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5-11 23:37:35

山东省微山二中高二(10月)月考政治试卷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    被称为美国之父的富兰克林,年轻时曾去拜访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前辈。那时他年轻气盛,挺胸抬头迈着大步,一进门,他的头就狠狠地撞在门框上。出来迎接他的前辈笑着说:“很痛吧!可是,这将是你今天访问我的最大收获。一个人要想平安无事地活在世上,就必须时刻记住,该低头时就低头。这也是我要教你的事情。”</p><p>据此回答下列小题题。</p><p>【1】富兰克林撞上门框,获得了人生智慧。这一事例说明的道理是(   )</p><p>A.懂哲学的人不会犯错误</p><p>B.哲学智慧是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形成的</p><p>C.认识世界、办好事情,都需要哲学智慧</p><p>D.哲学的任务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p><p>【2】心理学上有一种“自我实现的预言”的说法:当你为未知的未来许下一个预言,因为你相信事情会向预料的情况发展,所以你采取了加强的措施,更加强了这个预言的实现,最后的结果会如同你自己的预言一样,呈现在你眼前。这种观点体现了(   )</p><p>A.世界观决定方法论</p><p>B.方法论影响世界观</p><p>C.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p><p>D.方法论体现世界观</p><p>【3】在某种意义上,现在真正的思想进步是科学努力的结果。哲学已经把责任交给了它原来的分支,如物理学和心理学。哲学家现在能够做的只剩下提供某种思想脚手架用以支撑这个伟大的实证建筑。这说明(   )</p><p>①哲学是具体科学发展的基础          </p><p>②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p><p>③哲学是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p><p>④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方法论的指导</p><p>A.②④&#xa0;B.①②&#xa0;C.①③&#xa0;D.③④</p></div></div>
<div><p>【答案】</p><p>【1】B</p><p>【2】A</p><p>【3】A</p><p>【解析】</p><p>本题重点考查考生的政治认同、公共参与、法治意识、科学精神素养,考查学生快速获取信息、正确调用知识、准确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本题难度一般。</p><p>【1】A:懂哲学的人也可能犯错误,A说法错误。</p><p>B:富兰克林撞上门框,获得了人生智慧,这一事例说明的道理是哲学智慧是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形成的,B符合题意。</p><p>C:材料不能表明认识世界、办好事情,都需要哲学智慧,C不符合题意。</p><p>D:材料不涉及哲学的任务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D不符合题意。</p><p>故本题选B。</p><p>【2】A:当你为未知的未来许下一个预言,因为你相信事情会向预料的情况发展,所以你采取了加强的措施,更加强了这个预言的实现,最后的结果会如同你自己的预言一样,呈现在你眼前。这种观点体现了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A正确。</p><p>B:方法论可以体现世界观,并不能影响世界观,B说法错误。</p><p>CD:材料不涉及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体现世界观,CD不符合题意。</p><p>故本题选A。</p><p>【3】①:具体科学是哲学发展的基础,①说法错误。</p><p>②④:在某种意义上,现在真正的思想进步是科学努力的结果。哲学已经把责任交给了它原来的分支,如物理学和心理学。哲学家现在能够做的只剩下提供某种思想脚手架用以支撑这个伟大的实证建筑。这说明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方法论的指导,②④符合题意。</p><p>③:哲学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哲学不一定是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③说法错误。</p><p>故本题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古今中外大量家族兴衰史表明,一个家族能够保持富裕状态的时间,很少有超过三代的,故世人称“富不过三代”。调查发现,娇生惯养,缺乏吃苦精神,自立能力差,是富家孩子的通病。富人家庭要想破除“富不过三代”的“魔咒”,就要</p><p>①加强对孩子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p><p>②加强对孩子的艰苦奋斗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p><p>③为孩子的成才创造必要的客观条件</p><p>④积极消除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代沟</p><p>A. ①②&#xa0;B. ③④&#xa0;C. ①③&#xa0;D. ②④</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本题考查文化对人的影响。①②:“娇生惯养,缺乏吃苦精神,自立能力差,是富家孩子的通病”所以要破除“富不过三代”的“魔咒”,①②符合题意。</p><p>③:材料阐释的是不能对孩子娇生惯养,应培养孩子的吃苦精神,③不符合题意。</p><p>④:父母和子女人生阅历不同,成长环境不同,导致代沟的形成,而代沟不可能消除,只能减少其对父母和子女之间的影响,④错误。</p><p>选本题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思维和存在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根源和关键。”这说明(  &#xa0;)</p><p>①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p><p>②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中必然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p><p>③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就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问题</p><p>④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就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问题</p><p>A.①③&#xa0;B.③④&#xa0;C.①②&#xa0;D.②④</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①②:“思维和存在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根源和关键。”这说明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这一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中必然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①②符合题意。</p><p>③④: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主观与客观的问题,不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问题,也不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问题,③④说法错误。</p><p>故本题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国务院为了保证食品质量安全,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决定废止有关食品质量免检制度。