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5-11 23:36:47

安徽师大附中高二上学期期中政治试卷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与古代科学技术相适应的是古希腊的朴素唯物主义,与近代牛顿力学相适应的是机械唯物主义,与现代科学相适应的是辩证唯物主义。这说明</p><p>A. 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p><p>B. 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p><p>C. 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p><p>D. 哲学对具体科学具有指导作用</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与古代科学技术相适应的是古希腊的朴素唯物主义,与近代牛顿力学相适应的是机械唯物主义,与现代科学相适应的是辩证唯物主义”,体现了具体科学对哲学的作用,说明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C项符合题意;哲学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所以并非所有哲学都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A项观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哲学的概念,体现的是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B项不合题意;材料观点体现了具体科学对哲学发展的推动作用,没有体现哲学对具体科学的指导作用,D项不合题意。答案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观点一:美学中的“移情”说法——人们高兴的时候,就仿佛觉得太阳在笑,青松在招手,花儿在点头;悲伤的时候,又觉得雨如泪,风如烟。观点二:“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这两种观点(  )</p><p>①同属唯心主义观点 ②都回答了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 </p><p>③同属唯物主义观点 ④都无法回避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p><p>A. ①②    B. ③④</p><p>C. ②④    D. ①③</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本原的,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哲学两大基本派别的认识。观点一是唯物主义观点,观点二是唯心主义观点,因此①③错误,②④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一位哲学家说:“没有幸福就没有德行。如果没有条件取得幸福,那就缺乏条件维持德行。德行和身体一样,需要饮食、衣服、阳光、空气和住居。如果缺乏生活上的必需品,那么也就缺乏道德上的必要性。”这一观点</p><p>①把幸福建立在物质生活条件的基础上,属于辩证唯物主义观点</p><p>②把物质生活条件和维持德行的条件划上等号,是形而上学观点</p><p>③夸大了人的道德品质和人的精神力量的作用,是唯心主义观点</p><p>④强调了生活上的必需品对道德的决定作用,具有唯物主义倾向</p><p>A.①③&#xa0;B.①④&#xa0;C.②③&#xa0;D.②④</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①:物质决定意识,把幸福建立在物质生活条件的基础上的观点具有唯物主义倾向,但不是辩证唯物主义观点,①不选。<br />②:把物质生活条件和维持道德的条件划上等号,是形而上学观点,②正确。<br />③:材料中强调的是生活上的必需品对道德的决定作用,并没有夸大精神力量的作用,不属于唯心主义,③不符合题意。<br />④:“如果缺乏生活上的必需品,那么也就缺乏道德上的必要性”说明材料强调生活上的必需品对道德的决定作用,具有唯物主义倾向,④符合题意。</p><p>故本题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各选项中,体现围绕哲学基本问题而产生的哲学基本派别对立的是</p><p>①“心病终须心药治,解铃还须系铃人”与“天不变,道亦不变”</p><p>②“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与“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p><p>③“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与“理在事先,理生万物”</p><p>④“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与“黄金无足色,白璧有微瑕”</p><p>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此题考查哲学基本派别的相关知识。哲学基本派别对立即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心病终须心药治,解铃还须系铃人”蕴含的哲理是联系的观点,“天不变,道亦不变”蕴含的是静止的观点,二者没有体现哲学基本派别的对立,①不符合题意;“世界是一团永恒燃烧的活火”认为“火”是世界的本原,唯物主义观点,“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认识“吾心”是世界的本原,属于唯心主义观点,二者体现了哲学基本派别的对立,②符合题意;“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强调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理在事先,理生万物”强调意识是世界的本原,二者体现了哲学基本派别的对立,③符合题意;“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蕴含的哲理客观唯心主义观点,“黄金无足色,白璧有微瑕”蕴含的矛盾的对立统一观点,二者没有体现哲学基本派别的对立,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张衡认为:“元者,无形之类,自然之根,作于太始,莫之与先。”下列观点中与张衡观点属同一哲学派别的是</p><p>①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p><p>②天下无独燃之火,世间安得有无体独知之精</p><p>③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字宙</p><p>④世界是自我创造的非我</p><p>A.①②&#xa0;B.①③&#xa0;C.②④&#xa0;D.③④</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本题考查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元者,无形之类,自然之根,作于太始,莫之与先。” 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①②:“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天下无独燃之火,世间安得有无体独知之精。”都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①②符合题意。</p><p>③④:“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字宙。”、“世界是自我创造的非我。”属于唯心主义观点,③④不符合题意。</p><p>故本题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理论只有来源于实践,作用于实践,才会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源于孜孜不倦的实践和探索,体现的是历史的眼光、缜密的思维、深刻的洞察和博大的胸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p><p>①终结了哲学史上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纷争</p><p>②表明哲学的基本问题也是生活中不可回避的问题</p><p>③有力地证明了哲学对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巨大促进作用</p><p>④说明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p><p>A. ①③&#xa0;B. ②④&#xa0;C. ②③&#xa0;D. ①④</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源于孜孜不倦的实践和探索,体现的是历史的眼光、缜密的思维、深刻的洞察和博大的胸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表明哲学的基本问题也是生活中不可回避的问题,说明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②④正确且符合题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不能终结哲学史上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纷争,①错误;哲学有正确和错误之分,只有真正的哲学才对社会发展和变革的起巨大促进作用,③错误。