<div><p>【答案】(1)斯密认为, 分工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 市场规模越大, 越有利于分工的发展。</p><p>(2)斯密正确认识到了市场规模对分工的制约, 但颠倒了分工与交换之间的关系。企业对外直接投资, 参与国际分工, 有利于扩大市场规模, 促进专业化生产, 提高生产效率。</p><p>【解析】</p><p>本题考查斯密关于分工的观点的知识。设问的知识范围明确, 涉及斯密关于分工的观点以及对斯密观点的评价。</p><p>第(1)小题可从分工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且市场规模越大, 越有利于分工的发展。由此说明斯密看到了市场规模对分工的制约,这是难得可贵的。但他颠倒了分工和交换的关系,具有一定的局限性。</p><p>第(2)问可结合对外直接投资对企业经营的作用,说明斯密正确认识到了市场规模对分工的制约, 但颠倒了分工与交换之间的关系。实际上是分工决定交换,而不是交换决定分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参与国际分工,有利于扩大市场规模, 促进专业化生产, 提高生产效率。</p><p>(1)本题要求评析斯密关于分工的观点。</p><p>斯密认为, 分工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且市场规模越大, 越有利于分工的发展。斯密看到了市场规模对分工的制约,这是难得可贵的。但他颠倒了分工和交换的关系。实际上是分工决定交换,而不是交换决定分工。</p><p>(2)本题要求说明对外直接投资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p><p>斯密正确认识到了市场规模对分工的制约, 但颠倒了分工与交换之间的关系。实际上是分工决定交换,而不是交换决定分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 参与国际分工, 有利于扩大市场规模, 促进专业化生产, 提高生产效率。</p></div>
题型: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 产业资本在运动过程中,要依次经过购买、生产、销售三个阶段,分别采取三种形式。资本循环,是指产业资本从某一形式出发,依次经过三个阶段,实现了价值增值,再回到原出发点的过程。资本必须在运动中才能实现价值增殖,这种运动不能循环一次便停下,必须持续不断地周期性进行。不断重复、周而复始的资本循环,叫资本周转。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企业应加快资本周转速度,以提高盈利能力。</p><p>阅读材料,回答下列同题:</p><p>(1)在如图的①②处填写相应内容,完善资本周转示意图;简述资本循环顺利进行的条件。</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29/08/b150c56e/SYS201905290809149784442120_ST/SYS201905290809149784442120_ST.001.png" width="193" height="12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2)当前,企业应如何加快资本周转速度,以提高盈利能力?</p></div></div>
<div><p>【答案】(1)①生产资本,②商品资本。资本循环要顺利进行,必须把全部资本按一定比例分成三部分,使三种形式的资本在空间上同时存在。还必须使不同部分的资本依次从一个阶段进入下一个阶段,保持资本的三种形式在时间上相继转化。</p><p>(2)企业要加快资本周转速度,提高盈利能力,必须面向市场组织生产;改善企业管理;缩短生产周期;优化生产资本的构成。</p><p>【解析】</p><p>本题以产业资本周转为背景材料,考查资本循环顺利进行需要的条件、企业应如何加快资本周转速度以提高盈利能力等。第(1)问可依据图示,填写出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并从必须把全部资本按一定比例分成三部分,使三种形式的资本在空间上同时存在;必须使不同部分的资本依次从一个阶段进入下一个阶段,保持资本的三种形式在时间上相继转化等方面,简述资本循环顺利进行的条件。第(2)问可从企业必须面向市场组织生产、改善企业管理、缩短生产周期、优化生产资本的构成等方面,回答企业应如何加快资本周转速度,以提高盈利能力。</p><p>(1)本题要求在如图的①②处填写相应内容,完善资本周转示意图;简述资本循环顺利进行的条件。</p><p>根据图中资本周转示意图的情况,①②处分别应填入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p><p>资本循环顺利进行需要具备以下条件:①必须把全部资本按一定比例分成三部分,使三种形式的资本在空间上同时存在。②使不同部分的资本依次从一个阶段进入下一个阶段,保持资本的三种形式在时间上相继转化。</p><p>(2)本题要求回答当前企业应如何加快资本周转速度,以提高盈利能力?</p><p>可从企业必须面向市场组织生产、改善企业管理、缩短生产周期、优化生产资本的构成等方面进行回答。</p></div>
题型: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 简政放权是打造法治政府的内在要求。“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是中国新一届政府提出的战略目标,为此,必须简政放权,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向市场放权、为企业松绑,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加法”。</p><p>运用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为什么向市场放权?</p></div></div>
<div><p>【答案】①商品的二因素是由劳动的二重性决定的,具体劳动创造出各种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是价值的唯一源泉。向市场放权有利于激发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p><p>②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向市场放权可以更好地发挥价值规律的作用,有利于实现资源在社会各部门的合理分配,有利于技术进步,提高劳动生产效率。</p><p>【解析】</p><p>本题要求运用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为什么向市场放权。</p><p>从材料可以看出,“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是中国新一届政府提出的战略目标,为此,必须简政放权,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向市场放权、为企业松绑,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加法”。</p><p> 可运用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有关知识,从商品的二因素是由劳动的二重性决定的,具体劳动创造出各种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是价值的唯一源泉,而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等方面,说明向市场放权有利于激发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可以更好地发挥价值规律的作用,实现资源在社会各部门的合理分配,从而促进技术进步,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p></div>
