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5-11 23:50:59

陕西省汉中市汉台县高二下学期期末政治试卷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消费者对既定商品的需求不仅受该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而且受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下列商品(指后一商品)在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其需求涨或跌是由相关商品(指前一商品)价格变动引起的是</p><p>①面粉价格上涨,大米需求下降</p><p>②黄金98折优惠,黄金需求增加</p><p>③某品牌打印机价格下降,该型号打印机的专用墨盒需求增加</p><p>④机票打折,相应时段的高铁上座率下降</p><p>A. ①②&#xa0;B. ①④&#xa0;C. ②③&#xa0;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①:面粉与大米是替代商品,面粉价格上涨应引起大米需求上升,①错误。</p><p>②:黄金价格下降引起需求上升,与相关商品无关,②错误。</p><p>③:打印机与专用墨盒为互补商品,打印机价格下降引起专用墨盒需求增加,③正确。</p><p>④:飞机与高铁互为替代商品,机票价格下降引起高铁需求下降,④正确。</p><p>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各种因素对商品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该商品的供求关系来实现的。2019年五一期间,某景区的客房价格上浮20%。下图(S、D分别为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能正确反映这一现象的是</p><p>A.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10/30/08/21ee9b41/SYS201910300803369496612377_ST/SYS201910300803369496612377_ST.001.png" width="112" height="8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B.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10/30/08/21ee9b41/SYS201910300803369496612377_ST/SYS201910300803369496612377_ST.002.png" width="119" height="10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C.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10/30/08/21ee9b41/SYS201910300803369496612377_ST/SYS201910300803369496612377_ST.003.png" width="124" height="9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D.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10/30/08/21ee9b41/SYS201910300803369496612377_ST/SYS201910300803369496612377_ST.004.png" width="132" height="9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A:该图图像表示供给量不变,因需求量上升造成价格上涨,故A符合题意。</p><p>B:该图图像表示供给量与需求量同时上升,而材料无从反映供给量变化,B错误。</p><p>C:该图图像表示供给量下降,需求量上升,与题意不符,C错误。</p><p>D:该图图像表示供给量下降,需求量不变,与题意不符,D错误。</p><p>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市场上的甲、乙、丙三种商品具有需求弹性,在销售过程中,甲商品进行促销活动时,乙商品的价格未变动,但其需求量会增加;乙商品提价时,丙商品的价格虽未变动,但其需求量也会增力口。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p><p>①甲与乙存在替代关系</p><p>②乙与丙存在互补关系</p><p>③乙与丙存在替代关系</p><p>④甲与乙存在互补关系</p><p>A. ①②&#xa0;B. ①③&#xa0;C. ②④&#xa0;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④:甲价格下降,乙需求量增加,说明甲乙为互补商品,④正确。</p><p>③:乙价格上涨,丙需求增加,说明乙丙互为替代商品,③正确。</p><p>①②:由上述分析知甲乙为互补商品,乙丙互为替代商品,①②说法错误。</p><p>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习近平指出,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亿万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决定着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下列做法有利于让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措施是</p><p>①发展农民专业合作和股份合作等经济形式</p><p>②加速农村工业化进程,提高农民收入</p><p>③简化农民工进城手续,加速城镇化</p><p>④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现乡村振兴</p><p>A. ①②&#xa0;B. ①④&#xa0;C. ②③&#xa0;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①④:发展农民专业合作和股份合作等经济形式、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有利于提高农民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收入,①④正确。</p><p>②:加速农村工业化会引发农村环境污染,不利于农村美,②排除。</p><p>③:加速农村城镇化不利于实现农业强,③错误。</p><p>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8年全国居民人均收入情况(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如下表所示:由上表可知</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10/30/08/21ee9b41/SYS201910300803375932499541_ST/SYS201910300803375932499541_ST.001.png" width="435" height="6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p><p>①劳动报酬在再分配中的比重提高</p><p>②我国居民收入来源多样化</p><p>③我国坚持多种分配方式并存</p><p>④我国收入差距已经消除</p><p>A. ①②&#xa0;B. ①④&#xa0;C. ②③&#xa0;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①:材料并未提及再分配收入,无相关材料,不能做出此论断,①错误。