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8年是《共产党宣言》正式发表170周年。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化过程中取得了重大成果,但还远未结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确立,更是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这说明:</p><p>①人类文明的发展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p><p>②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实践中不断得到丰富与发展</p><p>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永无止境、不断创新的过程</p><p>④马克思主义因具有科学的精神内核而保持旺盛的生命力</p><p>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化过程中取得了重大成果,但还远未结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确立,更是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这说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永无止境、不断创新的过程,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实践中不断得到丰富与发展,②③适合题意;①④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8年8月在北京召开的第二十四届世界哲学大会,第一次将中国精神秩序中核心关注的自我、社群、自然、精神及传统作为核心议题。五大核心议题是关乎人类未来发展和全球命运等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哲学关注时代是因为</p><p>①哲学研究的目的是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需求</p><p>②哲学是“思想中的时代”,影响社会发展进步</p><p>③哲学为解决时代课题提供了具体方法的遵循</p><p>④把握时代脉搏、反映时代要求是哲学应有的使命</p><p>A. ①②&#xa0;B. ①③&#xa0;C. ②④&#xa0;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五大核心议题是关乎人类未来发展和全球命运等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哲学关注时代是因为把握时代脉搏、反映时代要求是哲学应有的使命,哲学是对时代的反映,影响社会发展进步,②④适合题意;哲学的任务,就是寻找光明,在人类光明生活的路途上点亮前行的明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①错误;哲学为解决时代课题提供了世界观方法论指导,不是具体方法的遵循,③错误;故本题答案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国际千克原器服役130年来,它的质量与各国保存的质量基准、国际计盘局官方作证基准的一致性出现了约50微克的偏差。第26届国际计量大会决定,“国际千克原器”将于2019年5月20日正式退役,取代它的则是符号为h的普朗克常数。这体现了</p><p>①事物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p><p>②事物的属性因时间推移而不可捉摸</p><p>③人们的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            </p><p>④平衡与静止的破坏不利于事物的发展</p><p>A. ①③&#xa0;B. ②③&#xa0;C. ①④&#xa0;D. ②④</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使用长达130年的国际千克原器,因质量基准偏差退出历史舞台,取代它的则是符号为h的普朗克常数。这体现了人们的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事物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没有一成不变的事物,①③符合题意;事物的属性具有相对稳定性,不会因时间推移而不可捉摸,②说法错误;并非所有平衡与静止的破坏都不利于事物的发展,在量变已经达到一定程度、只有改变事物原有的性质才能向前发展时,要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④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天猫精灵是阿里巴巴人工智能实验室的一款AI智能产品,它能够听懂中文普通话语音指令,目前可实现智能家居控制、语音购物、手机充值、叫外卖、音频娱乐播放等功能,依靠阿里云的机器学习技术和计算能力,它能够不断进化成长,了解使用者的喜好和习惯,成为人类智能助手。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p><p>①“天猫精灵”是具备了能动性的人工制造物</p><p>②“天猫精灵”日益成为当今和未来改造世界活动的主体</p><p>③“天猫精灵”的诞生进步佐证了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p><p>④“天猫精灵”是对人的意识话动思维活动的模拟</p><p>A. ①②&#xa0;B. ①③&#xa0;C. ②④&#xa0;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天猫精灵”是具备了能动性的人工制造物中“能动性”说法错误,人才有能动性,故①不选。改造世界活动的主体是人,不是“天猫精灵”,故②的说法错误;“天猫精灵是阿里巴巴人工智能实验室的一款AI智能产品,它能够听懂中文普通话语音指令,目前可实现智能家居控制、语音购物、手机充值、叫外卖、音频育乐播放等功能”,说明了“天猫精灵”的诞生进步佐证了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③符合题意。“依靠阿里云的机器学习技术和计算能力,它能够不断进化成长,了解使用者的喜好和习惯,成为人类智能助手”,体现了“天猫精灵”是对人的意识话动思维活动的模拟,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一位好友发来给你的2019新年祝福:愿岁月不改你脸,红尘不染你心;愿岁月无痕,友谊长存。从哲学角度看</p><p>①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不存在“岁月不改你脸”的人</p><p>②事物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友谊长存”是可能的</p><p>③物质决定意识,人在红尘面前无能为力,“不染你心”是不可能的</p><p>④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岁月无痕”只能是美好的祝福</p><p>A. ①②&#xa0;B. ①④&#xa0;C. ②③&#xa0;D. ②④</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①②: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岁月不改你脸不存在,事物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静止的其中一层意思,就是指在某一阶段和某一时期事物的性质不变,友谊长存就是指人与人之间关系在一定阶段保持不变,事物保持相对静止是可能的,①②符合题意。</p><p>③:物质决定意识,但人在红尘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出污泥而不染,坚定内心,不受红尘沾染,③说法错误。</p><p>④: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是运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④说法错误。</p><p>故本题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当一个月出现两次月圆之夜时,第二个满月就被赋予了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名字——“蓝月亮”。