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山西省康杰中学高三10月月考政治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个人的消费心理影响人们的消费行为。</p><p>2.金银条块、金属铸币、纸币、电子货币的出现各有其历史作用。下列对应正确的是</p><p>①纸币一一代替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 </p><p>②电子货币一一减少市场上的货币流通量</p><p>③金银条块一一物物交换得以成功的前提 </p><p>④金属铸币一一促进商品流通</p><p>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金属货币最初是以金银条块形式流通的,每做一笔交易都要核实重量、检查成色,很不方便,于是就出现了具有一定形状、重量成色和面额价值的铸币,由此可见,金属铸币的出现有利于促进商品流通,④正确;金属铸币在商品流通的过程中不断磨损,变为不足值的铸币,但并未影响其在商品流通中发挥交换媒介的作用,于是,一种比金属铸币更具优点的货币形式——纸币出现了,并代替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①正确;电子货币的出现,减少的是现金的使用,与流通中的货币量并无直接关系,②观点错误;最初的商品交换是物物交换,物物交换成功的前提是交换双方恰好都需要对方的商品,③观点错误;本题选B。</p></div>
页:
[1]