</p><p>④:我国收入差距客观存在,“消除”一词错误,④排除。</p><p>②③:从材料可以看出,目前我国居民收入包括工资性收入等四大收入,说明我国居民收入来源多样化,也说明我国坚持多种分配方式并存,②③正确。</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地聚力产业扶贫,让“点点盆景”串成“道道风景”,走强龙头、兴产业、促脱贫之路。该地的扶贫模式</p><p>①表明只要发展实体经济就能解决扶贫问题</p><p>②符合先富帮后富的要求</p><p>③体现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的要求</p><p>④表明资源整合是推动扶贫工作的关键</p><p>A. ①③&#xa0;B. ①④&#xa0;C. ②③&#xa0;D. ②④</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①:解决扶贫问题,不仅需要经济扶贫,亦需要文化扶贫,①说法错误。</p><p>④:精准扶贫是推动扶贫工作的关键,④说法错误。</p><p>②③:开展扶贫工作,是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符合我国先富帮后富的要求,②③正确。</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8年,我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倍差2.69,同比缩小0.02。为进一步缩小这一差距,我国应</p><p>①推动协调发展,不断增强发展的整体性</p><p>②鼓励城乡居民通过勤劳守法致富</p><p>③加强财政在再分配中的调节作用</p><p>④推动互联网同城乡发展的深度融合</p><p>A. ①②&#xa0;B. ①③&#xa0;C. ②④&#xa0;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①③:缩小差距,可以通过推进协调发展战略以推动落后发展,亦可发挥财政的调节作用,通过再分配缩小收入差距,①③正确。</p><p>②④:鼓励城乡居民通过勤劳守法致富、推动互联网同城乡发展的深度融合均可以推动城乡居民共同富裕,但并不能缩小其差距,②④错误。</p><p>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9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正式实施。该法是我国在电子商务领域的首部综合性法律,对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的责任和义务进行了界定,在电商经营资质、纳税、处罚标准等方面作出明确规定。该法的出台和实施</p><p>①是国家参与企业管理、防止市场失灵的有效举措</p><p>②有利于提高我国电子商务行业的劳动生产率</p><p>③是国家运用法律手段加强宏观调控的体现</p><p>④有利于规范电子商务市场经营主体的行为</p><p>A. ①②&#xa0;B. ①④&#xa0;C. ②③&#xa0;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①:国家在经济发展中处于调控地位,并不能直接参与企业管理,①错误。</p><p>②:该法的出台有利于规范电子商务经营者的行为,但并不能直接提高其效率,②错误。</p><p>③④:电子商务法的出台是国家运用法律手段加强宏观调控的体现,有利于规范电子商务市场经营主体的行为,③④正确。</p><p>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8年5月25日,红山网(乌鲁木齐综合门户网站)载文强调,每个人都应该做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践行者。这是基于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p><p>①公民法定的、庄严的政治义务</p><p>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p><p>③我国的立国之本,是写入宪法的基本原则</p><p>④实现公民的政治权利和其他权利的重要保证</p><p>A. ①②&#xa0;B. ①④&#xa0;C. ②③&#xa0;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①④: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被庄严地写入宪法,是公民法定的、庄严的政治义务,也是实现公民的政治权利和其他权利的重要保证,①④正确。</p><p>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②错误。</p><p>③:四项基本原则是我国的立国之本,③错误。</p><p>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2019年4月5日,在木里森林火灾扑救中牺牲的27名森林消防烈士在清明节陆续踏上“回家”的路。他们家乡的民众自发排起千米长队,迎接烈士魂归故里。森林消防烈士的事迹</p><p>①表明维护国家利益就必须牺牲个人利益</p><p>②表明国家要维护个人利益,尊重个人的合法权益</p><p>③告诉我们应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关系</p><p>④启示我们要捍卫国家利益,坚持国家利益至上原则</p><p>A. ①②&#xa0;B. ①④&#xa0;C. ②③&#xa0;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①: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有时是统一的,维护国家利益不一定牺牲个人利益,①错误。</p><p>②:材料表明个人应当维护国家利益,②错误。</p><p>③④:森林消防烈士的事迹表明公民应坚持国家利益与公民利益相结合的原则,要捍卫国家利益,坚持国家利益至上原则,③④正确。</p><p>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的答卷,需要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人来回答。牵挂、凝视、念着、惦记人民就是完成新时代“赶考”答卷的责任和担当。答好新时代的答卷需要广大共产党人</p><p>①为人民利益和幸福而努力工作</p><p>②切实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p><p>③自觉放弃个人利益</p><p>④行使质询权,促进政府部门改进工作</p><p>A. ①②&#xa0;B. ①③&#xa0;C. ②④&#xa0;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①②:共产党是中华民族的先锋队,需要广大共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为人民利益和幸福努力工作,①②正确。</p><p>③:广大共产党人也是我国公民,无需自觉放弃个人利益,应当做到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统一,③错误。</p><p>④:质询权是人大代表的权利,共产党人无权行使,④错误。</p><p>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9年4月17日,全国政协举办2019年第一季度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座谈会。全国政协部分委员就经济运行问题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中国人民银行有关负责同志参加会议,听取委员意见并互动交流。