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马鞍山市二中高二上学期期中素质测试政治试卷(理)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著名科学家钱伟长谈到哲学时说:“哲学很重要,很多学问做深了,都会碰到哲学问题。数学是这样,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都是这样。所以科学家一定要研究一点哲学,要懂哲学。”他之所以这么讲,主要是因为( )</p><p>A.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科学</p><p>B.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p><p>C.哲学是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p><p>D.哲学探究的是世界的本质和普遍规律</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A: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但不一定是科学,A错误。</p><p>B: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B说法正确但不是原因,排除。</p><p>C:哲学是改造世界的精神力量,不是物质力量,C错误。</p><p>D:“学问做深了,都会碰到哲学问题”,因此他这么讲的原因主要在于哲学研究的是世界的一般本质和普遍规律,D符合题意。</p><p>故本题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有研究表明,“暗物质”和“暗能量”约占宇宙物质总质量的96%。科学家预计,如果我们对暗物质和暗能量有了突破性的认识,人类的宇宙观将会发生巨大的改变,人们对时间、空间和物质等的看法也将和过去有所不同。材料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p><p>A. 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发展</p><p>B. 哲学可以锻炼人们的思维能力</p><p>C. 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p><p>D.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本题考查具体科学与哲学的关系。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推动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对暗物质和暗能量的认识属于具体科学,人类宇宙观、对时间、空间和物质的看法属于哲学研究的范围。材料强调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目主旨。答案为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以下选项能够正确反映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演进顺序的是</p><p>①存在就是被感知 ②人是机器,思想是人脑的特性</p><p>③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 ④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p><p>A. ③→④→② B. ②→③→④ C. ③→②→④ D. ②→①→③</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①排除,是主观唯心主义。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人是机器,是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说明了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是辩证唯物主义。</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宋代的朱熹与陆九渊曾经进行多次辩论。朱熹认为,事物不在人的主观意识之中,“理”是事物存在的根据。陆九渊则认为,世界的本原便是“吾心”,“理”是离不开心的。此处所示的“朱陆之争”实质上属于</p><p>A.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p><p>B.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p><p>C. 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的分歧</p><p>D. 朴素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分歧</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根据题意,题中朱熹的观念“理”是事物存在的根据,是客观唯心主义,陆九渊则认为,世界的本原便是“吾心”,是主观唯心主义,朱陆之争实质上是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的分歧,故C入选。A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没有涉及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故排除。B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朱熹和陆九渊的观点都是唯心主义,没有唯物主义,故排除。D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朱熹与陆九渊的观点都是唯心主义观点,没有唯物主义观点,不存在朴素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分歧,故排除。</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恩格斯指出:“正像在18世纪的法国一样,在19世纪的德国,哲学革命也作了政治崩溃的前导。”这说明</p><p>A. 哲学推动时代步伐,决定历史进程 B. 任何哲学都对社会变革起积极作用</p><p>C. 反映本时代历史任务和客观要求的哲学对社会变革起巨大作用 D. 德国古典哲学的产生,开启了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事业</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本题考查哲学的社会作用。只有真正的哲学推动时代步伐,哲学对历史发展有反作用,不能决定历史发展进程,A错误;只有真正的哲学对社会变革起积极作用,B错误;真正的哲学都是社会变革的先导,反映时代历史任务和客观要求的哲学对社会变革起巨大作用,C符合题意;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开启了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事业,D错误。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标志着哲学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时代。之所以做出上述判断,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 )</p><p>①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p><p>②第一次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p><p>③第一次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p><p>④全面继承了德国古典哲学,将哲学发展推向更高阶段</p><p>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①②③: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标志着哲学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时代。之所以做出上述判断,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第一次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第一次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①②③符合题意。</p><p>④: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地继承了德国古典哲学,④说法错误。</p><p>故本题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句话蕴含的道理是</p><p>A.运动时无条件的、绝对的</p><p>B.世界万物是永恒发展的</p><p>C.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p><p>D.运动是离不开物质的</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A表述正确且符合题意,“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说明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但运动并不等同于发展,发展是一种上升的前进的运动,故当选,<br />B不符合题意,运动是物质固有的属性和存在方式,但是运动并不等同于发展,发展是一种比运动更高级形式的前进性和上升性的运动,题中孔子的话强调的是物质的运动,该种运动并不等同于发展,故排除;<br />C表述错误,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故排除;<br />D表述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排除;</p><p>故本题答案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有一副对联,上联是“橘子洲,洲旁舟,舟行洲不行”,下联是“天心阁,阁中鸽,鸽飞阁不飞”。与这副对联所蕴含的哲理相近的是( )</p><p>A.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 B.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p><p>C.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 D.旋岚偃岳而常静,江河竞注而不流</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C:上联是“橘子洲,洲旁舟,舟行洲不行”,下联是“天心阁,阁中鸽,鸽飞阁不飞”,体现了物质的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反映了人与云的关系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故C正确。</p><p>A:日方中方睨,物bai方生方死”是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的相对主义诡辩论,故A与题意不符。</p><p>B: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体现了唯心主义思想,故B与题意不符。