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5-11 23:08:13

届甘肃省西北师大附中高三综合能力测试二政治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歌剧《江姐》的创作者阎肃为求剧作真实,到重庆渣滓洞体验坐牢。他让人把自己双手反铐,戴上脚镣,捆在老虎凳上体验受刑……正是这种真实的体验,使他创作的主题曲《红梅赞》生动感人,激励了无数人。阎肃先生的这一创作过程说明</p><p>A.实践是艺术创作的根本源泉和动力</p><p>B.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p><p>C.艺术感召力是创作文艺作品的目的</p><p>D.真正的艺术创作必须通过亲身体验</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性反映,这种反映只有在实践中、在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中才能够实现。阎肃为创作而到重庆渣滓洞体验坐牢,最终所创主题曲《红梅赞》生动感人,激励了无数人,说明实践是艺术创作的根本源泉和动力,A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非唯一标准和实践的目的,故排除B、C;认识的途径包括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艺术创作并非必须通过亲身实践,即直接经验,也可以是间接经验,故D观点错误。答案选择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国际公共产品是一种能使不同地区的许多国家乃至世界所有国家受益的公共产品,它是公共产品概念在国际范围内的引申和拓展。下列各项属于为世界提供国际公共产品的有</p><p>①中国要从“制造大国”同“制造强国”转型</p><p>②中国医疗队在非洲累计诊治病人近2亿人次</p><p>③中国是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最多的国家</p><p>④亚投行贷款主要用于亚洲的基础设施项目建设</p><p>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国际公共产品是一种能使不同地区的许多国家乃至世界所有国家受益的公共产品”,依据公共产品的含义可见,中国医疗队在非洲诊治病人、亚投行为亚洲的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贷款,都会使许多国家乃至世界所有国家受益,所以属于为世界提供国际公共产品,故②④符合题意;中国要从“制造大国”同“制造强国”转型,中国是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最多的国家,二者都没有说明为其它国家提供受益产品,不符合国际公共产品的标准要求,排除①③。答案选择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诗句中,与下图漫画所体现的哲理相近的是</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1/02/17/cc5e77d5/SYS201801021757287109706775_ST/SYS201801021757287109706775_ST.001.png" width="179" height="17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p><p>B.会当凌顶绝,一览众山小</p><p>C.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p><p>D.寄言持重者,微物莫全轻</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矛盾就是反映事物内部对立和统一的哲学范畴,简而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简单是要由复杂来支撑的”,体现了简单和复杂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强调了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会当凌顶绝,一览众山小”说明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体现了运动与静止的关系,“寄言持重者,微物莫全轻”,体现了轻重之间的对立统一。故D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泉州,古称刺桐城,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东端起点。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在他的游记里说,若有一只船去基督教诸国,必有一百只船来这刺桐港。泉州先民离乡出外谋生的同时,也将其文化带到异国他乡。在东南亚各国华人社会中,供奉泉州乡土神祇的寺庙宫观到处可见,他们都认泉州寺观为其祖庭。