这说明</p><p>①全国政协履行组织经济建设的职能</p><p>②人民政协是发扬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p><p>③人民政协积极履行参政议政的职能</p><p>④征求政协意见是政府科学决策的关键</p><p>A. ①②&#xa0;B. ①④&#xa0;C. ②③&#xa0;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①:政府履行组织经济建设职能,①错误。</p><p>④:政府科学决策的关键是广集民智,而非仅仅征求政协意见,④错误。</p><p>②③:人民政协参加座谈会,并提出建设性建议,体现了人民政协积极履行参政议政的职能,人民政协是发扬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②③正确。</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9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坚决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图谋和行径,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这是基于</p><p>①主权对内表现为国家最高权力的独立自主性</p><p>②主权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p><p>③主权是国家统一而不可分割的最高权力</p><p>④捍卫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国家对外活动的宗旨</p><p>A. ①③&#xa0;B. ①④&#xa0;C. ②③&#xa0;D. ②④</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①:主权对内表现为国家最高权力的至高无上性,对外表现为国家最高权力的独立自主性,①说法错误。</p><p>④:我国对外活动的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④错误。</p><p>②③:主权是国家统一而不可分割的最高权力,主权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因此,必须坚定维护国家主权,②③正确。</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9年4月30日至5月1日,中美两国在北京举行第十轮中美经贸高级别磋商。有专家认为,以目前两国实力对比来看,“美攻中守”的态势是个客观存在,因此美国有着更多的主动权。但是,如果美方只考虑自己的诉求,以为可以通过极限施压来迫使中方就范,中美谈判就会不欢而散。这说明</p><p>①扩大中美两国的利益汇合点有利于协议的达成</p><p>②中美双方的国家利益是对立的、不可调和的</p><p>③综合国力的强弱是一国制定对外政策的出发点</p><p>④利益相悖是国家冲突的根源</p><p>A. ①③&#xa0;B. ①④&#xa0;C. ②③&#xa0;D. ②④</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①④: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因此,扩大中美两国的利益汇合点有利于协议的达成,而国家间的冲突是由于国家利益的分歧造成的,①④正确。</p><p>②:中美有共同的国家利益,二者矛盾可以调和,②错误。</p><p>③:制定对外政策的出发点是维护本国利益,③错误。</p><p>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文化创意已经成为北京东城区日渐耀眼的名片。据了解,东城区文创产业稳步发展,优势地位不断巩固,已成为全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2018年全年东城区文化及相关产业实现增加值240亿元,比2017年增长&amp;8%。这说明,发展文化创意产业</p><p>①是促进文化交流与传播的重要手段</p><p>②可以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p><p>③可以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p><p>④有利于发挥文化对经济的基础性作用</p><p>A. ①③&#xa0;B. ①④&#xa0;C. ②③&#xa0;D. ②④</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①: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是促进文化交流与传播的重要途径,①错误。</p><p>④:文化影响经济发展,但是对经济不具有基础性作用,④错误。</p><p>②③: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能有效促进文化创新,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可以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②③正确。</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中国画是中华文化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它以简单的笔墨在方寸之间融入天地万物,蕴含丰富的人生体验和感悟,而齐白石时期的中国画,已吸收了不少西方艺术的技巧,更丰富了中国画的表现力。材料反映了</p><p>①中华文化博大精深</p><p>②中华文化具有兼收并蓄的特点</p><p>③中华文化源远流长</p><p>④传统艺术集中体现中华文化的力量</p><p>A. ①②&#xa0;B. ①③&#xa0;C. ②④&#xa0;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①③:材料重在强调中华文化兼容并蓄,反映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而非源远流长,故①正确,③错误。</p><p>②:材料指出中国画吸收不少西方艺术技巧,②正确。</p><p>④:中华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中华文化的力量,④错误。</p><p>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清明时天地回暖,万物洁齐,春风催促农事。为祈丰收,古人形成清明春祭之习,这一天礼敬祖先、慎终追远;后来逐渐形成了扫墓祭祖的礼俗。由此可见</p><p>①清明祭祖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民族性和时代性</p><p>②文化总是随着实践的深入而不断创新和发展</p><p>③民族节日蕴含着一个民族的风土人情和历史传统</p><p>④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自身的传承性</p><p>A. ①②&#xa0;B. ①③&#xa0;C. ②④&#xa0;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①:清明祭祖并没有体现中华文化的时代性,①错误。</p><p>②:材料没有体现文化随实践而发展和创新,②错误。</p><p>③④:民族节日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民族节日蕴含着一个民族的风土人情和历史传统,并具有相对稳定性和自身的传承性,③④正确。</p><p>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2019年3月1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的《新疆的反恐、去极端化斗争与人权保障》白皮书指出,极端主义思想的渗透与蔓延极易催生暴力恐怖行为,对人们享有各项人权直接构成威胁。