</p><p>D:旋岚偃岳而常静,江河竞注而不流,体现了只承认相对静止,否认绝对运动,故D与题意不符。</p><p>故本题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列属于规律的是</p><p>A. 春夏秋冬四季交替</p><p>B. 遗传与变异</p><p>C. 水往低处流</p><p>D. 中学生守则</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试题分析: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春夏秋冬四季交替、水往低处流等都现象的联系,而非本质的联系,故排除AC;中学生守则属于规则而非规律,故排除D。本题答案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据报道,通过研究脑部受伤的昏迷患者,美国医生发现与知觉和唤醒有关的两个区域,即前脑岛和上前扣带皮层,这些大脑区域可能发挥着维持人类意识的作用。美国医生这一发现印证了 ( )</p><p>A. 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的产物</p><p>B. 大脑是意识产生的唯一源泉</p><p>C. 意识活动有目的性和计划性</p><p>D. 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美国医生发现前脑岛和上前扣带皮层两个区域可能发挥着维持人类意识的作用,印证了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D符合题意;实践是意识产生的唯一源泉,B说法错误;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从意识的产生的生理基础上看,材料强调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A不符合题意;意识活动的目的性强调人们在反映客观世界的时候,总是抱有一定的目的,材料强调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C与题意不符。本题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20世纪80年代初,法国科学家首次用实验证实了“量子纠缠”现象的存在。科学家们设想,如果把“量子纠缠”原理用于通信,将极大提高通信的安全保密程度。为此,我国积极开展相关应用研究,成功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量子通信卫星“墨子号”。2019年3月10日,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院士、中国量子卫星首席科学家潘建伟出席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记者会时表示,“墨子号”科学卫星已能满足初步安全通信需求。这表明( )</p><p>A.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想象 B.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p><p>C.客观物质世界是科学精神和理念的外现 D.人们可以在意识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A:说法错误,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印象,而不是主观想象,A不选。</p><p>B:题干强调的是人们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的活动,而不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B不选。</p><p>C:观点错误,认为客观物质世界是科学精神和理念的外化是客观唯心主义,C不选。</p><p>D:提点强调的就是在用实验证实“量子纠缠”现象的存在,我国科学家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量子通信卫星“墨子号”,D应选。</p><p>故本题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吉祥物“进宝”,围着蓝黄色围巾,体现进博会与“一带一路”倡议紧密联系;所持四叶草既代表进博会主体建筑造型,又象征幸福幸运。该创意反映出意识活动具有</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11/27/02/b46c42fa/SYS202011270226322148198900_ST/SYS202011270226322148198900_ST.001.png" width="108" height="14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直接现实性 B.主动创造性 C.对立统一性 D.客观实在性</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A: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A错误。</p><p>B:从吉祥物的造型以及寓意可以看出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B符合题意。</p><p>C:矛盾是对立统一,C错误。</p><p>D:物质具有客观实在性,D错误。</p><p>故本题选B。</p></div>
题型: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p><p>“去产能”是近几年的经济重头戏。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去产能”既要有“壮士断腕”的精神,更要遵循市场规律,由市场选择、优胜劣汰、自动出清。当然政府也有责任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遵循市场规律,制定措施推动“去产能”。总之,“去产能”终须市场主导,政策联动。</p><p>结合材料,运用规律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去产能”终须市场主导,政策联动的认识。</p></div></div>
<div><p>【答案】①规律的客观性要求我们必须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市场经济有其内在经济规律,在去产能过程中,要自觉遵循市场规律,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优胜劣汰。</p><p>②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在去产能的过程中政府利用市场规律,制定政策措施,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p><p>【解析】</p><p>本题以推动“去产能”为话题设置情境,从生活与哲学角度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p><p>本题知识范围限定“规律的相关知识”,设问要求回答“你对‘去产能’终须市场主导,政策联动的认识”,属于认识类主观题,需要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与教材知识相结合。材料中,去产能要“要遵循市场规律,由市场选择、优胜劣汰、自动出清”,可从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的角度进行分析。材料中,“政府也有责任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遵循市场规律,制定措施推动‘去产能’”,可从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觉认识和利用规律的角度进行分析。</p></div>
题型: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p><p>第六届世界互联网大会10月20日至22日在浙江乌镇举行。本次大会主题为“智能互联 开放合作——携手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共设20个分论坛,围绕5G、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新业态发展进行探讨。全球已经进入大数据时代(大数据(bigdata),指数据规模巨大,类型多样且信息传播速度快的数据库体系),数据结构复杂多样,规模急剧增长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p><p>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要求“建设科技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智慧城市建设已成为国家战略。能否实现海量数据的有效挖掘和运用,把握数据背后的奥秘和玄机,运用大数据推动经济发展、完善社会治理、提升政府服务和监管能力正成为趋势。我们必须树立大数据战略,以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提高安全保障能力,增强国际竞争力。</p><p>结合材料,运用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的知识,谈谈为什么要树立大数据战略。</p></div></div>
<div><p>【答案】①物质决定意识,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树立大数据战略顺应智慧城市建设的潮流,是客观形势的要求。</p><p>②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正确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促进作用。要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树立大数据战略可以有效指导实践,以发挥大数据对社会发展的重大作用,提高竞争力。</p><p>【解析】</p><p>本题以第六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和十九大报告内容为背景,考查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属于哲学的原因类试题,答题时需明确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的内容,有针对性地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组织答案。</p><p>本题考查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本题要求运用该原理的知识,谈谈树立大数据战略的原因,本题知识限定明确。</p><p>首先,物质的决定作用。物质决定作用,要求我们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面对全球已经进入大数据时代这一背景,树立大数据战略是顺应智慧城市建设潮流的必然选择。</p><p>其次,意识能动作用的发挥。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促进作用,因此我们要发挥正确意识的能动作用,即树立大数据战略,这样可以有效指导我们的实践,充分发挥大数据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不断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增强国际竞争力。</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