题型: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 2016年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实现了“十三五”的良好开局,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提供了重要支撑,好成绩来之不易,我们要继续深化农村改革,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p><p>(1)根据材料,运用《经济学常识》有关知识,简述新自由主义的基本主张。说明对我国深化农村改革的启示。</p><p>材料二凯恩斯经济学是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的直接产物。凯恩斯的政策主张,在一定范围内、一定程度上对缓和经济危机和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具有积极作用。70年代西方国家的经济出现了严重的“滞胀”现象,凯恩斯主义遇到了极大的挑战。80年代开始。新自由主义大行其道,以美国为代表的现代市场经济模式逐步形成,一些经济学家主张其他国家也应采纳这一模式。但2007年以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使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陷入近30年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事实证明,无论是凯恩新主义,还是新自由主义,都不可能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p><p>(2)联系材料,分析说明凯恩斯主义和新自由主义都不可能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道理。</p><p>(3)通过以上两问的解答,总结新自由主义与凯恩斯革命的异同。</p></div></div>
<div><p>【答案】(1)新自由主义的基本主张:</p><p>①坚持经济人假设、完全市场信息假设、完全市场竞争假设;反对政府对经济的过多干预,主张政府作用最小化、市场自由化。</p><p>②认为私有制是最有效率、最符合人性的永恒制度,是市场经济的唯一基础;反对社会主义和公有制,主张私有化。</p><p>启示:①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完善科学的宏观调控。</p><p>②坚持和完善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鼓励多种所有制经济参与农村改革。</p><p>(2)①凯恩斯主义强调国家干预,在一定时期和范围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但并未改变资本主义私有制,最终导致资本主义经济的严重“滞涨”。 </p><p>②新自由主义反对国家干预,强调私有化和自由经济,这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要求不相符合,最终造成资本主义经济的严重衰退。</p><p>③所以,只要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这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不解决,无论凯恩斯主义还是新自由主义都不可能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p><p>(3)相同点:</p><p>①都强调市场机制的作用。</p><p>②都维护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p><p>③都不可能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p><p>不同点:新自由主义反对政府对经济的过多干预,主张政府作用最小化、市场自由化,凯恩斯主义则强调国家干预。</p><p>【解析】</p><p>本题以我们要继续深化农村改革,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为背景材料,考查新自由主义的基本主张、凯恩斯主义和新自由主义都不可能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道理。</p><p>第(1)问可依据所掌握的新自由主义的知识,从新自由主义坚持三个假设、反对政府对经济的过多干预、认为私有制是市场经济的唯一基础、反对社会主义和公有制等方面,简述其基本主张。并从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实施科学的宏观调控、坚持和完善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鼓励多种所有制经济参与农村改革等方面,说明对我国深化农村改革的启示。</p><p>第(2)问可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是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说明无论是凯恩斯主义,还是新自由主义都是不触动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前提下对社会的改良,因此不可能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道理。</p><p>第(3)问可从都强调市场机制的作用、都维护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都不可能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等方面说明其相同点;从新自由主义反对政府对经济的过多干预,主张政府作用最小化、市场自由化,凯恩斯主义则强调国家干预等方面说明其不同点。</p><p>(1)本题要求根据材料,运用《经济学常识》有关知识,简述新自由主义的基本主张。说明对我国深化农村改革的启示。</p><p>根据新自由主义的基本主张,从坚持经济人假设、完全市场信息假设、完全市场竞争假设,反对政府对经济的过多干预、认为私有制是市场经济的唯一基础、反对社会主义和公有制等方面,简述新自由主义的基本主张。并从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实施科学的宏观调控、坚持和完善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鼓励多种所有制经济参与农村改革等方面,说明对我国深化农村改革的启示。</p><p>(2)本题要求联系材料,分析说明凯恩斯主义和新自由主义都不可能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道理。</p><p>可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是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说明无论是凯恩斯主义,还是新自由主义都是不触动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前提下对社会的改良,因此不可能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p><p>(3)本题要求通过以上两问的解答,总结新自由主义与凯恩斯革命的异同。</p><p>相同点可从都强调市场机制的作用、都维护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都不可能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等方面回答。</p><p>不同点可从新自由主义反对政府对经济的过多干预,主张政府作用最小化、市场自由化,凯恩斯主义则强调国家干预等方面说明。</p></div>
题型: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 2018年的十一黄金周,前往日本旅游的中国大陆游客约有40万人,在日本的消费达到了53亿人民币,从2002年开始,日本就成为中国人出境游最喜爱的目的地之一,“日本制造”,在不少中国人眼中仍然是高品质的代名词。日本政府在企业成长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中包括像化妆品、马桶盖和电饭煲等,日本商品的精细程度、优良品质、人性化的设置得到了中国游客的认可,“日本制造”的效应与日本市场经济模式是密不可分的。日本企业重视员工的幸福感和公司福利制度。</p><p>结合材料,简述以日本为代表的市场经济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其评价。</p></div></div>
<div><p>【答案】特点:在强调自由竞争的同时,特别强化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2分);鼓励员工参与企业事务,培养员工对企业的责任和忠诚(2分)。</p><p>评价:政府主导特征明显(1分),这又有利于经济发展,提高本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2分),但易于形成官商勾结,造成政府决策失误和加剧社会不公(1分)。</p><p>【解析】</p><p>试题本题考查市场经济模式的有关知识,要求结合材料,简述以日本为代表的市场经济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其评价,共分为两个部分:特点和评价。所以学生组织答案时明确日本市场经济模式特点,并进行准确表述即可;关于对该经济模式的体现的评价,可以从该模式的最明显特点、具有的优点、存在的问题等角度进行说明即可。</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