极端主义思想</p><p>①腐蚀人们的精神世界,危害社会主义事业</p><p>②应通过科学文化教育予以剔除</p><p>③必须坚决抵制,依法取缔</p><p>④常常以传统习俗的形式表现岀来</p><p>A. ①③&#xa0;B. ①④&#xa0;C. ②③&#xa0;D. ②④</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①③:极端主义思想属于腐朽文化,腐蚀人们的精神世界,危害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决抵制,依法取缔,①③正确。</p><p>②④:落后文化常常以传统习俗的形式表现岀来,应通过科学文化教育予以剔除,②④与题意不符。</p><p>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爱因斯坦说,自然界最不可理解的事情是,自然是可以被理解的。下列对名言的解读正确的是</p><p>①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p><p>②可知论与不可知论没有明确的界限</p><p>③爱因斯坦肯定了认识世界的可能性</p><p>④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p><p>A. ①②&#xa0;B. ①③&#xa0;C. ②④&#xa0;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③④:爱因斯坦指出,自然界是可以被认识的,属于可知论,即肯定了认识世界的可能性,体现了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③④正确。</p><p>①: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体现了世界的物质性,与材料主旨不符,①排除。</p><p>②:可知论与不可知论是不同的两大流派,具有明显的界限,②错误。</p><p>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朱鹮有鸟中“东方宝石”之称,因栖息地被大面积破坏,曾被认为在我国已灭绝,直至1981年,科考人员发现7只野生朱鹘。经过38年的精心保护,野生朱鹮的数量超过2000只,基本缓解了朱鹳的极濒危局面。这给我们的启示是</p><p>①要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p><p>②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实践的产物,具有主观性</p><p>③人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促进事物的发展</p><p>④孤立的事物是不存在的,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p><p>A. ①③&#xa0;B. ①④&#xa0;C. ②③&#xa0;D. ②④</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①③:材料说明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规律加以应用,也说明人类应当尊重客观规律,①③正确。</p><p>②:联系具有客观性,②说法错误。</p><p>④:材料体现规律的相关哲理,没有体现联系观,且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是有联系的说法错误,属于对联系客观性的误解,④错误。</p><p>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人类的智慧仅在于说出真理,其余一切都是不足取的。”下列对材料观点的认识正确的是</p><p>①该观点强调了真理的重要性</p><p>②该观点没有看到实践是认识的目的</p><p>③超出真理适用的范围,真理就会转化为谬误</p><p>④真理源于哲人的智慧,是指引人生的明灯</p><p>A. ①②&#xa0;B. ①③&#xa0;C. ②④&#xa0;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①②:人的智慧仅在于说出真理一句该观点强调了真理的重要性,但是其余一切都是不足取的一句则没有看到实践是认识的目的,①②错误。</p><p>③:材料中没有体现真理的条件性,③排除。</p><p>④:真理作为一种认识源于实践,④错误。</p><p>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9年5月16日出版的第10期《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的重要文章《深入理解新发展理念》。文章指出,抓住了创新,就抓住了牵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牛鼻子”,谋创新就是谋未来。下列对材料信息的解读正确的是</p><p>①抓住创新是基于创新能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p><p>②“牛鼻子”指出了辩证否定的实质</p><p>③只要创新就能导致事物根本性质的改变</p><p>④谋创新就是谋未来是基于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p><p>A. ①③&#xa0;B. ①④&#xa0;C. ②③&#xa0;D. ②④</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①④: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能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故①④正确。</p><p>②:“牛鼻子”指主要矛盾而非辩证否定的实质,②错误。</p><p>③:创新不一定引发质变,不一定能导致事物根本性质的改变,③错误。</p><p>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助人者心怀善意,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受助者心存感激,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材料表明</p><p>①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是统一的</p><p>②价值观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意识</p><p>③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p><p>④只有实现个人价值,社会价值才有意义</p><p>A. ①②&#xa0;B. ①③&#xa0;C. ②④&#xa0;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①③:材料表明,个人应当在接受社会的帮助的同时回报社会,说明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是统一的,①正确,而这一价值观则会影响人的社会实践,③正确。</p><p>②:正确的价值观才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意识,②错误。</p><p>④:材料没有提及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之间的关系,④错误。</p><p>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下列成语或俗语与漫画反映的哲理一致的是</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10/30/08/21ee9b41/SYS201910300803414617857824_ST/SYS201910300803414617857824_ST.001.png" width="136" height="17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①茕茕孑立,形影相吊</p><p>②盛极而衰,否极泰来</p><p>③塞翁失马,焉知非福</p><p>④他山之石,可以攻玉</p><p>A. ①②&#xa0;B. ①④&#xa0;C. ②③&#xa0;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②③:材料体现了矛盾的相互转换,体现了矛盾的同一性。②③均体现了矛盾双方可以相互转换,符合题意。</p><p>①:本句选自《陈情表》,作者借此说明自己与祖母相依为命,体现了联系的观点,①错误。</p><p>④:本句说明人可以根据事物固有联系利用事物,体现了联系的观点,故④错误。</p><p>故选C。</p></div>