这说明了(  )</p><p>①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 </p><p>②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具有强大的凝聚力 </p><p>③要在交流、借鉴与融合中实现文化的创新 </p><p>④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材料体现的是泉州文化传播到异国他乡,没有强调各民族文化,①不选;东南亚各国华人社会中,仍认为泉州寺观为其祖庭,这说明中华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具有强大凝聚力,②正确;材料中并没有体现文化创新的相关内容,③不选;泉州先民离乡出国谋生,把泉州文化带到异国他乡,这说明商业贸易、人口迁移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④正确,故本题答案选择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慈善法》把每年的9月5日确定为“中华慈善日”,明确了“求助”与“募捐”的区别、“公开承诺捐赠后不能反悔”等重要问题,规定慈善组织依法履行信息公开义务……《慈善法》的通过与实施,迈出“以法促善”第一步。其重要意义在于</p><p>①有利于慈善事业规范化发展,重塑对慈善组织的信任</p><p>②能够消除诈捐、作秀、炫富等负面案例的影响</p><p>③通过法律保障让行善的人更方便,让慈善组织更积极</p><p>④有利于政府购买社会公共服务,建设服务型政府</p><p>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全国人大通过立法,“以法促善”,明确了“求助”与“募捐”的区别、“公开承诺捐赠后不能反悔”等重要问题,规定慈善组织依法履行信息公开义务等内容,是对慈善事业的规范,有利于重塑对慈善组织的信任,让更多的慈善人士和组织积极行善,故①③符合题意;②中的“消除”过于绝对;材料强调的是人大通过立法促进慈善事业,与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没有关系,排除④。答案选择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的质量成本,是指将产品质量保持在特定标准水平上所需的有关费用。其中,预防成本指预防产生不合格产品与故障的费用;鉴定成本指评定产品是否符合标准的费用;内部损失成本指产品出厂前困不符合标准而支出的费用(如废品返修等);外部损失成本指产品出厂后因不符合标准而支出的费用(如索赔、修理、退换货等)。为了提高产品质量,生产者应该选择哪个质量成本点来确定其出厂价格</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1/02/17/cc5e77d5/SYS201801021757292579496758_ST/SYS201801021757292579496758_ST.001.png" width="227" height="18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A点</p><p>B.B点</p><p>C.C点</p><p>D.AB或CB之间的平均值</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本题要求选择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的质量成本点,使质量成本点对于企业降低内部和外部成本损失最为有利,从而提高产品质量,而在A点,AB中间点或B点均存在企业内部成本和外部成本过高问题,不利于提高企业的产品质量,而C点时,企业的内部和外部成本最低,说明产品质量最高,故C符合题意。答案选择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外差效应”是指一个经济活动产生的收益不仅限于自身,还大面积地惠及其他经济单位的经济活动效应。例如,我们以很大优惠力度拿下某国的高铁建设项目,不仅是卖机车,还卖线路、桥梁涵洞设备、牵引供电设备、通信信号设备等衍生品;不仅是卖产品,还卖技术、管理体系、服务、金融、高铁标准。正所谓“二流的企业卖产品,一流的企业卖标准”。在开始时“赔本”抢市场的钱,迟早会赚回来。“外差效应”的经贸智慧</p><p>①正确把握了联系的多样性       ②体现了经济规律的作用是客观的</p><p>③创造了人为事物的客观联系     ④坚持了系统的整体性和优化趋向</p><p>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联系具有多样性,要求我们要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既要把握事物的内部条件,也要把握事物的外部条件,而“外差效应”作为一个经济活动产生的收益不仅限于自身,还大面积地惠及其他经济单位的经济活动效应,说明“外差效应”的经贸智慧在于正确把握了事物联系的多样性,故①符合题意;在开始时“赔本”抢市场的钱,迟早会赚回来,说明作为一流的企业既考虑该经济活动本身,也考虑到与之相关的经济效益,坚持了系统的整体性和优化趋向,故④符合题意;材料体现了人们利用“外差效应”生产经营,并没有体现经济规律和联系的客观性,故②③与题意无关。答案选择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全球经济复苏、转型压力加剧的背景下,中国政府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韩国总统朴谨惠倡导“创造经济”、莫迪总理呼唤印度成为“创业公司的枢纽”…...“创业创新”成为博鳌亚洲论坛2016年年会的一个关键词。这是因为</p><p>A.创新驱动发展符合各国的共同利益</p><p>B.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p><p>C.亚洲各国期待建立亚洲经济共同体</p><p>D.