上述材料反映了哲学的基本问题,其内容有(   )</p><p>①意识和物质的辩证关系问题                </p><p>②生活与哲学的关系问题</p><p>③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            </p><p>④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p><p>A.①③&#xa0;B.②④&#xa0;C.③④&#xa0;D.①②</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③④:国务院为了保证食品质量安全,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决定废止有关食品质量免检制度。上述材料反映了哲学的基本问题,其内容有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③④符合题意。</p><p>①②:意识和物质的辩证关系问题、生活与哲学的关系问题等不属于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①②与题意不符。                </p><p>故本题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孟子和老子都是春秋战国时期我国著名的思想家,孟子提出了“万物皆备于我”的思想,老子提出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思想。这两种思想的共同点是(     )</p><p>A. 都承认客观事物及其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p><p>B. 都承认客观精神是世界的主宰和本原</p><p>C. 都否认思维决定存在</p><p>D. 都否认存在决定思维</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运用课本基础知识,获取和解读材料的能力,做好本题的关键在于必须正确理解和解读材料的内容。“万物皆备于我”和“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思想是客观唯心主义观点,把客观精神(如上帝、鬼神、理念、绝对精神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B适合题意;A是主观唯心主义;C、D不适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唯物主义在其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三种基本形态,下列观点符合唯物主义发展顺序的有(    )</p><p>①“物质是按一定次序结合的不可分、不可灭的原子的总和”(霍尔巴赫)</p><p>②世界是一团永恒燃烧的活火(赫拉克利特)</p><p>③“人是万物的尺度”(普罗泰戈拉)</p><p>④“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列宁)</p><p>A.①-②-④</p><p>B.②-①-④</p><p>C.③-①-④</p><p>D.④-②-①</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B:唯物主义在其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三种基本形态,其发展顺序为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②-①-④符合唯物主义发展顺序。</p><p>AD:①-②-④、④-②-①均不符合唯物主义在其历史发展中的顺序,AD说法错误。</p><p>C:“人是万物的尺度”属于主观唯心主义,C与题意不符。 </p><p>故本题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被推翻的法国国王路易十六曾经哀叹:“是伏尔泰和卢梭毁灭了法国。”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   )</p><p>A.哲学可以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指导社会变革</p><p>B.哲学对社会变革具有推动作用</p><p>C.启蒙运动使欧洲文化发展达到了顶峰,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p><p>D.哲学为社会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A:被推翻的法国国王路易十六曾经哀叹:“是伏尔泰和卢梭毁灭了法国。”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哲学可以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指导社会变革,A符合题意。</p><p>B:真正的哲学对社会变革具有推动作用,B说法错误。</p><p>C:“达到了顶峰”否认了认识的无限性,C说法错误。</p><p>D:哲学为社会发展奠定的是思想基础,而不是物质基础,D说法错误。</p><p>故本题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时代精神的精华”。这是因为,真正的哲学(   )</p><p>①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                </p><p>②牢牢地把握了时代的脉搏</p><p>③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p><p>④都是站在人民的利益立场上的经验总结</p><p>A.①②③&#xa0;B.②③④&#xa0;C.①②④&#xa0;D.①③④</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①②③: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时代精神的精华”。这是因为,真正的哲学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牢牢地把握了时代的脉搏,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有力工具,①②③符合题意。</p><p>④:真正的哲学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并不都是站在人民的利益立场上的经验总结,④说法错误。</p><p>故本题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要高举马克思主义的伟大旗帜,但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提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对待马克思主义应该(   )&#xa0;</p><p>①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xa0;&#xa0;</p><p>②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方法论来指导人们的世界观</p><p>③从马克思主义的具体行动纲领出发来指导实践&#xa0;&#xa0;</p><p>④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p><p>A.①②&#xa0;B.①④&#xa0;C.②③&#xa0;D.③④</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①④: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提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因此对待马克思主义应该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①④符合题意。</p><p>②: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应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来指导人们的方法论,②说法错误。</p><p>③:应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而不是从马克思主义的具体行动纲领出发,③说法错误。</p><p>故本题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党的十九大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党章。