    题型: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p><p>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形成绿色生活方式,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2018年10月26日,《光明日报》载文指出,消费活动产生的污染数量大且范围广泛,如果不充分认识,生态文明的建设就存在局限性。要坚持和贯彻新发展理念,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某企业响应党和国家政策,回应民众的低碳生活呼声,投入巨资研发出新一代低碳产品,产品包装采用可降解的绿色包装材料,该产品推向市场后深受消费者欢迎,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p><p>(1)结合材料,运用消费观的有关知识,说明形成绿色生活方式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p><p>(2)运用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的知识,简要说明材料中企业成功的原因。</p></div></div>
<div><p>【答案】(1)①有利于节约资源,缓解我国资源趋紧现状,保护自然环境.②有利于引导消费者绿色生活,推动垃圾分类回收、循环再生.实现可持续性消费.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③有利于培养消费者树立绿色消费理念,保护消费者健康,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协同共进,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的主产生活环境,(考生如从其他角度作答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p><p>(2)①消费对生产貝有亟要的反作用。材料中企业顺应消费绿色、低碳的消费需求,生产出消费者认可的产品,促进生产的发展②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幣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该企业顺应党和政府的政策,研发出新一代低碳产品,推动产品的升级,带动了企业的发展。</p><p>【解析】</p><p>本题以绿色发展观为核心,围绕消费与生产的相关知识组织材料,意在考察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考生政治认同、公众参与、科学精神的学科素养。</p><p>(1)题干要求运用消费观的知识作答。教材中提到的消费观共4种,而在本题中主要体现了绿色消费观。而绿色消费主干原理仅一点,考生可以拆解原理分别作答。</p><p>首先可以说明形成绿色生活方式对于绿色消费观形成的影响。绿色生活方式有利于培养消费者树立绿色消费理念。</p><p>其次可以从个人生活与社会发展两个方面入手。从个人角度看,有利于引导消费者绿色生活;从社会发展角度看,有利于节约资源,缓解我国资源趋紧现状。考生只需把握这几个核心要点即可。</p><p>(2)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动力、发展方向,消费为生产创造新的劳动力。材料主要体现消费是生产的动力,引导生产方向。考生依据此作答即可。</p></div>

    题型: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p><p>2019年,我国政府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我国政府强调,要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建立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基础老金最低标准从每月70元提高到88元;继续提高优抚、低保等标准;同时还要深化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稳步推进分级诊疗,提高居民基本医保补助标准和大病保险报销比例。</p><p>简要说明材料中的措施是如何体现我国政府职责的。</p></div></div>
<div><p>【答案】政府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社会建设。我国政府以对人民负贵作为基本原则,在工作中保障和改善艮生,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为人民谋利益。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p><p>【解析】</p><p>本题围绕政府保障和改善民生组织材料,考察考生对于我国政府的职能、宗旨的理解和掌握,旨在考察考生解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考生政治认同、公众参与的学科素养。</p><p>我国政府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政府履行加强社会建设的职能,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推动社会建设。</p><p>而我国政府之所以重视民生问题,开展民生问题专项整治行动,是因为我国政府以对人民负责作为基本原则,我国政府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p></div>

    题型: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p><p>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是在深刻总结国内外发展经验教训、分析国内外发展大势的基础上形成的,凝聚着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入思考,体现了“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的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全党同志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新的发展理念上来,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在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要注重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广大人民群众,使人民群众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的获得感。特别是要从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做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全面提高公共服务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满足老百姓多样化的民生需求,织就密实的民生保障网。</p><p>(1)结合材料,运用意识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新发展理念的形成。</p><p>(2))结合材料,运用人民群众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满足老百姓的民生需求,织就密实的民生保障网的认识。</p></div></div>
