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广东省惠州市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文综政治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6年新年伊始,习近平总书记在新闻媒体人员座谈会上强调:“新闻舆论工作者要转作风、改文风,俯下身、沉下心,察实情、说实话、动真情,努力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对此理解正确的是</p><p>①新闻传媒必须坚持社会主流价值的方向</p><p>②关注百姓需求就是文化的主旋律</p><p>③反映人民群众的呼声是新闻媒体的责任</p><p>④社会主义新闻传媒必须坚持正面报道</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试题分析:材料中“新闻舆论工作者要转作风、改文风,俯下身、沉下心,察实情、说实话、动真情,努力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说明新闻传媒必须坚持社会主流价值的方向,反映人民群众的呼声是新闻媒体的责任,①③适合题意;②说法过于绝对,排除;社会主义新闻传媒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④是错误的;故本题答案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韩春雨,一个科学界的“泛泛之辈”,10年如一日沉浸在生物实验室里,却一鸣惊人地发表了一项“诺贝尔级”的实验成果,成为了“网红”科学家。面对记者采访坦言:他向来都是“临事而惧,好谋而成”,他说自己从这句话中吸收了太多营养。他还说,科学家一定是边实践边思考,要在实验室做实验。“一个不爱做实验的人,不可能是科学家。”据此回答下列问题。</p><p>【1】韩春雨的成功说明了</p><p>①对传统文化的感情决定科学实验的命运 </p><p>②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p><p>③注重科学实验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内涵</p><p>④挖掘传统文化的精髓可以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服务</p><p>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p><p>【2】成功是偶然与必然的结合。韩春雨的实验成功体现了必然性的道理有</p><p>①自然科学研究离不开人文科学的指导 </p><p>②尊重规律必须以发挥主观能动性为前提</p><p>③解决复杂问题都要依靠科学实验 </p><p>④任何质变都是从量变开始的,量的积累才有质的飞跃</p><p>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p><p> </p></div></div>
<div><p>【答案】</p><p>【1】D</p><p>【2】C</p><p>【解析】</p><p>【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解读信息、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韩春雨的成功说明了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文化创新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②④适合题意;实践决定认识,①颠倒了二者的关系,排除;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③是不科学的,排除;故本题答案选D。</p><p>【2】试题分析:本题可用排除法来做。规律是客观的,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规律前提,②是错误的,排除;③说法过于绝对,排除;韩春雨的实验成功体现了自然科学研究离不开人文科学的指导,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①④适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日本《外交学者》杂志在2015年年底总结时,罕见地盛赞中国在过去的一年,获得了“一带一路”、“亚投行”等5大外交成就,2015年对中国来说获得了广泛的成功。你认为中国外交获得成功的原因有</p><p>①注重国家利益至上原则,才能互利共赢 </p><p>②抓住了和平与发展这个时代主题</p><p>③由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外交政策决定的 </p><p>④由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主导地位决定的</p><p>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分析: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这顺应了时代的主题,②③适合题意;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制定和推行对外政策的依据,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①不是本题的原因,排除;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积极因素和坚定力量,是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对国际社会发挥着重要的建设性作用,④是错误的;故本题答案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随着社会的发展,社区管理形式越来越创新,如推选基层党组织和自治组织代表、社区居民代表、相关社会组织代表和社工人员等组成社区委员会。社区委员会可通过协商讨论,促进诸如广场舞扰民、小区乱停车等难题的解决。这种形式 </p><p>①完善了基层民主自治政权的组织形式 </p><p>②提供了管理有效的利益协商渠道</p><p>③明确了社区居民参加基层民主协商的义务 </p><p>④发挥了多方主体参与社区治理的作用</p><p>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民主管理的知识。选项①说法错误,基层自治不是基层政权,故排除。选项③说法错误,基层自治是权利,不是义务,故排除;选项 ②④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D。</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p><p>历史发展表明,人口增长模式由原始型转向传统型,继而向现代型逐步过渡。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与社会经济发展、传统文化观念和相关的人口政策等密切相关。</p><p>长期以来,由于生产力落后、地广人稀、战争需要以及养儿防老观念的影响,人们相信人多力量大。建国后,经过三年的调查研究发现,中国人口的增长率是每年增长22‰以上,如此发展下去,恐怕连吃饭都成问题。 </p><p> 1971年7月,控制人口增长的指标首次纳入国民经济发展计划;1982年9月,十二大把计划生育确定为基本国策,同年12月写入宪法。计划生育政策实施以来,成就巨大,“少生优生”观念深入人心,“优生优育”的生育观念正在形成。但也带来了很大的社会问题:如人口老龄化加速、用工荒、男女比例失调加剧,家庭养老结构失衡等等。</p><p>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单独二孩”政策。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2016年1月1日起“全面二孩”政策正式实施,面对这一政策,有的家庭犹如久旱逢甘霖,欢欣鼓舞;但有的家庭却因为抚养和教育成本的增加、少生优生观念的形成、家庭成员两代人甚至三代人观念的差异等原因犹豫不决。</p><p>(1)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有的家庭面对二孩政策犹豫不决的原因。</p><p>(2) 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发展规律的相关知识,说明我国人口政策调整的科学依据。</p><p>(3) 合理的人口政策有利于社会发展,请你就宣传和普及二孩政策写两句广告词。</p><p> </p></div></div>
<div><p>【答案】(1)①经济是基础,一定的经济决定一定的文化。二孩抚养和教育成本的增加,会导致一部分人对二孩政策心存犹豫。</p><p>②文化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特点。计划生育政策实施以来,“少生优生”观念深入人心,“优生优育”的生育观念正在形成,使有的家庭面对二孩政策产生犹豫。</p><p>③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不同的文化环境、知识素养和价值观念会影响一部分人对二孩政策的看法和选择。</p><p>④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中国传统的生育文化基本特征不会改变,但内涵却因时而变。家庭成员中存在着“养儿防老、人多力量大”和“优生优育”两种观念的冲突,也导致有的家庭面对二孩政策产生犹豫。</p><p>(2)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人口政策应结合人口状况的变化而调整;</p><p>②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合理的人口政策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p><p>③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适时调整人口政策,是为了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p><p>④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人口政策也要因时而变。</p><p>(3)答案示例:经济要发展,人口要保证;二孩政策,利国利民。</p><p>【解析】试题分析:</p><p>(1)本题考查文化生活知识,设问指向有的家庭面对二孩政策犹豫不决的原因,要从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角度分析回答。根据材料中的“生产力落后、地广人稀、战争需要以及养儿防老观念的影响”可以看出,本题要从经济决定文化、文化对人的影响、传统文化的特点等角度思考,并结合材料进行分析。</p><p>(2)本题考查社会发展规律的相关知识,设问指向我国人口政策调整的科学依据,属于原因类试题,要从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角度回答。解答时首先明确社会发展规律主要包括: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及规律、社会发展的总趋势及改革等;然后调动运用上述知识,结合我国人口政策调整分析现实意义,实现理论与材料的有机结合。</p><p>(3)本题是开放型题型,考查学生思考问题的出发点和发散思维能力,是一道限制性开放式问题。公益广告作为广告设计中的一种,自然也有着广告设计宣传理念的属性,它宣传正面积极的理念,应该遵循思想政治性原则、情感性原则、倡导性原则。广告设计中,广告语设计既要有听觉冲击力,更要有心灵震撼力,能让人易懂、易记、难忘,不能啰唆、含糊,应避免用长句、拗口之语。在整体上,广告设计要符合简洁、精练、健康的原则。回答时围绕“宣传和普及二孩政策”进行设计。</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