创新发展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新趋势</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是国家利益,共同利益是合作的基础,利益的对立是矛盾和冲突的根源,创业创新”成为博鳌亚洲论坛2016年年会的一个关键词,是因为创新创业发展符合各国的共同利益,故A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和平问题,排除B;参加博鳌亚洲论坛的不同国家虽然具有共同的利益,但不能够说明亚洲各国期待建立亚洲经济共同体,排除C;创新是世界发展的动力,多极化是世界发展的趋势,故D错误。答案选择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农业专家赛音夫妇创办的润田农园是京郊有机农业的一个品牌。赛音夫妇认为,“有诚才有成,有德才有得”,有机农业酌本质是“有德农业”!种田人绝不能种自己都不敢吃或不愿吃的农产品。这些不施化肥、不喷农药的“绿色”农产品深受人们喜爱。润田农园美名传,园中所产蔬菜瓜果经常在半年、甚至一年前,就被预订完毕。这说明</p><p>①绿色环保价值观随时代变化而发展    ②绿色发展理念是人民群众的价值期待</p><p>③砥砺自我与服务社会必须是一致的    ④价值观对人们的实践活动有导向作用</p><p>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基于人们绿色消费观念的加强,对绿色产品需要的增加,赛音夫妇创办润田农园发展有机农业,说明价值观对人们的实践具有导向作用,“园中所产蔬菜瓜果经常在半年、甚至一年前,就被预订完毕”,说明绿色发展理念是人民群众的价值期待,故②④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价值观的变化过程,也没有说明如何砥砺自我,故①③与题意无关。答案选择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僵尸企业”指的是长期亏损、扭亏无望,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却长期依靠财政补贴、银行贷款“输血”活着,不肯退出市场的企业。“僵尸企业”占用着大量的资金、土地和人才,生产的是已经过剩的没有利润的产品,加剧了整个行业的产能过剩。以下措施最有利于清理“僵尸企业”的是</p><p>A.培训员工,提高劳动者职业技能</p><p>B.简政放权,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p><p>C.减免税费,降低企业的债务负担</p><p>D.兼并重组、债务重组或破产清算</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企业破产是指对长期亏损、资不抵债而又扭亏无望的企业,按照法定程序破产结算的经济现象。“僵尸企业”指的是长期亏损、扭亏无望,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却长期依靠财政补贴、银行贷款“输血”活着,此类企业应该依法规范破产或者进行资产重组,这样才能够使其占用的大量的资金、土地和人才等资源得以重新配置,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故D符合题意;其它选项都并非是解决“僵尸企业”的有效措施。所以答案选择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我国各级政府工作的改进和决策的完善,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和民主管理,都有赖于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和有效监督。下列活动属于公民依法行使监督权的是</p><p>A.在村委会的换届选举中参与投票</p><p>B.对解决环境保护问题向有关部门提出建议</p><p>C.作为消费者代表参加天然气价格调整听证会</p><p>D.对交管部门的违章罚款不服,向上级机关提出申诉</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信访举报制度是公民民主监督的重要形式,是公民行使宪法所规定的批评、建议、申诉、控告和检举权利的重要途径之一,是我们在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实行民主监督的重要方法,“对交管部门的违章罚款不服,向上级机关提出申诉”是公民行使监督权的重要体现,故D符合题意;A属于民主管理,B、C属于民主决策。所以答案选择D。</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p><p>材料 某公司是一家1987年成立的民营通信科技公司。公司创始者从一开始就选择了一条艰难的道路——自主品牌出口。公司重视核心技术的突破,走自主的技术路线,其出口产品均为高科技产品,均为自主品牌,超过2/3的销售额来自国际市场。该公司秉承“以客户需求为导向,持续为客户创造长期价值”的核心理念,围绕客户需求进行创新,在全球范围内总计拥有35000名研发人员,约占其全球雇员总数的43%,能够快速响应客户需求,提供客户化的产品和端到端的服务,助力客户商业成功。该公司坚持开放合作,稳健地走国际化、职业化的发展道路,每年都在巴黎、伦敦、纽约、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地进行员工招聘。公司为全球员工购买所在国家和地区法律规定的各类保险,最大限度减少突发事件对员工的危害。2014年10月,该企业产品的品牌进入“最佳全球品牌”排行榜。目前该企业面临的最大障碍就是国际市场对“中国制造”认知度低的问题。</p><p>(l)请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简要分析该公司的成功之路;并为提高公司和品牌的国际认知度,提出一个合理建议。</p><p>(2)结合材料,谈谈政府应该如何为我国高科技企业的发展保驾护航?</p><p>&#xa0;</p></div></div>