在新的历史时代条件下,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我国形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党最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由此可见(    )</p><p>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顶峰</p><p>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p><p>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概括和总结</p><p>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今时代精神的精华</p><p>A.①②&#xa0;B.①③&#xa0;C.②④&#xa0;D.③④</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②④:从材料可以看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是当今时代精神的精华,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党最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②④符合题意。</p><p>①:哲学发展没有顶峰,①说法错误。</p><p>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③说法错误。</p><p>故本题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说:“何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最伟大的中国梦。”习总书记进一步指出,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这样才能化为我们前进的动力。从意识的能动作用来看,习总书记谈到的“中国梦”(  )</p><p>①体现了意识的目的性 </p><p>②对我们改造客观世界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p><p>③能确保我们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取得成功 </p><p>④是人脑自身创造性和自主选择性的外化</p><p>A. ①②    B. ②③</p><p>C. ①③    D. ②④</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意识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意识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正确的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积极作用。从意识的能动作用来看,习总书记谈到的“中国梦” 体现了意识的目的性,是正确的意识,科学的理论,对我们改造客观世界有一定的指导作用,①②适合题意;③说法过于绝对,排除;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④错误;故本题答案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现实世界空间是三维的,绘画作为平面艺术是二维的。画家在二维平面所画的,只能是三维现实空间中实际物体的一部分,而人脑则通过这个部分将其想象成完整情形。这种现象表明,意识是</p><p>A. 对客观对象本质的反映&#xa0;B. 对客观对象能动的反映</p><p>C. 对客观对象正确的反映&#xa0;D. 对客观对象直观的反映</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意识对客观对象的反映有本质的,也有现象的。仅仅说“本质”反映,A错误;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意识具有能动性。画家绘画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是意识对客观对象的能动反映,B正确;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但意识不一定都是正确的,C错误;D“直观”反映,错误。此题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中国画要求“意存笔先,画尽意在”,强调融化物我,创制意境,达到以形写神,形神兼备,气韵生动。国画的“写意”,能将万千山水收于尺幅,这正是中国画的奇妙之处。国画创作的这种特点表明</p><p>①画家的意识直接改造了物质世界</p><p>②画家的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p><p>③面家的意识活动可以独立于物质之外</p><p>④意识是客观内容与主观形式的统一</p><p>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④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国画创作的这种特点表明画家的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能够创制意境,达到以形写神,形神兼备,实现形式与内容的统一,②④项符合题意;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意识活动不能独立于物质之外,意识不具有直接现实性,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①③项均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瑞典皇家文学院在新闻公报中说:“从历史和社会的视角,莫言用现实和梦幻的融合在作品中创造了一个令人联想的感观世界。”这充分说明(  )</p><p>①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②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p><p>③人们可以根据主观需要创造新事物 ④创新能够推动文化的发展</p><p>A. ①②    B. ②③</p><p>C. ①③    D. ②④</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意识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从历史和社会的视角,莫言用现实和梦幻的融合在作品中创造了一个令人联想的感观世界。”这充分说明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创新意识能够推动文化的发展,②④适合题意;①材料没有体现,排除;联系具有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可以根据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联系,③错误;故本题答案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试试争争,是一种积极参与的心态,是敢于拼搏,敢于胜利,敢于挑战一切的气势!无论是复习还是在考场上,都要情绪饱满和精神昂扬。之所以要强调情绪饱满和精神昂扬是因为</p><p>A. 饱满的情绪和高昂的精神是我们取得成功的关键</p><p>B.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p><p>C. 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p><p>D. 高昂的精神和饱满的情绪是对客观世界的正确反映</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本题考查意识的能动作用。尊重客观规律是我们取得成功的关键,A说法错误;B本身说法正确,但情绪饱满和精神昂扬是一种意识,不是世界观和方法论;强调情绪饱满和精神昂扬,是因为意识对人体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C正确;D说法错误。答案为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各选项都是对物质概念的理解,其中正确的是(  )</p><p>A. 物质就是有形或无形的东西</p><p>B.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它独立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p><p>C. 