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5-11 23:08:09

届广西名校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摸底考试政治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世界著名人脑研究所的维得罗夫斯基教授近日表示,俄罗斯科学家经长期观测发现,人体死亡以后,从身体中发放出一种肉眼看不到的物质。如果这种物质有灵性的话,可能就是“灵魂”。科学家们称这一结论在尚未得到证实之前,只能是假设。材料表明</p><p>①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其物质性</p><p>②“灵魂”的本质是反映客观存在的意识</p><p>③“灵魂”说本质上是二元论的观点</p><p>④意识能动地探索事物本质的能力</p><p>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材料中说的“灵魂”的本质是一种物质的东西,并不是反映客观存在的意识,故题肢②说法错误,故排除;题肢③说法错误,因为主张“灵魂”说本质上是唯心主义观点,而不是二元论的观点,故排除;题肢①④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当前,中国对外出口仍以加工贸易和低附加值产品为主。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就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增强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材料体现了</p><p>A. 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p><p>B. 量变是质变的必然结果</p><p>C. 人为事物之间的联系具有客观性</p><p>D. 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调整我国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新型战略性产业,不断增强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是为了提升我国的对外出口竞争力,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A正确;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B颠倒了二者之间的关系,错误;题干并没有体现人为事物之间的联系具有客观性 ,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CD与题意不符。</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古人云:“外疾之害,轻于秋毫,人知避之;内疾之害,重于泰山,而莫之避。”这启示中国共产党应</p><p>①推进依法治国,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②转移工作重点,强化对内管理职能</p><p>④加强党的建设,不断纯洁党的作风    ④领导反腐倡廉,健全党内监督机制</p><p>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外疾之害,轻于秋毫,人知避之;内疾之害,重于泰山,而莫之避”对中国共产党的启示是要加强党的建设,要加强党的廉政建设,故题肢③④正确;题肢①中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不符合题意,故排除;题肢②说法错误,因为党的工作重点依然是搞经济建设,故排除;故本题答案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中共中央提出,要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切实把它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这体现了</p><p>①只有正确的价值观才能对社会和个人有导向作用</p><p>②正确价值观的指引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p><p>③正确价值观可以转化为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力量</p><p>④要在实践中改造主观世界</p><p>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题肢①说法不准确,因为错误的价值观也会对社会和个人具有导向作用,故排除;题肢②说法错误,因为正确价值观的指引是实现人生价值的主观条件之一,故排除;题肢③④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我国自2014年7月至2016年6月,在北京、上海、广州、武汉试点实施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即所谓的“以房养老”,指老人将自己的产权房抵押出去,以定期取得一定数额养老金或者接受老年公寓服务的一种养老方式,在老人去世后,保险公司收回住房使用权。对“以房养老”理解正确的是</p><p>①它是我国养老保障机制的一项基本制度</p><p>②它是政府主导运作的新型养老模式</p><p>③它是一种有风险的投资理财行为</p><p>④当事老人与保险公司是一种借贷关系</p><p>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以房养老”不是我国养老保障机制的一项基本制度,也不是政府主导运作的,而是市场化的一种方式,故题肢①②正确;题肢③④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D。</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困难
    <div><div><p>【题目】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p><p>大国之大,不仅在于体量庞大、肌肉强健,更在于文明昌盛、垂范万邦。</p><p>拥有世界范围的巨大文化影响力,是大国全面崛起的重要标志。中华民族用了近一个半世纪的奋斗,先后缓减了民族国家的主权焦虑、生产力焦虑,现在到了认真思考和缓减文化焦虑的时候了。相对其他大国、强国而言,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其悠久的文明和庞大的体量以及在世界的角色和责任,决定了我们应该形成自己的全球文化影响力,不断创造新的文明智慧贡献于世界。</p><p>有文化专家指出,要建设与中国历史、现状和世界角色相适应的大国文化,形成与欧洲、美国共存的“第三极文化”,需要我们在强大国力基础上,继承传统文明之精髓,融合西方文明的精华,总结100多年来追求和建设现代民族国家的宝贵经验,从现实的中国与世界格局出发,在与世界交流和对话过程中,思考并承担相应的国内外责任。唯有如此,“和合共赢”的中华新文化影响力才现实可期。</p><p>(1)结合材料,运用“矛盾的特殊性”知识,说明我国“应该形成自己的全球文化影响力”的必要性。</p><p>(2)指出材料中“建设‘第三极文化’”的具体要求所体现的文化创新的道理。</p><p>(3)结合材料,假设在政治课上讨沦“中华文化影响力与我”的话题,请你以“现状、重要性、责任”为关键词,写一份要点或发言提纲,总字数不超过100宇。</p><p>&#xa0;</p></div></div>