<div><p>【答案】(1)①该公司创始者具有勇于创新,开拓进取,善于合作的企业家精神。(2分)公司的经营战略定位正确,以自主品牌出口为主营目标,成功走出一条自主创新的发展道路。(2分)②公司坚持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围绕客户需求进行创新。(2分)公司依靠自主研发,科学管理,形成自己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优势。(2分)③公司注重企业文化建设和制度建设,依法保障和维护员工权益,构建“员工刨客化”的管理体系和制度,为员工搭建创新的平台,吸引海内外人才。(2分)</p><p>建议示例1:积极参与当地公益活动,通过回馈社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2分)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2分)</p><p>建议示例2:以公司主营产品的品牌命名,赞助一个体育赛事,(2分)通过体育赛事,传播宣传企业的经营理念和主营产品,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2分)(从其他角度回答,言之有理均可得分)</p><p>(2)(12分)①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建立、完善相关产业政策,鼓励并支持高科技企业的发展;(3分)加强市场监管,完善相关法规,保护知识产权:创设良好的创新氛围和公平竞争环境。(3分)(如果没有这些具体内容,答“履行经济职能”,可以给2分)</p><p>②履行文化职能,加速科技人才和创新人才的培养。(2分)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镶,为企业走出去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2分)在外交活动中要宣传和推介我国高科技产品和品牌,保护我国企业在驻在国的合法权益,积极支持企业“走出去”。(2分)</p><p>【解析】(1)本题考察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共包含两个小问题。第一小问,考察企业经营的有关知识,要求分析说明该公司成功之路,回答本题要注意审读材料信息,找到该公司成功的具体做法,然后结合所学进行概括即可。“公司创始者从一开始就选择了一条艰难的道路——自主品牌出口”,说明该公司创始者具有勇于创新,开拓进取,善于合作的企业家精神,也说明该公司具有正确的战略定位;“公司重视核心技术的突破,走自主的技术路线”,说明该公司注重自主创新,采用先进科学技术和现代的管理方法,形成自身的竞争优势;秉承“以客户需求为导向,持续为客户创造长期价值”的核心理念,围绕客户需求进行创新,说明坚持客户需求为导向,生产适销对路产品;“公司为全球员工购买所在国家和地区法律规定的各类保险,最大限度减少突发事件对员工的危害”,说明该公司依法保障和维护员工权益,有利于调动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第二小问,要求为提高公司和品牌的国际认知度,提出一个合理建议,属于开放性试题,回答本题要注意运用教材的理论知识,并能够结合现实提出建议即可。</p><p>(2)本题考察政治生活的有关内容,要求说明政府应该如何为我国高科技企业的发展保驾护航,属于措施类主观试题。为了促进我国高科技企业的发展,政府一定要确履行职能,所以学生首先可以从政府履行经济职能角度,说明政府要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完善相关政策、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其次说明政府要履行文化职能,加速科技人才的培养。材料这介绍的企业属于外向型企业,可以从我国的对外政策角度,说明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为企业走出去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2分)在外交活动中要宣传和推介我国高科技产品和品牌,保护我国企业在驻在国的合法权益,积极支持企业“走出去”。</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p><p>材料 给力、点赞、颜值……不知不觉,网络流行语潜移默化地融入到人们的日常交流中。</p><p>1996-2005年:互联网刚兴起,是网络流行语的纯真年代。以网络“方言”为主,包括“GG”、“MM”等词汇缩写,以及“顶”、  “沙发”、  “潜水”等网络用语。</p><p>2005-2007年:互联网上的语言暴力和不文明现象让人厌恶,电影《手机》中的“做人要厚道”,《疯狂的石头》中的“素质,注意你的素质”等成为流行语,反映了网民的共同心声。</p><p>2008-2010年:网民成熟阶段,对社会现象进行反思或讽刺成为这一时期网络流行语的主要特色,如“楼脆脆”、“我爸是李刚”、“出来混,迟早都是要还的”。</p><p>2011-2015年:网络流行语越来越成熟。很多有意思、正能量的网络流行语开始“反哺”社会,有些被主流媒体采用,如“APEC蓝”、“萌萌哒”、“有钱不能任性”、“大V”等。</p><p>网络流行语折射出人们的生活状况、社会共识和民生期待,在海量信息中,只有那些最能触动公众心理的话语,才可能迅速传播,引起相当数量网民的认同,成为网络流行语。</p><p>(1)试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相关知识,分析网络流行语的传播和作用。</p><p>(2)对于网络用语的流行,大众的态度不尽相同。有人对此“不屑一顾”,有人坚持“研究探讨”。你赞成哪一种态度?请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你的理由。</p><p>(3)请选择一个你熟悉的网络流行语(可从本题材料中选,也可另选其他),简介其内涵和作用。</p><p>&#xa0;</p></div></div>
