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河北衡水第二中学高三9月第一次学科训练政治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右图漫画《家庭经济危机》给我们的启示有 (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1/02/18/bc120480/SYS201801021800492972728978_ST/SYS201801021800492972728978_ST.001.png" width="140" height="11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①只有降低物价总体水平才能破解家庭经济危机</p><p>②缩小居民收入差距是破解家庭经济危机的关键</p><p>③增加居民收入是解决家庭经济危机的主要途径</p><p>④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有利于缓解家庭经济危机</p><p>A.①② B.①③</p><p>C.②④ D.③④</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漫画主旨在于表明居民工资收入是影响家庭经济危机的最主要因素,故题肢③正确;漫画中”养老、看病、上学、保险”等家庭经济危机的主要构成,启示我们如果能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则有利于缓解家庭经济危机,故题肢④正确;题肢①观点过于绝对,故排除;题肢②与漫画主旨无关,故排除。故本题答案选D。</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5年9月3日是中国抗战胜利纪念日,中华儿女传递出“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坚定信念。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p><p>当年的抗战,国力极其薄弱的中国以万众一心、同仇敌忾、奋战到底、不畏牺牲的伟大精神战胜了最为野蛮残暴的敌人。抗战的胜利,重建了中华民族自尊,赢得了国际尊重,充分证明了“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p><p>“章有德,序有功”,中华民族历来尊重和崇敬对国家对民族做出贡献、立下功勋的英雄们。我们理应尊重和崇敬战争年代有突出贡献的杰出革命先辈,给予抗战老兵最无尚的荣光和敬意,让他们成为社会楷模和道义典范。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p><p>(1)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谈谈你对材料所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的认识。</p><p>(2)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知识,说明我们理应尊重和崇敬抗战英雄的哲学依据。</p><p>(3)2015年9月3日,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了中国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活动,请你谈谈这一活动对我们的启示。</p><p> </p></div></div>
<div><p>【答案】(1)①抗战期间中国以万众一心,同仇敌忾,奋战到底,不畏牺牲的伟大精神战胜了敌人,体现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抻。“万众一心”体现团结统一的民族精神,“不畏牺牲”体现了勤劳勇敢的民族精神品质,“奋战到底”体现了自强不息的民族品质;(5分)②中华民族以伟大的精神战胜了野蛮残暴的敌人,重建了自尊,赢得了尊重等,这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是支撑中华民壤生存、发展的精冲支柱,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5分)</p><p>(2)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3分)抗战先辈们通过民族独立、自觉的抗战实践,为民族、国家立下不朽功勋,决定了他们理应也一定能够获得中华儿女对他们的尊重和崇敬;(3分)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3分)我们尊重和崇敬抗战英雄,是为了坚持正确价值取向,弘扬爱国主义、抗战精神,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3分)</p><p>(3)答案示倒:①铭记历史,珍爱和平;②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⑤努力学习,报效祖国。(接他角度若合理,可酌情给分,满分不得超过4分)</p><p>【解析】(1)本题要求考生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谈谈你对材料所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的认识,属于认识类的解答题。考生在分析说明时,首先注意本题的知识限定是中华民族精神,然后考生要紧扣材料,考生分别从中华民族精神的内容的角度进行说明即可。</p><p>(2)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知识,说明我们理应尊重和崇敬抗战英雄的哲学依据,属于依据类的解答题。考生在分析说明时,要注意本题的知识限定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然后考生要明确这一理论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还有就是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驱动和制约作用,然后可以结合材料从这三个方面进行说明即可。</p><p>(3)本题要求考生谈谈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了中国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活动这一活动对我们的启示,属于开放类的解答题。考生可以从牢记历史,珍惜和平、弘扬民族精神、提高综合国力等角度进行说明即可。</p></div>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p><p>从珠三角到长三角,从企业行为到政府推动,一场声势浩大的制造业“机器换人”运动正在全国铺开。</p><p>材料一 近年来,我国制造业的发展面临诸多困境。首先是劳动力成本问题,自2015年以来,“用工荒”使得工人工资直线上涨;其次,资源环境日益趋紧,工业用地价格之高也令企业无法承受。更大的困境来自全球制造业竞争的压力。东南亚的低成本和发达国家“制造业回归”的趋势不断挤压着我国制造业的发展空间。这似乎告诉我们,市场机制主导下的中国制造业,实施“机器换人”势在越行。</p><p>材料二 “机器换人”战略的实施,在带来产业转型升级积极效应的同时,也给技术技能领域劳动力市场带来了新的挑战。“机器换人”一方面是对低端劳动力需求的大幅度减少,另一方面是技术工人、专业技术人员等明显紧缺,就业结构性矛盾显著,“就业难”与“招工难”并存的矛盾在短时间内难以发生根本转变。</p><p>(1)结合材料一、二,运用经济知识,说明市场是如何促使中国制造业“机器换人”的,并分析实施“机器换人”战略的经济意义。</p><p>(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知识,说明人大代表应该怎样履职才有助于解决“机器换人”战路实施后带来的就业结构性矛盾?</p><p> </p></div></div>
<div><p>【答案】(1)如何影响:市场对生产的影响主要通过价格涨落、供求变化、市场竞争来实现。(2分)我国劳动力、土地等供求状况导致了劳动力价格,工业用地价格上调。再加上全球制造业制造业的激烈竞争,促使制造业实施“机器换人”以提升市场竞争力。(4分)意义:①实施“机器换人”有利于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提升企业劳动生产率和综台竞争优势;(2分)②有利于倒逼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特别是工业自动化创新能力;(2分)③有利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2分)④有利于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增强“走出去”的实力。(2分)</p><p>(2)①保持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多了解技术工人、专业技术人员、一般劳动人员及企业的就业需求,听取并反映他们的意见建议,努力为他们服务,对他们负责,把他们的需求及时传递给权力机关;(4分)②积极行使提案权,对如何实现低端劳动力就业,促进就业增加,以及如何培育、培训技术工人、专业技术人员提出(4分)③行使质询权,对政府扩大低端劳动力人员就业,培育和培训技术工人、专业技术人员等提出质询,督促相关机关做好各项工作。(4分)</p><p>【解析】(1)本题有两小问,首先要求考生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知识,说明市场是如何促使中国制造业“机器换人”的,属于分析说明类的解答题。考生在分析说明时,要注意本题的设问是市场如何做的,根据所学可知,市场调节资源配置是通过市场机制实现的,因此考生首先可以说明市场对生产的影响主要通过价格涨落、供求变化、市场竞争来实现,然后再具体分析说明即可。后一问要求考生分析实施“机器换人”战略的经济意义,属于意义类解答题。考生可以从降低成本、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自动化程度,提高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等角度进行说明即可。</p><p>(2)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知识,说明人大代表应该怎样履职才有助于解决“机器换人”战路实施后带来的就业结构性矛盾,属于措施类的解答题。考生在分析说明时,要注意本题的知识限定是人大代表,然后考生可以从人大代表的义务、人大代表的权利两个角度进行说明。人大代表的权利的角度,考生可以从人大代表提案权、人大代表的质询权等角度进行说明即可。</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