<div><p>【答案】(1)①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1 分)②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与他国相比,中国体量庞大,扮演重要世界角色,这一特殊性决定应形成自身全球文化影响力。③同一事物在不同发展阶段有不同的矛盾,中华民族现阶段已解决主权和生产力焦虑,迫切要求提升文化影响力。(3 分)④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各有其特殊性。当代中华文化发展滞后于经济、政治収 展,这迫切需要我们提升本国的全球文化影响力。</p><p>(2)①“应总结100多年来追求和建设现代民族国家的经验”建设“第三极文化”,体现了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3 分)②建设大国文化,需要“继承传统文明之精髓”,这体现了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是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2 分)③“融合西方文明的精华,在与世界交流中承担相应国内外责任”,这体现了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基础,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是 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之一。</p><p>(3)①中华文化影响力的现状:滞后于经济、政治发展等;②提升文化影响力的重要性:大国全面崛起的重要标志,有助于履行国际责仸;③作为公民的我应树立高度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助力中华文化发展。(评分说明:每点1分,3点都答到给4分;只要能围绕中华文化影响力的现状、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的重要性、公民对提升中华文化影响例的责任这三个方面展开作答,只要言之成理,皆可酌情给给分。)</p><p>【解析】</p><p>(1)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运用“矛盾的特殊性”知识,说明我国“应该形成自己的全球文化影响力”的必要性,属于原因类的解答题。考生在分析说明时,要注意本题的知识限定是矛盾特殊性,然后考生可以按照总分的思维,先说明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然后从三个方面结合材料进行说明即可。</p><p>(2)本题要求考生指出材料中“建设‘第三极文化’”的具体要求所体现的文化创新的道理,属于体现类的解答题。考生在解答说明时,要注意紧紧扣住材料,从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基本途径等角度进行说明即可。</p><p>(3)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假设在政治课上讨沦“中华文化影响力与我”的话题,以“现状、重要性、责任”为关键词,写一份要点或发言提纲,考生在分析说明时,首先要围绕着设问的主题、同时总字数不超过100字即可。</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困难
    <div><div><p>【题目】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p><p>材料一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为我们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了难得的重大机遇。 创新无处不在,企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均有创新空间。某机床集团成功研发智能化运动控制系统,给数控机床装上了“国产大脑”,站在了世界机床行业的技术制高点,去年销售额达到180亿元,成为行业世界第一。某公司通过对汽车外形、系统等工业设计的改造,使旧车摇身一变有了时尚造型,为国内外200多家客户提供创新增值服务,其销售收入年均增长近30%,成为中国最大的工业设计产业化集团。某手机生产企业首创了“互联网手机品牌”模式,用互联网模式研发、营销、销售,颠覆了手机行业的传统做法,企业高速成长,市场份额迅速提高。</p><p>材料二 中国经济想要实现价值链从中低端向中高端迈进,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必须依靠创新驱动。创新不仅是科技创新,也包括体制机制创新。就像知识产权是企业的资本一样,体制机制创新本身就是红利。政府的体制机制创新仍有巨大空间,创新得好,可以释放出更多的红利。只要大力破除对创新的种种束缚,中国发展就能再上新水平。</p><p>(1)结合材料一,概括我国创新所呈现出的特点,并用经济生活知识阐述创新对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意义。</p><p>(2)结合材料二,运用所学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政府在推动体制机制创新方面应该怎样有所作为?</p><p>&#xa0;</p></div></div>
<div><p>【答案】(1)特点:企业创新顺应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发展;(1分)企业创新的方式有科技创新、设计创新、盈利模式创新,创新方式多样化;(2分)创新体现在企业生产的各个环节;(1分)(或企业创新与企业成长有机结合,可给1分)</p><p>意义:创新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关键。(1分)通过创新促进技术进步,企业掌握关键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形成技术优势。(3分)通过创新,提高产品的质量、完善产品的外观设计,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形成品牌优势。(3分)通过创新,提高企业管理和服务水平,形成独特的盈利模式,形成竞争优势。(3分)</p><p>(2)①奉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深入实际,制定正确的政策,创新体制机制,提升为人民服务的水平:(3分)②切实履行好组织经济建没、组织文化建设、加强社会建设等职能,提供高效的管理和服务,建设服务型政府:(3分)③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科学规划体制机制创新;(3分)④坚持依法行政,增强体制机制创新工作的透明度,自觉接受人民监督。(3分)</p><p>【解析】本题有两小问。考生在回答我国企业创新呈现的新亮点的时,要注意题干中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为我们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了难得的重大机遇”导语。因此根据材料,可知我国企业创新的特点应该包括这样几方面:一是顺应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大潮;二是创新的形式多样;三是体现在每一个环节中;对于创新对企业提高竞争力的意义,考生可以结合企业的生产和经营的知识并结合材料进行分析说明即可。</p><p>本题考查知识范围为政府相关知识,题型为措施建议类,设问指向政府在推动体制机制创新方面的作为。考生从政府的宗旨和原则、职能、依法行政、审慎用权,科学民主决策、自觉接受监督等角度提出针对性措施即可。</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届广西名校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摸底考试政治试卷(解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