天文专家介绍,“蓝月亮”平均每2.4年出现一次,下一次“蓝月亮”将出现在2020年10月。人类对天象的准确预测说明 (  )</p><p>①人的思维能够反映存在,二者具有同一性&#xa0; ②人类可以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客观规律</p><p>③事物的客观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xa0; ④天象是人的思维对客观存在的能动反映</p><p>A. ①③&#xa0;B. ①②&#xa0;C. ②④&#xa0;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人类对天象的准确预测说明人的思维能够反映存在,二者具有同一性,人类可以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客观规律,①②正确且符合题意;③正确但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天象属于物质而不是意识,④错误。故本题答案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两条小鱼遇到一条大鱼,大鱼打招呼道:早上好,孩子们,这水怎么样?两条小鱼继续游了一会儿,终于,其中一条忍不住问另一条:什么是水?……不少人就像故事中的小鱼一样,生活在社会的“水”中太长时间,已不知道“水”是什么。从哲学角度看这是因为</p><p>A. 认识具有无限性&#xa0;B. 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p><p>C. 认识具有反复性&#xa0;D. 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本题考查意识活动的特点。认识具有无限性指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认识具有反复性指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材料没有体现人们对水的认识是否存在曲折性、也未体现对水的认识需要不断深化和拓展,AC不符合题意;“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说明物质决定意识,而材料侧重意识的反作用,B不符合题意;意识的自觉选择性指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的、有选择的,并不限于客观世界有什么就反映什么,材料中的人生活在社会的“水”中太长时间从而选择性的无视了“水”的存在,体现了意识活动的自觉选择性,D符合题意。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从不同角度看,对有面漫画认识正确的有</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1/02/10/24d76d18/SYS201901021002502903810397_ST/SYS201901021002502903810397_ST.001.png" width="250" height="22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①强调了意识可以调节人的生理活动</p><p>②夸大了意识的能动作用</p><p>③强调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p><p>④认为人类的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p><p>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心有多宽,天地就有多宽强调意识对生理活动有着能动的反作用,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但同时也夸大了意识的能动作用,心宽天地不一定就宽,故①②符合题意;选项③④与漫画主旨不符。故本题答案为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由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制作的电视纪录片《我们一起走过致敬改革开放40周年》以改革开放40年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发生的历史性变革为基础,选取我国经济社会各个领域的发展变迁故事,呈现40年来中国改革开放的宏伟实践。这表明</p><p>①意识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    </p><p>②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p><p>③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p><p>④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p><p>A. ①②&#xa0;B. ①④&#xa0;C. ②③&#xa0;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①选项错误,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②选项错误,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该电视纪录片以改革开放40年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发生的历史性变革为基础,选取我国经济社会各个领域的发展变迁故事,呈现40年来中国改革开放的宏伟实践。这表明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③④选项入选。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9年中央政府工作报告在综合分析国内外形势的基础上,对我国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做出重大判断:今年我国发展面临的环境更加复杂更严峻,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风险挑战更多更大,我国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长期向好趋势没有也不会改变。关于中国经济,政府工作报告给出的重大判断表明</p><p>①依据客观实际的重大判断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p><p>②基于客观实际做出的科学论断可以成为行动的动力</p><p>③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是做出正确判断的根本立足点</p><p>④对本质和规律的把握离不开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p><p>A. ①②&#xa0;B. ②③&#xa0;C. ①④&#xa0;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本题考查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知识。①说法错误,依据客观实际的重大判断不一定是正确的,只有正确的判断才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②说法错误,基于客观实际做出的科学论断有利于更好的指导行动,但不是行动的动力,行动代表实践,判断代表认识,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③符合题意,“中央政府工作报告在综合分析国内外形势的基础上,对我国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做出重大判断”表明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是做出正确判断的根本立足点;④符合题意,“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风险挑战更多更大”表明对本质和规律的把握离不开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白居易的这首《杨柳枝词》借柳树所生之地不得其位,因而不能得到欣赏的境遇,抒发了怀才不遇的感慨,也含蓄地抨击了当时的人才选拔机制。对此理解正确的有:</p><p>①从枝条着手描写柳树的美态体现了诗人意识的自觉选择性</p><p>②荒园孤柳等景观元素是诗人独特审美思维必不可少的基础</p><p>③一株垂柳荒凉冷落的处境反映了诗人怀才不遇的内心世界</p><p>④诗人大胆突破固有诗词创作规律使该诗艺术力量感人至深</p><p>A. ①②&#xa0;B. ①③&#xa0;C. ②④&#xa0;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描写柳树的美态可有多种选择,而“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安徽师大附中高二上学期期中政治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