<div><p>【答案】(1)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党坚持从实际出发。在深刻总结国内外发展经验教训、分析国内外发展大势的基础上开出应对“药方”,实现了主观与客观的统一。②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能够揭示事物变化发展的本质和规律。党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深人思考,揭示了深藏于事物内部的本质和规律,从而提岀新发展理念,</p><p>(2)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满足老百姓的民生需求,织就密实的民生保障网是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要求。我们要更好地保障人民权益,更好地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自觉站亦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维护人民的根木利益。</p><p>【解析】</p><p>本题以新发展理念为背景材料,契合时代热点,围绕意识、人民群众的有关知识组织材料,意在考察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推理和探究问题的能力,培养考生政治认同、公众参与、科学精神的学科素养。</p><p>(1)人的认识来源于两方面:直接认识和间接认识。那么同理,本题可以从意识发展的直接因素和间接因素出发,依据材料组织答案。</p><p>    从意识的直接来源看,物质决定意识。党坚持从实际出发,在深刻总结国内外发展经验教训、分析国内外发展大势的基础上开出应对“药方”,实现了主观与客观的统一。</p><p>从意识的间接来源看,意识可以在意识能动作用下不断发展、创新。党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深人思考,揭示了深藏于事物内部的本质和规律,从而提岀新发展理念。</p><p>(2)人民群众的相关知识无非两大点:一是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二是群众观点与群众路线。一是二的原因。考生据此组织答案即可。</p><p>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因此,织就密实的民生保障网成为践行群众观点与群众路线的手段之一。我们要更好地保障人民权益,更好地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自觉站亦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p></div>

    题型: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p><p>2019年5月1日,《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文章指出,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推动文明交流互鉴,需要秉持正确的态度和原则。第一,文明是多彩的,人类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和发展了多姿多彩的文明。第二,文明是平等的,人类文明各有千秋,没有高低优劣之分。</p><p>(1)习近平强调,文明是多彩的,文明是平等的。运用文化多样性的知识,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理解。</p><p>(2)2019年6月初,俄罗斯国家古典模范芭蕾舞团来中国演出经典剧目《天鹅湖》。为做好此次演出的宣传工作,主办方利用微信公众号进行宣传。请你为该微信公众号的宣传文章拟定一个标题,并写出文章的主要观点。</p></div></div>
<div><p>【答案】(1)①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巫要动力。文明是多彩的,我们要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使世界文明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和活力。②文明是平等的,我们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也要尊巫英他民族文化,要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共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p><p>(2)答案示例:标题:舞动的“白天鹅”从遥远的俄罗斯豎。柔美如仙的舞蹈给你—场视觉盛宴;跨越民族的经典给你艺术涵养,</p><p>【解析】</p><p>本题以习近平主席在《求是》中发表的重要文章为核心内容,考察考生对于文化多样性的理解,旨在考察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考生政治认同、科学精神的学科素养。</p><p>(1)题干要求考生写出对于“文明是多彩的,文明是平等的”的理解。考生可以从“文明是多彩的”和“文明是平等的”两个方面入手组织答案。</p><p>     “文明是多彩的”说明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巫要动力。文明是多彩的,我们要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使世界文明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和活力。</p><p>     “文明是平等的”体现了世界文明的平等性。文明是平等的,我们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也要尊巫英他民族文化,要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共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p><p> (2)本题要求拟定标题。所谓标题,需要具有文采、吸引力,亦需能概括文章主旨。因此,考生可以从材料中寻找关键词用以拟定标题。</p><p>材料强调世界文化多样性和民族文化交流的意义。考生只需围绕世界文化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的意义组织答案即可。</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陕西省汉中市汉台县高二下学期期末政治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