物质是由分子、原子、基本粒子等微粒构成的</p><p>D. 桌子、凳子、山、水……具有具体形态的东西都是物质</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本题考查对物质概念的理解。哲学上讲的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根据物质概念可知,物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B正确且符合题意。物质与具体的物质形态有本质区别,A、C、D说法都是错误的;故本题答案选 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人们能够创造出自然界里本来没有的东西,如汽车、飞机、电脑等。这表明(  )</p><p>A.人工化的自然物不再具有客观性</p><p>B.人们能够改变自然物的具体形态</p><p>C.人们能够创造自然物</p><p>D.物质有时依赖于人的意识</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A:人工化的自然物体现的是人为事物的联系,也具有客观性,A说法错误。</p><p>B:人们能够创造出自然界里本来没有的东西,如汽车、飞机、电脑等。这表明人们能够根据事物固有的属性,改变自然物的具体形态,B符合题意。</p><p>C:人们能够创造出自然界里本来没有的东西,能改变自然物的具体形态,但不能创造自然物本身,C说法错误。</p><p>D:应该是意识依赖于物质,D说法错误。</p><p>故本题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有一位美国高官说:“当今世界,没有美国想办而办不到的事情。”为了证明美国人领导世界的才能,他们摧毁了支持恐怖组织的阿富汗塔利班政权,把“不听话”的萨达姆政权推翻,主导了中东和平进程,干涉朝鲜和伊朗核问题,现在又现身叙利亚,支持国内的反对派,制造内乱……我们似乎可以从中得出“社会的发展由人的愿望和目的决定”的结论。这种观点</p><p>A. 是不可知论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p><p>B. 否定了社会的客观性</p><p>C. 肯定了社会存在和发展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p><p>D. 是一种唯心主义自然观</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试题解析:“社会的发展是由人的愿望和目的决定的”属于主观唯心主义,否认了社会的客观性,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医学临床实践表明,人的思维活动的灵活多变性与其大脑的“扣带前回”区域相关联,有人喜欢“钻牛角尖”往往与该区域的“换挡装置”出现故障有关,这进一步佐证了</p><p>①意识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是由人脑决定的</p><p>②意识是人脑加工改造的产物,其本质是大脑机能</p><p>③人脑是意识形成的物质基础</p><p>④人脑是思维活动的生理基础</p><p>A. ①③&#xa0;B. ②③&#xa0;C. ②④&#xa0;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医学临床实践这一发现进一步佐证了人脑对于意识产生的重要性,人脑是思维活动的生理基础,是意识形成的物质器官,离开人脑将不能产生意识,③④项符合题意;意识活动的内容是客观的,来自物质世界,意识活动的形式是主观的,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①项说法错误;意识是人脑加工改造的产物,其本质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②项混淆了人脑与大脑的概念,是错误的;正确选项为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莫言在与记者交流时说:“在我早期的作品里边,故事、人物,有的是自己的亲身经历,有的是邻居的、亲戚朋友的经历,有的是听老人们讲过的故事,这批素材成就了我早期的小说。”由此可见(  )</p><p>①意识的反映形式是主观的 </p><p>②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p><p>③客观存在是意识的原材料 </p><p>④意识是社会发展的产物</p><p>A.①②&#xa0;B.①④&#xa0;C.②③&#xa0;D.③④</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②③符合题意,“在我早期的作品里边,故事、人物,有的是自己的亲身经历,有的是邻居的、亲戚朋友的经历,有的是听老人们讲过的故事,这批素材成就了我早期的小说。” 可见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客观存在是意识的原材料,②③符合题意。</p><p>①④:材料未体现意识的反映形式是主观的和意识是社会发展的产物,①④不符合题意。</p><p>故本题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露是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是杜甫《月夜忆舍弟》中的名句。诗人感到“月是故乡明”,这表明( )</p><p>A.诗人的感受完全是主观的,不具有任何客观基础</p><p>B.诗句反映的是人的心理感受,而非认识对象的客观状况</p><p>C.审美活动不遵循认识的一般规律</p><p>D.并不是所有的认识都是由客观存在决定的</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A错误,“诗人的感受不具有任何客观基础”,说法错误,因为意识源于物质,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br />B正确,诗人感到“月是故乡明”,诗句反映的是人的心理感受,而非认识对象的客观状况;<br />C错误,审美活动也要遵循认识的一般规律;<br />D错误,所有的认识都是由客观存在决定的;<br />故选B。</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城镇化不是简单的城市人口比例增加和面积扩张,而是要在产业支撑、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生活方式等方面实现由“乡”到“城”的转变。在推进城镇化的进程中,一些地方政府盲目追求高、快、宽、大、亮等形象工程,沿袭先污染后治理、先规模后效益、先建设后规划的发展途径,生态服务功能和生态文明建设被严重忽略。政府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应该科学决策,正确履行职责。</p><p>依据材料,说明推进城镇化建设应怎样做到实事求是。</p><p>&#xa0;</p></div></div>
<div><p>【答案】①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规律客观性,按规律办事。城镇化的建设,不能盲目求快、大等,要从当地实际出发,要遵循城镇发展规律,处理好发展与环境保护等关系,关注生态文明等。②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还要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真正实现由“乡”到“城”的转变。③做到实事求是,就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p><p>【解析】本题以我国城镇化建设为背景材料,考查考生对哲学生活的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p><p>本题要求考生依据材料,说明推进城镇化建设应怎样做到实事求是。本试题总体来看,体现了重点考查教材的基础知识和综合运用能力,其设置比较科学。首先,可以从尊重规律客观性,按规律办事的角度说明城镇化的建设,不能盲目求快、大等,要从当地实际出发,要遵循城镇发展规律;其次,可以从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角度说明要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真正实现由“乡”到“城”的转变;最后,可以从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的角度进行分析说明即可。</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山东省微山二中高二(10月)月考政治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