<div><p>【答案】(1)(12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网络流行语折射(反映)着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的变迁。(3分)不同时期的经济、政治、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决定了不同时期有不同网络流行语的传播。(3分)(若没有联系网络流行语,只是回答: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给3分)</p><p>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作用,有些网络流行语反映了时代的进步(捕捉时代脉搏).体现人民群众的智慧创造,为人们输入正能量,(2分)引导人们坚持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丰富着我国的语言文化,促进社会的进步与发展。(2分)也有些网络流行语,受到低俗和不良文化的影响,造成语言的混乱和污染,阻碍社会的进步与发展。(2分)(若没有联系网络流行语,只是回答: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或回答;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给3分)</p><p>(2)(10分)</p><p>观点1:赞成“不屑一顾”(2分)文化具有多样性。(2分)网民不同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不同的生活环境及语言习惯,必然使得网络流行语多种多样。(2分)由于网络信息的海量和迅速传播,(2分)随着社会的发展翻时间的推移,网络流行语变化也很快,有些流行语如同昙花一现,会自行消亡(2分)。所以,对网络流行语的影响不需太多关注。</p><p>观点2:赞成“研究探讨”(2分)网络是速度最快、传播最广的大众传媒手段,(2分)网络流行语对人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有最为广泛的影响。(2分)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网络流行语,既对中国语言词句的创新发展有重要作用,(2分)又对政治、经济生活、社会稳定有重要的反作用。(2分)所以,要认真研究网络流行语的含义和作用。(若学生答出网络流行语的反作用有两种性质:既可以促进语言的创新和社会的稳定:又可能对其起到消极的阻碍作用。则可以加2分,但是本题的总分不得超过10分)</p><p>(3)(4分).</p><p>答案示例:APEC蓝-2014年1 1月APEC会议期间,经过京津冀地区综合治理,北京地区PM2.5浓度很低,空气接近一级优水平。网络将这样的蓝天称为“APEC蓝”。(2分)习近平主席在APEC欢迎宴会上致辞时表示,希望并相信通过不懈的努力,APEC蓝能够保持下去。此后,“APEC蓝”成为人们对良好的空气质量、蓝天白云的美好期待的网络流行语。(2分)</p><p>(从其他角度回答,言之有理,均可得分。其中流行语酌内涵2分,作用2分)</p><p>【解析】(1)本题考察历史唯物主义的有关知识,要求分析网络流行语的传播和作用,“网络流行语折射出人们的生活状况、社会共识和民生期待”,折射着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的变迁,体现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作为社会意识的网络流行语,必将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重大影响,即社会意识具有的重大反作用。所以本题可以从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辩证关系、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人民群众的地位作用等角度分析即可。</p><p>(2)本题考察文化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要求对于网络流行语的不同态度,选择一种观点并说明原因。本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特点,学生可以任选一种观点,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并结合材料进行分析,只要说理充分全面即可。赞成“不屑一顾”的观点可以从文化具有多样性角度,说明伴随经济、政治、文化的不断发展变化,网络流行语会不断传播,更会不断变化,甚至消亡。赞成“研究探讨”的观点,可以从大众传媒的特点,网络流行语的作用等角度进行说明。</p><p>(3)本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特点,要求选择一个你熟悉的网络流行语,并简介其内涵和作用,具体内容学生可以自由选择,但一定要说明其内涵及其具有的作用,即作为社会意识的流行语对现实生活所具有的反作用。</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届甘肃省西北师大附中高三综合能力测试二政治试卷(解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